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0

sevenweish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访谈感悟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猪宝0517

已采纳

一、设身处地,实事求是 在审计中,我们常会发现,很多人常常拿着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去和被审计对象的内控流程、制度、运营情况进行强行对比,完全不考虑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结果找出来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也缺乏可操作性。 因此,我们在审计的时候,应该从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被审计对象的业务特点,这样你才有可能找到存在的真正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切忌用一套通用的程序应对所有公司 当然,这里不是要求审计人员为了刻意迎合被审计对象的态度、观点,而放弃应有的判断原则。在审计中,有时你提出某些问题,对方会给出一堆的理由,这时,你首先需要考虑,这些理由是否是真正的理由,这些理由是否合理,同时需要对问题本身进行评估,这个问题如果不改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目前是否已经出现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他们是否可以解决等等。 二、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牛顿说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作为一名内审人员,我们也应当尽量爬的高点,看得远点,除了低头走路,还要抬头看天。 经常有些内审人员在分配好自己应当负责的业务模块后,拿着制度、流程,奔着资料去了。整个审计过程,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不可否认,这样也是可以发现问题的,但这样真的好吗?常常会有内审人员在审计结束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所负责的模块中有这么多的业务类型,而自己在审计结束会议召开之前竟然是一无所知。 还有的内审人员在审计时,只是一味关注业务本身,例如审计采购就只看采购的资料,其他的一概不管。你让他注意公司的业务形态,经营情况,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时,他会告诉你,这些与他的审计业务循环无关,你说的这些信息太大了,这些信息只有在写报告对公司的概况时进行介绍才会用上,他又不负责写报告,这是项目经理的事情,与他无关,他只要负责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三、细节决定成败,好奇不一定会害死猫 我们在审计时,可能会只关注与样本自身的合规性,而忽略了很多细节。比如,我们在审核付款凭证时,可能看了审批、合同、发票、签收等,觉得都符合规定,但是在检查凭证的过程中,在某些付款单上出现了一些相同的符号,并具有一定的规律,你会注意这些符号么。 四、审计除了发现问题,还有诗和远方 因为发现问题而激动不已,因为没有找到问题而灰头土脸、萎靡不振,在心中深深的认为审计就是发现问题,这样的思路不能说错,毕竟很多时候,部门领导对你工作的认可,管理层对内审工作的评价,常常也是以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多少来考量的。我们应该也要理解,部门的负责人、分管的领导、公司的管理层不可能全方位地参与到你的工作中,而问题的有无、多少是最直观的反映。 对于内审人员来说,发现问题确实很重要,但我们也应该开阔眼界,承认被审计对象做得好的地方,审计报告不应该只是问题,还应该有优秀样本的展示,尤其是在一家集团公司中,总会有一些公司在某一方面做的特别好,是可以让别的公司借鉴的,审计也应当考虑进行这些正能量的传播。而且,在审计中,也常常听到被审计对象埋怨,你们总是说我们做的不好,但我们的努力,我们做得好的地方,你们绝口不提。因此,有时,我们被对方认作是找茬也不为过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管理有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适当的激励,也会让被审计对象更容易接纳审计人员,更愿意积极改进。我们应当明白,审计的目的不是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只是手段,重要的是促进管理的提升,进行有效的良性循环,目的是改进单位的工作质量并提高效益。我们常常说增值很难,其实有时候做起来也很简单。当然,作为内审人员,也需要向管理层输送这样的理念。 五、不要陷入合规的死循环 在审计过程中,有些审计人员一味的关注合规,尤其是一些初入审计的小伙伴们,结果,同样的资料,同样的信息自己看一点问题没有,换一个人来看,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六、先小人,后君子 作为一名审计人员,笔者觉得在审计前,应当先将对方假定为嫌疑犯,然后去证明你的怀疑不成立,帮对方洗脱罪名,而不是先假定对方为好人。我们需要证明他不是坏人。 审计人员需要持有怀疑一切的态度,凡事先疑后信。我们应当清楚的意识到,再我们遇到的被审计对象中,有对你坦诚相见的,也有对你心存欺瞒的,因此,对于听到的,看到的,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眼见未必为实,耳听也未必为虚。应当用事实说话,用证据说话,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方验证。不要用别人说,据说,应该等不确定性词语,作为你对问题检查的答案。牢牢记住,在你获得充分证据之前,都不应该轻易认为对方给你的信息是正确的,用专业术语说,这叫审慎性。 七、学会假设,事半功倍 审计的工作时间相对于被审计期间终归是短暂的,你用一周、两周或者一个月的时间,对一家陌生的企业至少一年的经营情况进行审计,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一般审计都会事先发审计通知书,给对方一个准备的时间,通常对方都会好好利用这段时间,精心准备一番。你到了现场之后,在时间过去一半的时候还没有发现问题,肯定会着急,因为你要交答卷给老板。因此,在审计前,我们应该先对公司的情况有个摸底,例如制度、流程、基本情况、业务数据等等,摸完底之后,你要做一项工作,就是假设。假设什么?假设哪里容易出现问题,哪里可能会有问题。带着问题,去访谈,去抽样,去验证,然后再审计过程中,根据掌握的情况,再提出新的假设。这样,就有助于你在较短的时间里发现问题,找到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 八、逻辑思维很重要 审计工作中,会遇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对于这些数据和信息,审计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你需要从这些信息中找到漏洞,找到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同时,对于发现的问题,你需要抽丝剥茧,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你去访谈采购人员A,你问他平时你们采购时,有没有人去复核仓库里是否有库存,A告诉你,相应的采购人员会去复核,但是你在检查仓库库存的时候,发现好多材料都超过了安全库存,这是你就要想到之前的采购可能说的不是真的,可能有问题 九、游戏化心态 每做一次审计就当打一个boss,每遇到一个困难就当是一次练级,每获得一次成功就能帮我们get一个新的技能,总有一天,我们自己也可以成为boss。 一个好的审计人员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良好的职业操守,勤勉的态度,质疑的精神,好奇的眼神,强大的心态,强健的体魄缺一不可。智商可以一般,但情商一定不能低,这是一项需要不断与人互动的工作。 让我们一起打怪升级吧

180 评论

望天的猪

审计人员必须保持客观性,这是一个先决条件,是开展一切审计工作的前提,是审计准则对审计人员个人职业品性的基本要求。在访谈过程中同样应当保持公正客观诚实的态度和适度的谨慎。保持这种独立的精神状态要求审计师在对有关审计信息、审计事项作出判断时不能依附他人的意向,应当辨别潜在的利益冲突及偏见的信息。不作重大的质量妥协。不应收受影响客观性的礼物、酬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以及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客观性的实质是一种精神状态,审计人员平时应加强心理训练,提升个人修养。审计证据有五个质量特征:相关性、客观性、合法性、充分性、重要性。每一个质量特征,访谈得到的审计信息都不能完全满足。比如合法性,口头的言词证据应转换为有签字的书面证据才具备法律上的效力。访谈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些基本信息,然而访谈证据是不具有结论性的,不能仅凭这些信息得出审计结论。所以这些信息必须通过收集其他证据进行佐证———必须以某种形式得到加强,否则不能做为审计证据。实战技巧:(一)营造气氛面谈时的气氛很重要。要让面谈者感到轻松,个人没有受到指责、没有受到威胁,否则他会采取不配合的态度。宜采取的方法是间接的提出问题,获取与潜在问题有关的事实信息。直接提出问题,可能会让面谈者感到不适。访谈中还要注意非言语行为的影响,如语调、面部表情、态度等。这些都可能影响气氛,进而影响访谈质量。(二)初次印象在开展访谈的初期,审计人员要注意不能让受访者产生不平等的情绪,不能让被审计人员产生敌意、害怕、讨厌等心理,应从受访者的本职工作谈起比较好,让其感受到受重视、亲切的感觉。开始阶段也不宜谈一些量化的问题,总之和睦的关系才是访谈良好的开端,才有助于审计成功。(三)变序提问针对同一个主题,如果确定的受访部门及人数较多,审计人员有可能在过程中产生倦怠和无趣的感觉,影响访谈质量。此时审计人员应就所提问题改变顺序提问,或者使用有所差异的方式提问。但是,因为目标是既定的,所以不宜采用不同的问题而偏离目标。(四)分别面谈受访者较多时,不宜集中大家提问,不宜让大家以书面形式回答。书面回答与口头回答会产生很大差异,受访者会误认为是交待问题。书面材料必要时才采用,比如舞弊调查。集中(或部分集中)提问时人们会观望,而不能主动说出有价值的信息,或者担心会传到自己领导耳中。况且让多人同时脱离岗位,未必能办到。所以最好分开来谈。二次面谈要慎重,除非事实已经清楚后,需要确定受访者的责任和参与程度,一般不建议对同一个人的二次访谈。(五)关键信息如果受访者告诉审计师的信息量很大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关注效率,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宜采取进行录音过后整理或者过后再找更多的人面谈的方法,找更多的人未必能得到想要的信息。其二,提高审计师自身素质,在谈话之前,尽量预先考虑到关键信息,不宜做详细记录,实不可取。谈话中不能让受访者来确定信息的性质,因为他是否有充分的经验和知识是不确定的。(六)学会倾听为了做到有效倾听,需要从细节上筛选重要想法,注意重要观点。有研究认为,多数人的头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比说话快三倍。因此有效的方法是将听到的重点同脑中已知的信息联系起来,只有这样,回应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倾听时的不恰当反应有三种:马上准备回应。如果边听边准备答案,势必会影响倾听,尤其是他下面讲的内容。暗中观察说话人的非语言信息。如果能顾及他说话的内容,可以适当选择这种方式。如果做不到兼顾,则以倾听为主。对说话人的微反应做出判断,如今已经成为一种独立学科,即使专业人才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所以这种兼顾的方式是不建议的。默记所有细节和谈话内容。这个太难了,也没有必要。(七)正常程序在现场观察、实地监测时,有可能会遇到反映情况的普通员工。遇到这类情况要根据所反映问题的性质进行适当的处理。有这样一个案例。某审计师在进行现场观察时,遇到在化工品仓库工作的某员工反映问题,某物品经常引起他头疼。审计师不能漠然处之、置之不理,但这又超越了审计工作的范围和权限,审计师也不可能放下手头的工作去详细了解情况,调查事实。如何处理?值得肯定的是审计人员不能推脱,不能表达漠不关心不感兴趣。比较好的做法是建议该员工走正常的管理渠道和管理程序反映问题,同时要向审计部门的领导反映该情况。但不能直接建议该员工去找单位的法律部门,这可能涉及法律甚至劳动保护一类的诉讼问题。(八)不能威胁在调查可疑舞弊行为过程中,同相关人员访谈的审计职责是尽可能多的收集事实证据。仔细倾听受访者的发言,了解被访谈者的情况,寻求真相。必要时,可以要求每位受访者写出书面说明。审计人员没有权力将相关人员限制在办公室。访谈中不能涉及试图取得犯罪口供、也没有权力对相关人员进行惩罚或免予惩罚。不要试图让嫌疑人坦白,这与审计师的角色不符、职权不符,应避免留下审计师正在寻找供词或定罪的印象。遇到不合作的人不能进行威胁。对于有嫌疑的人审计人员不能随便表态,超越权限。比如允诺交代问题后就可以继续回去工作,或者不予追究。这些都不是审计的职权,审计主要负责收集相关证据。(九)疏通情绪在审计师遇到积极对抗,即被审计单位不信认审计师合理提出的观点时,双方取得一致的最有效方式是让被审计单位再次解释他们的意见,从中发现一致之处。在没有具体问题阻碍时,思想症结不能围堵。审计师不应采取以下三种方式:向被单位的上级谈论此事,这会使双方关系疏远。依赖逻辑观点,再次解释审计师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被审单位已经听不进去。只有他们敞开思想时才能接受逻辑。等待被审单位之后再提出理由,这个时候他们可能会较为通情达理。这也是不正确的。一个疲倦的、心烦意乱的人不是同审计师进行讨论的好听众。因此最好的方法先让其倾述,从中寻找一致性。(十)适当妥协有这样一个案例。审计师发现危险废弃物堆放场出现安全隐患,必须进行修缮。大家知道,危险废弃物的管理以安全为重,应该遵守危弃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因此审计师提出要有纠正问题强化经营的全面完整的方案。沟通时,业务部门提出当年预算中没有这方面资金计划。审计师不宜采取的沟通方式有:等待下一年的预算。不管不顾,坚持要求修缮。业务部门会很为难。没有资金,很难落实审计意见。选择折中方案,比如不完整的纠正措施、暂时维持现状等。最好的办法是要求高级管理层参加会议,在资金问题上进行决策。会上业务部门提出了一个最小投资方案,以安全解决该问题。审计师应考虑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接受这个方案。不能固执己见,不能片面坚持,不能不考虑被审单位的实际环境。不能片面地向其上级寻求支持。也不应该有保留的接受这个方案,事后再要求业务部门全面落实审计意见。本文总结了访谈与沟通四条基本的要求和十条实战技巧。无论什么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一种策略应对不同人员、不同事项、在不同的阶段产生的效果都可能大不一样,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

178 评论

呼啦啦呼嘞嘞

外部审计如何转为内部审计

常听到新人求助“如何从外审快速适应内审工作”。你知道外部审计如何转为内部审计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外部审计如何转为内部审计的知识,欢迎阅读。

1、观念转换

我记得我刚从外审转内审的时候,急于想表现自己,恨不得立即冲进财务部拿起凭证就审,但时间一长才发现内审工作中,真正像外审那样系统的财务审计其实并不多。财务审计虽然不多,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我们的“内审之父”索耶说过,财务审计是内审工作的根源,内审人员不能留恋管理审计而忽略自己的根本。(就是说内审人员不可“舍本逐末”)

作为新人,首先应该掌握企业的运作模式、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文化等,需要对企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这些是在事务所所不能体会的东西。然后再制定学习计划,除基本财务审计知识外,其他如管理审计、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甚至是舞弊调查,需要按部就班的学习。

2、沟通技巧

我记得刚入职内审的第二天,领导让我打电话叫一个客户代表到审计部来,由我询问一个经销商投诉事项。我清楚记得刚问那个女客代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的整个脸就都涨红了。为此,入职初期领导对我还比较有意见,觉得招来了个“大姑娘”……

在外审的时候,打交道的范围较窄,除了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之外,实际接触有限。而做内审,你需要跟不同部门、不同职级的人打交道,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是很难开展工作的。内部审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内部审计的人员必须具备沟通技巧,这在会计准则里是没有的。注意不仅仅是“沟通”,还需要“技巧”。太软,容易被轻视;太强硬,肯定招来抵触、记恨。这就需要内审新人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从而把握到那“度”。

初次访谈失败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我开始有意识的主动跟陌生的同事打招呼,从管理部门到生产车间,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从“害羞的大姑娘”变成个“大忽悠”。

个人总结:

一方面,与人沟通的能力能够让你受益终身,不但在工作中,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受用的;

另一方面,上下混熟后非常有益于日后审计工作的开展,因为往往只有“熟人”才愿意跟你讲真话。

3、写作水平

跟外部审计一样,内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审计报告。但不同的是,外审的报告基本上是固定的格式,外审报告首页的审计结论往往由项目负责人定,许多外审人员可能还停留在写报告附件的程度,而内审工作需要你写一整篇报告,这对内审新人来说无异是最大的挑战。我刚入职内审的时候,写的'报告被退回很多次,我感到很懊恼,觉得干不下去了,十几页的审计报告对我来说很困难:Q 。后来我有意识的阅读其他同事的审计报告,特别是受到表扬及肯定的报告,这些报告我基本上要看上十几遍,在自己写报告时尝试参照报告格式、思路以及行文语气,到最后能够自己写出一篇完整的报告,并得到领导“一字不改”的批示,好有成就感啊。

个人总结:

一、内审新人,在刚入职时,需要将部门内领导、同事的报告通读一遍,对自己审计范围内的报告需要多次阅读,通过阅读学习撰写审计报告的基本思路、“八股”行文等,避免写报告时犯“口语化”的毛病;

二、内部审计报告很难有统一的格式,但即使格式万千,内审报告的主旨是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阐述清楚,有理有据才是好文。

4、冲破心理障碍

审计报告写好了,自己觉得写的蛮好,行文什么的都没得说,审计意见拿捏的也得当,领导也审批通过了,就要进入“征求意见”环节。在内审工作初期,我比较害怕把审计报告给被审计单位看,一是对自己的审计结论不是很自信,二是顾虑太多:万一被审计单位反驳我怎么办?

我想上面的问题,内审新人多数会碰到,但是内审报告不是收藏品,它需要面对面的沟通(除了舞弊调查),以保证审计报告中所披露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保证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是基本认同的,从而防范审计风险。在实际工作中,被审计单位不可能完全认同你的审计意见,即使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审计要做的就是将被审计单位回复的意见一并记录下来递呈管理层,由管理层决策。

5、坚持才能修得正果

内审的工作是比较有挑战性的,不要因为一次两次的挫折而选择放弃,“容易干不成大业绩”。

223 评论

相关问答

  • 审计师访谈

    这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吧。尽管在内审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好歹干了这么久的内审工作,也有一点体会和想法。我知道这些都是老调常谈,和大家分享的同时,也是下鞭策自己

    三月女王Amanda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审计师访谈实录

    阿里巴巴集团从最初诞生在公寓内的初创公司,到发展成为全球电子商务巨头,富有远见的创始人马云多数时候都站在台前,现任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亦带领公司取得了许多

    芳宝女郎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生涯访谈人物审计师

    嗯,你这个理想是灰常的好,我支持你!

    兜兜兜尔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审计师访谈感悟

    一、设身处地,实事求是 在审计中,我们常会发现,很多人常常拿着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去和被审计对象的内控流程、制度、运营情况进行强行对比,完全不考虑被审计对象的

    sevenweish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审计师的生涯人物访谈

    审计人员必须保持客观性,这是一个先决条件,是开展一切审计工作的前提,是审计准则对审计人员个人职业品性的基本要求。在访谈过程中同样应当保持公正客观诚实的态度和适度

    幻影墨斗鱼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