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1

先锋之家
首页 > 社会工作者 > 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有哪些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丽的大蒜君

已采纳

导语:社工通过为有需要的群体和个人提供服务,促进其潜能发挥,激发其内在的心理力量,即“助人自助”。

日常工作之余,会和一些同行通过微博、微信等工具进行交流和经验分享,很多社工在交流时,总会问到同样的问题,“怎样做好一名社工”,其实这个问题目前我也很难回答,不过我个人认为,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钻研专业,提供优质服务,就是一名好社会工作者的体现。接下来,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认为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几个核心能力,希望能为大家所用!

1.自身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做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也是如此,没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及专业素质,是很难走向一条专业道路的,虽然目前从业人员形形色色,但这并不影响个人在专业方向上的发展,不少非专业人士同样也是通过自学及实践中的学习,成为行业的佼佼者。那么,科班出身的社工们,是不是也应该基本相应的能力呢?所以,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及专业素质,否则,社工的优势、社工的专业能力如何体现,“专业社工”这样一个名词还能赋予我们这样一个团队吗?

2.沟通交流能力

社会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这就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这样不仅仅在与服务对象交流时,捕捉到第一手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和相关部门、组织进行沟通时,及时的推介自己的服务,让更多的人去认可社工这份工作,认识这样一个新的行业。我们可以想象到,如果一个社工,缺少了与人交流的能力,那么就好比一只鸟失去了翅膀,很难翱翔于天空。

3.建立关系能力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就是不断的与各种人建立关系的'一种工作,只有在不断的建立关系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去服务人,更好为社区、为社会做出贡献。建立关系并不只是与服务对象建立好关系,同时也需要与利益相关方、机构成员、同行从业人员等建立关系,并且发展和维护这种关系,以此推动社会服务、推动社会进步。

4.评估和计划能力

一个好工作的开始,就需要有一个好的评估和计划,社会工作者在具体开展工作时,面对服务对象特定的问题,需要对问题有预估的能力,并且了解现有问题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计划,动员周边相关资源和能力,与服务对象一起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

5.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

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中,这个组织体系包括了某一种具体的社会服务机构,同时也包括社会服务机构与其他机构形成的关系系统,社会工作者需要这样的组织化来实现助人的目标。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者,不仅仅是在组织中具有专业的实务能力就能称之为优秀,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企业,同样也适用于社工组织,如果一个社会工作者不能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服务的质量和高度永远只能停留在最原始的位置,只有我们具备相应的能力,才能有效的输送社会福利资源,监督这一过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有效地促进社会服务的发展。

6.提供服务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专业关系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在服务过程中,运用专业方法和能力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专业服务,并为服务对象的某些认知偏差进行干预和指导。

7.团队合作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良好的团队合作,可以给予社会工作者一个强有力的支持,并且在具体的服务中,团队的智慧能够为服务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促使服务更加到位,单打独斗,不是社会工作者的风格,同时也注定会失败。在团队合作服务中,社会工作者个人更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擅长的服务进行钻研和提升,不人云亦云。众所周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型的行业,是有他多彩的一面,同时在众多方面,也给我们这样一批新型从业者提供一个尝试的机会,只要敢于尝试,就能成功,论资排辈可能在我们这样一个行业不适用,谁能用一种独特的思维去开创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才是真正的社工明星。

222 评论

A-水灵儿^O^

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及实践能力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下面是我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及实践能力,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学科知识。

所谓学科知识,除了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理论和方法外,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

2、制度知识。

包括:社会制度的价值理念,如权利的平等和资源分配的.公平等;社会制度的运行的内在机制或内在动力;制定政策、法律的组织、机构的功能和程序;有关的司法和行政程序,主要指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护相关的司法和行政,如反家庭暴力、贫困和流浪儿童救助、受虐儿童保护、最低生活保障等案例的司法和行政干预程序;具体的政策、法律条文,如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残疾人权益保护法》等以及其他与个人、家庭福利和社会工作实践直接相关的地方性、临时性政策法规。

3、技术知识。

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可以直接用来与案主沟通并解决问题的工具或媒介知识,如沟通技术、语言知识、逻辑知识、调查方法等。

4、经验知识。

指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主观观察、体会、调查、参与,或从被动获得的经验和资料而总结出来的知识。

5、生活阅历。

对自己不同成长阶段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社会生活进行反思,有助于认识自我、发掘自身潜能,更好的形成对案主的同理心。

6、实践经验。

社会工作者如果具有本专业的教学、督导、辅导、临床服务等实践经验,往往有更强的自信和更熟练的技巧,并容易对实践进行反省。

7、文化习俗。

是指社会工作实践所处的社区或地区中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社会心理。满足案主需要或解决案主问题常常离不开某社区和文化资源。社会工作者应经常性地了解和熟悉本地文化。

8、社会环境。

是指社会工作者和案主所处的社会互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家庭成员、同学、师生、同事、上下级、朋友、同辈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这些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是评估案主社会功能的知识基础。

170 评论

友好环境

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社会工作是实务型的工作,它的实质是以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将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联结起来,通过相互配合与努力,改变服务对象的困境状态。

(1)技术能力技术是处理问题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技术不但包括与自然科学相对应的技术(科学技术),也包括处理社会事务的技术(社会技术)。技术能力具体反映为人们处理具体问题的动手能力。

(2)文化能力文化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价值观念、行为规则、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文化能力是指理解文化现象的能力。

(3)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对外部事物的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和特征,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遇到问题要沉稳、冷静,要有良好的判断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要经得住困难和复杂问题的压力,要富有同情心又不感情化,要有乐观的心态等。只有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才熊处变不惊、充满信心,才能有效地与服务对象合作,有效地应对和解决问题。

(4)持续学习能力是由于面对的困难和问题的复杂,社会工作者原来学得的知识和技能可能是不足够的,而需要不断用各种知识丰富自己,以适应工作之需要。社会工作者不但注重经验积累,也注重不断学习,就需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社会工作者不但要参加专业团体所要求的专业培训,而且要留意各种机会,增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社会工作是实务型的工作,它以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将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联结起来,利用多种资源去实现助人目标,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具备较强的能力,以下几种能力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是重要的。

.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

社会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也是与人一起工作,所以社会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沟通和建立关系的能力。社会工作者既要同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也要同机构成员及其他机构建立工作关系,并发展和维护这种关系,以推进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者要能够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进行有效沟通,要能察觉不同观点,并积极促进共同价值的认同。

.促进和使能的能力

服务对象因本身技能的问题或社会制度安排方面的原因而深陷不利处境,社会工作者要有能力把他们从不利处境中解脱出来,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有促进和使能的能力,协助服务对象改善其生活机会。社会工作者要向服务对象提供资讯或建议,必要时要协助处于危机状态的服务对象争取权益。

.评估和计划的能力

面对服务对象的特定问题,社会工作者要对问题进行预估,了解问题的现状和性质,确认并分析所遇问题可能给服务对象带来的风险与伤害,制订计划,动员和合理分配资源,与服务对象一起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问题评估、服务计划的能力。

.提供服务和干预能力

社会工作者的核心工作是向服务对象提供适当的服务,服务提供能力是其基本的能力。服务提供能力包括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促进双方良好互动与合作的能力,具体提供服务的能力。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要表示关心、支持和保护,对服务对象的某些偏差行为进行干预和指导,要有步骤地推进服务,进而达到计划的目标。

.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

任何社会工作都是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中进行的,这个组织体系既包括某一个具体的社会服务机构,也包括社会服务机构与其他组织的关系系统。社会工作者是依靠组织化的运作来实现助人目标的,要能够合理配置组织资源,有效地输送社会福利资源,监督这一过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有效地促进服务任务的完成。这都需要社会工作者具备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

.发展专业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不是一般的服务提供者,而是运用专业方法助人并促进社会和谐及社会公平正义的专业力量。除了直接的助人活动外,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去宣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总结服务经验,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同时,要求社会工作者进行严格的专业自律、自我评估,这要求社会工作者要具有专业反思和提升自己专业素质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

(1)理论方面的知识科学的助人要把问题放到现实的社会背景下来认识和分析,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较丰富的关于人类社会、社会现象方面的科学知识,这里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

(2)政策方面的知识政策是政府制定的、涉及社会财富和公共利益分配的制度性安排。政府的政策也称公共政策,它是面对公众的。社会政策或社会福利政策是针对困难群体,对其给予优惠以促进社会公正的制度安排,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社会政策主要涉及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教育权利、老人与残疾人服务等领域,涉及儿童、老人、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这些都是社会工作的基本领域。

(3)技术方面的知识社会工作者要有效地达到助人目的,就必须掌握多种技术方面的知识。重要的包括调查研究方面的知识、现代资讯工具方面的知识等。

(4)文化知识社会工作者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样化的,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掌握多种文化知识。社会工作者必须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包括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婚丧嫁娶、生育死亡等相关知识。

更多社会工作者相关文章:

189 评论

相关问答

  • 社会工作者分类有哪些专业

    1、理论上说,从事民政系统包括福利,社区,居委会等从业人员都可定位为社会工作者。通常指从事社会工作的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专业人员。 2、西方国家主要指在各类社

    Bulabula789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社会工作者有哪些专业

    其实社会工作是社会学下的一级学科,社会学理论也是社会工作理论的基础,当然社会工作理论还包括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社会工作强调社会变革,助人自助,它是一个新行业

    篮球手仙道彰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社会工作者专业哪些学校有

    本人去年毕业的,专业就是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其实在20世纪50年代前就已进入中国,如今发展越来越好,也有更多的学子选择这门专业并且选择该职业就业。 社会工作专业

    lula不是luna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社会工作者专业技术有哪些

    官方提供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建立社区老人志愿者团体中可以采用的专业技术有: (1)倾听。在组成老年人志愿小组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老年人的想法以及其他居民的反响。 (2

    大饼茄夹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社会工作者有哪些专业角色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因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多元化,社会工作者在不同的情况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可以将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归纳

    Toffee0528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