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1

莫奈小兔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高度自我觉察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香蕉2015

已采纳

文/止一 有人问,为什么明明很爱很爱对方,自己的习惯和大意还是会去伤害对方? 这里说的习惯和大意其实是一种长久以来形成的互动模式。这套模式是你在生命成长历程中,与养育者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包含认知、情感等复杂的依恋关系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长大后发展亲密关系,很容易激起与早期依恋相关的互动模式。它伴随着爱、关怀、包容、理解、甚至争吵、疏远等互动方式,被你无意识地运用在与现在爱人的互动当中。 如上所说,这一模式因为早已形成,因此它的运行就如同计算机程序的显现,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常常很难被觉察到,只有事情已经发生,造成一定的后果,才会被注意到,就像上面的问题,注意到的时候,无意识的伤害已经发生。 当这些模式变成潜意识的一部分时,潜意识本身是没有好坏对错之分的。比如你早年生活中父母没时间照顾你,很多时候你是被忽视的,潜意识会自动地认为家人之间的爱就是这样疏离的,疏离=爱,它全盘接受,并不分别。分别是意识理性做的事情。 这导致长大之后,发展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时也倾向于用疏离来表达爱。因为这是熟悉的、“爱”的模式。除非ta在成长中不断增加新的关于爱的体验和理解,否则,这个核心的爱=疏离的模式很难改变,一生都会发生作用。 因此,想改变的话就要深入地去觉察。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都需要不断地进行个人体验、做咨询、参加督导,数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地去觉察和修通那些早期被涂抹的、歪曲的认知和情感,把潜意识意识化,才不至于过分地被心灵深处那强大而有力的部分卷入和裹挟,何况平常人。 在你生活中遇到痛苦、困境的时候,就是要开始深入思考、觉察和体验的时候,自我成长是每个人毕生的功课。

332 评论

芳儿beauty

前文说到了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和自我觉察的部分。本文来聊一下,自我透明度这个概念。这是培养咨询师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督导应该学习的一个主要内容。 所谓自我透明度,是指咨询师对自我从事心理咨询行业所存在的种种个人问题的深入了解与洞悉。 在专业上,这突出表现为咨询师对个人的种种未完成情节与反移情倾向的深刻认识,如果缺乏了解,可能会对来访者带来不必要的误导和伤害。 所以培养咨询师的自我透明度,旨在帮助他人成长的同时,也帮助自我成长。毕竟对自我不充分了解的人,是不配也不可能帮助他人充分了解自我的。 所谓自我透明度,是把咨询师打磨成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别人,看到自己。 说一个最近遇到的一件事情,前段时间跟一个朋友见面。见到他,我就莫名感觉紧张。我在反思,是因为什么? 我仔细觉察了一下,这份紧张,看着他的脸,我感觉就像看见了一条蛇。这条蛇僵硬无情地盯着我,我感觉随着他的注视,气氛都变得紧张了。 我想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在见面的那一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个男女初次见面的场合,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 反思之后,发现有几种可能:一种是因为最近糟糕的事情,比较多,一切不顺利。让我感觉心情烦躁,以至于看什么都不顺眼,一个原本正常的事情,被我解读成了负面、糟糕、危险。 当我感觉自己处在不顺利的环境中,就会紧张,会烦躁,会看所有的人不顺眼。可能是压力让我失去了平常心。 另一种可能是,我太紧张了,因为紧张,我把自己的想象投射到对方身上。大概率对方是个普通人,哪有那么危险。 因为我是普通人,那么我的周围是普通人的概率,大概达到80%~90%以上。根据感觉概率学统计,我遇到普通人的比例是远远超过遇到变态什么的。 第3种我的直觉可能是准的,那就是和他的关系深入下去,我可能会遇到糟糕的事情。有时,潜意识知道答案。 很多危险,意识上可能没有觉察到,但潜意识已经作出提醒了。它在告诉我,这个人跟我不合适。 就凭我见到他紧张,没办法放松下来,这就不是一个发展爱人,需要具备的潜质。毕竟两个人在一起,是要对抗不确定性的世界的,而不是给彼此设陷阱、拖后腿的。 第4种,这是我的一种反移情。我看到有他这种脸型的人,经常在电视里演黑社会、演坏人,当我看到他这张脸,我就下意识的想到了那种坏人。 也就是,我把对电视剧演员那种坏人的想象投射到了他身上,他可能就是一个普通人。我只是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不喜欢的那种类型的人。 我原本说,相亲,是个人就好,不作选择。但实际上,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我都在做着选择,选择跟自己气味相投的人在一起。 就精神分析而言,反移情是咨询师由于其以往生活经历和人际关系作用,对来访者形成的心理反应倾向。 它是一种对待特定人物、事件、环境等的定势思维,或是一种因情感投射而产生的特殊偏好,偏见,终而形成某种情节表现。 所以反移情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一个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有意识、无意识的认知、情感意向。 以上的第四种解释,就是一种经典的反移情。我发现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是每当我学习到一个新概念,那它的案例就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 好像在我学之前,案例、故事在我的世界是不存在的。而我学了之后,它就被从无名、虚无中,召唤了出来,突然发现我的生活中早就出现了,只是我之前不知道,它是这样的逻辑,现在知道了。 我感觉这个世界好神奇,它是有灵性的。感觉这个世界,它原本是僵硬的,不知道回应我的,但发现这一点之后,发现它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力的。 在很多时候,来访者经常对我说,他没有选择,他不得不这样。但当一个人这样描述时,就把自己放到了受害者的位置,不管加害他的人是环境或某个人。 这是一种对个人、对现在将来、对环境掌控权的放弃,相当于对环境说,我躺平,你随意。尤其是在关键时刻,选择随波逐流躺平。感觉这样的人很难。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你的欣赏。如果你有困惑,欢迎留言咨询。

86 评论

凭海而居

你好,我是张滴滴,一名心理咨询师,欢迎关注,一起用心理学美好生活。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是有匹配度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一个咨询师,他所习惯的咨询、治疗方式和流派,他的风格和个性特点,是不可能与所有来访者的情况匹配的,而这一点,是由来访者的感受所决定。 当然,初次来访的几项重点,做到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来访者产生安全感,促进良好的咨访关系。 其一、虽然我们有时候会使用面质的方式,但在咨询中,无论是咨询目标还是治疗方式上的分歧,都是要以尊重来访者需求为原则。 其二,良好的接纳和倾听是建立咨访关系的前提,不以自我的道德标准去评判对方,做一个观察者,而不是批评家。 其三,在初次咨询时,清楚的向来访者说明咨询中的保密原则,也同样有利于倾诉中的安全感增加。 除了以上三点,我们说在咨询中可能会有移情的部份,正确看待移情(爱情类移情除外),也有利于良好的咨询关系。正移情可以让来访者对咨询师增加信任感,负移情有利于抓住来访者情绪,找到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实在匹配度不佳,及时转诊,也是为来访者负责,不担误进程的职业操守。 无条件接纳你,让你如沐春风,就像又回到童年一样:你是个任性的孩子,什么都可以说,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无拘无束,童言无忌。 本质上,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的“内在小孩”,渴望被爱,时时刻刻需要被关注、被满足。所以你向咨询师投射了你受伤的“内在小孩”,咨询师接纳了你,向你投射了你“理想父母”,抚慰着你“内在小孩”的深层恐惧和缺乏安全感,通过回到童年的感觉,觉察自己的情绪,用爱去疗愈内在的恐惧,帮助“内在小孩”的成长,提升你的自尊与自我价值感,逐步走出痛苦的阴影。 具体来说: 1、双方建立良好的安全信任的咨询关系,这是核心,有是基石,没有这点,就没有一切。 2、尊重:平等、礼貌、信任、真诚、保护你的隐私、无条件接纳你。 3、热情:认真倾听你的内心。 4、真诚相待。 5、共情:体会你的内心世界,理解你的痛苦 6、积极关注:辩证、客观看待你。 我不是心理医生,也不是大学毕业! 但是我觉得心理医生就好比是患者的内心!指望病人自己讲述不如你来引导他说!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我觉得一名好的心理医生要做到观猜说慰! 观:眼神,脸色,心态,行为举止。 猜:经历,身世,感情,心结。 说:用“观猜”来引导话题。 慰:用你们的专业知识抚慰心灵。 心病自然用心医!药物只是辅助手段!用你们内心的光明照亮患者内心的黑暗! 患者即便面对你们也很难打开心扉,打不开的心扉才是心病!如果都能主动给你诉说那说明他们压根就没病! 谢谢你的邀请! 老左心理工作室非常愿意回答你的提问。 心理咨询师做到哪点,你(来访者)才能信任他!才会诉说真情? 你的问题,我从两个方面进行解答。 第一,我们知道,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咨询技巧,与来访者形成心理意义之间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存在着心理深层次的互动,还来访者的心理行为问题不仅能够得到解决,可能在认知、 情感 、行为等心理要素方面也会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一切都取决于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 第二心理咨询师只有做到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来访者,把求助者当做一个有自主性和独立人格的个人看待,完整的接纳他这个人;从 情感 情绪上让来访者感到咨询师对他的关注与友爱,全神贯注的投入到会谈和倾听中;以真诚的态度和行为对待来访者,不带假面具,不以专家的身份出现;从来访者的角度,而不是心理咨询师自己的参照框架去理解来访者,让来访者感受到心理咨询师能够感受到他的感受,理解他的心理行为问题;同时能让来访者感受到温暖、关怀、非评价性的态度,即心理咨询师传递出我愿意支持和帮助你、我重视你、我在意你的信息;不评判、不指责、不评价来访者的心理行为问题,来访者才能信任你,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之间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曾经说过,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之间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基础,是来访者要不要心理咨询的基本条件;同样,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来访者才会把他的心理行为问题倾诉。第一点能在两三分钟的陈述中找到你的根源,第二点,取得你的认可后,确定需要改变的方向,制订出疗愈方案。第三点,一个小时左右,至少一个心理卡点突破了,消失了。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心理疗愈师,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认可呢? 做为一个咨询师要人格高尚,真诚,尊重、平等接待来访者。首先就要告知来访者咨询的保密原则,然后根据你观察的情况,选择一种适合对方的方式,进行构通,多倾听,适时共情回应,不评判,让来访者感觉到在你这里是安全的,放松的,是你引领来访者 探索 自己的内心,自己领悟,不是你去帮他分析问题。如果感觉你和对方确实不匹配,做到及时转介。 心理咨询师做到哪点?你才能信任他!才会诉说真情?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有关技术理论知识,遵循心理学有关设置规定,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业内叫来访者),消除症状,摆脱痛苦,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优化个新,完善人格的职业。 心理咨询师为了咨询达到预期效果,也学过很过交流,谈话,倾听,众多方法技巧,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但在实际接个案,做咨询的过程中,好很多时候感觉来访者不相信自己,不认可,终止咨询关系,很难做一个完整,达到预期效果,来访者康复的个案,非常苦恼,不知道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心理咨询师要取得来访者的信任,不然来访者不会说出自己的经历,更不会积极配合,那怎么才能让来访者信任配合,说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呢? 作为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包括失眠,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学生学习障碍,的形成机制,发作特点和规律,给出科学,能具体操作的方法,方案。来访者觉得你能懂他,能说到他的心里,他肯定会积极配合。 但确实有例外,现在一些娇生惯养的孩子,很认可咨询师,也能理解,觉得对,但就是不懂,不思考,所以效果不好,这种情况,把父母急的团团转,也无济于事。 作为心理咨询师,自己也接受过一些心理咨询,我的体验是: (1)专业,心理咨询师给我的感觉是专业的,在资质上受过良好的训练。 (2)人格,和谐的人格状态是能被感受到的,能给我舒服的感觉,创造安全的空间。都说舒服的感觉是情商高的表现,是向下兼容。 (3)真诚,尊重,而不高高在上的指责教导。 1.在跟心理咨询师见面前,请让其先提供他/她的本科专业是什么。 2.请其提供他自己的个人成长时长及被督导时长。通常各100个小时以上,才算合格。 3.职业受训背景,跟第一个不相同。这个主要是受训流派及相关经验。 4.见面后,看他/她有关特别提及伦理方面的注意事项。无伦理,莫咨询。 5.你个人对他/她的好感度。咨询师再资深专业,如果彼此不合缘,也会是无用功。 6.之后才是其他朋友说的共情、容纳这些。 首先要确认对方够不够格。其次才看优不优秀。 1高品质的咨询关系是双向的滋养。 一次好的深度谈话,是受到对方邀请,并肩走进他的心灵花园做一次理性且又满怀 情感 。通过自己的敏锐、觉察、技术和语言与他人碰撞出一段有营养有深度的关系,在关系中改变他人,滋养自己。在这种深度谈话中,会收获到“心流”。当完全沉浸在一段深刻关系中,在陪伴对方踏入他心灵花园的一刻,略带紧张,诚惶诚恐,砥砺前行。然后,开始去体验一段人世间最微妙的 探索 之旅。深度交互的碰撞与感应,如琴瑟和鸣;人格 探索 的魅力与艰涩,如破土前的喷薄欲出。创造性的思维就出现在这适度的紧张和高度交互性的言语刺激之间,带来无以言表的美妙体验。碰撞产生的洞见,如蜻蜓振翅;交互产生的言语,如行云流水。兴奋和充实感随之产生,甚至会伴随有如高潮体验般的心悸和眩晕。 2心理咨询师是所有行业中最不能像专家的专家,因为在那一个小时里,不能有任何一秒钟是属于咨询师的表达,所有的内容都必须是对方想要的,哪怕他想要的就是沉默。在这种关系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先进的脚手架,这个脚手架装有最柔软的安全防护,甚至装有很多反射镜可以帮对方看见死角,对方完全可以放心地靠着你,甚至有时可以忽略你的存在,才能轻松地去搭一座桥,那座桥能助他达到另一个自我高度。 3来访者通常无法将自己内心深层的伤痛关系用语言清晰表述出来,所以他只能用行为让与他交往的人也感受同样的伤痛,以期寻求理解,这就是移情。这一切都在咨询关系中每时每刻潜意识得发生着。而所谓的一对一的深度帮助,就是通过咨询师的深刻觉察,意识到对方带给你或者他周围人的此类潜意识的移情行为和语言,然后帮助他表述出他的需要。改变,或许就从真正被看到需要的那一刻发生。 4长程的一对一咨询,很多时候更像和小孩子捉迷藏。你明知道小孩子藏在哪里,你还要不停地四处找,不能直接揪出他;你要假装在附近绕圈圈,制造出一些快要找到的紧张气氛,否则小孩子会觉得 游戏 玩得不痛不痒,还会无聊地大叫“我在这儿”。咨询的进程也是如此,心知肚明的核心问题,不见得一上来就直击目标,对方没做好准备,也不会接受。你要迂回,但又不能离题太远,让对方觉得你根本无法理解他。你要始终从各个维度一下一下地啄开他那个伤疤附近的硬壳,让他不至于疼到跑掉,却又始终有些异样的微痛感。当有一天他做好准备时,你要敏锐地感知到他那一丝丝想要被你击破核心的渴望,精准地拿下,让对方有一种快乐被俘的感觉。很多待人做事的道理,似乎谁都明白。但是区别在于,说与不说,怎么说,何时说,说得让人接受,这就是专业人士和普通朋友的区别。 5高品质的咨询关系是人格的赤诚交往。咨询师能够传递出对方在人格基底层需要的那些力量。比如无条件的爱,高品质的陪伴,稳定且有力量的关注。这些传递如果建立在技术上,可以拆分成“共情”术,“倾听”技术,“分析”技术等。虽然通过技术也可以传递,但对方接受到的仅停留在意识层面——无懈可击,但也无动于衷。只有你活在那种状态中,活在自信,活在真诚,活在力量中,你才能真的传递至对方的人格层面。 6思想在一张一弛,一松一紧,一深一浅之间总能自由与跳脱。咨询师陪伴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被咨询者需要有思考的心智成长,同时也需要有 情感 的烟火生活。雅中带俗,可以资智,俗中带雅,可以处世。

237 评论

相关问答

  • 心理咨询师自我觉察的作用

    1.参加长程系统培训 长程地系统培训能够帮助咨询师建立一个理解学科和职业所必需的理论框架,同时也能促进咨询师的自我觉察。 这项系统培训应当包含心理咨询所需要的理

    神話0814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心理咨询师怎么自我提高

    您好!您可以超职教育了解下。目前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是以下:对于考心理咨询师费用相对比较不唯一,因为心理咨询师会受到报考地区的、报考类别的影响(心理咨询师可以分为

    燕郊美心木门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心理咨询师自我觉察能力

    你有没有强烈帮助别人的愿望?这一点特质我感觉最重要。其次就是悟性要好,自愈能力强。像乐嘉这样中专毕业的都可以做到著名心理咨询师,所以只要高中以上学力就可以。

    水中央1985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心理咨询师自我修复和觉察

    品格自我修复和察觉的能力。1、心理咨询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对心理咨询师的品行要求很高,比如保密原则、真诚等,因此,需要一个尊重生活和热爱生活的人。2、在某个意义上

    七色缤纷彩虹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高度自恋的人的心理咨询师

    如何击垮一个及其自恋的人1,建立稳固的心理链接,不要把对方的要求当成评价自己的标准,当他/她抬高自己贬低你的时候,直接说出他/她是不对的,直接说,不要含糊其辞。

    麻辣土豆56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