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0

陽-iYummy
首页 > 育婴师 > 育婴师喜欢告状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铃铛MISS

已采纳

孩子不听话,老师天天告状,原因更多是来自孩子的内因,而不是幼儿园的教育这个外因,如何纠正和改变自己孩子不听话的习惯,引导孩子的行为,是很多家长需要思考的。我们仔细解析一下吧!

1、首先不能去吵自己的孩子,正确的去看待自己孩子的"真正表现到底如何"。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老师给说孩子不听话,不怕老师,有可能是因为你的孩子"不好管",老师给你抱怨而已,但究竟孩子的行为是否真的在价值观层面上不对,你就要去了解详细情况。

因此,你首先要去找经常给你告状的老师,你此时表现的姿态应该是"先表示歉意",自己的孩子给老师带来了麻烦,不好意思,这样相当于你很尊重老师,避免她频繁的给你"倒苦水"。

2、要去听老师给你描述孩子的具体行为到底如何。

如果孩子平时不听老师的话,是一些原则性错误,比如饭前让洗手,孩子就是不洗,或者让孩子写字学习,孩子就是不听,并且还被老师顶撞的情况等等。这说明孩子这个行为的确存在问题,这个时候的解决逻辑是:跟老师一起针对孩子的性格进行分析,配合幼儿园的管理方法,一起去纠正孩子的想法,适当的时候要给孩子一点惩罚。

小结:面对这个情况,家长应该第一时间和老师进行详细沟通,了解具体情况,然后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做行为调整。

二、通过跟孩子沟通、老师沟通以后,跟进孩子的下一步表现。

当你跟孩子沟通完以后,不要觉得这个事情已经解决完了,因为孩子"忘性很大",当你你不注意的情况,他的老毛病就又犯了,所以纠正孩子的行为是需要"行为闭环"的。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时候,隔几天你要主动的和老师联系,看看孩子的行为是否有改变,如果改变的话,回来记得表扬他。如果孩子又犯类似错误了,那这一次和孩子的沟通就不能那么温和了,而是真正的要"立规矩"和"给惩罚"了。

这个时候一定要给孩子说,这个错误妈妈已经提醒过你了哦,但是你进又犯错误了,这是妈妈不能宽容的,所以从今天起,要被惩罚了,以后再犯错误,回来罚站或者减少吃零食和看电视的时间等等,一旦你用他喜欢干的事情来惩罚他,他才会真正长记性的。

小结:给孩子改正的机会,但孩子多次犯错的话,还是要给予惩罚的,这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逻辑,就是"引导为主,惩罚为辅"。

育儿小结:

育儿是一项长期的行为,作为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了解相关事情的前因后果,让孩子能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来成长,这也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育儿之路,大家携手同行。

121 评论

扶阿婆过马路

作为芭学园的创始人,李跃儿老师的育儿经历,着实让我倍感惊讶。 如果,此刻的你觉得自己孩子问题一大堆,那是因为你的样本案例太少。 看过李跃儿老师曾经走过的弯路,你会发现,育儿路漫漫,只要你学习和不断摸索,曙光就在前方。 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中,李跃儿记录了她和先生曾经对孩子的种种折磨,以及后面的“拯救”之路。 其中错误的做法的确让人有点胆战心惊,但改变后的决心和方法更值得我们借鉴。 李跃儿说,对儿子而言,她曾经是位糟糕的母亲,她把所有老师、父母能犯的错误都犯了。 她兢兢业业地爱孩子,但从孩子眼里发出的,不是受到爱的光芒,而是摧残过的黑暗。 因为不懂儿童的世界,不懂教育,她和学校的老师一起对孩子实行折磨。 孩子在幼儿园时,经常被老师告状,比如午睡起来不穿衣服等,她觉得丢人,就冲孩子大喊大叫:“你为什么不穿衣服,为什么?”孩子被吓坏了,瑟瑟发抖,两只眼睛瞪着她…… 还有一次,幼儿园老师说孩子上课不看黑板,怎么说也不听,让她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脑子是不是有问题。那时她绝望得不得了,回到家就抓住孩子的胳膊边摇边喊:”为什么上课不看黑板!”并打孩子一顿…… 事实是那个老师不懂儿童的成长规律,给孩子糖放桌上不让吃,孩子因为看黑板就得背靠桌子,他不想糖被其他同学拿了,所以死盯着糖不看黑板…… 但李跃儿当时完全不看这些,只会对孩子动手,一顿吼叫。 孩子上小学以后,老师告状更厉害,有次因为学习不好,她和先生被叫到学校去训斥。 回来后她生气地说不要这个孩子了。夫妻俩一起把儿子赶出家门。她至今还记得当时儿子两手死死拉着门把,那种绝望的眼神。她和先生一个人拉着孩子,另外一个把他的手往外抠,直到把他推到门外为止…… 她每天陪孩子写作业,在旁边盯着,越盯毛病越多;书包杂乱无章,没有一个本子是好的;考试成绩老是全班倒数第一。 她接孩子时,班上同学经常说:阿姨,你家徐冰可又被老师打了,或者,我没打你家徐冰可,最好的是,今天老师没有骂徐冰可…… 有一次,她彻底失去了控制就喊道:"干脆用钢筋把你我都捅死了,我们都不要活了"…… 后面,看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实在太差,就把孩子送到了熟人开的小饭馆去打工,那年孩子才8岁。但孩子依然没有想着要学习,于是又把孩子领到捡垃圾的人住的破屋子里,说以后他就住在这里,捡垃圾。她希望儿子知难而退,然而乖顺的儿子却问“能否带上自己的被子,因为他们的被子太脏了”…… 李跃儿说,她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是爱儿子的,但她的柔情却用一种钢铁一样的形式显示出来。她以为这样能把儿子教育得很优秀,却没想到把儿子折磨成小木头人…… 李跃儿说,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她先生的做法更过分。 动辄打骂不说,而且他的打骂是一种典型的精神折磨。 比如让儿子解开裤子把屁股露出来,他再用苍蝇拍打,打得又红又肿。所以他儿子对他一点感情也没有,离家多少天都不想他,两个人像仇人似的。 转机发生在他先生调查的一个轰动全国的大案。 1999年4月20日,银川宁夏,几个罪犯想抢劫运钞车,因无武器,故打110谎称报警,把4位民警引来后炸死,其中一个没死,也被连捅22刀。 其实主犯杨杰从小非常优秀,有天赋爱唱歌,爱写诗,会拉小提琴。然而,最终他和他的大弟都成了杀人狂魔,两人被判处死刑,小弟杨辉和他的父亲因包庇罪也被判刑。 为什么三个孩子变成这个样子? 答案是: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 然而,他的父亲并不觉得他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他很爱自己的儿子,他说他花了很多心血教育孩子,可惜全部都用错误的方法。比如: 孩子不听话,他就会把半盆洗脚水连同脚盆一起扣在孩子头上; 觉得游泳太危险,孩子不听话一定要去,他就跟在后面,然后扑上去把孩子的头摁在水里使劲淹他; 上学,孩子挨打是家常便饭,字写不好,分数不高,通通都挨打; 甚至,擀面皮把两张皮放在一起干擀,也挨打…… 被赶出家门的时候,面对盛夏天空中的星星,小弟杨辉都不敢看,他说那是被冻住的星星…… 孩子们说小时候爸爸不在家就快乐得跟过年一样,一听见“爸回来了”,就像听见“狼来了”似的…… 而他们的母亲,在丈夫凶爆的教育方式下,让她的爱变了形,就像身处危境中的母鸡一样,一边护着小鸡,一边盯着天上的老鹰,时时提心吊胆,准备最后一搏。 最后把母爱变成了溺爱、愚昧的爱,是非不分,听任放纵。 比如杨杰好吃懒做,贪图享受,6岁还在吃奶等行为,都是妈妈惯出来的。 孩子们在慈母和凶父的夹缝中残喘着,在火与冰的对峙中蜕变…… 这个惊天大案惊醒了李跃儿夫妇,让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改变。 他们从孩子3岁开始,10年间一直在折磨他。认识到儿子心灵伤害太深,得彻底治疗,李跃儿当机立断,决定让孩子休学一年,调整好了再上学。 具体的做法,就是让孩子重返童年,回到3岁那个时候。 他们夫妻专门腾出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一起疯玩,一起打闹,孩子需要的都满足他,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尊重,孩子一下幸福得不得了。 不过,这个过程真的需要父母有智慧,如果父母没有足够力量支撑孩子表现出来的那些过于反常的行为,也有可能中断,打回原形。幸好,李跃儿那时已经开始接触教育了。 有位搞蒙氏教育的朋友告诉她,受过伤害的孩子如果重新得到爱和自由后,就会出现一个胡闹期,比如把蛋糕砸到天花板上,把沙发拉倒,总之就是闹到你简直无法忍受,出现这种症状就说明她儿子有救了。 李跃儿说,只要不杀人不放火,任何事情都可以忍受,为此她已做好准备。 但她左等右等,儿子并没有出现这种非常强烈的破坏性行为,而只是撒娇,没完没了的撒娇,腻得让李跃儿有点难以忍受。 比如,孩子个头快跟她一样高了,但两只手耷拉着学小狗,问他话从不用语言回答,用狗的叫声回答,旺旺表示高兴,拐几个弯就是不满意,要是发出”吱吱“的声音表示心里很难受,就像小狗挨了打一样,到最后干脆坐在地上爬,不用腿走路,完全退化到婴儿的状态。 刚开始李跃儿还强忍着,后来就有些担心,孩子继续这样下去,会不会变成娘娘腔。 李跃儿恍然大悟,当年3岁的孩子往她身上贴她就把孩子推开,现在孩子正是用撒娇的方式来赢得她的爱,进行心灵创伤的修复。 她马上采取应对措施,每当孩子撒娇时,她就把他揽在怀里,亲他,抚摸他的脊背,边抚摸边跟他说话,直到他安全为止。 通过努力,一年之后,孩子基本上恢复到10岁左右的状态。因为不想孩子继续停学,只好让孩子入学了。但她和先生努力的步伐并没有停止。 他先生有3、4个月什么也不干,一心扑在孩子的教育上。 儿子从学校回来就跟他一起玩、一起聊天,并把这些事情都详细的记录下来,一边记一边反思,常常写到半夜,最长一次是凌晨4:00多。 而且那些天每天早晨爬起来给儿子做早餐。结婚20年,李跃儿都没有享受过这个待遇。 吃完早餐把孩子送到门口,拥抱告别,儿子娇娇地用脚后跟倒着,假装不会走路了,一摇一摆的下到楼道中间还要再喊一声”娇“,他的爸爸在上面等着,也回应一声,有时候干脆就送儿子到楼下或者小区门口再送过马路。 孩子走后,爸爸喊一声,孩子立马就会掉过头来看爸爸,然后再撒腿往学校跑去。 整个过程两人情意绵绵,似乎有点煽情,但在修复和孩子关系的过程中,这是一个必然过程。父母需要真正能够融入到孩子的心里去,才能和孩子建立心与心的亲密连接。 当然,这个用心陪伴的过程,不光是跟儿子玩,也包括很多内容: 比如每天创意比赛,一起读书讨论,一起讨论儿子喜欢的话题等。 对于孩子,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语言对他们已经没有太多作用,甚至会让他们反感。但如果父母和他们一起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就比较容易走进他们的内心。 除此外,李跃儿的先生也会想办法和孩子做他不喜欢的数学。 儿子数学很差,没一点兴趣,她先生就跟儿子一起做题,做的时候故意做错让儿子做对,然后当马给儿子骑上一场。下一次找一道难题他做对,他就把儿子当马骑一圈。这是在建立平等的人格关系。有平等,有竞争的状态让他儿子逐渐坚强起来。 当然,这个度,要根据父母和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定,切忌生搬硬套。 再后来,她先生也会朝儿子喊,但和过去不一样,过去是胡乱发火的喊叫,现在的喊叫是坚持原则;以前喊时儿子也会冲着爸爸喊,现在孩子十分顺从,性质完全变了。 儿子小时很恨他爸爸,看电视有人长得像他爸,都要赶紧关掉;现在孩子放学回来,如果爸爸不在家就心慌意乱,在屋里转来转去,直到爸爸回来。 妥妥的铁哥们的关系,父子的心完全融到了一起。 李跃儿夫妇对于孩子“拯救”的系列背后,有个强大的支撑点,那就是强大的有智慧的爱,而不是愚昧的爱。 李跃儿说:“我们说爱是教育的前提,指的是不管父母对孩子付出如何多,要是没有爱,或者说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那么他所有的努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效。但这只说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只有爱是不够的,他的爱必须是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 智慧的爱能使孩子优秀,愚昧的爱只能毁灭孩子,比如前面大案中杨威父亲和母亲一样的爱。 李跃儿老师的育儿经历给了我很大的震撼,第一时间把相关信息发家长班上的一个学员。 之前她说,这次疫情完全让她崩溃了,孩子根本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每天上午睡觉,下午追剧,完成作业拖到最后胡乱做一下,晚上12点左右睡觉,没有阅读和画画。 如果她说“能不能早一点完成作业再好好玩”,或是“能不能早点睡觉”之类的话,孩子就会很烦躁,说“你不要再说了”,然后就不理人了。 在家的这一个月,她多次心力憔悴痛哭到不行,她甚至怀疑还会再好起来吗?感觉一切都晚了。 看了李跃儿老师的案例后她感同身受,才发现原来也有人是这样。她女儿现在也是每天都要爱,11岁了还老撒娇。 还记得之前一个讲家族序列的老师讲过一句话, 大意是家族当中所有人表现出来的各种所谓“问题行为”,他们心心念念的其实都是在呼唤爱呀!孩子又何尝不是呢! 李跃儿老师说:“为什么我要把教育家长看得比教育孩子还重,就因为这个体会我是从那个误区里走出来的,我知道孩子的状态就是父母的状态,孩子的原因就是父母的原因。” 这个经历和我的何其相似!因为深感只有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的道理,所以决定从事家庭教育工作,致力于父母们的成长。 通过李跃儿夫妇陪伴孩子的方式,也让我意识到目前自己做的还有太多不足。 在和孩子修复关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揉到孩子的世界里去,没有完全从她的兴趣点出发,很多时候还是以自己想法为主。 比如希望她做这件事情,希望她读这本书,希望她做这种运动……孩子感兴趣自己不懂或者不感兴趣的,就比较敷衍…… 看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 谢谢李跃儿老师把她的育儿经历分享出来,让我们看到育儿专家曾经也走过那么多弯路, 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即使孩子13岁了,即使曾经受过那么多的伤害,但只要父母愿意改,孩子就一定可以改变! 这篇文章有点长,因为不想把李跃儿育儿的过程精简,希望你能更清楚了解细节,因为很多改变都在细节里…… 此外,我非常推荐这本书。 里面非常多让人心惊胆战的案例,会让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清楚,父母愚昧的教育方式是怎样一点点毒害孩子,而孩子又是怎样在这样的毒害中,去反控制父母的。而且,李跃儿老师的很多观点,也值得一读。 这是一种学习,也算是敲警钟吧。

81 评论

雯浩天使

我觉得有必要换幼儿园,很可能是老师的教育方式不管用,所以才会导致孩子不听老师话,如果继续在这个幼儿园的话,孩子绝对会变的更让人头疼。

302 评论

相关问答

  • 喜欢小孩想当育婴师

    首先你太年轻了,学出来人家一般也不会用你,。可以考虑一下小儿推拿和催奶,营养师

    角落小泰迪 9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不喜欢家里的育婴师

    引言:很多家长没有养小孩的经验,在照顾新生儿的时候难免有些手忙脚乱,有些妈妈就想聘请育儿师帮忙照顾宝宝,但是老公却不让聘请,因为他不喜欢外人进屋,那么该如何说服

    匪号叶小二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宝宝不喜欢育婴师

    育婴师要有责任心 养育孩子的工作是一件长期的、复杂的、琐碎的、复杂的工作,是绝对不能粗心大意的,特别是婴幼儿期,这是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生长发育的好

    开心往前飞tt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婴儿不喜欢育婴师

    婴儿由于被育婴师粗暴喂奶导致大腿骨折,身上装了两个支架,仍然住在保温箱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在月子中心坐月子,这样产妇不用自己带孩子,

    石门小可爱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哪些人喜欢做育婴师

    1、只要做到谈吐大方、实际,展现出自己努力工作、踏实肯干的那一面,向客户介绍自己真实的经验与优势,这样比吹嘘夸大的育婴师会更能得到客户的喜爱。2、小学文化是不适

    翻页作废啊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