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6

RitaQinQin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与被审计公司关系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熊猫虾仁@三侠

已采纳

需要做到1、是朋友,不是敌人。因为审计人员需要被审计人员的配合,不然无法顺利完成任务。而被审计人员也需要审计人提供准确的报告而证明自己。2、审计是如实反映单位的实际情况,而不是有预案的去查,不能带主观意识。审计人员发现存在规范不完善情况,应主动向被审计人员提出并提供改善建议,而不是把这些作为审计的成绩并作出攻击的表述。被审计人员在这计过程中应如实向审计人员说明真实情况,不误导审计人员作出错误的报告。

154 评论

想鱼的熊

审计人员对报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实际上就是要对管理当局的各项认定进行审查,判断其是否合法、真实和公允。所以具体审计目标是根据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而制定的。(1)确认报表上所列示的余额是否真实。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存在和发生的认定制定的。(2)确认报表上所列示的余额是否完整。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完整性的认定制定的。(3)确认报表上所列示的资产和负债的余额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所有。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认定制定的。(4)确认报表上所列示金额的计价是否正确。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估价或分摊的认定制定的。(5)确认接近资产负债日的交易是否都已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估价或分摊的认定制定的。(6)确认会计报表中的相关资料、数字、计算、加总及勾稽关系的正确性。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估价或分摊的认定制定的。(7)确认会计报表中是否恰当地反映了各会计账项的余额,并且符合相应的披露要求。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表达和披露的认定制定的。(8)确认会计报表中各会计账项记录的分类和列示是否恰当。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表达和披露的认定制定的。

289 评论

呼啦啦达人

很多人都会认为,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会彼此对立、相互抵触、关系紧张,现实中真是这样的吗,如何处理好这种微妙的关系呢?审计方与被审计单位绝对不是对立关系,甚至应该和谐配合,互相促进。在大部分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眼中,一说到审计,就觉得是来找事儿的,打一开始就抱着一种抵触情绪展开非抵抗不合作运动.面对审计单位提出要求,大部分答复都是消极的。反过来,审计人员在遇到这种抵触的时候,又会想:“看你们遮遮掩掩的样子,问题肯定很多,这也不让看,那也说没有,行啊,你们不是不合作吗,那我就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查,不弄个底儿朝天,决不罢休。”这样一来,双方就变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对谁都没好处。审计单位由于被要求的时间紧张,工作量大,同时又不能得到被审计单位的配合,只能加班加点搜集各种信息以便取得足够的审计证据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对于被审计单位来说,本想采用拖延手段,让审计人员知难而退,不了了之,凑合着出个报告就行了,谁知审计人员反而增加了审计程序,延长了审计时间,要求提供更多的公司资料。整个过程更加苦不堪言。那么究竟如何处理双方的关系,才能做到更和谐、更高效呢?本人总结了几点,跟大家分享:1、首先:彼此尊重;(1)尊重对方的时间:审计人员每个项目时间要求都很紧,一般几千万到一个亿左右的中型企业,现场审计时间都在一周左右甚至更短;但是,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除了配合审计,也都有自己的岗位工作,并非专职配合审计。因此,审计人员要把握恰当的沟通时机,比如尽量避开月末结账、或者在早上处理杂务时;要把握恰当的沟通技巧和方式,简明扼要,易于操作,不要让对方帮忙做一些低级的汇总工作;作为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也尽量不要浪费时间,已有的资料尽快提供,需要突击补充的资料也需要加班补上,快速而专业的水准会让对方觉得你就是整理出来的资料而并非“补”的。(2)尊重对方的专业水准:企业财务人员大部分可能确实不如注册会计师那么紧跟会计审计动态,对准则的把握也不一定那么到位,但是对于自己公司的情况确实非常熟悉,对自己这个行业也非常了解,同时也能灵活的将准则、法规运用于自身财务管理方面。因此,审计人员与企业财务人员各有特点,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各有优势,审计人员无需咄咄逼人,财务人员也不用觉得对方班门弄斧。

126 评论

小兔菲宝宝

一、审计的总目标:一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二是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二、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的关系:总体审计目标:是指实施审计要实现的最终目的。具体审计目标:是总体审计目标的细化,是针对审计项目具体内容所确定的审计目的。三、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之间的关系:(一)、交易和事项1.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目标: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目标: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目标: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目标: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目标: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二)、期末账户余额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目标: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目标: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目标:确认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目标: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三)、列报和披露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目标:确认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交易和事项均包括在了财务报表中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目标:确认应当披露的事项均包括在了财务报表中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的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目标: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目标: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206 评论

相关问答

  • 外部审计师与公司的关系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与联系,整理如下: 一、外部审计: 外部审计的业务范围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如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鉴证审计、尽职调查等业务。其使

    lalack1987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审计师与公司的关系

    作为审计专家的中大教授李学柔是这样评判这份职业的前景的:“现代企业中的内部审计部门绝对是高级管理人才的摇篮。”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张力则更直白地说:“现代大企

    凤凰来临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关系

    审计关系一般是指由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委托人三者之间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它是审计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和保证,缺少任何一方,独立的、客观公正的审计将不复存在

    小可爱mmd22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企业与审计师的关系

    很多人都会认为,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会彼此对立、相互抵触、关系紧张,现实中真是这样的吗,如何处理好这种微妙的关系呢?审计方与被审计单位绝对不

    抬头走我路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审计师相关的公司

    一、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 二、瑞华会计师事务所 三、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 四、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五、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 六、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 七、天

    花葬夏季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