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1

木糖不纯
首页 > 审计师 > 更换审计师的风险管理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妖娆176991534

已采纳

审计师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有哪些

你知道审计师应该怎样降低审计风险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审计师降低审计风险的知识。欢迎阅读。

1一如既往坚持廉洁审计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上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的要求,从严自律、管住自己、筑牢防线,警钟长鸣、干干净净履行职责。

2提高自身审计能力

面对当前审计任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和重要性,审计人员仅仅靠以前掌握的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等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审计项目的方法、技术的更新,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秉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做好“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指导理论”,不断提高自身审计能力,更好的适应审计形势的发展。

3增强审计内部沟通协作

由于审计任务的多样性,且审计内容常包含多种专业类别,如政府投资项目不仅包含工程管理,房屋建筑、公路工程、桥梁工程,水利工程、还包含财务会计等诸多方面,而审计人员多数是仅学一个专业,少部分人学两个专业,两个专业以上的人就特别少,即使有也难以做到既多又专。因此,加强审计团队的有效沟通、交流和探讨,审计数据之间的相互比对,增加发现审计线索的可能性,进而更好的降低审计风险。

4有效发挥计算机数据审计优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被审计单位应用数据库记录业务数据,数据量十分庞大,而审计时间、审计资源有限,审计任务艰巨,审计人员不得不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抽样审计固有的'风险可能导致未抽审的项目存在财务数据重大错报等情况未被发现。计算机数据审计则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风险。计算机数据审计是指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等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存储和处理的电子数据进行的审计。采用计算机数据审计可以大大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资源,加大审计检查覆盖的范围,进而降低审计风险。

5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模式

首先,通过审前风险预测对审计风险进行正确评估。对被审计项目所面临的经济、社会、法律环境以及潜在的风险性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并据此制定审计计划、实施方案等,将审计风险预先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其次,审计实施阶段做好过程控制。主要是根据前期的风险分析选择适当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建立审计方法的实施程序,进而降低、规避或转移审计风险。例如,审计实施过程中,选派合适的审计人员,确定合理的审计抽样范围,有限的采集审计证据,严密的进行审计质量检查,准确的对发现问题进行定性,最后做到事后监督与评价并对审计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检查、评估和修正,从而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

6强化审计人员风险意识

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固然重要,强化风险意识亦不容忽视。正确认识审计风险不仅是审计人员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期望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和风险也越来越大。审计人员应充分重视如何采用有效的审计方法和技能,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审计任务,并合理规避审计风险。

85 评论

chihuoshiwo888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注册会计师职业界进入“诉讼爆炸”以来,对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的研究就已成为审计理论和实务界最为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而本世纪初以来,国内外一系列重大企业财务造假丑闻和审计失败案例的接连发生,更使人们将审计风险摆到了审计研究的首要议事日程。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充当着“经济警察”的角色,其主要职责便是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而要在执业过程中防止会计信息失真,首先就要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经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后,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而可能导致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风险,也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因欲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发表与事实不相符的审计意见或其他因素形成的收益或损失的可能性。严格地说,审计风险包括误拒险和误受险两种。误拒险是指由于审计人员的判断失误而对不存在重大舞弊差错的财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等审计报告所可能造成的责任风险。误受险是指由于审计人员的取证和判断失误,没有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漏报问题而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等不当审计报告所可能导致的责任风险。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中披露的大量审计失败案例基本上都属于这类问题。由于误拒险的情况较少发生,而误受险是导致审计风险的主要方面,因此,人们所讨论的审计风险基本上是指误受险。我国现行的独立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即AR=IR×CR×DR 。该模型的不足之处表现在:1、即使注册会计师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他仍可能使其收益达到最大化,而没有任何损失;2、该模型未能从审计行为之外来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社会原因,而实际上审计风险是审计行为内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3、该模型不能解释注册会计师偏好审计风险的原因。影响独立审计风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即使面临同样风险的注册会计师,他们实际承担的独立审计风险也不是完全一样的,即在同样的环境下,一部分注册会计师遭受着损失,另一部分却取得收益。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 独立审计新模式的构建在证券监管部门等机构下设立专门的公众公司审计委员会,代表社会公众行使对注册会计师的选聘权和监督权。但仍需注意以下问题:1. 防止审计业务的委托变成单向的政府行为。在通过法规和契约将对注册会计师的选聘权授予公众公司审计委员会后,审计业务的委托仍应保持市场行为的性质。将审计业务的委托采用市场公开招标的形式,由市场决定审计业务的最终归属。2.充分关注陷入财务困境的客户,坚持审计独立性。现实中绝大部分涉及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都集中在公告破产或偿债出现问题的客户身上。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接受身陷财务困境的客户的审计委托时要特别慎重,要多方位调查客户的情况,再签订约定书。同时,注册会计师不能偏听客户的一面之辞和屈从于施加的各种压力,要保持审计业务的独立性。3.保证对注册会计师的有效监督。为了防止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偷懒”行为,必须将对注册会计师工作的评价与其以后的业务承接相联系。因此,公众公司审计委员会可以将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评价和监督的具体工作委托给专门的会计审计公司等民间组织来执行。该组织最好由会计审计专家组成,其性质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和法人资格的民间组织,专门负责对注册会计师的评价、调查和再审计,并将结果直接向公众公司审计委员会报告。▲▲ 技术原因的防范措施1.选择正确恰当的审计方法。审计人员要善于选择科学、严谨的审计工作方法,对一些企业内控管理薄弱、资产流动性较强或所有权难以确定、企业经济状况不佳、经营业务繁杂等风险高的审计事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适当增加样本量,扩大审计覆盖面,运用多种审计方法和灵活的审计手段,进一步提高审计证据的质量。2.谨慎接受审计客户。这一要求是指任一事务所在接受审计客户时,必须对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目标、企业管理的经营理念和诚信程度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仔细的分析,以把握客户的整体情况和审计风险的可控性。审慎接受审计客户并非表示只能接受经营业绩好的企业,而表示只能接受经营者即管理层较讲信用的企业。3.严格遵循审计工作准则。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循审计规范,来制定严密的审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进行审计工作准备,实施中把握审计工作质量。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工作各程序进行严格控制,做到审计程序合法合规、内容完整、方法恰当。如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除对企业会计六要素财务上的正常审计外,还须考虑企业的核算体系、生产流程、销售、仓库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调查,以确保审计程序和内容上的完整性。▲▲ 质量控制原因的防范措施1.正确处理降低风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但不可能完全消除。控制审计风险需要花费一定的代价这就要求审计风险的控制要限定在一个经济意义上适当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一味降低审计风险,就可能违背成本效益原则。因此,事务所在接受审计委托时,要认真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程度,以避免高风险的审计客户。2.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强化对注册会计师的培训和监督。对于大多数的审计项目来说,审计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预防等大量依靠注册会计师的经验判断。因此必须提高对注册会计师的素质要求,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努力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各项技能,使注册会计师能利用网络手段,采用现代新的审计技术防范和抵御各种风险。同时,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也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监督和指导,在决定其晋升的过程中,将风险管理能力类为一个考虑评价的项目,确保会计师事务所高级人员的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3.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责任制度。(1)实行质量否决权,即CPA项目查证签名负责制和主任审计师把关否决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意识,采取多种方法,对审计工作质量层层控制定期进行考核和奖惩。(2)实行专业分组化。审计风险的出现,很多原因是由于审计人员不了解委托单位和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而产生的,因此有必要实行专业分组化。(3)建立报告和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制度。4.公司治理视角:优化股权结构,形成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对审计质量提高至关重要。“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国有资本主体缺位,股东控制权残缺,内部制衡机制失效和经理人市场制约机制不健全等缺陷造成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事务所的聘任实质上由公司管理当局控制,事务所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提高审计质量最终还要以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为基础。通过有效减持部分国有股,提高社会资本的持股比例,形成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继续强化监事会在治理机构中的监督作用;设置独立管理当局的审计委员会,由其决定公司事务所的聘任和审计公费的支付,切实保证事务所的独立性。5.防范违约风险违约。对风险防范的控制质量直接影响到以后各阶段的风险控制质量。因此,CPA首先面临的是审慎选择客户及其业务。CPA要采取措施了解客户的历史情况,包括是否存在法律诉讼案件,是否存在特别企图;客户对其职工、行业主管、金融、财税、工商等部门是否有不正直行为,以免陷入客户设定的圈套,或受到客户已有诉讼的牵连;对企业经营的集权程度,下年度企业组织结构的预期变动情况以及企业与CPA业务关系的亲疏情况;企业外部债务的多少等,企业有争议的会计问题的多少。CPA对陷入财务困境的客户要特别注意,以免成为面临破产客户的替罪羊而涉及法律责任。2严格签定业务约定书,这是CPA避免法律诉讼风险的关键一环。业务书应当列明服务事项、目的范围、应负责任的程度、报告形式及其他要求和条件,同时表达要清楚、严谨。6.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注册会计师要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外客户,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以更高的执业质量和更有保障的资信条件来迎接新的挑战。而通过提取风险基金和投保的方式可以提高事务所的赔偿能力,从而取信于国内外客户并提高社会信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也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这一措施能帮助注册会计师转嫁风险,避免遭受或减少损失。▲▲ 社会原因的防范措施1.以公众利益为导向。注册会计师应站在独立的立场上,对公众用于决策的会计信息发表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与客户达成的任何妥协,都要以不伤害公众利益为前提。虽然审计费是由客户支付的,但注册会计师必须明白,公众才是其服务的真正对象。从服务于客户转到服务于公众,这是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减少审计风险的基本前提。2.完善审计准则,健全质量控制规程由于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迫使审计职业界要不断完善有关的审计质量控制规程,并严格遵照执行,这是降低执业风险的首要保证。在承接业务时,一定要对委托目的、范围、要求、时限等进行充分地了解和分析,同时要初步评价审计风险,确定选派合适的能胜任的审计执业人员,这是提高执业质量的关键。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执业规范,取证必须充分、合规,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和措施。各事务所应加强业务目的检查复核工作,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加以改进,才能有效规避执业风险。3.改善执业环境,强化行业监督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要避免盲目招揽业务,尽可能 降低执业风险。同时,要逐步改善和建立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让中介机构真正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地执业。要对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违法行为的界定和法律责任的承担进一步细化,提高其可操作性,坚决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有力打击不正当竞争,对弄虚作假者坚决清理出队伍,加强各级监管工作机构队伍的建设,完善监管工作机制,提高监管工作水平,真正达到净化行业队伍,改善行业形象的目的。

356 评论

凯凯妞妞

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

审计风险是审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你知道如何预防审计风险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预防审计风险的知识。欢迎阅读。

背景知识:

人类纪元开始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资本的跨地区流动、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经济交易行为等渐趋复杂化,于此背景下公司管理层舞弊的动机再次抬头:2001年年底美国安然公司涉案欺诈金额6亿美圆,致使整个美国企业界遭遇了“ 信誉地震” 的困扰。2002年3月1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对世通公司进行调查, 查明的欺诈金额高达38亿美元,远远高于安然公司。然而美国施乐公司的舞弊案则使上述两家公司皆相形见绌五年虚报营业收入60亿美元,惊爆于世。于此相应,2002年8月31日,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安然的核数师)在美国芝加哥总部宣布自愿放弃并撤消其作为独立核数师的资格,至此原世界第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正式解散。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指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96年底公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中对审计风险定义为: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可见,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审计风险的定义与国际审计准则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是基本相同的。由于审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审计所面临的任务日趋艰巨;审计也需支持成本效益原则。这些原因的存在决定了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计风险。这在客观上要求注册会计师注意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风险和控制风险。

(一)必然性;只能削弱,但永远也消除不了;

(二)潜在性;只有在错误形成并经过证实后才能体现出来;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基本因素,如果审计人员在执业上不受任何约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就不会形成审计风险,这就决定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

(三) 无意性; 并非审计人员故意所为;

(四)并存性;固有风险,检查风险和控制风险同存在于一个审计过程中;

(五)不可计量性;审计风险不可确切量化;

(六)可控性。可采取有效的加办法进行控制。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第47号审计标准说明中提出了审

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可见,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要素构成。

(一)固有风险指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它是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存在的,是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的一种风险。固有风险有如下几个特点:

1.固有风险水平取决于会计报表对于业务处理中的错误和舞弊的敏感程度。业务处理中的错弊引起报表失实的越多,固有风险越大,反之,固有风险越低。经济业务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固有风险水平越高;反之则越小。就是说,对于不同的业务,固有风险水平也不同;

2.固有风险的产生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而与注册会计师无关。会计师无法通过自己的.工作来降低固有风险,只能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来分析和判断固有风险水平;

3.固有风险水平受被审计单位外部经营环境的间接影响。被审单位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固有风险的增大。例如,由于科技的进步会使被审计单位的某些产品过时,这就带来了存货计价是否正确的风险;

4.固有风险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又客观存在于审计过程中,且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风险。这种风险水平的大小需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认定。

(二)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同固有风险一样,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控制风险有以下几个特点:

1.控制风险水平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水平有关。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要的缺陷或不能有效地工作,那么错弊就会进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系统,由此产生了控制风险;

2.控制风险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无关。同固有风险一样,注册会计师无法降低控制风险,但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相关部分的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情况,设定一定控制风险的,计划估计水平;

3.控制风险是审计过程中一个独立的风险。控制风险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这种风险与固有风险的大小无关。它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或程度的有效性的函数。有效的内部控制将降低控制风险,而无效的内部控制将增加控制风险。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完全保证防止或发现所有错弊,因此,控制风险不可能为零,它必然会影响最终的审计风险。

(三)检查风险指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度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其特点是:

1.它独立地存在于整个审计过程中。不受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影响。

2 . 检查风险与注册会计师工作直接相关。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项目中应首先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根据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确定检查风险从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检查越高,要求收集的证据越多,反之就越少。

(一)固有风险的评估评估固有风险应考虑的因素很多,有企业内部的,也有企业外部的,本文可归纳以下几个因素:

1.被审计单位的外部环境因素。如经营环境、政策及规章制度等。

2.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性质。

3.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及经营管理方面的特点。

4.容易产生错报的财务报表项目。

5.容易遭受损失或被挪用错记漏记的交易和事项。根据以因素,注册会计师在评估有风险水平时通常采取比较保守的态度,其目的是降低最终的审计风险水平。

(二)控制风险的评估控制风险水平的大小,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方面是内部控制结构的设计风险,另一方面是内部控制结构运行的风险。在实践中,如果审计人员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十分薄弱或控制不能有效运行,审计人员可将控制风险估计为100%,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

(三)检查风险的确定审计风险的三要素,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方式表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审计人员在接受客户审计时就应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即确定接受该审计项目的审计人员所需承担的风险的大小,然后将评估的风险程度与预计可接受的总审计风险水平比较, 从而决定是否接受客户。审计实践中,审计总风险的确定还没有统一的、专门的理论为依据,审计人员往往凭经验一般把总审计风险定为5%。认为总体中只有5%的可能出现偏差,这是可以接受的。在总风险水平确定的情况下,可确定检查风险。即:检查风险=总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然后, 审计人员可根据检查风险的高低,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性质和范围。若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那么限制检查风险达到这一水平所需的证据数量就越多,审计人员可在期末以余额测试为主收集较多证据,否则可以较小样本较少证据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应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反向关系,来降低控制风险,从而导致降低总审计风险。

(一)内部环境的影响;这主要是指由于审计本身某种原因对风险形成产生的影响。如: 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形成的工作失误,不良职业道德招致的风险水平上升;审计人员要取证和选用证据上,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取证审计取证不充分,证明不力,其结论也就不一定合理;以及单纯追求收入,违心提供虚假报告形成的审计风险等;还有审计操作不规范,审计程序脱节,主观臆断,凭经验办事,就增加了审计的失误率。

(二)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主要是指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的影响。

(三)审计方法及技巧的影响

1.审计方法模式滞后的影响。

2.抽样审计误差的影响。

3.审计操作不规范的影响。

六、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首先, 面对审计风险应采取分析性对策。其次, 控制审计风险应采取主动性对策。最后,规避审计风险应采取技术性对策。

171 评论

相关问答

  • 共享审计师并购风险管理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 1 并购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价值评估风险 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是一项复杂而又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的经营活动。企业在并购前对目标企业进行调查并充分了

    慧心永梅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强制轮换审计师企业风险

    JOBS法案主要包含两大部分内容:一是IPO“减负”:JOBS中有大量新的条款出台旨在为EGC公司(认定的新兴成长企业)IPO过程“减负”,并减轻其公开披露负担

    小兔子好好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审计师更换理论

    1.高风险高收入理论 会计事务所从有限责任制改成特殊普通合伙制时,审计时所面临的风险更大, 审计师就会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以增强审计师接受任务的心理,高风险得到

    一袋馋师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案件风险的审计师

    劳累猝死 就这个

    迷路的小花猫。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审计师声誉与风险管理

    1. 是的,审计师有风险披露义务。2. 这是因为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会了解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情况,如果存在重大的风险或不合规情况,审计师有责任

    天秤座朱丽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