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06288自考模拟试题

06288自考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

06288自考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面属于数据的是 ( ) A.数字 B.声音 C.视频 D.以上均正确 2.反映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的信息是 ( ) A.战略信息 B.战术信息 C.作业信息 D.决策信息 3.电子会议系统通过卫星把不同城市的会议室联结起来,出席会议的人可能在屏幕上显示,互相自由交谈,是由______提供的功能。 ( ) A.业务处理系统 B.过程控制系统 C.办公自动化系统 D.管理信息系统 4.下列属于战术级管理的是 ( ) A.高层管理 B.中层管理来源:考试大 C.基层管理 D.作业层管理 5.关于企业流程再造说法错误的是 ( ) A.要点在于简化和优化任务之间的联系,减少冗余过程 B.信息技术使信息流动化 C.信息技术是业务流程优化和重组的技术基础 D.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修补,有利于提高效率 6.下列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 )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系统维护软件 C.图像处理软件 D.操作系统 7. OSI参考模型中,第四层是 ( ) A.应用层 B.传输层 C.数据链路层 D.会话层 8.网络中,打印输出设备属于 ( ) A.网络服务器 B.工作站 C.共享设备 D.用户终端 9.数据库的功能中,包括数据字典、用户数据、存取路径等的是 ( ) A.数据库操纵功能 B.数据库运行管理 C.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D.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 10.下列关于Access说法错误的是 ( ) A.是Microsoft Office附带的一个组件 B.支持超级链接 C.能够在查询过程中进行统计汇总等 D.操作界面不同于Word、Excel 11. Access中,可实现随机查询要求,提高查询灵活性的查询方式是 ( ) A.交叉表查询 B.参数查询 C.操作查询 D.SQL查询 12. U/C矩阵中,C代表 ( ) A.使用 B.完成 C.功能 D.创建 13. CASE法严格的讲只是一种开发 ( ) A.过程 B.步骤 C.环境 D.方法 14.可行性分析的最后成果是 ( ) A.项目开发的初步方案 B.可行性分析报告 C.确定新项目开发有无必要和可能 D.提供当前现有信息系统的概括 15.数据字典中,数据结构任选项的表示形式为 ( ) A.( ) B.[ ] C.{ } D.( ) 16.将2007年3月1日表示为20070301,这种编码类型属于 ( ) A.顺序码 B.区间码 C.特征码 D.十进制码 17.系统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是指 ( ) A.响应时间 B.可靠性 C.吞吐量 D.处理方式 18. -般适合于比较大的系统的转换方式的是 ( ) A.直接转换 B.分段转换 C.并行转换 D.水平转换 19.改进风险对策的关键是 ( ) A.风险识别 B.风险分析 C.风险规划 D.风险监控 20.校园的主干网属于 ( ) B.局域网 A.广域网 C.城域网 D.Internet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____与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三个资源。 22.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结构中,底层工作者适用的是____。 23.管理的过程就是基于信息的________过程。 24.传统的企业都以层级式、集中式和_______方式来安排企业的专业人员,而新型的企业组织则_______ 、分权化、弹性化地安排一般人员的工作。 25.应用软件可分为_______和____。 26.通常,按照计算机网络的_______可将其分为局域网、广域网、_______和因特网。 27.数据模型包括_______、网状模型、____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28.数据的_______及内在联系的表示方式决定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29.信息系统规划的准备工作中,规划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应由组织的_______之一负责。 30.面向对象法和原型法一样需要支持其系统开发的工具,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就是_______。 31.系统分析最终以_______的形式标志可行性分析阶段任务的完成。 32.系统分析中,系统的_______是新系统开发中要采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处理方法。 33.在系统设计中,模块结构图和功能结构设计经常用到两种方法,一种是_______,另一种是系统设计者根据功能等因素直接进行功能结构设计。 34.输出设计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步骤包括:确定_______、输出内容、_______和输出方式等。 35.项目管理需要通过一个专门的组织实施,这个组织具有临时性、_______的显著特点。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管理信息系统 37.网络拓扑结构 38.模块 39. bugs 40.数据字典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二者是如何相互影响的7 42.简述E—R图的主要优点。 43.简述生命周期法形成的主要文档。 44.新系统的逻辑方案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45.人机对话设计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1. D 2.C 3.C 4.B 5.D 6.C 7.B 8.C 9.D 10. D 11. B 12.D 13.C 14.B 15.B 16.B 17.C 18. B 19.D 20.C 二、21.信息 22.执行控制子系统 23.决策 24.结构化扁平化 25.通用软件专用软件 26.覆盖范围城域网来源:考试大 27.层次模型关系模型 28.组织方式 29.主要决策者 30.统一建模语言(UML) 31.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32.逻辑方案 33.规范地由数据流程图导出初始模块结构图 34.输出类型输出格式 35.柔性化 三、36.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流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更新和维护,产生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改善协同合作、效率与决策制定,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并获利的信息处理系统。” 37.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表示的是网络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拓扑结构的设计是各种网络协议的实现基础,对网络的效率、可靠性、通信成本等都有很大影响。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总线型、环型等。 38.模块是指独立命名并且拥有明确定义的实体。系统中任何一个处理功能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模块。根据模块功能具体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逻辑模块和物理模块。 39. bugs在程序设计的开发中意思是指因忽略导致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很微小的,也可能是灾难性的。软件臭虫( bugs)和缺陷等问题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灾难后的应急救援、资源备份也是必要的。 40.数据流程图是以图形方式出现的,对于每个图形符号,将通过表格和文字的描述定义它们的细节,而这些描述和定义所组成的集合就是数据字典。 四、41.简述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二者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具体地说:一方面,组织的目标决定着信息系统的目标,组织的变化以及企业外界环境商业需求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化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业务流程重组,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企业的竞争范围,提高为顾客服务的水平。

药剂学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1.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和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的药典委员会编写,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2.         热原: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

3.粘膜给药系统:是一种经过粘膜吸收的药物释放系统 ,可以定位释放药物 ,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4.置换价::::。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的重量之比。

5.靶向给药系统:是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二、举例说明下列物质在药物制剂中的主要作用和用途是什么?

1.PEG 6000:聚乙二醇类,水溶性润滑剂。滴丸剂的水溶性基质。

2.  PEG 400:聚乙二醇类,栓剂的水溶性基质

3. 丙三醇:附加剂

4. 丙二醇:附加剂

5. 苯甲酸:防腐剂

6. 苯甲醇:防腐剂

7. NaHSO3:抗氧剂

8. HPMC:常用的薄膜衣材料(胃溶型)、高分子助悬剂、缓控释制剂的亲水胶体骨架材料。

9.淀粉:片剂填充剂

10.滑石粉:片剂助流剂

11. EC:片剂粘合剂、薄膜衣材料(水不溶型)、半合成高分子囊材、缓控释制剂的不溶性骨架材料

12.硬脂酸镁:片剂疏水性润滑剂

13.三氯一氟甲烷:气雾剂的抛射剂

14.环氧乙烷:灭菌气体

15. 甘油明胶:水溶性软膏基质

16.卡波姆:凝胶剂、粘合剂、包衣材料。

17. PVA:聚乙烯醇,膜剂的成膜材料、缓控释制剂的增黏剂。

18.β-环糊精:包合材料

19. CO2:抗氧化

20.羊毛脂:乳剂型基质。不宜单独作基质,常与凡士林合用。

三、回答下列问题

1. 何谓药物的分配系数?测定药物的分配系数对药物制剂研究有何意义?

答:药物的分配系数是指药物在两个不相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并达到平衡时浓度的比值。

分配系数对研究开发包含两相溶剂系统或其制备过程的制剂具有实际意义。(1)根据制剂的性质,通过分配系数的测定指导处方或工艺条件的设计;(2)药物分配系数的大小是反映药物经生物膜转运的重要物理参数,一般而言,具有较大油水分配系数的药物更容易穿透细胞膜转运和吸收。

2.何谓助溶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后帮助某些难溶性物质在溶媒中的溶解度并形成澄明溶液的过程称为助溶。具有助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助溶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一、增溶.二、助溶. 三、制成盐类. 四、应用混合溶剂.

3.粉体的流动性与粉体的哪些物理性质有关?改善粉体流动性咳采用哪些方法?

答:粉体的流动性与粒子的形状、大小、表面状态、密度、空隙率等有关,加上颗粒之间的内摩擦力和粘附力等的复杂关系。粉体流动性的改善方法

1.增大粒子大小  对于粘附性的粉状粒子进行造粒,以减少粒子间的接触点数,降低粒子间的附着力、凝聚力。

2.粒子形态及表面粗糙度  球形粒子的光滑表面,能减少接触点数,减少摩擦力。

3.含湿量  由于粉体的吸湿作用,粒子表面吸附的水分增加粒子间粘着力,因此适当干燥有利于减弱粒子间的作用力。

4.加入助流剂的影响  在粉体中加入0.5%~2%滑石粉、微粉硅胶等助流剂时可大大改善粉体的流动性。

4.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技术方法有哪些?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的固体分散物制备方法有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和研磨法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方法有电镜法、溶出速率法、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热分析法、核磁共振法

5.何谓包合物?将药物制成包合物有何优点?

答:包合物是由主分子和客分子两种组分加合而成,主分子具有较大的空穴结构,足以将客分子容纳在内,形成分子囊。将药物制成包合物后的优点在于:

① 药物作为客分子被包合后,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② 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③ 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或味道。

④ 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

⑤ 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⑥ 防止挥发性药物成分的散失。

⑦ 使液态药物粉末化等。

6.写出湿法制粒压片和小针剂制备工艺流程?

答:湿法制粒压片制备工艺流程:混合 润湿剂或粘合剂 制粒 干燥药物、辅料粉碎过筛 物料 软材 湿颗粒 干颗粒整粒压片小针剂制备工艺流程: :

(1)安瓿或玻璃瓶洗前处理-清洗-干燥灭菌-冷却(备用)(2)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蒸馏-注射用水(备用)(3)原料-配液-粗滤-精滤-封口-灭菌-灯检-印字-包装

7.脂质体的剂型特点是什么?

答:1.淋巴系统定向性抗癌药物包封于脂质体中,能使药物选择性地杀伤癌细胞或抑制癌细胞的繁殖,增加药物对淋巴的定向性,使抗癌药物对正常细胞和组织无损害或抑制作用,改变药物在组织中分布。2.脂质体中药物释放过程(如淋巴、肝、脾、肺等)包在脂质体内药物释放,有的是通过内吞作用被体内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细胞作为外来异物所吞噬。有的是融合作用,即脂质体的膜材与细胞膜构成物相似而融全进入细胞内。凡带电荷和液体中性的脂质体主要通过细胞内天作用进入溶酶体,然后裂解释放出药物。3.使抗癌药物在靶区具有滞留性由于肿瘤细胞中含有比正常细胞较高的浓度的磷酸酶及酰酶。4.脂质体在体内的生物运转静脉注射甲氨喋呤脂质体制剂,然后考察它的血药浓度及各脏器的分布浓度。5.延缓释药 药物包封于脂质体后在体内延缓释放后,延长作用时间。6.控制药物在组织内分布与在血液内的清除率。7.对瘤细胞的亲合性。

8.生物技术药物有何特点?

答:生物技术药物多为多肽和蛋白质类,性质很不稳定,极易变质。

9.中药剂型选择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

答:中药剂型选择的原则是“三效、三小、五方便”,即“高效、速效、长效”、“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和“生产、运输、贮藏、携带、使用方便”。 中药剂型选择的依据是1临床需要及用药对象2药物性质及处方剂量3药物的安全性和生物学特性4其它因素。

10.在药物制剂设计研究时,防止光化和氧化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煮沸除氧、加抗氧剂、加金属离子螯合剂、通惰性气体、调节PH值、避光。

四、根据抗坏血酸分子结构特点及所学过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药剂学实验,试设计制备10%抗坏血酸注射液(规格为500mg:5ml)1000ml的完整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并进行处方分析(抗坏血酸原料药按100%投料计算)

处方:维生素C  104g   碳酸氢钠  49g  亚硫酸氢钠  2g

依地酸二钠  0.05g  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

制法:在配置容器中,加配置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依地酸二钠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均匀,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以二氧化碳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滤过,溶液中通二氧化碳,灌封,最后用100度流通蒸汽15分钟灭菌。

分析处方:维生素C是主药,碳酸氢钠用来调节PH,亚硫酸氢钠是抗氧剂,依地酸二钠是螯合剂。

自考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记账凭证分为复式记账凭证和单式记账凭证的依据是( )。 A.按凭证取得的来源 B.按凭证填制的方式 C.按凭证填制的程序和用途 D.按凭证所记录经济业务的内容 2.会计人员在审核原始凭证过程中,对于手续不完备的原始凭证,按规定应( )。 A.扣留原始凭证 B.拒绝执行 C.向上级机关反映 D.退回出具单位,要求补办手续 3.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适用的外表形式是( )。 A.订本式账簿 B.活页式账簿 C.卡片式账簿 D.活页式账簿或卡片式账簿 4.按账簿的用途分类,“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属于( )。 A.分类账簿 B.日记账 C.明细分类账 D.备查账簿 5.下列情况中,属于不定期全面清查的是( )。 A.更换出纳人员对现金银行存款进行清查 B.更换仓库保管员对其保管的财产进行清查 C.年终决算前的全面清查 D.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时的财产清查 6.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的排列顺序是按照( )。 A.重要性 B.流动性 C.有用性 D.随意性 7.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不能根据总账余额直接填列的是( )。 A.实收资本 B.货币资金 C.盈余公积 D.短期借款 8.可以作为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是( )。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累计凭证 D.记账编制凭证 9.关于会计部门内部岗位责任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多人一岗 B.必须贯彻内部牵制原则,或表述为钱、账、物分管制度 C.会计人员合理分工,尽量划小核算单位,缩小会计主体 D.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转换 10.下列工作中,不属于会计人员职责的是( )。 A.进行会计核算 B.实行会计监督 C.制定经济计划、业务计划 D.编制预算和财务计划并考核、分析其执行情况 11.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基础是( )。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实地盘存制 D.永续盘存制 12.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借方表示( )。 A.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 B.负债的增加和资产的减少 C.收入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 D.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13.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一般填写在( )。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账簿 D.账页 14.采用平行登记规则,同一项经济业务,应根据审核后的会计凭证,记入有关的( )。 A.总账及所属明细账 B.汇总凭证与有关账户 C.各有关总分类账 D.各有关明细分类账 15.月末,应将期间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转入( )。 A.“生产成本”账户借方 B.“利润分配”账户借方 C.“管理费用”账户借方 D.“本年利润”账户借方 16.下列各项中,属于账实核对的是()。 A.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B.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总账核对 C.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核对 D.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 17.一般说来,单位撤消、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要进行( )。 A.全面清查 B.局部清查 C.实地盘点 D.定期清查 18.某企业12月1日所有者权益为1 000万元,12月份实现净利润2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20万元,向投资者分配利润50万元。该企业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为( )。 A.1 130万元 B.1 150万元 C.1 200万元 D.1 220万元 19.企业与银行核对银行存款余额若存在未达账项时,应编制( )。 A.往来款项对账单 B.实存账存对比表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D.盘存单 20.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取决于( )。 A.账户的格式 B.账户的结构 C.账户的用途 D.账户的性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记账凭证中,可以不附原始凭证的有( )。 A.通用记账凭证 B.单式记账凭证 C.复式记账凭证 D.更正错账的记账凭证 E.结账的记账凭证 22.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有( )。 A.记账凭证 B.汇总记账凭证 C.科目汇总表 D.记账编制凭证 E.银行对账单 23.下列账户如果出现借方余额,填列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时,则以“-”数填列的是()。 A.应付职工薪酬 B.预付账款 C.应付账款 D.预收账款 E.应交税费 24.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有( )。 A.可以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B.账务处理程序较简单 C.有利于试算平衡 D.运用会计科目多的情况下,便于记账和查阅 E.适用于规模大的经济单位 25.会计工作组织包括的内容有( )。 A.会计机构的设置 B.会计人员的配备 C.会计人员职责、权限的确定 D.会计法规、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E.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的制定 26.记账凭证填制的依据有( )。 A.付款凭证 B.收款凭证 C.原始凭证 D.原始凭证汇总表 E.备查账簿资料 27.下列费用中,属于期间费用的有( )。 A.制造费用 B.销售费用 C.管理费用 D.折旧费用 E.财务费用 28.各种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相同之处在于( )。 A.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B.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 C.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账 D.不填制记账凭证 E.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原始凭证汇总表(汇总原始凭证) 29.设置会计科目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 A.重要性原则 B.清晰性原则 C.相关性原则 D.实用性原则 R>E.统一性原则 30.根据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有( )。 A.进行会计核算 B.实行会计监督 C.拟定本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 D.参与拟定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编制预算和财务计划,并考核、分析其执行情况 E.办理其他会计事项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平行登记 32.科目汇总表 33.资产负债表 34.所有者权益 35.未达账项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6.什么是财产清查?进行财产清查有何意义? 37.什么是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复式记账法的优点是什么? 五、业务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38小题30分;39小题10分;共40分) 38.根据下列某公司10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企业收到国家投资25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2)企业收到某公司作为投资投入的新设备一台,该设备所确认的价值为48000元。 (3)企业从银行取得借款50000元,期限3个月,所得借款存入银行。 (4)仓库发出材料一批,共计60500元,其中,产品生产耗用58000元,车间一般消耗1700元,行政管理部门耗用800元。 (5)以银行存款向某公司预付购买材料的货款17600元。 (6)行政管理部门以现金购买办公用品一批,价值280元。 (7)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电费24000元,其中,生产产品耗用16000元,车间照明3000元,行政管理部门照明耗用5000元。 (8)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其中,生产车间用固定资产1600元,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1200元,共计2800元。 (9)计算本月应计短期借款利息750元。 (10)结算本月应付职工薪酬。其中,生产工人薪酬6000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500元,行政管理人员薪酬700元。 (11)月末,结转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 (12)月初在产品成本2200元,月末在产品1800元,计算并结转本月完工入库的产成品成本。 (13)盘亏设备一台,原价3000元,已提折旧1200元;经批准转作营业外支出。 (14)经批准结转盘盈现金1400元。 (15)向预付货款的某公司发出产品500件,单价80元。 39.根据以下大华公司2009年12月31日部分总账和明细账的余额,计算并填列资产负债表中括号内的数字。 大华公司2007年12月31日部分账户余额 单位:元 总分类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 借或贷 余 额 原材料 借 62 000 在途物资 借 3 200 生产成本 借 6 000 库存商品 借 25 000 应收账款 ——甲公司 ——乙公司 借 借 贷 2 000 3 000 1 000 应付账款 ——丙公司 ——丁公司 贷 贷 借 3 200 4 700 1 500 预付账款 ——戊公司 借 借 1 400 1 400 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 贷 贷 26 000 26 000 应付股利 贷 15 000 预收账款 ——丑公司 ——寅公司 贷 借 贷 1 300 1 200 2 500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大华公司 2009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资产 期末数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期末数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存货 流动资产合计 长期投资: 长期债权投资 长期投资合计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合计 2 900 24 000 ( ) ( ) ( ) ( ) 21 000 21 000 102 000 102 000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股利 流动负债合计 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 长期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合计 35 000 ( ) ( ) ( ) ( ) 25 000 25 000 140 000 4 000 ( ) ( ) 资产总计 (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记账凭证按凭证填制的方式可分为复式记账凭证和单式记账凭证。 2.D【解析】会计人员在审核原始凭证过程中,对于手续不完备的原始凭证,应退回出具单位,要求补办手续。 3.A【解析】订本式账簿适用于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4.D【解析】账簿按其用途分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属于备查账簿。 5.D【解析】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时的财产清查按清查范围分属于全面清查,按清查时间分属于不定期清查。 6.B【解析】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的按其流动性排列。 7.B【解析】货币资金项目,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8.B【解析】累计凭证和记账编制凭证均属于原始凭证,原始凭证不能作为登记总账的依据。 9.C【解析】会计人员合理分工,尽量划小核算单位,缩小会计主体不符合会计部门内部岗位责任制的要求。 10.C【解析】会计人员的职责主要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拟定本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参与拟定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编制预算和财务计划,并考核、分析其执行情况和办理其他会计事项。 11.B【解析】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12.A【解析】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借方表示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减少。 13.B【解析】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一般填写在记账凭证上。 14.A【解析】采用平行登记规则,同一项经济业务,应根据审核后的会计凭证,记入有关的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 15.D【解析】期间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期末应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16.A【解析】账实核对,是指将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账簿的账面余额与的实存数额进行核对。具体内容包括:(1)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实际数额是否相符;(2)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是否相符;(3)各种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实存数额是否相符;(4)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分类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的账面记录是否 相符。 17.A【解析】一般说来,单位撤消、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要进行全面清查。 18.B【解析】该企业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为1 000万元+200万元-50万元=1150万元。 19.C【解析】企业与银行核对银行存款余额若存在未达账项时,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D【解析】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 二、多项选择题 21.DE【解析】一般来说记账凭证后面应附有原始凭证,但结账和更正错账的记账凭证后面可以不付原始凭证。故答案为:DE 22.ABC【解析】企业采用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不同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也有所不同,本题中可以作为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有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故答案为:ABC 23.AE【解析】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账户如果有借方余额应用“-”在资产负债表中填列。故答案为:AE 24.AB【解析】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优点: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总分类账较详细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来龙去脉清楚;便于了解经济业务动态和查对账目。故答案为:AB 25.ABD【解析】会计工作组织,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法规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以及会计档案的保管等一系列工作。故答案为:ABD 26.CD【解析】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故答案为:CD 27.BCE【解析】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故答案为:BCE 28.AE【解析】各种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有很多相同点,但也有区别。各种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故答案为:AE 29.BCDE【解析】设置会计科目必须遵循的原则有:清晰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统一性原则。故答案为:BCDE 30.ABCDE【解析】会计人员的职责主要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拟定本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参与拟定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编制预算和财务计划,并考核、分析其执行情况和办理其他会计事项。故答案为:ABCDE 三、名词解释 31.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要根据同一会计凭证,一方面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登记该总分类账户所属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32.科目汇总表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照相同账户的借方和贷方进行归类后编制的。在科目汇总表中,定期汇总计算出每一个总账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并填入科目汇总表的相应栏内。 33.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即某一特定日期关于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其相互关系,它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务报表之一。

25.下列关于“地域方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地域方言随社群分化而形成

B.地域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变体

C.地域方言有独立的结构系统

D.语音差异是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

E.地域方言间的差异一定小于语言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调位

27.语法意义

28.自源文字

29.语音合成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人们无法从汉语普通话“桃’’和“花”的语音形式(táo和huā)推知这两个语言符号的.意义,却可以在知道“桃”和“花”意义的基础上推知语言符号“桃花”的意义。请根据语言符号的性质对这种现象作出说明。

31.举例说明基本语汇的重要特点。

32.科学实验是如何发现思维可以先于语言而产生和脱离语言而存在的证据的?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比较和归纳下列汉语普通话音节和英语音节在音节类型上的异同。

汉语:[kau55](高) [kau51](告) [t ia 55 ](江) [t u55](周)

英语:[tr k](卡车) [sn u](雪) [faiv](五) [si ](唱)

34.请分别指出下列两个语言片断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说明这些不同的结构

和意义在语音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A.想起来了

B.北京人多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结合实例说明非理性意义在词义构成中的地位以及非理性意义的类型。

36.举例说明双语现象的性质以及双语同语言转用的关系。

自考试题:文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西方,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人是

A.卢克莱修

B.西塞罗

C.贺拉斯

D.朗吉弩斯

2.苏轼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属于

A.品质阅读

B.情感阅读

C.价值阅读

D.兴趣阅读

3.“轮到你朗诵时你才说话。”这里的“说话”指的是

A.语言结构

B.言语动作

C.言语产品

D.语言组织

4.提出“得意而忘言”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5.李清照的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音律上的特色是

A.叠韵

B.叠字

C.重复

D.双声

6.意境论的源头可上溯至

A.《老子》

B.《论语》

C.《孟子》

D.《庄子》

7.福斯特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区分为

A.典型人物与类型人物

B.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C.表意人物与象征人物

D.悲剧人物与喜剧人物

8.缺少了塑造形象的单位,就会损失故事的

A.完整性

B.连续性

C.思想性

D.生动性

9.与故事时间前后顺序不同的叙述次序统称为

A.顺时序

B.逆时序

C.倒叙

D.插叙

10.“一个伟大抒情诗人有力量使得我们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说这句话的

人是

A.布洛克

B.克罗齐

C.卡西尔

D.科林伍德

11.语句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正确,这样的修辞策略一般称为

A.反讽

B.隐喻

C.典故

D.悖论

12.刘勰“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的说法强调的是文体的

A.通变

B.格调

C.风骨

D.体性

13.威克纳格认为史诗和戏剧诗人的风格属于

A.想象的风格

B.智力的风格

C.情绪的风格

D.悲壮的风格

14.认为风格是“作家消除自己和读者之间的一切隔阂的能力”的作家是

A.托尔斯泰

B.高尔基

C.高尔斯华绥

D.狄更斯

15.中国最早的诗论是

A.《二十四诗品》

B.《典论·论文》

C.《文赋》

D.《毛诗序》

16.从本质特征来看,艺术想象是一种

A.科学活动

B.认识活动

C.思想活动

D.审美活动

17.主张把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的批评方法是

A.后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

B.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

C.英美新批评派的批评方法

D.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

18.文学有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之分,通俗文学有时又称为

自学考试模拟题

25.下列关于“地域方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地域方言随社群分化而形成

B.地域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变体

C.地域方言有独立的结构系统

D.语音差异是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

E.地域方言间的差异一定小于语言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调位

27.语法意义

28.自源文字

29.语音合成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人们无法从汉语普通话“桃’’和“花”的语音形式(táo和huā)推知这两个语言符号的.意义,却可以在知道“桃”和“花”意义的基础上推知语言符号“桃花”的意义。请根据语言符号的性质对这种现象作出说明。

31.举例说明基本语汇的重要特点。

32.科学实验是如何发现思维可以先于语言而产生和脱离语言而存在的证据的?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比较和归纳下列汉语普通话音节和英语音节在音节类型上的异同。

汉语:[kau55](高) [kau51](告) [t ia 55 ](江) [t u55](周)

英语:[tr k](卡车) [sn u](雪) [faiv](五) [si ](唱)

34.请分别指出下列两个语言片断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说明这些不同的结构

和意义在语音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A.想起来了

B.北京人多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结合实例说明非理性意义在词义构成中的地位以及非理性意义的类型。

36.举例说明双语现象的性质以及双语同语言转用的关系。

自考试题:文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西方,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人是

A.卢克莱修

B.西塞罗

C.贺拉斯

D.朗吉弩斯

2.苏轼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属于

A.品质阅读

B.情感阅读

C.价值阅读

D.兴趣阅读

3.“轮到你朗诵时你才说话。”这里的“说话”指的是

A.语言结构

B.言语动作

C.言语产品

D.语言组织

4.提出“得意而忘言”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5.李清照的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音律上的特色是

A.叠韵

B.叠字

C.重复

D.双声

6.意境论的源头可上溯至

A.《老子》

B.《论语》

C.《孟子》

D.《庄子》

7.福斯特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区分为

A.典型人物与类型人物

B.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C.表意人物与象征人物

D.悲剧人物与喜剧人物

8.缺少了塑造形象的单位,就会损失故事的

A.完整性

B.连续性

C.思想性

D.生动性

9.与故事时间前后顺序不同的叙述次序统称为

A.顺时序

B.逆时序

C.倒叙

D.插叙

10.“一个伟大抒情诗人有力量使得我们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说这句话的

人是

A.布洛克

B.克罗齐

C.卡西尔

D.科林伍德

11.语句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正确,这样的修辞策略一般称为

A.反讽

B.隐喻

C.典故

D.悖论

12.刘勰“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的说法强调的是文体的

A.通变

B.格调

C.风骨

D.体性

13.威克纳格认为史诗和戏剧诗人的风格属于

A.想象的风格

B.智力的风格

C.情绪的风格

D.悲壮的风格

14.认为风格是“作家消除自己和读者之间的一切隔阂的能力”的作家是

A.托尔斯泰

B.高尔基

C.高尔斯华绥

D.狄更斯

15.中国最早的诗论是

A.《二十四诗品》

B.《典论·论文》

C.《文赋》

D.《毛诗序》

16.从本质特征来看,艺术想象是一种

A.科学活动

B.认识活动

C.思想活动

D.审美活动

17.主张把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的批评方法是

A.后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

B.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

C.英美新批评派的批评方法

D.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

18.文学有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之分,通俗文学有时又称为

专升本模拟试题

200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三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 》,春秋末期孙武所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2.傅雷,现代著名________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一生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译著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以________(作家名)的名著译作最为著名。 3.《哀郢》,屈原的代表作之一,选自《 》(九歌/九章),写于公元前278年________国攻破楚国都城郢后楚顷襄王东迁、百姓离难的日子里。 4.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作家。其最为人所称道的诗是诗人第二次离开英国剑桥(又称康桥)大学时所作的《 》。 5.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_(唯心/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主要著述有《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中的"徒"的意思是:( ) A、白白地 B、仅仅 C、徒弟 D、空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句中的"遂"应解释为:( ) A、顺便 B、于是 C、索性 D、干脆 3.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文以志。"( ) (1) 此句中"为"应解释为:( ) A、充当 B、做 C、变成 D、是 (2) 此句中的"志"应解释为:( ) A、志愿 B、记录 C、标志 D、志士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此句唐诗的作者是:( ) 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杜牧 5.分辨下列语句中"发"字的用法(将对应当答案编号填入括号内): (1) 明朝散发弄扁舟( ) (2) 早发白帝城( ) (3) 当春乃发生( ) (4) 一发而不可收拾( ) A、发生 B、出发 C、发表 D头发 E、发展 6."天行有常"中"常"的意思是:( ) A、规律 B、常常 C、长 D、往往 三、翻译题(将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共计24分) 令既具(商鞅的新法令已经写好了),未布(颁布)。恐民只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市场)南门,募民有能徙置(移到)北门者,予(赏赐)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立刻)予五十金,以明(表明)不欺。卒(最终)下令。 ——《史记。商君列传》 四、简答题(10分) 简述《左忠毅公逸事》一文的主题思想。 五、鉴赏分析题(20分) 试分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六、作文(50分) (略) 200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1. ______,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父亲苏洵、弟弟______,号称"三苏".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诗词文赋皆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雨果,法国杰出的______(浪漫/现实)主义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代表作有《 》等。 3.蒲松龄,清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主要著述有短篇小说集《 》。 4.泰戈尔,______(国名)诗人。著有《新月集》、《园丁集》、《 集》等。 5.《 》,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此句中的"而"的意思是:( ) A、而且 B、你们 C、你们的 D、你 2."苍然暮色,自远而止,止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此句中的"犹"应解释为:( ) A、仍旧 B、如同 C、犹豫 D、如何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此句中的"耳"应解释为: A、名词 B、连词 C、副词 D、语气词 4.我们应该责备治河的人,不事先预防,只晓得糊涂搪塞,虚糜国币,一旦有事,就互相推诿,但救目前。 (1)此句中的"搪塞"应解释为:( ) A、糊弄 B、堵塞 C、敷衍 D、蒙 (2)此句中的"虚糜"应解释为:( ) A、浪费 B、声张 C、浮华 D、虚度 5.《威廉。詹姆斯致学生书》的文体是: A、书信 B、记叙性文章 C、美文 D、议论文 6.指出下列语句中"阴"的意思: (1)、孤舟一系故园心 (2)、两朝开济老臣心 (3)、竹篱茅舍自甘心 (4)、乐事还同万众心 A、 老者之心 B、 心甘情愿之心 C、 思乡之心 D、 与民同乐之心 三、翻译题(24分)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之役并俦。 ——孙中山《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文》 四、简答题(10分) 简述《聊斋志异。席方平》一文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意识。 五、鉴赏分析题(20分) 试分析《回声》一诗的思想内容: 你躲在峡谷, 她站在山崖上, 你不理她, 她不理你, 你喊她, 她喊你, 你骂她, 她骂你, 千万不要和她吵嘴, 最后一声总是她的。 六、作文(50分) (略) 2008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历史高分复习方法 一、时间安排。进入倒计时状态,大家的时间都很紧张,这就需要我们能合理地安排时间。首先要根据老师的课程安排拟订一个“宏观”计划:比如先复习古代史,再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最后再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其次根据“宏观”计划再制定一个符合自己时间的“微观”计划:例如每天下午一点至一点半之间必须巩固历史基础知识。但记住:务必使自己每天的学习都在计划中进行。 二、立足书本。成考试题无论怎样灵活和新颖,总是万变不离课本的。对基本史实的掌握是学习历史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考前一定要回归课本,全面复习,达到能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多从原因、过程、评价、影响、本质等几方面来掌握。在平时的学习中则做到“温故知新”与“温新知故”相结合:学习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应想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学习到明清时期的文化就应回想起唐宋时期的文化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三、适量的习题。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买一两本好的参考书,看上面典型高考试题的解析;做上面既基础又新颖的选择题;抄上面经典的简答题的答案,最好能记住以便灵活的运用到其它材料题或简答题上。注意综合比较,穿插训练各类貌似题,注意对简答题材料分析等综合性强的试题的分析研究。对一些典型例题,还要变换角度,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充分发挥题目的潜在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四、记忆方法。不可否认,历史学习中要求记忆的东西确实很多。我建议在背诵时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以历史时间为主轴: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可以把1640年到1689年各年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形成一条历史线索。二是把同类性质的事件联系在一起比较记忆,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例如可以把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进行比较,从而帮助记忆。 当然,复习应考中要保持好的心理状态,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保证学习的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8年成考高起点英语动名词语法复习 1 动名词作主语、宾语和表语 1)作主语 Fighting broke out between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南方与北方开战了。 2)作宾语 a. 动词后加动名词doing作宾语 V+ doing sth admit 承认 appreciate 感激,赞赏 avoid 避免 complete 完成 consider 认为 delay 耽误 deny 否认 detest 讨厌 endure 忍受 enjoy 喜欢 escape 逃脱 prevent阻止 fancy 想象 finish 完成 imagine 想象 mind 介意 miss 想念 postpone 推迟 practise 训练 recall 回忆 resent 讨厌 resist 抵抗 resume 继续 risk 冒险 suggest 建议 face 面对 include 包括 stand 忍受 understand 理解 forgive 宽恕 keep 继续 举例: (1)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your radio a little,please? (2)The squirrel was lucky that it just missed being caught. b.词组后接doing admit to prefer…to be used to lead to devote oneself to object to stick to busy look forward to(to为介词) no good, no use, It is worth…, as well as, can not help, It is no use /good be tired of be fond of be capable of be afraid of be proud of think of / about hold off put off keep on insist on count on / upon set about be successful in good at take up give up burst out prevent … from… 3)作表语 Her job is washing,cleaning and taking care of the children. 2 worth 的用法 worth,worthy,worth-while都为adj.意为"值得". 1. worth:be worth + n.当名词为金钱时,表示"…… 值得……" be worth doing sth."……某事值得被做" The question is not worth discussing again and again. 2. worthy:be worthy of +n.当名词为抽象名词时表示"……值得……" be worthy to be done "某事值得被做" The question is not worthy to be discussed againand again. 3. worth-while:be worth-while to do sth"值得做某事" worth while:It is worth while doing sth It is worth while ** to do sth. 典型例题 It is not ____ to discuss the question again and again. A.worth B.worthy C.worth-while D.worth while 答案C. 由worth的用法可知,此句只适合词组be worth-while to do sth.。因此选C.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 海南成考网在下文为您带来了历年海南成考专升本《英语》模拟试题与答案等相关内容,快来看看你能得多少分吧! (1) They lives ______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ad. A. in B. on C. for D. by 答案:B (2) Just think Ann got the house _______ all by herself! A. paint B. be painted C. to paint D. painted 答案:D (3) _______ that we were late,we started to run. A. Know B. To know C. Knowing D. Being known 答案:C (4) He didn‘t go to France,the doctor suggested that he _______there. A. won‘t go B. not go C. not to go D. didn’t go 答案:B (5) Nothing could stop _______. A. him come B. that the came C. him from coming D. him to come 答案:C (6) The problem of pollution in this city is more serious than ______ in other cities. A. that B. it C. this D. those 答案:A (7) Coal ________ electricity very often. A. is used to producing B. is used to produce C. used to produce D. used to producing 答案:B (8) A few years later,I found my hometown completely _______. A. changed B. changing C. to be changed D. to change 答案:A (9) ________,I would have gone to see him. A. Have I had time B. Had I time C. Had I had time D. would I have had 答案:C (10) Since the road is wet this morning,last night _______. A. it must be raining B. it must rain C. it must have rained D. it must have been rained 答案:C ————海南成人高考专升本试题题库———— 以上就是历年海南成考专升本《英语》模拟试题与答案(一)的全部内容。海南成人高专起本考试题题库栏目为广大考生提供海南成考专科起点升本科试题题库、海南成人高考专起本英语试题题库、海南成人高考专起本高等数学试题题库、海南成人高考专起本政治试题题库等相关资讯。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编写说明专升本全真模拟试卷 政治(第一模拟)专升本全真模拟试卷 政治(第二模拟)专升本全真模拟试卷 政治(第三模拟)专升本全真模拟试卷 政治(第四模拟)专升本全真模拟试卷 政治(第五模拟)专升本全真模拟试卷 政治(第六模拟)专升本全真模拟试卷 政治(第七模拟)专升本全真模拟试卷 政治(第八模拟)专升本全真模拟试卷 政治(第九模拟)专升本全真模拟试卷 政治(第十模拟)专升本全真模拟试卷 政治(第十一模拟)专升本全真模拟试卷 政治(第十二模拟)专升本全真模拟试卷 政治(第十三模拟)参考答案及要点解析附录2005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政治试题2005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2006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政治试题2006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2007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政治试题2007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200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政治试题200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2009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政治试题2009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自学考试模拟试题

【第一篇】

一、 名词解释

1.脂肪变性:细胞浆内甘油三脂(中性脂肪)的蓄积。

2.营养不良性钙化:继发与局部变性,坏死组织,或其他异物内的钙化。

3.包裹:坏死灶如较大、或坏死物质难干溶解吸收,或不完全机化,最初是由肉芽组织包裹,以后则为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

4.萎缩:是指已经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5.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见于左心室内膜下心肌和乳头肌,呈黄色条纹与暗红色心肌相间,似虎皮斑纹。

二、 选择题

1 老年人产生萎缩的器官主要有 (B)

A 心、肾 B 脑、心 C 肝、肺 D 心、肺 E 肾、脑

2 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时,其脂滴的主要成分是 (D)

A 磷脂 B 胆固醇 C 脂褐素 D 中性脂肪 E 蛋白质

3 发生液化坏死基本条件 (D)

A 含较多的可凝固蛋白 B 组织凝血较严重

С 有****菌感染 D 产生蛋白酶较多 E 组织较松软

4 下列哪项不属于萎缩:(E)

A 老年男性的睾丸 B 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心脏

C 脊髓灰质炎患儿的下肢肌肉 D 成年女性的子宫

E 心肌梗死后心室壁变薄

5 实质器官中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

A 心脏 B 肝脏 C 脾脏 D 肺脏 E 肾脏

三、 是非判断题

1 心衰细胞中出现色素颗粒是脂褐素。(╳)

2 心肌脂肪性引起“虎斑心”时,最易出现变化的部位是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

3 血管壁玻璃样变时,形成病变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

4 胃粘膜上皮可发生肠上皮化生,但绝不可能发生鳞状上皮化生。(╳)

5 萎缩是适应性变化,去除原因后,都可恢复正常。(╳)

四、 简答题

1 试述“三性”坏疽的区别。

答:

干性 湿性 气性

病因 A阻塞、V通 A、V均阻塞 深且开口性损伤,有含气菌

部位 四肢多 肠、肺子宫等 深部肌肉

特点 干、分界清 界线不清 气泡成蜂窝状

临床 症状轻,预后好 毒血症明显预后差 毒血症差,预后差,截肢

2 试述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结果?

答:1)形成原因:血管中逸出的cell被巨噬细胞摄入,经其溶酶体降解。在巨噬细胞质内,来自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的Fe3+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铁蛋白微粒,若干铁蛋白微粒聚集成光镜下可见的含铁血黄素。

2)形态:HE染色呈棕黄色,较粗大,有折光的颗粒。

3)临床意义:①局部沉着过多,提广陈旧性出血,可继发纤维化。②全身性沉着,多系溶血性贫血,多次输血,肠内铁吸收过多。

【第二篇】

一、名词解释:

1 化生:由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

2 机化:由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它异物过程,最终形成瘢痕组织。

3 溃疡:皮肤和粘膜的坏死组织崩解或液化后脱离原来的组织,可留下局部组织缺损,称为溃疡。

4 坏疽:是身体内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大气相通部位的较大范围坏死,并因有****菌生长而继发****。

5 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细胞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有人也称之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二、选择题:

1 下列器官肥大时不伴细胞增生是 (C)

A 乳腺 B 甲状腺 C 心脏 D 肝脏 E 肾脏

2 在萎缩肌细胞内可见 (B)

A 含铁血黄素 B 脂褐素 C 黑色素 D 胆色素 E 纤维素

3 下列哪项变性实质上为组织坏死 (C)

A 细胞水变性 B 玻璃样变性 C 纤维素样变性

D 粘液样变性 E 淀粉样变性

4 全身性营养不良时,最早发生萎缩的器官或组织是 (A)

A 脂肪组织 B 心肌 C 脑 D 骨骼肌 E 肝

5.下列病变,哪些可以出现机化过程 (ABCDE)

A 较大的血管内血栓 B 较大的血肿

C 心肌梗死 D 组织内死亡的寄生虫卵

E 纤维素性粘连

三、 是非判断题:

1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属于玻璃样变。 (╳)

2 虎斑心是由于心肌脂褐素沉着。 (╳)

3 急性肠扭转最可能引起湿性坏疽。 (√)

4 两端开放的通道样坏死性缺损称窦。 (╳)

5 细动脉壁的透明变性多为弥漫性的多器官受累。(√)

四、 简答题

1 试比较肥大和增生这两种不同的病理过程。

答:组织、细胞体积增大称为肥大。肥大可发生于任何器官。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所致,但肾、前列腺等的肥大则常因细胞数增多所致。组织、器官内组成的细胞数增多,称为增生。常发生于具有增殖分裂能力的细胞,如表皮组织、子宫内膜等。而不出现于心肌、骨骼肌。一般来说对机体适应反应积极意义,但有时也可能化为肿瘤。

2 组织坏死的结局有哪些?

答:1)溶解吸收 来自坏死组织本身和中性粒细胞的溶蛋白酶将坏死物质进一步分解液化,尔后由淋巴管或血管加以吸收,不能吸收的碎片由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2)分离排出 较大的坏死灶周围发生炎症反应,白细胞释放溶蛋白酶,溶解吸收加速,使坏死灶与健康组织分离。在皮肤,粘膜可形成溃疡,在肾、肺内脏可形成空洞。

3)机化 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最终形成纤维瘢痕。

4)包裹钙化 坏死灶较大,或坏死物质难以溶解吸收,或不能完全机化,则由周围新生结缔组织加以包裹,其中的坏死物有时可发生钙化。

【第三篇】

一、 名词解释:

1 修复:指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修复后可完全或部分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 肉芽组织:由旺盛增生的毛细血管、纤维结缔组织和各种炎性细胞组成,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成鲜嫩的肉芽,故名。见于损伤的纤维性修复。

3 瘢痕组织:即纤维化的肉芽组织。肉芽组织中纤维成分增多,纤维细胞越来越少,剩下少量转变为纤维细胞,毛细血管闭合消失,留下很少的小动脉和小静脉,这种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的,血管稀少的组织称为瘢痕组织,色灰白,质地较硬,缺乏弹性。

二、 选择题

1 关于创伤一期愈合正确的是: (B)

A 无感染故无炎症,仅有表皮再生、无肉芽组织生长

B 无感染、有轻度炎症,表面再生先于肉芽组织生长

C 无感染故无炎症,表皮再生先于肉芽组织生长

D 无感染有轻度炎症,肉芽组织填平伤口后表再生覆盖

E 无感染故无炎症,肉芽组织填平伤口后表皮再生覆盖

2 关于再生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D)

A 一侧肾脏摘除后,另一侧肾脏体积增大 B 胃肠道粘膜缺损后由表层上皮增生修补

C 神经细胞通过脱髓鞘后再生 D 分化低的组织再生能力强

E 横纹肌损伤均不能再生

3 影响伤口愈合的局部因素不包括 (C)

A 严重感染 B 电离辐射 C 含硫氨基酸缺乏

D 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E 手术缝线

4 下列关于瘢痕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BE)

A 瘢痕中的胶原纤维最终与皮肤表面平行 B 与腹壁疝有关

C 脑液化性坏死通过纤维瘢痕修复 D 瘢痕的抗拉力强度可与正常皮肤相同

E 瘢痕的抗拉力强度主要由胶原纤维的量及其排列状态决定

三、 是非判断题:

1 毛细血管的再生过程是以出芽方式来完成的。 (√)

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能引起纤维细胞、平滑机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增生和游走。(╳)

3 细胞损伤后能否重新构建为正常结构依赖于细胞外基质。(√)

4 纤维性修复必须通过肉芽组织的增生才能完成。 (√)

【第四篇】

一、 名词解释:

1 修复:指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修复后可完全或部分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 肉芽组织:由旺盛增生的毛细血管、纤维结缔组织和各种炎性细胞组成,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成鲜嫩的肉芽,故名。见于损伤的纤维性修复。

3 瘢痕组织:即纤维化的肉芽组织。肉芽组织中纤维成分增多,纤维细胞越来越少,剩下少量转变为纤维细胞,毛细血管闭合消失,留下很少的小动脉和小静脉,这种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的,血管稀少的组织称为瘢痕组织,色灰白,质地较硬,缺乏弹性。

二、 选择题

1 关于创伤一期愈合正确的是: (B)

A 无感染故无炎症,仅有表皮再生、无肉芽组织生长

B 无感染、有轻度炎症,表面再生先于肉芽组织生长

C 无感染故无炎症,表皮再生先于肉芽组织生长

D 无感染有轻度炎症,肉芽组织填平伤口后表再生覆盖

E 无感染故无炎症,肉芽组织填平伤口后表皮再生覆盖

2 关于再生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D)

A 一侧肾脏摘除后,另一侧肾脏体积增大 B 胃肠道粘膜缺损后由表层上皮增生修补

C 神经细胞通过脱髓鞘后再生 D 分化低的组织再生能力强

E 横纹肌损伤均不能再生

3 影响伤口愈合的局部因素不包括 (C)

A 严重感染 B 电离辐射 C 含硫氨基酸缺乏

D 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E 手术缝线

4 下列关于瘢痕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BE)

A 瘢痕中的胶原纤维最终与皮肤表面平行 B 与腹壁疝有关

C 脑液化性坏死通过纤维瘢痕修复 D 瘢痕的抗拉力强度可与正常皮肤相同

E 瘢痕的抗拉力强度主要由胶原纤维的量及其排列状态决定

三、 是非判断题:

1 毛细血管的再生过程是以出芽方式来完成的。 (√)

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能引起纤维细胞、平滑机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增生和游走。(╳)

3 细胞损伤后能否重新构建为正常结构依赖于细胞外基质。(√)

4 纤维性修复必须通过肉芽组织的增生才能完成。 (√)

【第五篇】

一、名词解释

1 修复: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可形成的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

2 再生: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

3 瘢痕组织:肉芽组织经及建成熟形成的结缔组织。

二、选择题

1 细胞周期包括 (ABCDE)

A G1期 B G2期 C Gο期 D S期 E M期

2 细胞增殖周期包括 (ABDE)

A G1期 B G2期 C Gο期 D S期 E M期

3 组成细胞外基质的是 (ABC)

A 胶原蛋白 B 蛋白多糖 C 粘连糖蛋白 D 各种血细胞 E 膜磷脂

三、是非判断题

1 平滑肌细胞是永久性细胞。 (╳)

2 不论损伤程度,骨折后可完全修复。 (╳)

3 瘢痕修复必须经历肉芽组织阶段。 (√)

四、 简答题

1 比较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在创口修复及愈合的区别。

答:一期愈合: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修复①表面24~48小时内将伤口覆盖②第三天肉芽组织填满伤口 ③5-7天伤口两侧胶原纤维连接,达到愈合标准。愈后切口数月形成一条白线状。

二期愈合: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修复,由于坏死组织多,或由于感染,继而引起组织变性,坏死只能等到感染组织被清除,再生才能开始;伤口大,收缩明显,以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多量肉芽组织将伤口填平。除以上外,如伤口面积过大,上皮不能增殖添补,必须殖皮。愈后:形成较大。

2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答:1)全身因素 ①年龄 ②营养

2)局部因素 ①感染与异物 ②局部血液循环 ③神经支配 ④电离辐射

【第六篇】

一、 名词解释:

1 心衰细胞:左心衰竭时出现在肺泡腔内的吞噬了含铁血黄素的巨 嗜细胞称之为心衰细胞。

2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小叶中央区除淤血外,肝细胞因缺氧而萎缩、变性或消失,小叶外围肝细胞出现脂肪样变,这种相间的病变使得肝切面呈槟榔状花纹,故称之为槟榔肝。

3 混合血栓:一般位于延续性血栓的体部,由血小板小梁、纤维蛋白、白细胞和红细胞组成,呈褐色与灰白色条纹状,多发生于血流缓慢的静脉。

4 栓塞:血管内出现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至远处阻塞血管,这种现象成为栓塞。

二、选择题:

1 脂肪栓塞患者的一般死亡原因是 (C)

A 动脉系统栓塞 B 脂肪分解产物引起中毒

C 肺水肿和心功能栓 D 肾小动脉栓塞 E 脑小动脉栓塞

2 下列哪种情况不易形成静脉血栓: (B)

A 充血性心力衰竭 B 急性黄色肝萎缩

C 白细胞增多症 D 外科手术后的病人 E 肺癌晚期患者

3 下列哪些器官不发生出血性梗死 (CD)

A 肾 B 心 C 肺 D 小肠 E 小脑

4 出血可见于 (ABCDE)

A 败血症 B 维生素C缺乏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E 血友病

三、是非判断题

1 脾静脉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 (╳)

2 减压病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气泡栓塞引起的。(╳)

3 引起贫血性梗死的原因是动、静脉同时受阻。 (╳)

4 致肺出血性梗死的原因主要是肺动脉栓塞。 (╳)

四、简答题:

1 比较梗死两种类型的病理变化。

答:(1)贫血性梗死:

1)肉眼:①外观呈锥体形,灰白色 ②切面呈扇形 ③边界清楚 ④尖端朝向器官中心,底部靠近器官表面梗死周边可见充血,出血带。

2)镜下:①梗死区为凝固性环死(脑为液化性坏死)②梗死边缘有明显的充血和出血③梗死边缘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等。

(2)出血性梗死:

1)肉眼:①梗死区呈暗红色或紫褐色 ②有出血 ③失去光泽,质地脆弱 ④边界较清 ⑤肺的出血性梗死的底部靠近肺膜,尖部指向肺门的锥病灶。

2)镜下:①梗死区为凝固性环死 ②梗死边缘有明显的充血和出血 ③梗死边缘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等。

2 简答淤血的原因、病变、结局。

答:(1)原因:①静脉受压 ②静脉阻塞 ③心力衰竭

(2)病变:1)肉眼①淤血组织器官体积增大②呈暗红色③皮肤淤血时发绀,温度下降。2)镜下①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充血②有时伴水肿③实质细胞变性

(3)结局:①淤血时间短可以恢复正常 ②淤血时间长则组织或器官,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至淤血性水肿,体积增大,淤血性硬化。

3 简述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三者相互关系

答:(1)1)血栓形成: ①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②血液成分凝固③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2)栓塞: ①循环血流中②异常物质随血液滚动③阻塞血管腔的过程;

3)梗死: ①动脉阻塞 ②侧支循环不能代偿③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

(2)三者相互关系: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梗死(无足够侧支循环时发生)

【第七篇】

一、名词解释:

1 透明血栓:当机体发生DIC时,在全身微循环小血管内产生的一种由纤维蛋白组成的,只能在镜下见到的微血栓.

2 淤血: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发生的充血,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淤血。

3 梗死:器官或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称为缺血,由血管阻塞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

二、选择题:

1 延续性血栓的形成顺序为 (A)

A 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

B 混合血栓,红色血栓,白色血栓

C 红色血栓,白色血栓,混合血栓

D 混合血栓.白色血栓.红色血栓

E 红色血栓.混合血栓.白色血栓

2 脑梗死可发生于 (ABDE)

A 二尖瓣狭窄全并血栓形成 B 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

C 右心室心肌梗死合并附壁血栓 D 主动脉瓣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E 房间隔缺损患者大腿深部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

3 门静脉高压时建立的主要侧支循环有 (ABC)

A 肠系膜下静脉→直肠静脉→髂内静脉→下腔静脉

B 脐静脉→脐周腹壁静脉→腹上静脉→乳内静脉→上腔静脉

C 胃冠状静脉→食管下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

D 肠系膜上静脉→髂内静脉→下腔静脉

E 门静脉→脾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

三、是非判断题:

1 大脑中动脉的血栓栓塞,其栓子可能来源于脉静脉。 (╳)

2 只需在肺的毛细血管或小动脉内见到角化上皮,胎毛.胎脂和胎粪等羊水成分就可诊断为羊水栓塞。 (√)

3 血栓形成是指活体的心血管内发生异物阻塞的过程。 (╳)

4 脾.肾.肠易发生贫血性梗死。 (╳)

四、简答题:

1 简述栓塞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后果。

答:(1)栓塞的类型: ①血栓栓塞;②气体栓塞;③脂肪栓塞;④羊水栓塞;⑤其他如寄生虫及其虫卵栓塞,肿瘤细胞栓塞等。

(2)后果: ①肺动脉栓塞,可致肺出血梗死,甚至致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之;②脑动脉栓塞,可致脑梗死,呼吸和心血管中抠的梗死可引起患者死之;③肾动脉栓塞,可引起肾脏梗死;④脾动脉栓塞可引起脾脏梗死;⑤肠系膜动脉栓塞可致肠梗死,湿性坏疽形成;⑥肝动脉栓塞,可引起肝梗死等.

2 简述淤血的原因,病变及其结局。

答:(1)淤血的原因:①静脉受压;②静脉阻塞;③心力衰竭。

(2)病变:肉眼观:淤血组织,器官体积增大,呈暗红色,皮肤淤时发绀,温度下降;镜下观:①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充血②有时伴水肿;③实质细胞变性。

(3)结局:①淤血时间短可以恢复正常;②淤血时间长则组织或器官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致淤血性水肿,体积增大,淤血性硬化。

【第一篇】

一.名词解释:

1.资本——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可以划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知识。

2.工业化——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是:“第一,来自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份额一般上升 第二,从事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人口一般也表现为上升的趋势”。

3.就业不足——一个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他愿意并能够工作的时间。

4.工业化度——工业制造净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5.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

6.城市化——城市化是三个社会过程的有机统一,即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引起现代产业向城市的聚集过程,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中集中过程和城市生活方式不断扩大过程相统一的社会进程。

7.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通过对各种发展理论和战略,经济体制的可行性对策进行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发达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8.经济增长:所谓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指不发达经济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伴随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甚至观念、习俗的变革的经济增长。

9 托达罗模式的基本内容:按照托达罗模式,人口流动基本上是一种经济现象,是一种合乎理性的经济行为。他们所关心的与其说是城乡现实的收入差异,不如说是城乡预期的收入差异。影响他们预期的是两个因素:城乡实际工资的差异估计有多大,在城市求得工作机会的可能性估计有多大。

二.概念

1.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包括:产品贡献 市场贡献 要素贡献 外汇贡献

2.技术进步是指一定量的投入得到更多的产出。

3.发展中国家中未经改造的农业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是落后的,生产力极低下的农业,它的最基本的特征是技术滞后。

4.人力资本形成的三大途径:教育 培训 医疗保健

5.失业是指没有工作而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6.早期经济发展思想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斯图亚特-穆勒

7.经济发展问题的四种基本思路:结构主义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激进主义

8.促进资本形成的主要代表:罗森斯坦的“大推进“理论

9.形成资本的来源:国内储蓄 国外资金 国内储蓄包括:民间的自愿储蓄 政府储蓄 国内民间储蓄包括:家庭储蓄 企业

10.人口增长过快不是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但是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养育子女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提高。

【第二篇】

二、填空题

1. 被定义为每小时劳动的产出。

2. 把投入水平与产出水平联系起来。

3.一个国家的道路、桥梁、下水道系统和铁路构成它的 。

4.经济学家把人的教育和技能称为 。

5.每一工人资本的增加叫做 。

6.为某一特定目的(比如说大学学费)而储蓄,叫做 。

7.根据 ,资本的连续增加导致每一工人产出较少增加。

8.家庭为预防紧急事件或疾病的储蓄称为 。

9.经济学家们利用 来发现技术进步的程度。

10. 的倡导者们寻求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政策。

11.经济学家把世界上的那些穷困国家叫做 。

12.新近从贫穷状态进入中等收入的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和香港,被称为 。

13.新种子的开发、化肥和在20世纪60—70年代带来欠发达国家农业产出增长的农业实践被称为 。

14.在许多欠发达国家,存在着 ,它是指贫穷的农村部门和相对更先进的城市部门的区别。

15.一个国家的道路、港口、桥梁和法律制度构成了它的 。

16. 是一种政府借以鼓励出口、刺激经济增长的战略。

17. 是一种强调以国内产品替代进口品以发展自给自足经济的战略。

18.具有庞大数量之失业或就业不足人口的经济现象被称为 。

19. 是指用来获得政府优惠的活动,例如进口许可证或获得外汇。

20. 是最为重要的国际机构,它向欠发达国家提供借贷资金以帮助其经济发展。

三、判断题

1.生产率衡量每一单位资本货物的产出。

2.美国的生产率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缓慢的。

3.美国的生产率是发达国家中的。

4.收益递减规律认为技术进步必定带来未来更慢的增长。

5.资本深化是指每单位资本下工人数目的增加。

6.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资本收入的税收上升了。

7.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率低的原因之一是,处于黄金储蓄阶段的人口群体数量下降。

8.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包括它的道路、桥梁、下水道系统和机场。

9.美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在近年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增长。

10.人力资本是指工人们在工作中使用的机器和设备。

11.美国教育制度的一大强项是它的初级学院和州立大学。

12.以把工人转换到生产率较高的出口部门的方式,可增加国际贸易,从而提高一国的生产率。

13.通过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每个人都可以从每一次技术进步中获益。

14.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是用于劳动力和资本的增加所达到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所达到的增长之间的区别。

15.市场激励可确保诸如热带雨林和全球性的环境得到保护。

17.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被缩小了。

18.在欠发达国家集中的第三世界中,一个成功的故事就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崛起,比如新加坡和台湾地区。

19.预期寿命的增加和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已经造成许多欠发达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

20.在贫穷的国家中,农业起着更为突出的作用,经常占GNP的80%。

21.欠发达国家比美国的人均资本要少得多,因为他们的储蓄率很低。

22.欠发达国家中资本市场的缺位,阻止有限的资本供给找到能够发挥其生产率效应的用途。

23.土地改革是把农业土地让渡给那些在土地劳动的人们。

24.不平等能够以引向政治不稳定和外国投资之不利环境的形式来阻碍发展。

25.佃农耕种制向佃户们提供了努力劳动和保持土地之生产力的良好激励。

26.中央计划使得发展中国家在一个单一而相互关联的发展战略中协调所有相关活动。

27.一个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就是它的法律制度。

28.出口导向战略的困难是保护国内低效率的生产者免受外国企业的竞争。

29.进口替代的一个难题是一旦贸易壁垒被强制实施,就难以消除它们。

30.成功的东亚经济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增长率,但是这已经导致了极端不平等的代价。

【第三篇】

三.简答:

1.工业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上的自立与发展; (2)它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摆脱“贸易条件” 恶化的环境;(3) 它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资本不足对经济发展形成的制约;(4)它有助于改变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5)它可以大幅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供各种新兴的消费品,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

2.工业化发动的条件:(1)经济条件: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进步、资源状况、市场规模 (2)非经济条件:包括企业家精神、社会条件、文化条件、政治体制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变动的关系,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存在着较大差别。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使工业比重上升对城市化率上升具有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而当工业化接近和进入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城市化的演进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业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的拉动。在这个阶段,非农业就业比重的上升明显快于生产比重的上升。当工业化演进到较高阶段之后,对城市化进程的主导作用逐步由工业转变为整个非农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也越来越不同于产出结构的变化并起着更大的作用,这使服务行业的比重上升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4.工业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转化,是农业份额的下降和非农业份额的上升。这里的份额既有产值份额也有就业份额。这种转化的结果是一个国家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即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时期时,产业的结构我的主体是工业部门。于此相对应,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前期,农业部门是产业结构的主体,而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后期,服务部门是产业结构的主体。

5.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特点:a.工资低b.劳动力增长迅速c.农业和其它初级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大d.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和多层次e.大量的劳动力利用不足(失业)

6.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数量

概念,更是一个质量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目的。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必要的、先决条件。特殊情况下会出现有经济发展而无经济增长的情况,但一定是个别的、短暂的,更多的是有经济增长而未必带来经济发展。

7.发展中国家的定义及其特征:发展中国家一般是指经济落后,社会文明程度低,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国家。 特征:1、低生活水平2、低生产效率3、高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4、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5、对农产品、初级产品高度依赖

8.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包括(1)投入结构的变化,即生产中投入要素比例的变化。(2)产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变化 (3)一般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的变化 (4)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 (5)文化教育状况的变化(6)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变化

四.论述题:

《一》复述三大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容及评价:

(1) 哈罗德---多马模式

哈罗德—多马模式是一个说明经济增长所需条件的模型。用公式表示为:G=s/k 即增长率=储蓄率/资本-产出比例 由此可看出一个简单的道理:GNP的增长率是由国民储蓄率和国民资本-产出比例共同决定的。一定水平的GNP中储蓄率越高,GNP的增长率就越大。资本-产出比例越高则GNP的增长率就越低。储蓄越多,投资就越多,增长也就越快。

基本思想: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的原因。

理论根据:不断的投资和资本形成增加,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源泉。

前提条件:1、储蓄全部自动转化为投资,投资根据固定比例的资本-产出率转化为增加的产出(GDP)2、这一增大了的GDP又能按照一定的比例储蓄起来用于投资,实现持续不断的增长过程。

假设条件包括四点:1、只生产一种产品2、生产要素只有资本、劳动 资本-产出比例不变 3、GNP只在资本家、劳动者之间分配4、分配到资本家手中的GDP一部分用于消费支出,剩余的用于储蓄。

意义:1、它强调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适用于分析发展中经济资本稀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2、该模型的出现标志着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产生。但是同时也存在缺陷包括:1、资本-产出比不变的假设不合理,因为它否定了生产要素的可替代性。2、过分依赖国家干预,忽视了市场调节作用。3、没有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4、增长道路是一个”狭窄的刀锋”:经济增长取决于储蓄。

(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

模型:Y=f(k,L) 表示产出是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函数

由此说明了1、产出水平决定于资本和劳动投入量的大小。2、K、L的比例可以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而改变:当K >L时,L价格上涨,增加K的使用,资本-产出比增大, 选择资本密集型技术发展经济;当K < L时,K价格上涨,增加L的使用,资本-产出比下降,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发展经济。

意义:1、k、L具有替代性,通过资本与劳动比变化影响资本—产出比,增加了经济增长的可调节性,克服了增长“分锋”问题 2、强调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当储蓄率既定,改变利润率(资本价格)和工资率(劳动的收入)、改变k、L投入量、调整二者比例、调整资本—产出比 3、首次强调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作用突破了“资本积累论” 它的缺陷包括:1、存在投资的“油泥---陶土模式”问题 2、现实中的技术进步不是独立因素:没有投资增加就不会有技术进步。

【第四篇】

四、选择题(Ⅰ)

1.生产率是:

A、来自边际工人的额外产出; B、产出除以工作小时;C、每小时劳动的产出;D、生产下一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工人数量;E、产出除以总投入的数量。

2.美国生产率的增长速率,

A、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加速增长;B、在整个20世纪几乎一直不变;

C、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明显放慢;D、在整个20世纪一直稳步增长;

E、在80年代大幅度下降。

3.在整个商业周期中,生产率,

A、以大致相同的速率增长;

B、当经济进入衰退期时下降,但在经济开始复苏时上升得比产出快;

C、当经济进入衰退期时上升,但在经济复苏时下降;

D、在经济衰退时期增长更快,因为产出比就业下降的幅度小;

E、有可能以更快或更慢的速率增长,取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4.增长的原因包括:

A、资本货物的积聚; B、劳动力素质的提高;C、对资源更有效的配置; D、技术进步; E、上述所有答案。

5.资本深化是指:

A、每单位资本所增加的工人数目;B、每一工人工作资本的增加;

C、每一工人工作资本的减少;D、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的重新配置;E、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

6.根据收益递减规律,当经济积聚更多资本时,产出 增加。

A、以与资本增长相同的速率; B、以比资本增长更慢的速率;

C、以比资本增长更快的速率; D、只有在新工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才;

E、只有在新的资本设备利用了新的更好的技术时才。

7.为退休而积聚的储蓄叫做:

A、生命周期储蓄; B、目标储蓄; C、预防性储蓄;D、遗赠储蓄; E、永久性收入储蓄。

8.为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而积聚的储蓄叫做:

A、生命周期储蓄; B、目标储蓄; C、预防性储蓄;D、遗赠储蓄; E、永久性收入储蓄。

9.根据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率低的原因是:

A、退休人口数量减少了;B、处于黄金储蓄阶段(45-65岁)的人口数量增加了;C、处于黄金储蓄阶段(45-65岁)的人口数量减少了;D、人口整体增加了;E、处于黄金储蓄阶段(21-44岁)的人口数量减少了。

10.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税收变革,

A、以增加税后真实收益对储蓄比率的方式鼓励储蓄;

B、以减少税后真实收益对储蓄比率的方式鼓励储蓄;

C、以增加税后真实收益对储蓄比率的方式削弱储蓄;

D、以减少税后真实收益对储蓄比率的方式削弱储蓄;

E、对储蓄没有影响力。

11.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时,下列何者不会增加投资?

A、削减财政赤字; B、将政府支出朝着基础设施投资方向移动;

C、对投资进行补贴; D、使用IRAs一类的税收政策;

E、上述各项均可增加投资。

12.生产函数显示 之间的关系。

A、投入水平与产出水平; B、技术与增长; C、生产率与真实工资;

D、学习与经验; E、生产率与产出。

13.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A、是充足的,但商业投资水平低;B、是不充足的,但被商业投资的高水平所抵消;C、是不充足的,并且使得商业投资低水平的效果更加恶化;D、是很低的,因为税收变革使得它更加昂贵;E、是充足的,与商业投资水平相同。

14.人力资本是指:

A、个人所拥有的资本货物;B、旨在提高个人生产率的教育和技能;

C、生育力; D、每小时劳动的产出;E、工人们在工作中所使用的资本货物。

15.下列何者不是美国教育制度的长处?

A、缺少对低年级学生的早期追踪;B、初级学院与州立大学相对开放的制度;C、研究型大学;D、学生在选择科学与技术专业方面所占的高比例;E、上述各项均为长处。

16.取消电讯管制和扩展国际贸易将,

A、提高整体生产率,因为生产率高于这些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B、提高整体生产率,因为生产率低于这些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C、降低整体生产率,因为生产率高于这些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D、降低整体生产率,因为生产率低于这些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E、使整体生产率保持不变。

17.技术变革,

A、移动生产函数,使得同样数量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出;B、移动生产函数,使得同样数量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出,但除非使用额外的资本货物;C、移动生产函数,使得同样数量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出,但除非雇佣额外的工人;D、提高资本的生产率,但不提高工人的生产率;E、提高生产率,但不移动生产函数。

18.把不能以劳动力和资本增加来解释的经济增长部分归于技术进步的方法叫做:

A、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B、部分生产率分析;C、资本深化; D、资本拓宽; E、可持续发展。

19.经济产出的增长等于:

A、它在生产率上的增长;B、它在劳动力和资本积聚方面增长的数目;

C、它在劳动小时和生产率上增长的数目;D、劳动的边际产量乘以劳动的小时数加上资本的边际产量乘资本存量;E、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和来自国外的资本净流入的数目。

20.可持续发展是指没有 的增长。

A、过剩的技术进步; B、过剩的人口增长;C、过剩的资本投资; D、过剩的自然资源占用; E、上述各项。

21.在政府掌握主动权并积极参与其中的经济发展区域,会有如下现象:

A、保持均衡增长; B、支持重工业发展;C、把必要资源由集中于农业转为集中于工业;D、提供社会基础资本;E、以上都不对,因为不存在总是需要政府干预的经济区域。

22.近几年来,许多欠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A、由于增强了营养,出生率急剧上升;B、在延长人的寿命方面取得很大成就,老年人的寿命平均延长了5至10年;C、婴儿死亡人数和疾病死亡人数显著减少;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量移民涌入这些国家;E、结婚年龄提前,导致出生率显著上升。

23.下面5句话中,有4句是说经济发展问题的,请问哪一句不是?

A、当发展中经济增加总产出时,预期“规模报酬递增”通常是合理的;

B、通常,单个企业不可能投资于社会基础资本,不管这些项目有多重要;

C、任何一个发展中经济要取得成功,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是不可或缺的;

D、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保护进口替代工业未必是个明智的选择;

E、在绝大多数欠发达国家,过度储蓄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24.当一国发展经济并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时,下面哪一项可能发生?

A、它从其他发达工业国的进口越来越少;B、它的出口总额趋于上升;C、它从其他发达工业国的进口越来越多;D、它将更多地从欠发达国家进口商品;E、它的进口总额趋于上升。

25.“社会基础资本”是指:

A、在某一特定自然资源能够实现收益以前所投入的资金;B、以从国外筹集资金为特征的投资项目;C、被人们认为具有净生产率的投资项目;D、某些投资项目,与由私人企业筹措的项目不同,其投入资金是由国家筹集的;E、一种资本投资,其数额不会随国民产出的增加而变化。

26.可作为“社会基础资本”例子的是:

A、农业电气化项目; B、国家筹资组建的医院和学校;C、国内运输系统的完善; D、以上各项都是;E、A和B是,C不是。

27.经济增长的一个绝对前提是:

A、收入除满足消费外还有剩余,以促进经济发展;B、为制造业创造出大量剩余劳动力;C、发现并开拓一些内部经济;D、在文化上接受经济行为的自主经营原则;E、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排挤农业。

28.下面5句话中,有4句是说经济发展问题的,请问哪一句不是?

A、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投资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但它们都投向低利润的项目,有的甚至流向与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不相符的项目;

B、只要经济发展了,社会基础资本就会自发发展到充足的水平;

C、从历看,在经济取得一些进步后,常常会随之进行政治改革;

D、我们知道,许多欠发达国家拥有大量未开发的自然资源,要是它们能同时拥有可以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的资本,其发展将指日可待;

E、在贫穷的国家,尤其是农业国,常常有大量的劳工整天无所事事,因为他们根本无事可做。

29.欠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远低于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一差距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A、对实行“自由经营”的欠发达国家而言,这一差距缩小了,而对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来说,差距越来越大;B、这一趋势很难衡量,因为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习惯爱好以及气候条件各不相同;C、这一差距明显缩小了,很显然这是外向型经济的产物;D、对那些把投资集中于社会基础资本的国家而言,这一差距缩小了;E、这一差距基本上保持稳定,或许在某些区域扩得更大了。

30.人力发展指数:

A、把社会指标和经济指标结合在一起,用来评价一国人力资源状况;

B、与人均产出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C、受到了经济学家的批评;

D、 以上各项都对; E、以上各项都不对。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经济法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属于国际惯例的是

A.《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C.《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 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2.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首先是要尊重

A.发达国家的合作权 B.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权

C.发达国家的发展权 D.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3.卖方支付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自货物已交付至承运人照管之时起,关于货物丢失或毁坏的风险以及其后所产生的任何额外费用,从卖方转由买方承担,这种贸易术语是

A.CFR B.CPT

C.CIF D.CIP

4.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对于在运输途中销售的货物,货物风险转移的时间一般是

A.卖方交付货物时 B.买方收取货物时

C.货物到达目的地时 D.合同订立时

5.在国际贸易支付中,属于汇付方式的是

A.支票 B.电汇

C.信用证 D.托收

6.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不具有物权凭证作用的单据是

A.海运单 B.已装船提单

C.海上联运提单 D.多式联运提单

7.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中,对共同海损的牺牲、分摊和救助费用予以赔付的是

A.战争险 B.舱面险

C.平安险 D.短量险

8.《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都包含的一项基本原则是

A.国民待遇原则 B.自动保护原则

C.优先权原则 D.最惠国待遇原则

9.2016年5月6日,孙某在广交会上展示了其新发明的产品,5月15日,孙某在中国就其发明申请专利(后获得批准)。6月8日,孙某在向《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员国甲国申请专利时,得知甲国公民已在6月6日向甲国就同样发明申请专利。依据《巴黎公约》关于优先权的规定,孙某在甲国提出的专利申请时间应该是

A.2016年5月6日 B.2016年5月15日

C.2016年6月6日 D.2016年6月8日

10.下列投资属于海外投资保险对象的是

A.合格投资者在合格东道国进行的符合母国和东道国利益的新建企业活动

B.合格投资者在合格东道国将原企业变更投资领域的活动

C.一项新的投资,该投资不符合东道国利益,但是符合投资者母国利益

D.一项新的投资,该投资符合东道国利益,但是不符合投资者母国利益

11.对从事国际海运和航空运输业的利润实行征税的是

A.企业的注册成立地所在国 B.企业的常设机构所在国

C.企业的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国 D.企业的营业机构所在国

12.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的投票权制度基本遵循

A.累积投票制 B.一国一票制

C.加权表决制 D.一票否决制

13.《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8条确定的取消外汇管制的原则性义务是指

A.固定汇率 B.不得对经常项目实施外汇管制

C.不得对资本项目实施外汇管制 D.使用特别提款权作为储备资产

14.下列属于国际贷款信用担保的是

A.质押 B.浮动抵押

C.意愿书 D.见索即付保函

15.贷款人向主办人举办的项目提供贷款,将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所产生的收益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该贷款为

A.银团贷款 B.欧洲货币贷款

C.项目融资 D.租赁贷款

16.来源国对非居民纳税人的独立个人劳务所得征税,前提条件应是提供劳务的非居民个人某一会计年度在来源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停留达

A.3个月 B.90天

C.半年 D.183天

17.假定A国居民公司在某纳税年度中总所得为l0万元,其中来自A国的所得为7万元,来自B国的所得为3万元,A、B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0%、20%,若A国采取全额免税法,则该公司向A国的应纳税额为

A.3万元 B.2.4万元

C.2.1万元 D.2万元

18.选择性争端解决方式的英文缩写是

A.ADR B.TDR

C.GAAR D.ICSID

19.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的决策机制是

A.少数服从多数 B.全体一致

C.协商取得一致 D.反向协商一致

20.以下关于《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表述正确的是

A.采取超国民待遇原则

B.采取自动保护原则

C.文学艺术作品的作者只享有精神权利不享有经济权利

D.文学艺术作品必须先办理某些手续才能获得版权保护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的提单,按收货人抬头分类有

A.记名提单 B.直达提单

C.不记名提单 D.收货待运提单

E.指示提单

22.关于商人习惯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最早出现在地中海沿岸国家 B.后被吸收到国内民商法之中

C.由商人自己选出的法官来执行 D.跨越国界普遍适用于各国商人

E.内容包括货物买卖合同的标准条款、海上运输与保险等

23.组成世界银行集团的三个国际金融组织是

A.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B.国际金融公司

C.世界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E.国际开发协会

24.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卖方的义务主要有

A.交付货物 B.提交有关货物的单据

C.品质担保义务 D.权利担保义务

E.办理进口清关手续

25.依照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银行可以拒绝付款的情况有

A.运输单据与信用证的要求不符 B.货物包装与合同不符

C.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火灾灭失 D.保险单据与信用证的要求不符

E.货物数量与合同不符

26.《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具有以下特点

A.双边的 B.无条件的

C.普遍的 D.单向的

E.暂时的

27.下列可写入国际商业贷款协议中违约事件条款的有

A.交叉违约 B.重大不利变化

C.控制权变更 D.资产处理限制

E.消极担保

28.国际投资协定一般规定,缔约一方对缔约他方投资者在其境内的投资进行征收的条件应符合

A.为了公共目的 B.以非歧视性的方式

C.按照互惠原则 D.给予充分、及时、有效补偿

E.按照正当法律程序

29.关于赤道原则表述正确的有

A.仅适用于项目融资 B.我国没有赤道银行

C.是金融机构的行业基准 D.是软法规范

E.是世界银行确立的基本准则,具有强制执行力

30.关于银团贷款表述正确的有

A.也叫辛迪加贷款 B.分散了银行的贷款风险

C.代理行是借款人的代理人 D.委任书是由借款人向牵头行发出的

E.是国际中、长期贷款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1.简述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汉堡规则》的适用范围。

32.简述技术贸易的方式。

33.简述自然资源国际合作开发的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

34.试论《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简称《反补贴协议》)中补贴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类型。

35.试论《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协议》)中予以禁止的投资措施。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l5分。

36.甲国A公司2015年2月10日致电乙国B公司:“长期求购叉车配件,请按本公司提供的技术图样生产10万件,每件CIP300美元。该批货物请于2015年4月20日至30日交货。”2015年2月15日A公司收到B公司回复-“接受你方要约。”A公司将装有B公司供应配件的叉车上市销售后,2015年12月15日甲国C公司起诉控告A公司叉车上所用上述配件侵犯其专利权,并要求赔偿.A公司认为该配件系乙国B公司生产,自己不应该承担责任,应由乙国B公司承担责任。上述甲乙两国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问:

(1)A公司和B公司之间的合同何时成立?为什么?

(2)对于C公司所诉侵犯其专利权的责任,A公司和B公司谁来承担?为什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经济法概论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 索引序列
  • 06288自考模拟试题
  • 自考模拟试题
  • 自学考试模拟题
  • 专升本模拟试题
  • 自学考试模拟试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