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员老师简介怎么写

  •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98

转角的夏天xia
首页 > 应急救援员 > 应急救援员老师简介怎么写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布鲁凡迪克思琪

已采纳

奠慰师魂 —为祭汶川地震中为救学生而献出生命的教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人们常借此来形容教师的奉献与无私! 在西蜀大地上一座丰碑拔地而起, 纪刻着人民教师惊天地、泣鬼神的绚丽诗章. 五.一二是中国人黑色祭奠日, 地动西南、八级地震、历史罕见, 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生命陨灭. 汶川、北川、都江堰…… 瓦砾遍地、霎时…… 美丽的家园变成一片废墟, 在校舍挖掘搜救中, 一幕幕凝结时空的雕塑, 一处处撼人心魄的场景。 是老师用那看似单薄的脊背, 抵住了死神的肆虐; 是老师用那看似纤弱的臂膀, 为学生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 是老师用他的生命与热血, 铸就了当代师魂; 是老师用”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谱写了人类最壮丽的诗篇。 生死抉择中,他们义无反顾; 保护学生时,他们毅然决然; 生存留给了莘莘学子, 死亡揽在了自己怀中。 去了,他们去了, 没有痛苦,只有微笑; 去了,他们去了, 没有恐惧,只有欣慰; 去了,他们去了, 没有遗憾,只有慷慨; 去了,他们去了, 虽带走了躯体,却留下了精神。 汽笛长鸣,举国哀悼…… 沉痛的泪、思念的泪、追忆的泪、感激的泪…… 这泪汇入江河,化作了洪流。 你们安息吧! 你们没有死, 你们因汇入江河以永生; 你们还活着, 你们因铸在了亿万人民心中而不朽。 你们在天国将看到: 学子们会因你们给的第二次生命而勃发! 老师们会因你们留下的精神而奋斗! 龙的传人会用自己的坚韧与不屈去宣告: 中华民族定然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巨人 5月12日,在那天崩地裂的瞬间,他们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人生壮歌。他们像护花使者,面对轰然倒塌的教室,面对死神,他们第一反应是疏散和保护眼前的这些花季少年。 三个年轻的生命逝去了,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学校活着的师生们一提到他们的名字,无不潸然泪下。 他们既是辛勤耕耘在什邡市乡村的小学教师,又是勤奋好学的德阳广播电视大学什邡市工作站的学员。三人中岁数最大的刘继军仅走过人生的30多个春秋,最年轻的向倩才刚满21岁,正准备结婚的袁文婷也才26岁。就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演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崇高。 她没有死,她手里还牵着同学 民主小学的语文教师袁文婷,一名正就读于德阳广播电视大学2006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班的学员,她正要当新娘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断送了她的美好生活,夺去了她宝贵的生命。 “”地震发生时,她正在上语文课,教室突然剧烈摇晃,她一下意识到,地震了!此时,袁老师来不及考虑个人安危,在遥遥欲坠的教室里一边招呼学生,一边把孩子们往外护送,在奋力救出10多名学生后,楼房轰然到下了,她被埋在了废墟中。 她最后救出的一个学生叫吴佳辉,当师生们一提到袁老师的名字时,他就悲痛欲绝地哭喊着:“袁老师还在里面,她没有死,我看见她倒下的,手里还牵着一个同学!” 这些天来,吴佳辉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一直回放着当时袁老师救护同学的情景,他在梦里也经常重复地叫喊着“袁老师还在里面,快救救我们的袁老师!” 在人们问到当时袁老师救学生的情景时,吴佳辉总是伤心地说:“那时我们在教室里复习语文课,袁老师正在给我们检查作业,突然觉得教室摇晃起来,我们学生年幼,不知是什么事发生了,但老师马上意识到是地震了,只听她大声喊叫,同学们,地震了,快跑!”

195 评论

掉进米缸的猫

张米亚:展翅天使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这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的张米亚老师写下的一句歌词。在地震中,正是他的“一对翅膀”,护卫着两名学生安全脱险。因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最后不得不含泪将之锯掉,救出孩子。大震中,张老师的妻子、同是该校老师的邓霞和他们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谭千秋:双臂护生 “我会牢记你那永恒的瞬间。你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5月16日上午,湖南大学师生举行追思会,悼念他们引以自豪的78级校友谭千秋。 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让校友们“永远记住的姿势”是“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 郑发富:为学生推开死神 面对危险,他本有逃生的可能,然而在危急时刻,他所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学生的安全。5月12日,四川安县花荄镇初中教师郑发富为疏散、抢救学生而被倒塌的围墙砸中。经全力抢救无效,郑发富老师不幸以身殉职,年仅42岁。 被营救的几个学生哭泣着说:“郑老师是为了救我们才牺牲的。在围墙即将倒塌的千钧一发之际,他用力推开了我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倒塌的围墙。” 杜正香:用身体为孩子挡横梁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杨树兰老师正在学校的宿舍午休。当她跑到操场上时,正好看见同事杜正香老师一把将送小孙子上学的严明君老太太祖孙俩推出了摇晃中的教学楼,转身冲进一楼的教室,连抱带拉救出几个孩子,之后她又冲进了不停摆动的教学楼…… 5月14日10时,解放军官兵发现了她——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 肖明清:一心护孩子 地震发生时,都江堰龙池镇南岳中心小学6个年级和一个学前班约200名孩子正在教室。孩子们乱成一团。这时,校长肖明清第一个冲进学前班教室,把孩子们连背带抱地营救出教学楼。距教学楼不到10米的教师宿舍楼在强震中倒塌,肖校长的妻子汤老师被掩埋…… 地震后,肖明清整整两天都呆在学校,忙着安顿孩子们。他的妻子就被掩埋在距学校不到10米远的地方,可是没人见到这个高瘦的汉子流泪,只是蹲在掩埋妻子的废墟前抽了整整一夜的烟…… 杨文友:忍痛扔下妻子救学生 彭州市白鹿九年制学校在灾情发生时,中学教学楼严重开裂,小学教学地基整体被抬高了近3米,教师宿舍楼全部坍塌,副校长杨文友的妻子被埋在宿舍楼中。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候,杨校长组织教师全力抢救疏散学生,800名中小学生和幼儿无一伤亡。妥善安置师生之后,杨文友才强忍着悲痛,找来救援人员对妻子进行挖掘抢救,却没能抢回妻子的生命。 王敏:为救学生受重伤 在地动山尧山崩地裂的那一刻,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黄坝驿乡中心小学王敏老师好像忘了自己两岁的孩子还在数步之遥的门房里,用瘦弱娇小的身躯将一个又一个的学生护送出险境。 当她把最后两名因害怕不敢跑出来的学生护在身下冲出教室的一刹那,飞落的砖瓦重重地砸在她的头上。她眼前一黑,倒在了血泊中。校长和同事冒死把她救出来时,她依然将两名学生紧紧护在身下。经全力救治医生抢回了她的生命。苏醒后,她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学生怎么样了?” 周汝兰:四进四出救孩子 周汝兰是彭州市红岩镇中心小学小学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被临时抽调到幼儿园上课。地震发生时,正在给幼儿园大班辅导的周老师没有独自逃生,而是先后四次冲进教室抢救孩子,直到全班52名孩子成功脱离危险。 吴忠洪:为学生放弃生的希望 5月12日下午,四川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学生从楼梯口蜂拥而下。吴忠洪引领孩子疏散时,听到有学生掉队,本来已经到达安全地带的吴老师又冲进教学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他和几名孩子被吞噬…… 向丽:献出年轻的生命 5月14日早上,救援官兵从德阳什邡市龙居中心小学废墟中刨出了一个震撼的情景:三名孩子在一位大人的身旁,大人伸出手紧紧地护着孩子,头被垮塌的水泥板削掉了一半。经过幸存师生仔细辨认,这位大人就是他们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 张辉兵:生死关头救的是学生 地震发生时,德阳什邡市红白镇小学张辉兵老师正在二楼的讲台上,距离房门只有一步之遥。张老师用双手撑开房门将孩子们一个一个地往外推。等同学们跑出一楼后,整幢教学楼塌了下来,张老师却倒在了房门之下。 汤宏:双臂各夹着一个孩子 地震发生时,德阳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的语文老师汤宏在一楼上课。他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夹着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名孩子。汤宏在瓦砾中丧生,但被他护住的几个孩子却幸运地活了下来,并最终获救。

156 评论

耀眼的小日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2008年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那是一位男老师,51岁了。 2008年5月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陷下去……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失声恸哭……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 “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 操场上,学生家长按当地习俗为谭老师燃起了一串鞭炮……

331 评论

samantha427

奠慰师魂 —为祭汶川地震中为救学生而献出生命的教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人们常借此来形容教师的奉献与无私! 在西蜀大地上一座丰碑拔地而起, 纪刻着人民教师惊天地、泣鬼神的绚丽诗章. 五.一二是中国人黑色祭奠日, 地动西南、八级地震、历史罕见, 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生命陨灭. 汶川、北川、都江堰…… 瓦砾遍地、霎时…… 美丽的家园变成一片废墟, 在校舍挖掘搜救中, 一幕幕凝结时空的雕塑, 一处处撼人心魄的场景。 是老师用那看似单薄的脊背, 抵住了死神的肆虐; 是老师用那看似纤弱的臂膀, 为学生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 是老师用他的生命与热血, 铸就了当代师魂; 是老师用”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谱写了人类最壮丽的诗篇。 生死抉择中,他们义无反顾; 保护学生时,他们毅然决然; 生存留给了莘莘学子, 死亡揽在了自己怀中。 去了,他们去了, 没有痛苦,只有微笑; 去了,他们去了, 没有恐惧,只有欣慰; 去了,他们去了, 没有遗憾,只有慷慨; 去了,他们去了, 虽带走了躯体,却留下了精神。 汽笛长鸣,举国哀悼…… 沉痛的泪、思念的泪、追忆的泪、感激的泪…… 这泪汇入江河,化作了洪流。 你们安息吧! 你们没有死, 你们因汇入江河以永生; 你们还活着, 你们因铸在了亿万人民心中而不朽。 你们在天国将看到: 学子们会因你们给的第二次生命而勃发! 老师们会因你们留下的精神而奋斗! 龙的传人会用自己的坚韧与不屈去宣告: 中华民族定然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巨人5月12日,在那天崩地裂的瞬间,他们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人生壮歌。他们像护花使者,面对轰然倒塌的教室,面对死神,他们第一反应是疏散和保护眼前的这些花季少年。三个年轻的生命逝去了,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学校活着的师生们一提到他们的名字,无不潸然泪下。他们既是辛勤耕耘在什邡市乡村的小学教师,又是勤奋好学的德阳广播电视大学什邡市工作站的学员。三人中岁数最大的刘继军仅走过人生的30多个春秋,最年轻的向倩才刚满21岁,正准备结婚的袁文婷也才26岁。就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演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崇高。她没有死,她手里还牵着同学民主小学的语文教师袁文婷,一名正就读于德阳广播电视大学2006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班的学员,她正要当新娘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断送了她的美好生活,夺去了她宝贵的生命。“”地震发生时,她正在上语文课,教室突然剧烈摇晃,她一下意识到,地震了!此时,袁老师来不及考虑个人安危,在遥遥欲坠的教室里一边招呼学生,一边把孩子们往外护送,在奋力救出10多名学生后,楼房轰然到下了,她被埋在了废墟中。她最后救出的一个学生叫吴佳辉,当师生们一提到袁老师的名字时,他就悲痛欲绝地哭喊着:“袁老师还在里面,她没有死,我看见她倒下的,手里还牵着一个同学!”这些天来,吴佳辉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一直回放着当时袁老师救护同学的情景,他在梦里也经常重复地叫喊着“袁老师还在里面,快救救我们的袁老师!”在人们问到当时袁老师救学生的情景时,吴佳辉总是伤心地说:“那时我们在教室里复习语文课,袁老师正在给我们检查作业,突然觉得教室摇晃起来,我们学生年幼,不知是什么事发生了,但老师马上意识到是地震了,只听她大声喊叫,同学们,地震了,快跑!”吴佳辉向人们描述当时袁文婷救护学生的情况时说,“关键时候自己与另外几个同学吓傻了,站在那儿不知怎么办。这时,袁老师跑过来抱起同学就往教室外冲,一个、两个、三个……十多名同学被她快速地送出了教室,正当袁老师把我放在教室门口转身回去救其他同学时,只听见轰地一声,楼板掉了下来,这时我也被饮水机砸倒在地。我回过头去看她时,在离我四五米远的地方,袁老师的双脚已被水泥板压住了,她怀里还抱着同学。地震的当天晚上10点过,搜救人员在厚重的水泥板下找到了袁文婷,但她已经永远停止了呼吸,让人们无比感动的是她临死时,身躯下面还护着学生。她用单薄的身躯为学生筑起一道生命之墙5月13日夜,搜救工作仍在继续。震耳的机器轰鸣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悲伤气氛笼罩着什邡龙居小学一片废墟的校园。搜救在紧张地进行着,操场上临时搭建的雨棚之下的老师们脸上写满了疲劳、忧伤,时不时有老师相互问道:“向倩老师‘出来’了么?”21岁的向倩是该校英语教师,德阳广播电视大学什邡市工作站2006级英语本科班的优秀学员,地震时,她正在学校三楼给六年级三班的同学上英语课,那突如其来的灾难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教室的讲台离出口最近,在三楼上英语课的向老师,离逃生口最近,生存的机会最多,只需跨出教室门,再冲两步就可躲过死亡大劫,躲开轰然坍塌的楼板,顺利从楼道逃生,因为一墙之隔下楼梯的楼房至今都未倒塌。然而,在这紧要关头,向老师却忙于去疏散学生,去拉那些被吓懵的落在后面的孩子,让学生躲开那些致命的垮塌楼板……人生的最后一刻,这位平凡的老师将生的希望留给了更多的学生,用她那单薄的身躯为她的学生们筑起了一道生命之墙!5月13日,离地震爆发已经过去了一天多,深夜11时左右,龙居小学的清理现场一阵骚动。群众,老师,医护人员纷纷涌上前去。“你们不要看了,惨不忍睹啊!”顿时,武警官兵们的手围成了一道墙。“这是一位可敬的老师,我们应该以军人的名义向这位伟大的老师致敬!”解放军指战员掷地有声的话语让现场人们有些不解,他们哪里知道,已经再也无法看清的那张曾经清秀的面孔,留存下来的仅仅是头皮牵连的一缕湿发,上半身几乎压成一团,其形状根本无法辨认!“我们能看清的是她怀里紧紧搂抱着的三个孩子,脚上的高跟鞋,应该是老师!”武警解释的语气坚定,不容质疑!救援人员将向老师的遗体抬进了数学办公室。这里曾经是向倩生前的办公室,这里曾经充满着她的欢声笑语!而此时,这个年轻的生命却只能静静地躺在这里。雨水顺着残破的房顶,滴落到冰冷的地砖上,发出阵阵滴答声,奏出了这位朴实的女老师那短暂一生的赞歌。他用宽大的前胸和手臂护住了学生一个并不庞大的身躯,支撑起两块沉重的水泥板,他的身下蹲着三个因惊吓而颤抖瑟瑟的学生。学生生还了,而他却因头部、背部等多处受伤永远闭上了眼睛,永远离开了他的亲人,离开了他的同事,离开了他所挚爱的教育事业。龙居小学教师、德阳广播电视大学什邡市工作站学员刘继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创写了这一悲壮的镜头。5月12日2点28分,昔日欢歌笑语的龙居小学,一时天昏地暗,地动山摇。仅仅几秒钟的时间,整个教学大楼全部倒塌。美丽宁静的学校成了一片废墟。有幸生还的师生个个抱头痛哭,脑海中时刻浮现起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余震还在持续,大地还在摇晃……,闻讯赶来的龙居镇的父老乡亲会同学校教师,顾不上余震的危险,用手掏、用肩扛,努力寻找每一个生还者。学生的哭泣声、父母的寻子声、抢救人员的呐喊声,汇成了一曲爱的苦难赞歌。那一刻,每一个在场的人泪如雨下。就在救援无法加快的情况下,可敬的人民子弟兵赶来了……一个个生还者被抢救出来,一具具尸体被抬了出来……惊喜和悲伤交织在一起。5位被埋的教师,刘继军的壮举让在场的抢救人员个个为之惊讶、哭泣!据事后生还者讲述,当时他正在给六年级一班的同学上科学课。大地突然震动起来。“快,快跑,地震了!”随着刘老师的喊声,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在他的引导下同学们纷纷向室外冲去……然而苍天无眼,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太少了。大部分学生逃生后,楼板轰隆轰隆地掉了下来,教室垮塌了,跑在最后的刘老师立刻冲向三名尚未逃离的学生,用宽大的前胸和手臂护住他们,无情的地震让他们一起从三楼掉到了二楼,上面塌下的楼板压在了他们的身上。他护住的三名学生得救了,而刘老师却匆匆离开了人间。刘继军,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千万共产党中的普通一员,不断奋进的一位普通电大学员,未满九岁孩童心中的好爸爸,妻子眼中的好丈夫,父母眼中的好儿子,就这样永远地逝去了,他留给人们的是长久的悲伤和深深的思念!无情的地震虽然夺走了这三个年轻的生命,但他们在天摇地动时的壮举,在生死时刻保护学生的身影,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难以从人们的心中逝去。 在什邡市受灾最严重的红白镇,红白镇中心学校物理老师张辉兵为救学生而献出生命的故事广为流传。在什邡采访的两天时间里,向记者讲述这位老师故事的人有将近10位,有他的同事、妻子、学生、同乡、领导、父亲,每个人讲述的都是一个时刻,12日14点28分。时间仿佛停在了教室倒塌的那一瞬之间,这位普通的老师依然活在大家的心中。 地震瞬间顶住门框 “别慌,大家往门外跑!” 像往常一样,29岁的张辉兵下午1点20分准时出现在初三1班的教室里。“他一般在这个时候提前来给我们加班辅导。”班上女生李岑说,当时参加辅导的20名学生都坐在学校二层的教室中。指导了几个孩子的功课后,张辉兵看到座位上的男生唐章建还在趴在桌子上睡午觉。“我在睡午觉,有人把我推醒了,我刚看清楚是张老师,地震就来了。”唐章建回忆说。 唐章建还在睡眼朦胧中,就感到教室开始不停地晃动,张辉兵快步走到教室前门,拉开半掩着的门,用身体靠住门框。“我不太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听到张老师喊,‘都别慌,所有人快往外面跑。’我拼命往门口跑,在出门时回头看了一下张老师,他站在那儿面朝大家,右臂平伸护住房门和门框。房子在剧烈地抖动,他努力维持着平衡。”唐章建哽咽着说,那是他最后看到那张平淡、宁静的面孔。等到跑出几步后再次回头,那个健硕的身影就消失了。 离别之夜天降大雨 “妈妈,再给爸爸盖件衣服” 张辉兵的爱人宣丽也在学校工作,当地震发生后跑出教工宿舍时,她看到了教室垮塌的一幕。“我只想找到丈夫,到处打听张辉兵的下落。”宣丽茫然地拨开目光呆滞的人群,心碎地喊着:“人呢?人呢!” “我看到了他的身体,穿着那件黄色的T恤衫。宣丽也同时看到了……”两个多小时后,一个学校同事痛苦地说,张老师被两根巨大的水泥横梁压倒,脸上神色坦然,右手还指着教室门外的方向。“他是离门最近的人,他是业余篮球运动员,他却没迈出一步。那条线是生死线啊!安全跑出来的4个学生都是过了那条线的。”一位张辉兵的同事沉默地说。 “我看到丈夫的时候就是武警把他抬出来的时候。”宣丽回忆起那个悲痛的夜晚,当时天下起了大雨,宣丽身边还带着他们四岁的女儿张鑫。“女儿问我:‘爸爸为什么雨中还要躺在地上睡觉?’我只能告诉他爸爸去天上的天堂去了,女儿又问我:‘是谁叫他去的,他不喜欢我了吗?’我就告诉他:‘爸爸他很爱你,很爱我们。是天使叫他去的。’”宣丽伤心地说:“女儿又对我说:‘天上还下着大雨,他身上都湿了。妈妈,你给爸爸再盖上一件衣服吧,别让他觉得冷。’那一刻,我已经忍不住痛哭起来。”而在那个夜晚,红白镇的乡亲们一同在操场上,在冰凉的雨夜中哭泣。 老父咬牙安慰儿媳 “别哭,他死得值!” “不要哭,他死得很值。他尽到了职责!我很欣慰、很骄傲。”67岁的老父亲站在儿子的身边,给绝望的儿媳最后一点慰藉,但说了两句就再也说不下去了。除了泪水,还有什么能安慰这位坚强的老人? 一个白发老人的独生子。一个幽默风趣、爱学生的老师。一个每月工资为1043元的山区教师。一个家里存折上仅剩下183元人民币的丈夫。一个平静、坦荡面对死亡,为自己选择死亡的人! 谁能安慰孩子们对老师的那份刻骨铭心的眷恋、思念?躺在帐篷里的唐章建被压坏了脚,从废墟中被掏出来的他,还是知道了老师的死讯。“我没有别的愿望,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做任何事情,只要他能复生!” 现在,在红白镇中心学校斜对面的山梁上,安眠着张辉兵,他和他班上10位地震中遇难的孩子一同长眠在一起,他的话语不会使孩子们感到寂寞。在那里,还可以眺望自己的学校,眺望着山谷中正在日夜重建家园的父老乡亲。 老师双臂:护住4个学生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 “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 幼师舍身:为孩子挡垮塌的水泥板 汶川地震发生后,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在出差,5名老师都在园内。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目前仍有两名老师在医院抢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发生后,孩子家长很快就聚集在幼儿园废墟周围,不停地呼喊着孩子的名字,开始孩子们还能在废墟中发出微弱的回应,但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逝去,回应声越来越弱。家长们也只能无奈地坐在废墟边上,焦急地等待着救援队伍到来。 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幼儿园废墟里,记者看到孩子们使用的小枕头、小盖被,还有散落的一只只小鞋。人们不愿再去想像当时的慌乱与无助,但正因为有了像瞿老师一样的平凡人,才让更多孩子得救。 战士跪哭: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绵竹一所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 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 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 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 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在场的记者已经泣不成声。 美丽女孩:废墟里打手电筒读书赶走恐惧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中学的教学楼一下垮塌,100 多名学生埋在了废墟里生死不明;废墟里,幸存学生们面对“死神”威胁时,他们之间通过“生死对话”上演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助现场,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 在乱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学生的尸体被挖抬出来,陈全红就会默默地流泪,“他们一天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咋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呢?”后来,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她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坚持的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 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纯真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流泪,陈全红一下子哭了,“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与邓清清一样,另一名叫罗瑶的女孩子在被压在废墟里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仍靠着顽强的“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入睡,要努力与死神抗争活下去,结果她赢了。 太婆双手:刨出67岁老伴 五冶医院的空地,在短时间内搭起了3 个临时帐篷,专门救治在地震中受伤的市民。前晚10 点35分,五冶医院已收治了12 位来自彭州的地震伤者。其中2 位重伤,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院长助理曾荣蓉介绍,当天下午3 点半以前,医院以最快速度搭起了3 个帐篷,收治地震伤者。由于彭州、都江堰受灾情况严重,医院4 台救护车全部出发赶去抢救伤者。截止到晚上,已经来回三趟。昨晚9 时许,医院总共收治了12 名彭州的伤者。 “你千万不要有事啊。”在帐篷搭起的临时病房,几名地震中的伤者呻吟着。67 岁的李成贵颅骨受伤,满面鲜血的他刚从昏迷中醒来,意识还有些迷糊,只不断地喊疼。他的老伴杨蓉芬在一旁紧张地拉着李成贵的手。 杨蓉芬说,他们是彭州通济人。当时,两人正在屋里,刚刚吃完饭,正在灶房收拾。突然,一阵激烈的晃动,瓦片、砖头胡乱地从天而降。她喊了一句“糟了”,就 拉着李成贵往外跑。她前脚刚走出房门,房子就整个塌了。她回头一看,老伴下半身被砖头埋往了,手伸在外面无力地挥动。她的心当时就沉了,什么也不顾,赶紧 用手刨着砖头,想要把老伴拉出来。 “当时以为他快不行了。”所幸,邻居闻讯赶来,和她一起,用木棒一块一块地撬起掩埋的砖头。半个多小时后,李成贵平安获救。 医生护士:成为最后逃生的人 都江堰人民医院医生邹建文回忆起5月12日下午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依然心有余悸。 当时,1名护士、1名麻醉师,包括邹建文在内的5名医护人员正在4楼手术室为患者杨某做阑尾切除手术,刚刚成功切除阑尾,地面突然强烈震动起来,“砰!” 一声巨响,手术室的空调机应声倒地,灯突然熄灭,手术室立刻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出于本能,医生们伏在手术台上,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但没有一 个人丢下病人独自逃生。几分钟后,震感减轻,医生们站起身来,在应急灯的照耀下,用了大约半小时时间,为病人完成了手术,并抬着病人走出大楼,成为这栋楼 中最后逃生的人。 “病人在,医生在。这是我们的职责。”邹建文说。地震发生后,成都市各家医院都在最短时间迅速转移出病人。12日15时20分,地震后仅32分钟,成都市 第二人民医院近900名住院病人全部安全转移到院坝上的“临时医疗点”,无一病人在地震中受伤。在川大华西医院,近5000名病人被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283 评论

行者孙llllll

张米亚:展翅天使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这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的张米亚老师写下的一句歌词。在地震中,正是他的“一对翅膀”,护卫着两名学生安全脱险。因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最后不得不含泪将之锯掉,救出孩子。大震中,张老师的妻子、同是该校老师的邓霞和他们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谭千秋:双臂护生 “我会牢记你那永恒的瞬间。你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5月16日上午,湖南大学师生举行追思会,悼念他们引以自豪的78级校友谭千秋。 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让校友们“永远记住的姿势”是“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 郑发富:为学生推开死神 面对危险,他本有逃生的可能,然而在危急时刻,他所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学生的安全。5月12日,四川安县花荄镇初中教师郑发富为疏散、抢救学生而被倒塌的围墙砸中。经全力抢救无效,郑发富老师不幸以身殉职,年仅42岁。 被营救的几个学生哭泣着说:“郑老师是为了救我们才牺牲的。在围墙即将倒塌的千钧一发之际,他用力推开了我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倒塌的围墙。” 杜正香:用身体为孩子挡横梁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杨树兰老师正在学校的宿舍午休。当她跑到操场上时,正好看见同事杜正香老师一把将送小孙子上学的严明君老太太祖孙俩推出了摇晃中的教学楼,转身冲进一楼的教室,连抱带拉救出几个孩子,之后她又冲进了不停摆动的教学楼…… 5月14日10时,解放军官兵发现了她——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 肖明清:一心护孩子 地震发生时,都江堰龙池镇南岳中心小学6个年级和一个学前班约200名孩子正在教室。孩子们乱成一团。这时,校长肖明清第一个冲进学前班教室,把孩子们连背带抱地营救出教学楼。距教学楼不到10米的教师宿舍楼在强震中倒塌,肖校长的妻子汤老师被掩埋…… 地震后,肖明清整整两天都呆在学校,忙着安顿孩子们。他的妻子就被掩埋在距学校不到10米远的地方,可是没人见到这个高瘦的汉子流泪,只是蹲在掩埋妻子的废墟前抽了整整一夜的烟…… 杨文友:忍痛扔下妻子救学生 彭州市白鹿九年制学校在灾情发生时,中学教学楼严重开裂,小学教学地基整体被抬高了近3米,教师宿舍楼全部坍塌,副校长杨文友的妻子被埋在宿舍楼中。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候,杨校长组织教师全力抢救疏散学生,800名中小学生和幼儿无一伤亡。妥善安置师生之后,杨文友才强忍着悲痛,找来救援人员对妻子进行挖掘抢救,却没能抢回妻子的生命。 王敏:为救学生受重伤 在地动山尧山崩地裂的那一刻,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黄坝驿乡中心小学王敏老师好像忘了自己两岁的孩子还在数步之遥的门房里,用瘦弱娇小的身躯将一个又一个的学生护送出险境。 当她把最后两名因害怕不敢跑出来的学生护在身下冲出教室的一刹那,飞落的砖瓦重重地砸在她的头上。她眼前一黑,倒在了血泊中。校长和同事冒死把她救出来时,她依然将两名学生紧紧护在身下。经全力救治医生抢回了她的生命。苏醒后,她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学生怎么样了?” 周汝兰:四进四出救孩子 周汝兰是彭州市红岩镇中心小学小学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被临时抽调到幼儿园上课。地震发生时,正在给幼儿园大班辅导的周老师没有独自逃生,而是先后四次冲进教室抢救孩子,直到全班52名孩子成功脱离危险。 吴忠洪:为学生放弃生的希望 5月12日下午,四川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学生从楼梯口蜂拥而下。吴忠洪引领孩子疏散时,听到有学生掉队,本来已经到达安全地带的吴老师又冲进教学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他和几名孩子被吞噬…… 向丽:献出年轻的生命 5月14日早上,救援官兵从德阳什邡市龙居中心小学废墟中刨出了一个震撼的情景:三名孩子在一位大人的身旁,大人伸出手紧紧地护着孩子,头被垮塌的水泥板削掉了一半。经过幸存师生仔细辨认,这位大人就是他们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 张辉兵:生死关头救的是学生 地震发生时,德阳什邡市红白镇小学张辉兵老师正在二楼的讲台上,距离房门只有一步之遥。张老师用双手撑开房门将孩子们一个一个地往外推。等同学们跑出一楼后,整幢教学楼塌了下来,张老师却倒在了房门之下。 汤宏:双臂各夹着一个孩子 地震发生时,德阳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的语文老师汤宏在一楼上课。他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夹着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名孩子。汤宏在瓦砾中丧生,但被他护住的几个孩子却幸运地活了下来,并最终获救。 应有尽有,无所不有 1.从重庆赶来北川的王川,原本来寻找在此打工的妻子,却惊喜得知妻子已经平安无事回到家中。但看到这番悲惨的场面后,王川想:“反正都来了,就帮忙做点事情。”于是,在救援的人群中,多了一个及时伸出援手的人。他从已经人去屋空的五金店找来千斤顶,一个人来到曲山小学施救。直到昨天下午,又一批来自重庆的特警赶来的时候,王川还在被困学生李月身旁忙活着 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 一,地震瞬间老师拽出最后一个智障生 2008-05-16 16:42 昨天上午,31岁的都江堰新建小学谢老师在一片废墟中,扒出了装有学生联络方式的U盘。“5·12”地震使这个小学遭遇巨大不幸,数百名学生被埋在倒塌的楼下。不幸中的大幸是:小学里的17个智障学生、26个聋哑学生全部幸存。 家长不敢回忆倒塌场景 15日,都江堰市,晴。此时,距离灾难发生已3天。 最初,找到位于市区中心的新建小学时,通往校舍的那条泥泞小路格外显眼,黄色的湿土插着一幅油画。画里是洁白的小花。走进校舍,空气中有股异味刺鼻。这是生命曾经存在,而又突然消失的味道。 走进原来的校舍,正对着大门的四层教学楼只残留约四分之一,黑板裸露在外。 操场很大,还有篮球架。能够想象,在灾难骤然来临前,这里曾经欢声笑语,生龙活虎。如今,只有几个家长还回到学校看看。他们不太敢详细描述教学楼轰然倒塌的那一刻,更不敢回想,自己的娃儿身入险境的场面。 新建小学共有学生600多人。经现场初步清点,安全撤离到操场的学生有近400人。不过,地震发生时,学校的17个智障学生、26个聋哑学生全部幸存。 这是一个奇迹。 危险瞬间教师拽出智障生 15日的都江堰市区,通讯仍时断时续。辗转之间,终于找到了负责新建小学特殊教育班的老师谢罡。后者今年31岁,有个8岁的男娃。在他的教师生涯中,有15年给了这些智障生和聋哑学生。 “地震发生时,盲哑班正在教学楼旁边一栋平房上课。”谢罡回忆,正是这样增加了学生脱险的可能性。“我想,平房比楼房倒塌速度要慢一些。学生有时间逃生。”他说,当时自己一转身,背后的教学楼就垮了,“很快!” 学校老师见状,赶紧让学生出来。其中智障生问题很大。谢罡还记得最后一个智障生小马脱险的场面。剧烈摇晃的那一刻,小马还坐在教室里。“那时有个老师大叫,小马,赶紧出来。” 不过,小马还是没有反应。谢罡就冲进去,一把把小马拽了出来。地震后,为了保护幸存的学生,老师们自发围成了一个圆圈。 在一片废墟中,“圆心”是学生,外围是老师。情况一稳定,聋哑学生和智障生的家长被告知,带孩子们回家吧。有几个没有家长接的,老师们护送他们去了各自的亲戚家。 为方便重逢,废墟里挖资料 接下来几天,谢罡和其他老师们一直在新建小学的废墟里寻找,日日夜夜。男老师24小时日夜待命,女老师则要求每天固定时间集合,应对突发事件。 昨天上午,谢罡又去了一趟学校。在一片废墟中,他扒出了一个U盘。那里存着他的一些个人资料,还包括所有特教学生的联系方式。 谢罡说,虽说学生们被安全疏散了,在不大的都江堰市区里,找到他们也挺方便。可是如果有更多的联系方式,那么,今后新建小学重建后,师生彼此的“重逢”就会更加容易了。 “‘新建’的每个老师都这么想。”谢罡说。 二,北川县委办楼坍塌3名干部喝尿熬过75小时 2008-05-16 16:36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北川县县长称,该县许多干部在地震中遇难或失踪。北川抗震救灾总指挥、绵阳市委副书记易杰介绍,北川有1万余人在地震中丧生,向外转移灾民1万多人,尚有数百人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目前,在北川县城里,有近4000人的救援队正在展开救援。北川中学附近区域及县城救援现场的移动通信信号已经恢复,大大方便了各级指挥和救援机构的通讯。 北川县公安局折损2/3 北川县6名副县长中,3人遇难,3人失踪。县医院的160名医护人员,仅存4人。县级机关幼儿园的孩子至今还压在河边那座垮塌的房屋里。 北川县县长经大忠家中的6个亲人,3人遇难,3人下落不明,他从废墟中爬起来后,立即投入前线指挥中心。 事发当天,北川县中队看守所有42名战士、35名服刑人员瞬间被埋在垮塌的房屋下。 几名在哨位上幸存的战士和武警北川县中队的司务长李远志一起,将有生命危险的25名服刑人员迅速向外地输送。沿途见到受伤的群众,他们就伸手施救,一共救起60名群众,这是北川地震中的第一批获救者。 昨天,四川省公安厅公布,原本拥有144人的北川县公安局,仅幸存47人,他们大多都失去了亲人。 3干部喝尿熬过75小时 昨天下午5时13分,北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周凯被成功解救出来,与张周凯同时获救的还有北川县政法委副书记李贵川、北川县综治办主任崔代全,此时距地震发生已近75小时。 地震发生后,5层高的北川县委办公大楼瞬间整体坍塌,张周凯和数十名同事被压在了废墟中。 昨天下午1时40分,救援人员在县委办公楼废墟搜索的时候,听见有人呼喊救援。武警官兵马上通过细小的缝隙将一些水和食物塞进去,并确认了现场有3名幸存者。 经过4个小时的救援,17时13分,张周凯等3人被成功救出。现场的医护人员检查发现,3人均没有重伤,身体状况较好。 被解救上来的3人裤子几乎全被撕裂,不过除了满身尘土和一些轻微外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重伤, 思维非常清晰,都能正常说话。“我们一直在积极自救!”李贵川说,12日下午1时30分时,他和崔代全到张周凯4楼的办公室商量事情,地震发生后,因为办公室是整体倾斜,他们3人被一块较大的预制板遮挡了一下。 被掩埋后,3人随即开始自救。“我们一直在不断扒土,3个人就到了一起,扒着扒着摸到了饮用水瓶,有水可以喝了。”昨午下午,李贵川说,在纯净水喝完之后,“我们就喝尿,还是继续扒, 听见有人走过就呼喊救命”。 三,抗震救灾感人故事:总理摔倒手臂出血怎能不令我流泪 作者:挖范文 更新时间:2008-5-16 8:45:12 被压在废墟下的300多名学生很危险,在一次营救失败后,温总理冒雨攀上瓦砾堆,组织再次营救。10时20分,即时报道突然显示,“啊!总理摔倒了!”,“老爷子的手臂受伤出血了,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5月15日 《广州日报》)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热泪盈眶,深为温总理的忘我精神所感动。 温总理,抗震救灾的一线总指挥,一位年届六十多岁的老人,在余震不断的救灾现场,以忘我的精神在瓦砾成堆的废墟上奔波,甚至急得亲自动手救人。摔倒了、爬起来,手臂受伤出血也不让医生包扎,而是让医生去抢救受伤灾民。此情此景,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感动。倘若是我们自己的父母,哪一个儿女不为之揪心?! 从灾情发生的那一天起,温总理便在第一时间抵达灾区,在临时搭起的帐篷中指挥抗震、救灾、救人。在被掩埋的小学废墟旁,总理用嘶哑、哽咽的话语,向废墟中的孩子喊话。一位在现场的记者通过QQ发出即时报道称:“年过花甲的总理已经哭得不成样子了。”其实,不是温总理不坚强,而是心系人民的总理为眼前的灾难而心痛,这是热爱人民的好总理此时此刻的真情流露。 哪里灾民最多,哪里险情最严重,温总理就指挥到哪里。我们看到在抗震救灾最严峻的时刻,各路救援队伍,克服千难万险,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灾区,震区已有6万多人被救出。我们感受到了抗震救灾的勇气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全国人民不会被这一重大灾情所吓倒,更不会被眼前出现的悲情所摧垮。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们的努力援助,抗震救灾一定会取得胜利! 四,灾区战士“三过家门而不入” 2008-05-16 16:46 “妈,不要哭了!还有我嘛!”14日晚上,从重庆赶回家的大一学生宋辉站在自家房屋的瓦砾上和妈妈相拥在一起,泣不成声。距离地震发生近3天后,宋辉第一次和失去联系的母亲见了面。 宋辉的家在四川省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完全改变了这里的模样。宋辉的家变成了一片废墟,“连一间房都没有剩下。”宋辉父亲工作的矿山所在地“两座山峰撞在了一起”,他的父亲至今生死不明。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大地震的宋辉,从学校赶回家寻找自己的父母。 综合新华社、央视、人民网消息,刘海健、何涛、窦丰昌、吴波、陈鑫欣、陆勇报道 14日6时30分,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宋辉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宋辉的家在四川省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也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震后3天无法联系 7时50分,宋辉坐上了从重庆北开往成都的特快列车。和宋辉同行的还有另外两名同学,他们的家也都在四川地震灾区。 14日11时50分,宋辉到达了成都市火车站。火车站广场上热闹非凡,不少成都市民都聚集在火车站的广场上。宋辉没有停留,连忙赶到了昭觉寺汽车站,买到了去四川省德阳市的大巴车票。这是宋辉回家必须要经过的一站,到了德阳市后,他才能再转车去绵竹市。 在等车的时候,宋辉吃了一点东西。车站里了聚集了大量从各地赶回四川的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一定要回家看看亲人是否安全,看看家变成了什么样子。 13时40分,宋辉赶到了德阳市长途汽车站,同样这里也聚集了大批正准备赶回家的人。赶到德阳的宋辉得到了一个最新的消息,他的一些亲人已经被接到德阳市的黄许镇,他又准备赶往黄许。 傍晚时分,在黄许国家粮食储备库内的院子里,不少人正忙着搭帐篷,宋辉83岁的老奶奶刚刚被接到了这里。在这里,宋辉得到了家人进一步的消息,母亲仍然守在已经变成了废墟的家里。 19时,宋辉决定要赶回家,奶奶叮嘱了他一句,“记得要安慰好你的娘。” 从德阳市往绵竹市的道路上,地震所造成的灾情不断呈现在宋辉的面前。越靠家的地方,房屋倒塌得越严重。“我心情挺紧张的,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况。” 父亲没有任何消息 晚21时,宋辉终于到了自己的家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宋辉的家位于村里的一个大院子里,院子里除了住有宋辉一家人外,宋辉父亲的5兄弟也同住在院子里,这是一个家族的大家庭。 谁也想不到的是,此次宋辉离家上学仅3个月后,他再次回来时,家已经不存在了,眼前看到的是一片废墟。宋辉踩着一片瓦砾进入家,整个宋家的大院全塌在了田地里,一间房都没有剩下。 母亲突然听到了宋辉的喊声,有些慌张地踩着砖块跑了过来,母子俩顿时抱头痛哭。在此次大地震发生后,一连三天宋辉和母亲都没有对方的消息,而此时还有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由于地震,宋辉的父亲宋彦忠工作的地点清平乡的磷矿所在地“两个山峰已经撞在了一起”,宋彦忠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在同住在院子里的几个亲戚看来,宋彦忠生还的希望已经不大了,“我们只是不敢当着她老婆的面说,怕她伤心。” 五,17岁男孩废墟中挖掘30多小时自救成功 2008-05-16 16:39 人物档案 马志成,17岁 地点汶川 每一名能被送到医院的患者都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17岁的马志成是不幸中的幸运儿。地震发生当天,家住彭州市银广沟的他跟随家人到汶川走亲戚,在亲戚家中,灾难发生了。 马志成所在的房屋整个坍塌,坐在堂屋靠里的他在跑到房梁处时,被压在了梁下。跑出房屋的亲人发现,他被埋在了废墟中。 亲人们的呼喊很快引来了劫后余生的人们,惊恐之中,人们迅速开始用手刨挖,据说天上当时下着暴雨,马志成亲戚家的房屋在山脚下,刚挖开一点,山上的泥沙就不断被雨水冲刷下来。 人们在雨中挖了30多个小时,雨越下越大,随时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救援者不得不强行将马志成的亲人拖离现场。 5个小时后,雨水渐弱,人们再次返回现场,却惊讶地发现——马志成已经自己爬出了废墟,躺在了泥水中。据马志成自己说,被掩埋后,房梁虽然压住了他,但形成了一个小空间,他能够活动手臂,也能摸到全身的各部位。在等待了几个小时后,他开始一点点朝一个方向挖掘,一直不断地用手挖,最后竟然爬了出来。在爬出来的那一刻,他感觉再也没有了力气,只有躺在地上等待救援。事后估算,马志成在黑暗中自己用手至少挖掘了30多个小时。 马志成出来时,武警官兵已经徒步翻山越岭赶到了汶川。当地已经没有条件对马志成进行医疗救治,人们决定将他抬到就近有条件的地方治疗。沿途53名官兵接力,经过两天两夜不间断地奔跑,期间又经历了数次余震,马志成终于被抬了出来,送到了最近的一个医院,最后被送到了成都市龙泉驿区航天医院。 看着马志成,很多医护人员都流泪了,面对每一个被送来的患者我们都不能不动容,必须全力以赴救助他们

350 评论

鼠宝宝zhz

前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该校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地震袭来,学生从楼梯口蜂拥而下,这位老师引着孩子疏散时,听到有学生掉队,他义无返顾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这位老师和几名孩子被吞噬…… 楼梯口,拯救学生 虽然昨日学校停课,但一群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还是来到怀远中学,为离去的英语老师吴忠红和几名学生默哀。看着面前倒塌半边的教学楼,他们的心情像天气一样凄冷。 副校长李宏成折腾了一整夜,他和很多男老师都冲上第一线,不少老师的手在扒土时被磨破了。李宏成说,这栋四层教学楼有12个班,下午1点50分就开始上课,就在第一节课快要结束时,突然,地面开始摇晃,孩子们的尖叫声划破校园原有的宁静。李宏成说,大楼摇晃了约1分钟时,中间裂开一条长长的缝,楼体裂成两半,而裂缝正好在其中一个楼梯边。“这是孩子的生命楼梯啊。大部分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两个楼梯撤离到地面。”李宏成和该校高校长冒着生命危险,跑近楼梯口接应跑下来的孩子。1个、2个、3个……李宏成说,当时他们的脑子全懵了,但嘴里却在数着学生的人数。 返回时,楼梯垮塌 当时,吴忠红老师正在四楼给初一五班上英语。该班的男学生小斌(化名)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教室突然晃动起来,他和同学都吓得尖叫,“同学们,不要慌,什么都不要带,跟着我往下跑!”吴老师挥着手,示意全班同学跟着他往外跑。当时楼梯口挤成一团,初一五班的绝大部分学生跟在吴老师后面。突然,后面的同学喊了一声:“教室里还有两名同学……”“吴老师显得很紧张,马上折转身,我们已经到三楼楼梯口了,结果他又往四楼上跑,我们跑到楼下,上面的房子就轰的垮了,吴老师不见了……”小斌哽咽着说。 残砖中,他牺牲了 李校长说,因为师生有组织的撤离,绝大多数师生安全返回地面,只有5名师生被埋在废墟里。 接到报警后,崇州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领武警、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赶到现场,展开搜寻工作。搜救进行了整整一夜,昨日早上6点过,救援人员才从垮塌的残砖中找到吴忠红,他已经永远停止了呼吸。 吴老师的妻子宋代群在得知丈夫的噩耗后,极度悲痛说不出话来。昨晚,她在儿子吴楠的搀扶下,从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走出来与记者见面。失去丈夫的她,面容憔悴,始终啜泣着。吴楠也站在一旁默默地流着泪。站在废墟前,母子俩无法掩饰内心的悲痛,望着吴老师遇难的废墟失声痛哭。“爸爸一直希望我考一所好的大学……”正在读高二的吴楠哭着说,“以后我要加倍努力,不辜负爸爸的希望!”据学校一位老师称,宋代群是一名下岗工人,患病多年,吴楠在怀远中学念高二,记者了解到,吴忠红老师今年45岁,已在教学战线工作了28年。 北川教师刘宁:地震来临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 5月14日7时30分,这是令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永远悲恸的时刻:念初三的女儿终于从水泥断块下被“掏”出来,但却永远离开了他。这个外表粗犷的坚强汉子,在睹见女儿遗体的一刹那,突然情绪失控,放声大哭。悲怆之情,令包括记者在内的周围人潸然泪下。 这个在5月12日大地震中失去女儿的教师,却在地震发生时刻,机智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班上59名学生,使他们安全脱险。 刘宁是北川县第一中学初一六班班主任。地震发生的时刻,刘宁正带领自己59名学生在县委礼堂参加“五四”青年庆祝会。“礼堂突然在晃动,而且越晃越厉害。”经验丰富的刘宁马上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他招呼同学们不要乱跑。“县委礼堂的椅子离地较高,我叫学生立即就地蹲进结实的铁椅子下面,千万不要乱动”刘宁说。 正是刘宁老师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全班59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 当时的情形是,礼堂发生部分坍塌,沉重坚硬的横梁和砖头水泥雨点般向下砸,“学生们躲在椅子下面,牢固结实的铁椅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保护作用。”刘宁回忆说。 初一六班一名学生心有余悸地向记者描述当时场面:我蹲在椅子下面,听见屋顶垮塌掉下来的横梁砖头砸在铁椅子上面发出的砰砰声,非常害怕,护在我身上的铁椅子每被砸一下,我的心都要剧烈地抖一下,“我好害怕铁椅子被砸穿哦”,几分钟之后,屋顶坍塌的重物终于停止向下砸。地震暂时过去了。 就这样,59名学生奇迹般得救了。但刘宁老师在救援学生时,双手被坚硬的水泥划得鲜血淋漓。 刘宁说,我们跑出县委礼堂时,发现整座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往日的高楼现在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泥瓦砾场。到处是呻吟的声音,满目是被砸倒在地的人群。“学校肯定也出事了,我们赶紧往学校方向跑。” 跑回学校时,刘宁惊呆了。两座教学楼垮塌,其中一座被地震完全“粉碎”。刘宁说,要知道,这个校区有2600多名学生。后来刘宁才得知,被压在废墟下面的学生有1000名左右。 刘宁的宝贝女儿刘怡,在北川县第一中学念书,她当时也被压在废墟下面。 幸存下来的教职员工投入紧张的救援工作之中。刘宁在抢救其他学生的同时,每次经过女儿被困的废墟时,感觉一阵阵巨大心痛袭来。女儿被压在巨大的水泥板下面,由于缺乏大型吊车机械,暂时还无法救援。 让我们为灾区祈祷吧!

137 评论

爱笑的眼乌珠

1.幼儿园老师舍身为孩子挡垮塌的水泥板(瞿万容:绵竹遵道镇幼儿园老师)汶川地震发生后,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在外出差,5名老师都在园内。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 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2.教师刘宁地震来临救出59名学生 自己女儿丧生(刘宁:北川第一中学教师)5月14日7时30分,这是令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永远悲恸的时刻:念初三的女儿终于从水泥断块下被“掏”出来,但却永远离开了他。 这个在5月12日大地震中失去女儿的教师,却在地震发生时刻,机智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班上59名学生,使他们安全脱险,全班59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3.教师遇难前用双臂护住4个学生(谭千秋:德阳东汽中学教导主任)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4.老师遇难前用双臂护住两名幸存孩子(张米亚:汶川县映秀镇小学老师) 人们搬开垮塌教学楼时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这名男子是该校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5.临死胸前护着三个幼小学生( 杜正香:绵阳平武县南坝小学代课老师) 5月14日10时,在绵阳平武县南坝小学,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 “杜老师要不是为了救学生,自己一个人肯定能跑出来。”她的同事语文老师杨树兰说,“可我知道,她肯定不会扔下自己的学生们。”次冲进教室救出52名孩子(周汝兰:彭州市红岩小学幼儿园老师) 周汝兰对全班52名4至6岁的孩子们大声喊道:“孩子们,快往门外跑,快跑!”看着平时说话温和的周老师大声叫喊,满脸稚气的孩子们都张着小嘴惊讶地看着她,一动也不动。 周汝兰一边喊,一边拉着两个孩子就往外跑,孩子们这才一个个跟着老师跑出教室,趴在小院子里。就这样,她往返四次冒着生命危险四次冲进教室救出52名孩子。7.得知所护两名学生无恙后死去(何代英:绵竹遵道镇欢欢幼儿园老师) 5月13日凌晨3点,何老师被挖了出来,现场的人们惊呆了:满身满脸鲜血和泥土的她还有微弱气息,两条胳膊紧紧护住怀里的两个幼儿。“娃儿有没有事?”听到怀里的两个孩子都没事后,她微微笑了笑,“要不是为了这两个娃儿,我埋在下面这么长时间根本就撑不下去……”她的话,让在场的男女老少都失声痛哭。8.加固教学楼使2300余师生无一伤亡(叶志平: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 “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这所学校名叫安县桑枣中学,与汶川大地震伤亡最为惨烈的北川县毗邻。据新华网报道,这所在大地震中没被“震倒”的学校全靠一位名叫叶志平的校长加固了“豆腐渣”教学楼,4年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网友们称其为“史上最牛校长”。……9.距离门外仅1米 放弃逃生机会救学生(蒲斌:聚源中学初二年级地理老师) 刚从外校轮岗来的蒲斌,为了营救更多的孩子,当教学楼坍塌下来时,他距离门外只有一米。当人们找到蒲斌时,发现他和他身下的五个学生已经没有呼吸。不过,蒲斌用来保护孩子的双臂怎么也分不开。 在同学们跑出教室的时候,蒲斌老师一直站在讲台上,一边大喊快跑,一边不断地挥动手臂,叫同学们迅速撤离。一阵冲天的黑色粉尘过后,蒲斌老师再也没有出来。10.未救10米外女儿 背出4名同学后遇难(张兰:平武县南坝镇小学教师) 平武县南坝镇小学教师张兰为救班上同学,放弃救10米外的女儿,在救出班上4同学后被塌下的墙体压住,遇难时还背和抱着两个同学。张兰9岁的女儿任雪鸥被压在废墟中致双手粉碎性骨折。 该校校长告诉张兰的母亲,张兰一共救出4人。在再次返回教室救人时被倒下的墙体压住遇难。11.张开双臂保护学生身体被压成三截(向倩:什邡市龙居小学英语教师) 向倩的遗体被发现时,她已被压断为3截。几乎碎成一团的上半身,张开的双臂下,紧紧搂着三个也已死去的学生。 救援人员怎么也无法扳开她的双手,现场的武警官兵为之落泪,纷纷行起军礼。说到向倩,校长谢洪安的眼睛再次湿润:“向老师当时离逃生口最近,她在三楼给六二班上课,只需跨出教室门,再两步,冲到走廊,就能躲开轰然坍塌的楼板,从楼道逃生!”12.救出13名孩子后被大梁压住牺牲(袁文婷:什邡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教师) 地震中,她拯救了13名学生后,被压在倒塌的教学楼下。当晚10点多被搜救队员发现时,她的身上压着一块厚厚的水泥板,怀里还藏着一名已经死去的学生。袁文婷走了,但在众多网友心中,她是世上最美的女孩,如今,网络中到处流传这样的帖子:“如果有天堂,那么,袁老师一定会在天堂里带着跟她一起离去的孩子,学拼音、念歌谣……袁老师,你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希望对你有帮助。

200 评论

醇香麦芽糖

在这个网站 应有尽有,无所不有 1.从重庆赶来北川的王川,原本来寻找在此打工的妻子,却惊喜得知妻子已经平安无事回到家中。但看到这番悲惨的场面后,王川想:“反正都来了,就帮忙做点事情。”于是,在救援的人群中,多了一个及时伸出援手的人。他从已经人去屋空的五金店找来千斤顶,一个人来到曲山小学施救。直到昨天下午,又一批来自重庆的特警赶来的时候,王川还在被困学生李月身旁忙活着 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 一,地震瞬间老师拽出最后一个智障生 2008-05-16 16:42 昨天上午,31岁的都江堰新建小学谢老师在一片废墟中,扒出了装有学生联络方式的U盘。“5·12”地震使这个小学遭遇巨大不幸,数百名学生被埋在倒塌的楼下。不幸中的大幸是:小学里的17个智障学生、26个聋哑学生全部幸存。 家长不敢回忆倒塌场景 15日,都江堰市,晴。此时,距离灾难发生已3天。 最初,找到位于市区中心的新建小学时,通往校舍的那条泥泞小路格外显眼,黄色的湿土插着一幅油画。画里是洁白的小花。走进校舍,空气中有股异味刺鼻。这是生命曾经存在,而又突然消失的味道。 走进原来的校舍,正对着大门的四层教学楼只残留约四分之一,黑板裸露在外。 操场很大,还有篮球架。能够想象,在灾难骤然来临前,这里曾经欢声笑语,生龙活虎。如今,只有几个家长还回到学校看看。他们不太敢详细描述教学楼轰然倒塌的那一刻,更不敢回想,自己的娃儿身入险境的场面。 新建小学共有学生600多人。经现场初步清点,安全撤离到操场的学生有近400人。不过,地震发生时,学校的17个智障学生、26个聋哑学生全部幸存。 这是一个奇迹。 危险瞬间教师拽出智障生 15日的都江堰市区,通讯仍时断时续。辗转之间,终于找到了负责新建小学特殊教育班的老师谢罡。后者今年31岁,有个8岁的男娃。在他的教师生涯中,有15年给了这些智障生和聋哑学生。 “地震发生时,盲哑班正在教学楼旁边一栋平房上课。”谢罡回忆,正是这样增加了学生脱险的可能性。“我想,平房比楼房倒塌速度要慢一些。学生有时间逃生。”他说,当时自己一转身,背后的教学楼就垮了,“很快!” 学校老师见状,赶紧让学生出来。其中智障生问题很大。谢罡还记得最后一个智障生小马脱险的场面。剧烈摇晃的那一刻,小马还坐在教室里。“那时有个老师大叫,小马,赶紧出来。” 不过,小马还是没有反应。谢罡就冲进去,一把把小马拽了出来。地震后,为了保护幸存的学生,老师们自发围成了一个圆圈。 在一片废墟中,“圆心”是学生,外围是老师。情况一稳定,聋哑学生和智障生的家长被告知,带孩子们回家吧。有几个没有家长接的,老师们护送他们去了各自的亲戚家。 为方便重逢,废墟里挖资料 接下来几天,谢罡和其他老师们一直在新建小学的废墟里寻找,日日夜夜。男老师24小时日夜待命,女老师则要求每天固定时间集合,应对突发事件。 昨天上午,谢罡又去了一趟学校。在一片废墟中,他扒出了一个U盘。那里存着他的一些个人资料,还包括所有特教学生的联系方式。 谢罡说,虽说学生们被安全疏散了,在不大的都江堰市区里,找到他们也挺方便。可是如果有更多的联系方式,那么,今后新建小学重建后,师生彼此的“重逢”就会更加容易了。 “‘新建’的每个老师都这么想。”谢罡说。 二,北川县委办楼坍塌3名干部喝尿熬过75小时 2008-05-16 16:36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北川县县长称,该县许多干部在地震中遇难或失踪。北川抗震救灾总指挥、绵阳市委副书记易杰介绍,北川有1万余人在地震中丧生,向外转移灾民1万多人,尚有数百人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目前,在北川县城里,有近4000人的救援队正在展开救援。北川中学附近区域及县城救援现场的移动通信信号已经恢复,大大方便了各级指挥和救援机构的通讯。 北川县公安局折损2/3 北川县6名副县长中,3人遇难,3人失踪。县医院的160名医护人员,仅存4人。县级机关幼儿园的孩子至今还压在河边那座垮塌的房屋里。 北川县县长经大忠家中的6个亲人,3人遇难,3人下落不明,他从废墟中爬起来后,立即投入前线指挥中心。 事发当天,北川县中队看守所有42名战士、35名服刑人员瞬间被埋在垮塌的房屋下。 几名在哨位上幸存的战士和武警北川县中队的司务长李远志一起,将有生命危险的25名服刑人员迅速向外地输送。沿途见到受伤的群众,他们就伸手施救,一共救起60名群众,这是北川地震中的第一批获救者。 昨天,四川省公安厅公布,原本拥有144人的北川县公安局,仅幸存47人,他们大多都失去了亲人。 3干部喝尿熬过75小时 昨天下午5时13分,北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周凯被成功解救出来,与张周凯同时获救的还有北川县政法委副书记李贵川、北川县综治办主任崔代全,此时距地震发生已近75小时。 地震发生后,5层高的北川县委办公大楼瞬间整体坍塌,张周凯和数十名同事被压在了废墟中。 昨天下午1时40分,救援人员在县委办公楼废墟搜索的时候,听见有人呼喊救援。武警官兵马上通过细小的缝隙将一些水和食物塞进去,并确认了现场有3名幸存者。 经过4个小时的救援,17时13分,张周凯等3人被成功救出。现场的医护人员检查发现,3人均没有重伤,身体状况较好。 被解救上来的3人裤子几乎全被撕裂,不过除了满身尘土和一些轻微外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重伤, 思维非常清晰,都能正常说话。“我们一直在积极自救!”李贵川说,12日下午1时30分时,他和崔代全到张周凯4楼的办公室商量事情,地震发生后,因为办公室是整体倾斜,他们3人被一块较大的预制板遮挡了一下。 被掩埋后,3人随即开始自救。“我们一直在不断扒土,3个人就到了一起,扒着扒着摸到了饮用水瓶,有水可以喝了。”昨午下午,李贵川说,在纯净水喝完之后,“我们就喝尿,还是继续扒, 听见有人走过就呼喊救命”。 三,抗震救灾感人故事:总理摔倒手臂出血怎能不令我流泪 作者:挖范文 更新时间:2008-5-16 8:45:12 被压在废墟下的300多名学生很危险,在一次营救失败后,温总理冒雨攀上瓦砾堆,组织再次营救。10时20分,即时报道突然显示,“啊!总理摔倒了!”,“老爷子的手臂受伤出血了,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5月15日 《广州日报》)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热泪盈眶,深为温总理的忘我精神所感动。 温总理,抗震救灾的一线总指挥,一位年届六十多岁的老人,在余震不断的救灾现场,以忘我的精神在瓦砾成堆的废墟上奔波,甚至急得亲自动手救人。摔倒了、爬起来,手臂受伤出血也不让医生包扎,而是让医生去抢救受伤灾民。此情此景,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感动。倘若是我们自己的父母,哪一个儿女不为之揪心?! 从灾情发生的那一天起,温总理便在第一时间抵达灾区,在临时搭起的帐篷中指挥抗震、救灾、救人。在被掩埋的小学废墟旁,总理用嘶哑、哽咽的话语,向废墟中的孩子喊话。一位在现场的记者通过QQ发出即时报道称:“年过花甲的总理已经哭得不成样子了。”其实,不是温总理不坚强,而是心系人民的总理为眼前的灾难而心痛,这是热爱人民的好总理此时此刻的真情流露。 哪里灾民最多,哪里险情最严重,温总理就指挥到哪里。我们看到在抗震救灾最严峻的时刻,各路救援队伍,克服千难万险,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灾区,震区已有6万多人被救出。我们感受到了抗震救灾的勇气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全国人民不会被这一重大灾情所吓倒,更不会被眼前出现的悲情所摧垮。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们的努力援助,抗震救灾一定会取得胜利! 四,灾区战士“三过家门而不入” 2008-05-16 16:46 “妈,不要哭了!还有我嘛!”14日晚上,从重庆赶回家的大一学生宋辉站在自家房屋的瓦砾上和妈妈相拥在一起,泣不成声。距离地震发生近3天后,宋辉第一次和失去联系的母亲见了面。 宋辉的家在四川省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完全改变了这里的模样。宋辉的家变成了一片废墟,“连一间房都没有剩下。”宋辉父亲工作的矿山所在地“两座山峰撞在了一起”,他的父亲至今生死不明。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大地震的宋辉,从学校赶回家寻找自己的父母。 综合新华社、央视、人民网消息,刘海健、何涛、窦丰昌、吴波、陈鑫欣、陆勇报道 14日6时30分,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宋辉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宋辉的家在四川省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也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震后3天无法联系 7时50分,宋辉坐上了从重庆北开往成都的特快列车。和宋辉同行的还有另外两名同学,他们的家也都在四川地震灾区。 14日11时50分,宋辉到达了成都市火车站。火车站广场上热闹非凡,不少成都市民都聚集在火车站的广场上。宋辉没有停留,连忙赶到了昭觉寺汽车站,买到了去四川省德阳市的大巴车票。这是宋辉回家必须要经过的一站,到了德阳市后,他才能再转车去绵竹市。 在等车的时候,宋辉吃了一点东西。车站里了聚集了大量从各地赶回四川的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一定要回家看看亲人是否安全,看看家变成了什么样子。 13时40分,宋辉赶到了德阳市长途汽车站,同样这里也聚集了大批正准备赶回家的人。赶到德阳的宋辉得到了一个最新的消息,他的一些亲人已经被接到德阳市的黄许镇,他又准备赶往黄许。 傍晚时分,在黄许国家粮食储备库内的院子里,不少人正忙着搭帐篷,宋辉83岁的老奶奶刚刚被接到了这里。在这里,宋辉得到了家人进一步的消息,母亲仍然守在已经变成了废墟的家里。 19时,宋辉决定要赶回家,奶奶叮嘱了他一句,“记得要安慰好你的娘。” 从德阳市往绵竹市的道路上,地震所造成的灾情不断呈现在宋辉的面前。越靠家的地方,房屋倒塌得越严重。“我心情挺紧张的,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况。” 父亲没有任何消息 晚21时,宋辉终于到了自己的家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宋辉的家位于村里的一个大院子里,院子里除了住有宋辉一家人外,宋辉父亲的5兄弟也同住在院子里,这是一个家族的大家庭。 谁也想不到的是,此次宋辉离家上学仅3个月后,他再次回来时,家已经不存在了,眼前看到的是一片废墟。宋辉踩着一片瓦砾进入家,整个宋家的大院全塌在了田地里,一间房都没有剩下。 母亲突然听到了宋辉的喊声,有些慌张地踩着砖块跑了过来,母子俩顿时抱头痛哭。在此次大地震发生后,一连三天宋辉和母亲都没有对方的消息,而此时还有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由于地震,宋辉的父亲宋彦忠工作的地点清平乡的磷矿所在地“两个山峰已经撞在了一起”,宋彦忠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在同住在院子里的几个亲戚看来,宋彦忠生还的希望已经不大了,“我们只是不敢当着她老婆的面说,怕她伤心。” 五,17岁男孩废墟中挖掘30多小时自救成功 2008-05-16 16:39 人物档案 马志成,17岁 地点汶川 每一名能被送到医院的患者都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17岁的马志成是不幸中的幸运儿。地震发生当天,家住彭州市银广沟的他跟随家人到汶川走亲戚,在亲戚家中,灾难发生了。 马志成所在的房屋整个坍塌,坐在堂屋靠里的他在跑到房梁处时,被压在了梁下。跑出房屋的亲人发现,他被埋在了废墟中。 亲人们的呼喊很快引来了劫后余生的人们,惊恐之中,人们迅速开始用手刨挖,据说天上当时下着暴雨,马志成亲戚家的房屋在山脚下,刚挖开一点,山上的泥沙就不断被雨水冲刷下来。 人们在雨中挖了30多个小时,雨越下越大,随时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救援者不得不强行将马志成的亲人拖离现场。 5个小时后,雨水渐弱,人们再次返回现场,却惊讶地发现——马志成已经自己爬出了废墟,躺在了泥水中。据马志成自己说,被掩埋后,房梁虽然压住了他,但形成了一个小空间,他能够活动手臂,也能摸到全身的各部位。在等待了几个小时后,他开始一点点朝一个方向挖掘,一直不断地用手挖,最后竟然爬了出来。在爬出来的那一刻,他感觉再也没有了力气,只有躺在地上等待救援。事后估算,马志成在黑暗中自己用手至少挖掘了30多个小时。 马志成出来时,武警官兵已经徒步翻山越岭赶到了汶川。当地已经没有条件对马志成进行医疗救治,人们决定将他抬到就近有条件的地方治疗。沿途53名官兵接力,经过两天两夜不间断地奔跑,期间又经历了数次余震,马志成终于被抬了出来,送到了最近的一个医院,最后被送到了成都市龙泉驿区航天医院。 看着马志成,很多医护人员都流泪了,面对每一个被送来的患者我们都不能不动容,必须全力以赴救助他们

314 评论

钉子生锈了

星期一给你答案

106 评论

相关问答

  • 应急救援员转正小结怎么写

    经过什么规定时间,自己熟悉业务,本人愿意努力工作,保证完成任务,申请转正特此申请批准

    深田和美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应急救援员翻译英文怎么写

    多亏了救援人员英文:Thanks to the rescuers。 重点词汇: 多亏 thanks to ; owing to ; fortunately ; 

    莫奈小兔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应急救援员聘用报告怎么写

    面试招聘应急救援员岗位时,以下是一些准备和注意事项:

    密果儿Fiona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应急救援员培训感想怎么写

    2021应急救援心得体会(精选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

    lifang88322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救援员培训内容怎么写

    应急预案 领导职责 事故的大小判断 启动几级响应 怎么合理安排人员 果断处理事故 都是将一些文字性的东西 预案演练指南啊 没有

    可爱哆咪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