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7

Joyce@静艳
首页 > 社会工作者 > 社会工作者介入家暴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L.小姐

已采纳

社会工作介入婚姻暴力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者从跟进此服务对象到陪同服务对象结束婚姻、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重新开始,由此启发了社会工作者对家庭关系的一系列专业思考。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介入婚姻暴力案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背景介绍

(一)、家庭背景

服务对象阿玉(化名),女,已婚未生育,现年39岁,户籍是东莞市莞城区,与丈夫、小姑子一起居住在丈夫父母家。

(二)、经济背景

服务对象是东城一家游泳馆的工作人员,每月工资收入2000元。丈夫系村里治安人员,每月工资1900元。服务对象与丈夫每月各有村委的500元分红。

(三)、身体状况

服务对象29岁那年经人介绍与丈夫结婚至今10年。婚后一年有怀上孩子但自然流产,后一直未能怀到小孩。夫妻两人都去各个医院检查过身体,一直未查出有较大的问题。服务对象左边一侧输卵管有堵塞,但双方经医生检查后认为是可以怀上孩子的。服务对象一直在广州就医服药,服用雌性激素药导致胸部长异物,无奈做了胸部切除异物手术。其身体情况好转持续2年后,夫妻先后2次到广州医院尝试做试管婴儿,无奈植入胚胎后又意外2次流产。

(四)、社会支持网络

1、服务对象居住在公婆家,其父母和姐姐住在其他镇街,平日较少理任服务对象的生活。

2、服务对象与所在的游泳馆工作同事关系较好。

(五)、危机情况

服务对象自述于2012年6月13日遭遇家暴。头部和手部被丈夫及家公家婆殴打至瘀肿。服务对象夫妇住在家公家婆的自建房屋的二楼,家公家婆住第一层。长辈与子女双方分开煮食。服务对象表示近年来丈夫未曾给予过她生活费用,并因向妻子索要财产无果而多次殴打服务对象。为此服务对象总是选择在游泳馆吃完午晚两餐饭才回家。这导致丈夫没有晚饭吃,对此,家婆家公的意见非常大,总是责骂服务对象早出晚归,不顾家庭独自潇洒。2012年服务对象曾有因晚归被锁门外,她哀求了很久家人才愿意开门。遭遇殴打的那晚,事因晚归,家婆责骂服务对象倒不如与丈夫离婚。婆媳两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话起了争执,引起服务对象丈夫、家公、小姑子一起到客厅与服务对象争吵,接着便动手打了起来。服务对象被三人殴打导致头部、手臂瘀肿。而其丈夫亦被服务对象深深咬了一口,腿部瘀黑,家公也因在拉扯中拇指扭损。遭遇家暴的服务对象当时脑袋一片空白,未报案,先后向居委会及社会工作者要求帮助,提出想与丈夫离婚,同时表示不知道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二、案例分析(预估):服务对象问题分析

(一)危机的定义:

(1)卡普蓝(Caplan)认为当人遇到突发的事件或变动却未能立即解决时,就会失去平衡陷入危机状态。

(2)拉博柏特(Rapoport)提到危险事变对生活目标造成威胁,加上欠缺应付机制是构成危机的因素。

(3)狄臣(Dixon,1979)则介定危机之产生是由于某一事变被个人视为带来危险而个人通常的解决方法无效 因而感到无助并影响个人的功能。

学者之间对于危机的定义都有一定的差异,而通常采用的危机定义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状态。而危机介入是指对处于生活危机状况中的人短期性服务的一种方法,透过提供个人急需帮助,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机状态开展的调适和治疗工作。

(二)预估:

社会工作者在分析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后,预估目前服务对象的生活处于危机状态下,根据所需处理的问题紧急程度分析如下:

1、服务对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人身安全问题

由于服务对象居住在其家婆家中,服务对象存在继续遭受家暴的危险,其丈夫、家婆、家公对其的家暴威胁到服务对象的人身安全;由于服务对象的家婆、家公认为服务对象在其家中白吃白住,多次赶服务对象离开其家庭,随着关系的破裂,更加威胁服务对象的居住安全问题。

2、服务对象次要解决的是与丈夫及其家庭成员的矛盾问题

虽然服务对象与其丈夫及其家人关系紧张,但是在没有通过法律正式离婚的前提下,双方依然存在法定的夫妻关系,因此双方的关系矛盾也是服务对象面临的一个直接问题。

3、当服务对象真正面临离婚时,如何维护自身在婚姻财产方面的权利问题

由于服务对象的家婆及丈夫多次要求服务对象离婚,并要求服务对象缴纳上半年的房租,以及退回结婚时赠送服务对象的龙凤金镯,作为对服务对象丈夫家庭的补偿。服务对象一方面同意离婚,但另一方面不同意缴纳房租以及退回金手镯。由于服务对象对相关方面的政策规定不了解,因此她并不清楚面临离婚时应如何保护自身权利。

4、服务对象在解决危机后所需面临的是自己日后的生活问题

如果服务对象最终选择离婚,那么她将来该如何走出家暴对其的负面影响?如何开始新的生活?离婚后的生活计划如何?这些问题将是服务对象在离婚后可能会面临的困难。如果服务对象最终没有选择离婚,那么服务对象如何重新面对曾对她实施家暴的丈夫及其家人,如何改善彼此的家庭关系,如何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这些问题可能在服务对象需要面临的问题。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根据对服务对象的评估以及和服务对象共同商议后,我们制定了我们的服务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

1、告知服务对象一旦发生家暴时应及时保护自身的措施,避免因一时的冲突而导致任何人员的伤害。

2、 倾听服务对象及其丈夫、家公家婆对该事件(家庭矛盾纠纷)的看法,倾听出现家暴行为的'缘由,及各人对事情发生后的处理态度。

3、进行调解分析及引导。分析及引导各人的处理方式会可能产生的后果,共同寻找一个将问题、矛盾减少到最低程度的办法。对双方最终是否离婚,尊重服务对象的选择。

4、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走出家暴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服务策略

制定服务目标后,就不同的目标而采取不同的策略问题,社工在与服务对象协商后,主要的服务计划如下:

1、对于服务对象的求助,应了解纠纷情况,用同理心、倾听技巧陪伴服务对象诉说,并给予服务对象一些家暴时如何保护自身的措施。

2、约见服务对象的家公家婆,对此事件的发生缘由和过程进行了解,掌握家公家婆对此矛盾的处理态度。

3、约见服务对象夫妻双方面谈,了解双方对婚姻的看法,协助双方了解到选择离婚可能产生的后果,尊重夫妻双方对于是否离婚的选择。

4、协助服务对象平复内心情绪,教导服务对象如何保护自己生命和合法权益,学会恰当地处理婚姻中财产纠纷,协助服务对象了解、获取离婚程序等方面所需的知识。

5、辅导服务对象,给予生活正能量信息,协助服务对象走出家暴以及最终可能会离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鼓励服务对象积极面对生活,选择合适的方式释放情绪,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如果服务对象夫妻双方最终选择离婚)

6、改善服务对象与家人的关系,协助家人选择合适解决矛盾的方式,协助服务对象与其家人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方式,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如果服务对象夫妻双方最终没有选择离婚)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危机发生

2012年6月13日,由于服务对象较晚回家,家婆责骂服务对象倒不如与丈夫离婚。婆媳两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话起了争执,引起服务对象丈夫、家公、小姑子一起到客厅与服务对象争吵,接着便动手打了起来。服务对象被三人殴打导致头部、手臂瘀肿。而其丈夫亦被服务对象深深咬了一口,腿部瘀黑,家公也因在拉扯中拇指扭损。遭遇家暴的服务对象当时脑袋一片空白,没有采取报警。服务对象面临家暴以及婚姻失败的危机。

(二)、危机应对

服务对象在遭遇家暴后,找到社区居委会及社区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首先安抚服务对象的情绪,了解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及基本情况,了解到服务对象可能存在再次遭遇家暴的危险后,社会工作者建议服务对象先到同事家居住,防止再次遭遇家暴。服务对象表现出对婚姻的极度失望,情绪非常低落,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积极发现生活的其他方面,从服务对象工作努力、同事关系较好方面,给予服务对象生活正能量的输入。

(三)、危机解决

危机得到初步处理后,社会工作者首先约见了服务对象的家公家婆,告知其我们目前听说其家中有一些矛盾,因此上门进行情况了解。社会工作者问其家婆认为目前夫妻感情如何?家婆认为夫妻俩目前没有感情,整天因为钱财吵架。在其眼里,媳妇是一个自私懒惰的人。儿子作为男人出去小聚小赌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在这个面谈中,服务对象家婆始终重复很多句:“离不离婚都是一样的,没感情没意思的。”当社区工作人员说到一些夫妻感情调和的时候,服务对象家婆家公无多大反应,但是提到若迫不得已离婚的一些后果时,两位老人却说了很多附和的话。针对此次面谈,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的家公家婆解释,无论服务对象两人如何处理其双方的婚姻关系,都需要两人当面进行沟通,并自己做决定。社会工作者在此安抚服务对象家公家婆的心情,认可他们为该夫妻做的努力,并提醒他们注意身体,年轻人的事情必须让他们自己处理,做父母的都希望子女婚姻幸福。服务对象的家公家婆口头表示会让儿子自己做主。

随后社会工作者就服务对象夫妻双方进行约见。服务对象丈夫一直都不太愿意开口说话回应,即使是服务对象一直说他的不是,带有责怪或者讽刺的语气,他也默不作声。当社会工作者询问双方对目前的婚姻感情的态度时,服务对象一直表态希望离婚,但不会认同归还首饰给予家婆。社会工作者尝试鼓励服务对象丈夫表态,其最终不回应。在谈到离婚的问题上,丈夫态度比较坚决表示那对手镯一定要服务对象归还给家婆。另外对于出现家庭暴力的行为,社区工作人员和社会工作者也非常强调任何一方出现暴力的行为都是不对的行为,甚至施暴者也自身也会处于非常不利的立场。社会工作者在此一直引导夫妻间能够在接下来采取和睦有效的沟通方式处理,切记避免再一次非理性甚至暴力的沟通。社会工作者也提供了双方可以到莞城司法所婚姻纠纷处进行咨询,专业的律师会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嘱咐夫妻双方可协调到一个时间后邀请我们一同陪伴前往,亦可以选择夫妻自己前去咨询。

会谈结束后,社会工作者进一步安抚服务对象心情,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倾诉很多自己的委屈,但她表示自己已经看得很开,对于未来的生活,自己也有考虑,宁愿离婚再领养一个孩子,也不会跟该家庭一起领养,以免家庭一有矛盾,便把无辜的孩子踢给自己,这样害了孩子,也增加自己的负担。社会工作者表示理解服务对象的这种想法,并安抚她保重身体,有何需要时及时联系。

我们在此次会谈后通过向相关法律人士中了解,夫妻结婚时赠予的财务,没有签订任何协议时,一定上属于共同财产,并不能单纯迫使另一方归还,发生争议时需由法院判决。了解到此信息后,社会工作者也分别向夫妻双方说明此事,并向双方提供了了解婚姻调解部门办公电话,处理法律纠纷问题的热线电话。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表明争取该首饰并不是看重物质,而是为自己争取一些尊严。社会工作者表示尊重其选择。从会谈中我们评估到服务对象及其丈夫对于继续维系此段婚姻的可能性较小。

一个星期后,服务对象约见社会工作者,表明希望陪同其一同到莞城区一婚姻咨询部门。途中服务对象多次表示了解目前出现婚姻问题的原因,但觉得该类问题已无法弥补,因此想尽快办好离婚,让内心得以清净。社会工作者感受到服务对象的情绪比较烦躁,但是态度很坚决。社会工作者陪同服务对象向专业的法律人员咨询相关离婚手续和财产分配方式。按照法律人士的意见,服务对象预先草拟了一份协议书,并决定会继续与丈夫协商协议书的内容,毕竟协议书的内容需得到两人的签名认可方生效。

在随后的日子里,社会工作者会致电询问服务对象处理情况,就与其谈话时出现的低落情绪给予适当的安慰,鼓励她出现难于释怀的情绪时可寻求自己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最终,服务对象有一天告知我们,她已经与丈夫一同前往民政局进行离婚登记,至此,其亦从丈夫家中搬离,寄住于好友家继续工作。社会工作者告诉服务对象日后有什么咨询或者需帮助的,也可以及时向社区居委会或者社会工作者提出,我们会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服务。

(四)、恢复期

社会工作约见了服务对象。从中了解到夫妻俩经协商后签署离婚协议书,并办理了离婚手续。服务对象未索要生活费用,仅从丈夫家中搬走属于自己的物品。社会工作者与其谈起关于日后生活计划。服务对象表示感觉有能力自己继续生活。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通过出游、与朋辈谈心等方式,尽快重新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对于未来家庭婚姻生活,社会工作者也建议服务对象暂时放松身心后慎重思考该问题,同时与服务对象一起分析讨论每种生活方式的可能和存在的利弊。

服务对象真心感谢社区及社会工作者陪伴其渡过这段人生的风雨路,让其对前段的婚姻问题有一个对其来说是较良好的处理。

五、总结评估

从危机出现到危机解除,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及时介入和详细分析,给予服务对象信任和支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身边的各种资源,协助其解决了在婚姻关系上出现的问题,必要时与服务对象及其丈夫一起分析婚姻关系取舍的利弊,使得双方通过较为良性的沟通方式处理婚姻问题。

在跟进此服务对象时,社会工作者尤其需要给予服务对象安全、信任的环境。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不批判不否定双方对于婚姻关系维系与否的选择。有了这种信任感后,服务对象会敞开心扉跟你诉说,使得他们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有了依靠;有了这份依靠,他们就更有希望在跌倒后独自坚强的站起来,寻找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六、专业反思

社会工作者从跟进此服务对象到陪同服务对象结束婚姻、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重新开始,由此启发了社会工作者对家庭关系的一系列专业思考。

1、处理家庭关系个案时,社会工作者需始终坚持价值中立原则和服务对象自决原则。在约见服务对象夫妻进行协商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始终坚持价值中立原则,避免让服务对象的丈夫产生“社会工作者是替服务对象出头”这样的想法,这对社会工作者顺利引导双方进行协商非常重要。在关系到是否离婚的选择时,社会工作者始终坚持服务对象自决原则,避免社会工作者主观的价值观影响到服务对象对决定的选择。

2、在关系到服务对象人身安全时,社会工作者要有危机意识,始终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因此社会工作者建议服务对象先到同事家中居住,让双方先冷静对待事情,预防事情进一步恶化,也预防服务对象人身安全再次受到威胁。

3、善于利用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专业的咨询服务。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对于相关法律规定,如婚姻财产等方面的法律规定,能及时为服务对象寻找专业的律师进行咨询,避免给予服务对象错误的指导。

291 评论

jack99huang

社会工作介入受虐妇女案例分析

作为一名从事妇联领域的社会工作者,经常会接触到家暴的妇女求助,她们大多数不愿意与人倾诉自己的事情,因此在刚刚接受专业服务的时候,会对自己的事情有所保留,这时社会工作者如何应对和处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建立专业关系这一阶段,如可以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则后期工作事半功倍。那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的社会工作介入受虐妇女案例,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案例背景

(一)个案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小红(化名)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4年3月14日

文化程度:初中

婚姻情况:已婚

职业:工厂普通工人

(二)个案背景资料

1、接案原因:

服务对象遭受家暴,报警处理,警察转介到东莞石排镇妇联。服务对象遭受家暴,情绪低落夹带伤心、恐惧,害怕自己会一时冲动杀掉丈夫。

2、家庭资料:

服务对象和丈夫都是39岁,育有一个11岁半的儿子,在石排某小学读书。

3、心理及情绪状况:

服务对象情绪激动、委屈、焦虑、矛盾同时存在。服务对象既想立即离开石排又想拿到当月的工资。(按工厂规定当月发上个月的工资)。陈述“担心自己会杀掉丈夫,有时候看到他背影就想杀掉他,就可以一了百了。”

4、健康状况:

向来身体健康,在5月6日被丈夫暴打,眼角、手臂、大腿、小腿等部位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瘀伤。服务对象陈述被打后头部很痛,无法上班。

5、行为表现:

服务对象身体受伤,请假了两天,于7日骑单车到妇联求助。服务对象是第一次报警及向相关部门求助,这些年来都是忍让着让家暴过去。

6、支援网路:

服务对象一家人在东莞打工,没有其他亲戚朋友。只有工友,但是服务对象觉得家庭暴力是丑事从来没有跟人倾诉过。服务对象觉得这个事情也不好对亲戚述说,支持系统薄弱。

7、曾经采取过的行动及成效:

服务对象述说结婚十多年来遭受丈夫暴力对待,一直忍着,默默流泪。丈夫赌博输钱,服务对象不给钱就被丈夫打。丈夫不工作,服务对象教育一下都不行,不给钱他,丈夫就会打她。

二、分析预估

(一)、问题预估

1、情绪问题:服务对象情绪极度矛盾,害怕见到丈夫,想立刻离开东莞,但是小孩还在上学,担心影响小孩学业。服务对象遭受家暴的负面感受急需排解,社会工作者需要耐心倾听,理解其感受。同时服务对象非理性信念急需排除,社会工作者需要给予服务对象支持,排解忧愁。

2、婚姻问题:服务对象不想面对婚姻问题,思维混乱。婚姻出现问题,找不到人倾诉,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其理性看待婚姻问题,协同服务对象正确处理婚姻问题及提升服务对象应对婚姻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分析与理论支持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内在价值和能力。强调每一个人应该受到尊重;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具有参与与被聆听的权利。社会工作者面对家暴妇女要遵守平等、尊重、接纳、保密等专业伦理,为受助者提供适切的情感支持。大多数受暴妇女都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在妇女不希望熟人知晓的隐私面前,社会工作者可做她们的倾听者,为受暴者排解心理担忧,起到独特的作用。

2、优势视角与抗逆力

优势视角强调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创伤和虐待、疾病和抗争具有伤害性,但他们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注重关怀、照顾和脉络。抗逆力从优势视角挖掘服务对象的内在潜能,强调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个体在经历痛苦和危机时可能伴随着成长,个体面对的困难甚至创伤性事件导致个体具有更大的信心或者处理逆境的能力的提升。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总体目标:

在人本主义理论、优势视角理论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服务对象最终能理性看待自己的婚姻,逐步走出家暴的影响,能自己做出合理选择及提升应对家暴的能力。

各项目标:

1、恢复健康、平衡的心理,正确看待及理智地处理目前的家暴事件。

2、懂得运用法律、借助警察、妇联、社会工作者等社会支持网络。

3、明白法律上对离婚的规定、清楚离婚程序及离婚后果。

(二)服务策略

1、与服务对象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接纳、理解服务对象的感受,清楚服务对象的诉求,疏导其负面情绪。

2、给予服务对象情感支持,教导法律知识,协助其理性看待婚姻问题。

3、根据服务对象的选择,社会工作者陪伴其一起去面对、解决婚姻问题,给服务对象输入生活的希望。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介入重点:清楚服务对象的需求,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理解接纳服务对象,耐性倾听其述说。

过程内容:服务对象哭诉十多年来丈夫的种种不好行为,赌博,不工作,暴力。社会工作者通过询问服务对象的年龄、工作、老家等事情,和服务对象建立关系,营造轻松的氛围。接着了解清楚服务对象的需求,是想离婚还是希望调解。然后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决定,提供法律知识及忠诚的建议。在服务对象觉得家暴是丑事不愿意到照相馆拍照,社会工作者没有指责,乐意帮忙拍照并答应帮忙洗照片。

同时服务对象面临另一个问题:希望立刻拿到工资就回老家去,一刻也不想见到丈夫,认为呆在这边迟早会出人命的.。问题是如果服务对象现在离职就会被扣除半个月的工资,除非是提出辞职满一个月再离开。同时,小孩交了本学期学费,还有一个月时间这个学期就结束了,担心离开影响小孩的学业。

社会工作者清楚了服务对象需求,服务对象要离婚,而且必要是回老家起诉离婚。现在希望结算完工资又不影响小孩学习的情况下离开东莞。社工评估服务对象跟丈夫没有和好的可能,服务对象受昨天被打后,害怕才想立刻离开。社会工作者勉励服务对象:“是否可以做完一个月再离开呢?而且小孩也可以多学习一个月,那时候学期也接近结束了。”服务对象很犹豫,很为难,觉得一刻也不想跟丈夫在一起。社会工作者用同理心技巧回应,继续倾听她述说,尊重服务对象自决。同时建议服务对象咨询家人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社会工作者利用优势视角理论鼓励服务对象重视动用家庭资源,加强其支持系统。在社会工作者的鼓励下,服务对象打电话给亲戚。服务对象把这个疑难跟亲戚说,亲戚也建议她多做一个月。最后服务对象决定明天回去辞职,一个月后再离开。社会工作者叮嘱服务对象在回老家前小心保护自己和小孩,不要跟丈夫谈离婚。

第二本阶段介入重点:运用优势视角理论,与服务对象共同探讨婚姻问题,引导服务对象理性看待婚姻问题。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从这次暴力事件中看到她的成长,鼓励其要自强自立,照顾好小孩和她自己。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要求,提供离婚起诉书样板,教导其如何写离婚起诉书。

过程内容:社会工作者在前天已经帮服务对象洗好被打的照片,在见面时,把洗好的照片给服务对象。服务对象跟社会工作者聊起8日丈夫还是打自己了,原因是他赌博输钱了,抢银行卡取钱。结果卡被服务对象抢回来了,却被丈夫踢到了腰部,身体很痛。社会工作者鼓励其要保护自己,先去看医生,拍个片子,必要时报警寻求帮助。社会工作者把离婚起诉书样板给服务对象,并教导其如何去写。建议服务对象回去云南老家后在当地申请法律援助,律师会提供帮助的。

服务对象已经办理了离职手续,要一个月后才能离开这里。社会工作者安抚服务对象的情绪,劝其不要把想离婚的念头暴露出来,等回到老家在家人的保护下再去跟丈夫沟通。服务对象很坚强地答应了社会工作者。

第三阶段介入重点:了解服务对象近况,关心服务对象,给予情感支持。

过程内容:社会工作者一直惦记着服务对象的安危,害怕在一个月时间服务对象会继续遭受家暴对待。社会工作者通过电话多次探访服务对象,给予关心和支持。社会工作者一直保持与服务对象的联系,最后一次电话打不通,估计服务对象是拿到了工资,提早离开东莞了。

第四阶段介入重点(结案):服务对象回到老家,提供离婚起诉的法律知识,并提供情感支持。

过程内容:社会工作者突然收到服务对象来电,得知她先到云南了,丈夫没有跟着回去。服务对象换了手机号码,跟社会工作者报个平安,也谢谢社会工作者一路来的支持与关心。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说:“如果不是有你的鼓励和支持,自己也没有办法撑到这一天。”

社会工作者知道服务对象安全到家很开心。社会工作者关心服务对象和丈夫的婚姻。服务对象听从社会工作者的建议,之前一个月内没有把离婚的想法告知丈夫。所以丈夫没有跟着回来,保证小孩和自己安全回到老家。服务对象表示会去起诉离婚。社会工作者理解其感受,尊重服务对象选择,并让服务对象看到自己从这件事中成长了。社会工作者再次告知服务对象起诉离婚的程序及所需材料,鼓励她勇敢去面对问题。服务对象谢谢社会工作者的一路陪伴。由于服务对象离开了东莞,个案就结案了。

结案后回访:社会工作者进行结案后回访,了解到服务对象于7月19日在云南和丈夫离婚了,儿子判给了服务对象。这是服务对象希望的,但是服务对象对生活的变动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工作者鼓励、支持服务对象,肯定服务对象的能力,让她相信自己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和小孩,使其感受到温暖,看到希望。

五、总结评估

该个案充分显示了社会工作者把社会工作理念融入服务中,特别是接纳服务对象,理解其难处,持不批判的态度,帮助服务对象拍照、洗照片的过程更是凸显了同理心在个案实施中的运用。在服务对象受“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影响,这时社会工作者作为第三者,倾听服务对象的述说可以为她们分担忧愁,起到独特的作用。

这个个案目标基本能达成,服务对象在社会工作者的鼓励下顺利与丈夫离婚,取得小孩的抚养权。服务对象解决家暴行为的能力提升了,相信她会从中领悟到很多道理,对于她以后从新走上婚姻的殿堂有很大帮助。

六、专业反思

作为一名从事妇联领域的社会工作者,经常会接触到家暴的妇女求助,她们大多数不愿意与人倾诉自己的事情,因此在刚刚接受专业服务的时候,会对自己的事情有所保留,这时社会工作者如何应对和处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建立专业关系这一阶段,如可以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则后期工作事半功倍。如果社会工作者不能有效处理与服务对象的信任关系,专业服务将无法开展。因此在此阶段社会工作者必须以尊重、平等的态度接纳服务对象,让其感受到关心,并积极的聆听,千万不要去批判她们,或者取笑她们,指责她们不去反抗等等,无条件地接纳,站在妇女的角度去理解她们的难处,专业工作才得以更好的开展下去。

在该个案中,服务对象提出要求社会工作者帮忙拍她被家暴的照片及洗照片,社会工作者并没有拒绝。看出社会工作者很用心,千万不要敷衍服务对象,口头答应却没有做就不行了。只有社会工作者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想,就会明白她的要求一点也不过分。同时,社会工作者很注重服务对象利用自身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显示了“助人自助”的理念。

232 评论

tomoyasaki

社区工作者如何处理家暴问题建议:第一,社会工作者判断服务对象被家暴的程度家暴伤害的程度被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接待被家暴的个案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判断其被家暴的程度。在不涉及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应的服务,一旦涉及生命安全及违法危机,则需紧急向公安部门报警并协助服务对象到医院就医,以保证服务对象的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第二,社会工作者舒缓被家暴服务对象的情绪第三,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理性面对被家暴后的事实被家暴后,一般有两种选择,离婚或者继续生活在一起。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衡量各方面的处境、得失,理清离婚的利与弊,做出理性选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242 评论

相关问答

  • 社会工作者介入家庭暴力

    社会工作介入婚姻暴力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者从跟进此服务对象到陪同服务对象结束婚姻、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重新开始,由此启发了社会工作者对家庭关系的一系列专业思考。下面是

    绿兮衣兮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9
  • 社会工作者精神病家庭介入

    一、基本资料及背景 1、基本资料 张某25岁,2010年3月因为精神健康出现问题被家人送往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回到家中。曾经患有精神

    兔兔我要幸福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0
  • 社会工作者对家暴的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婚姻暴力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者从跟进此服务对象到陪同服务对象结束婚姻、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重新开始,由此启发了社会工作者对家庭关系的一系列专业思考。下面是

    角落里的镜子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0
  • 社会工作者介入失独家庭

    妇女、婚姻、家庭领域社会工作开展情况 二、主要服务对象及领域 (一)服务对象 妇女、婚姻家庭领域的社会工作主要以妇女及遇到特殊问题或困难家庭中的成员为服务对象。

    崎岛莫奈子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0
  • 社会工作者与家暴

    自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随之的经济改革使得单位对职工支持作用不断减少,各区域居民与其所在社区的关系日趋密切。作为一个成熟的社区具有管理、服务、保

    奔跑吧笑笑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