•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2

开心3点0
首页 > 职业培训 > 职业培训属于劳动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豆豆侠3

已采纳

职业培训权是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各项权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2、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3、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4、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6、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7、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8、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9、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包括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依法享有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劳动者依法享有参加社会义务劳动的权利,从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权利,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拒绝执行的权利,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举报和控告的权利,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等。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所谓受教育既包括受普通教育,也包括受职业教育。公民要实现自己的劳动权,必须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而要获得这些职业技能,越来越依赖于专门的职业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15 评论

Q糖奶爸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培训时劳动者也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所以在培训期间也是和公司有劳动关系的,而且一般要在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主张支付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内的双倍工资。”培训期要签订劳动合同么?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关于确立、变更、终止和解除劳动权利、义务的协议,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基础,是维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之一。劳动合同中可备条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除了要有必备条款,还可以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经过协商约定其他内容。一般而言,协商约定的条款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试用期。按照国家规定,劳动合同中预定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具体说,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半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天;劳动合同期限在半年以上一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天;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天;劳动合同期限在两年以上,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在试用期的问题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需要注意的是:(1)试用期是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不能把试用期计算在劳动合同期限以外。(2)试用期只适用于初次就职或再次就业后改变岗位(工种)的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改变工种的,可以重新约定试用期,不改变工种的,不再约定试用。(3)试用期不得延长。如果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不能通过延长试用期继续进行考察。(4)如果用人单位出资对职工进行了各类技术培训,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但是如果试用期满,在合同期内,则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5)如果是由用人单位出资招用的职工,职工在试用期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则该用人单位可按照《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规定向职工索赔。(二)培训和最低服务年限的约定。用人单位为了自身的发展,就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技能教育和培训。但是由于接受培训后的员工因其工作能力和劳动力价值升高,被其他用人单位“挖走”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减少因此遭受的损失,不少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与之订立培训协议,并对劳动者参加培训后的最低服务年限加以约定。所谓最低服务期限是劳动者因接受用人单位给予的特殊待遇而承诺必须为用人单位服务的最低期限。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如果是双方续订劳动合同的,必须平等协商一致,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对方。因此,当劳动合同期限与最低服务年限发生冲突时,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就容易被侵害。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培训协议时,要注意培训协议中最低服务年限要尽可能与劳动合同期限一致,如果不能做到二者时间一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161 评论

小L快跑

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101 评论

360U233840390

《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时,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第6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 为了进一步落实这一问题,在《职业教育法》中也作出了系列规定:“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从事技术工种的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从事特种作业的职工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第20条)“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第28条)此外,《企业职工培训规定》还进一步细化了上述规定。 国家法律所制定的有关职业培训的立法内容主要包括职工上岗培训、在职培训、特种作业培训以及培训费用的承担等,其目的是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权在每个具体劳动阶段和环节中得到实现。 根据权利义务的对应性,劳动者的权利就是企业的义务,劳动者享有职业培训和教育的权利,企业就负有保障劳动者职业培训的义务。权利是劳动者享有的义务是企业承担的。职业培训不是劳动者的义务。

306 评论

相关问答

  • 职业培训属于劳动争议吗

    劳动争议又叫劳动纠纷,在资本主义体制中又称劳资争议或劳资纠纷。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就是

    余味无穷aa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职业培训权属于劳动者的

    接受技能培训是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接受教育、参加培训和岗位实践,是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的主要途径。准备就业的劳动者,可通过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掌握所从事职业(工种)

    笔岸四叶草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接受职业培训属于劳动者义务

    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权是指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择业需要和工作需要,有接受职业培训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的权利。就业以后接受技能培训以提高劳动技能是劳动者的权力和义务!

    justjoshua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职业培训权属于劳动者吗

    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权是指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择业需要和工作需要,有接受职业培训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的权利。就业以后接受技能培训以提高劳动技能是劳动者的权力和义务!

    开心往前飞tt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劳动职业培训属于什么权利

    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权是指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择业需要和工作需要,有接受职业培训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的权利。就业以后接受技能培训以提高劳动技能是劳动者的权力和义务!

    流浪停吗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