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37

duxingdejimi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宏观经济学真题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itilovesanny

已采纳

(1)又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C+I+G可得IS方程:Y=3000-125r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0.4Y-100r=M/P可得LM方程:Y=250r+2250/P.联立IS和LM方程,可以得到总需求函数:Y=2000+750/P.⑵当P=1时Y=2000+750/P=2000+750/1=2750,r=2.

196 评论

MM头Selina

你能告诉我这些公式哪里出来的?根据什么出来的?很感兴趣

175 评论

牛奶荡糕

1。总需求函数是P关于Y的函数 因为C=800+0.8Y, 所以S= -800+0.2Y 因为I+G=S+T 所以200-50r+200= -800+0.2Y+0.25Y 解得:r= -0.009Y+24 又因为L=0.4Y-100r M=900解得M/P=0.4Y-100r 将两式联立,消去r 得:900/P=1.3Y-2400 这个就是总需求函数2。P=1.5带入函数,解得:Y=2307.69 再将Y带入r的方程,解得r=3.23 利率就是3.23

91 评论

别惹阿玉

宏观经济学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屋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2.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今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对; B.一定不对; 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D.以上三种说法都对。5.下列哪一项计入GNP?(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7.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 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 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 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 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8.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NP是( )的总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9.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A.销售税; B.公司利润税; C.货物税; D.公司财产税。10.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11.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 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有影响。A.GDP; B.NDP; C.NI; D.PI。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是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 B.银行存款利息; C.红利; D.养老金。14.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D.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净投资加政府支出。15.下列哪一项命题不正确。( )A.NNP减直接税等于国民收入; B.NNP加资本折旧等于GNP;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 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16.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 )A.500美元; B.480美元; C.470美元; D.400美元。17.如果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S; B.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S;C.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增加;D.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减少。18.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的时候。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19.当消费函数为C = a + bY , a、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0.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必然是( )。A.1.6; B.2.5; C.5; D.4。21.如果投资支出I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 )。A.GN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量将小于投资I的下降;B.GN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I的下降;C.GN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I的下降量,但将没有进一步下降趋势;D.GNP开始持续下降,直到下大量大大超过投资I的下降量。2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会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23.如果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而导致原来GNP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 )。A.GNP将下降,但储蓄S不变; B.GNP将下降,储蓄S上升;C.GNP和S都将下降; D.GNP不变,但储蓄S下降。24.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A.GNP将下降,但储蓄S不变; B.GNP将下降,储蓄S上升;C.GNP和S都将下降; D.GNP不变,但储蓄S下降。25.GNP的均衡水平和充分就业的GNP水平的关系是( )。A.两者完全等同;B.除了特殊的失衡状态,GNP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是充分就业时的GNP水平;C.GNP的均衡水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NP水平;D.GN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NP水平。26.GNP高于均衡水平,意味着( )。A.从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储蓄S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I;B.计划的消费支出C的总额超过计划投资I的总额;C.GN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平衡点;D.计划投资I的总额和计划消费C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NP水平。27.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A.自发性支出增加; B.自发性税收下降;C.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 D.净税收增加。28.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NP下降,可以预期( )。A.消费C和储蓄S将上升; B.消费C和储蓄S将下降;C.消费C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D.消费C上升,储蓄S下降;E.消费C和储蓄S不是必然会改变。29.如果GNP是均衡水平,则要求( )。A.收入总额必须正好等于消费者从收入中来的计划的支出加上计划的储蓄;B.GNP总额必须正好等于计划储蓄总额与计划投资总额之和;C.消费者支出总额必须正好等于收入的收支平衡水平;D.所得收入总额必须正好等于全体消费者从收入中来的计划支出加上计划投资总额。30.在一个不存在政府和对外经济往来的经济中,如果现期GNP水平为5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3900亿元用于消费,计划投资支出总额为1200亿元,这些数字表明:( )。A.GNP不在均衡水平,将下降; B.GNP不在均衡水平,将上升;C.GNP在均衡水平;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1.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NP增加(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32.凯恩斯理论中的自发支出乘数可应用于( )。A.当投资增加时; B.仅仅当在有闲置资源的经济中增加投资时;C.仅仅当某些经济变量(比如投资)变化,从而增加或减少闲置资源;D.仅仅在政府财政变化时。33.三部门经济中的平衡预算乘数是指( )。A.政府预算平衡(即赤字为0)时的乘数;B.政府支出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支出或税收量变化量之比;C.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或税收变化量之比;D.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化量之比。34.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大、变小或者不变都有可能,不能确定。35.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投资、储蓄、政府购买、税收、出口和进口同时增加,则均衡收入(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能确定。36.边际消费倾向是值( )。A.在任何收入水平上,总消费对总收入的比率;B.在任何收入水平上,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消费支出的变化;C.在任何收入水平上,当收入发生微小变化时,由此而导致的消费支出变化对收入水平变化的比率;D.以上都不对。37.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为( )。A.由于某些边际收入必然转化为边际的消费支出,其余部分则转化为储蓄,因而他们之和必定等于1;B.由于可支配收入必定划分为消费和储蓄,他们之和必然表示现期收到的可支配收入的总额;C.它们之间的比例一定表示平均消费倾向;D.它们之和必定等于0。38.如果人们不是消费其所有收入,而是将未消费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证券,这在国民收入的生产中是( )。A.储蓄而不是投资; B.投资而不是储蓄;C.既非储蓄也非投资; D.是储蓄,但购买证券部分是投资。39.在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中,哪种行为将被经济学家看成是投资?( )。A.购买新公司债券; B.生产性活动而导致的当前消费;C.购买公司债券; D.以上都不对。40.家庭消费——收入图中的收入均衡点是( )。A.储蓄等于消费; B.消费等于投资; C.收入等于消费; D.储蓄等于收入。41.消费——收入图形是指( )。A.消费支出正好等于收入时的收入水平; B.消费支出额外的收入部分;C.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一个家庭(或者社会)将支出多少金额在消费上;D.在低收入时,家庭的消费支出比他们的收入总额多。42.一般的家庭是按照如下方式从收入中支出消费的( )。A.当收入增加时,收入中的消费支出比例增大;B.除了很低的收入水平外,各收入水平中的消费支出比例是相同的;C.各收入水平中的消费支出比例是相同的;D.当收入增加时,收入中消费支出比例是减小的。43.下列四个观点中,( )是不正确的。A.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储蓄是由一群人完成的,而大部分投资则由另一群人完成;B.公司未分配利润(加上原已持有的利润)造成这种情况:储蓄和投资是由同一经济单位完成的;C.在当今社会,一旦极少或没有机会投资,人们将不会储蓄;D.投资支出总额在各年间变化很大。44.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元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 B.3/4; C.4/5; D.1。答案1.B 2.A 3.D 4.C 5.D 6.D 7.A 8.A 9.B 10.C11.B 12.D 13.D 14.D 15.A 16.B 17.D 18.C 19.A 20.C21.D 22.B 23.C 24.C 25.D 26.A 27.D 28.B 29.D 30.B31.D 32.C 33.D 34.B 35.D 36.C 37.A 38.A 39.D 40.C41.C 42.D 43.C 44.A二、计算题1. 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10亿美元)资本消耗补偿 356.4雇员酬金 1866.3企业支付的利息 264.9间接税 266.3个人租金收入 34.1公司利润 164.8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120.3红利 66.4社会保险税 253.0个人所得税 402.1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64.4政府支付的利息 105.1政府转移支付 347.5个人消费支出 1991.9请计算:(1)国民收入;(2)国民生产净值;(3)国民生产总值;解:(1)国民收入=雇员酬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收入=1866.3+264.9+34.1+164.8+120.3=2450.4(2)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2450.4+266.3=2716.7(3)GNP=NNP+资本消耗补偿=2716.7+356.4=3073.12.设一经济社会六种产品,它们在1990年和1992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计算:(1)1990年和1992年的名义GNP;(2)如果以1990年作为基年,则1992年的实际GNP为多少?(3)计算1990——1992年的GNP价格指数,1992年价格比1990年上升了多少?产品 1990年产量 1990年价格(美元) 1992年产量 1992年价格(美元)A 25 1.50 30 1.60B 50 7.50 60 8.00C 40 6.00 50 7.00D 30 5.00 35 5.50E 60 2.00 70 2.50解:(1)1990年名义GNP=1.5*25+7.5*50+6*40+5*30+2*60=922.51992年名义GNP=1.6*30+8*60+7*50+5.5*35+2.5*70=1245.5(2)1992年的实际GNP=1.5*30+7.5+60+6*50+5*35+2*70=1110(3)价格指数=1245.5/1110=112.2%,即1992年价格比1990年价格上升了12.2%。3.假设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国民生产总值 4800总投资 800净投资 300消费 3000政府购买 960政府预算盈余 30计算:(1)国民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即净税收);(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解:(1)NNP=GNP-资本消耗补偿, NNP=4800-500=4300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总投资-净投资=800-300(2)GNP=C+I+G+(X-M),即净出口X-M=GNP-C-I-G=4800-300-800-960=40(3)净税收=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30+960=990(4)DPI=NNP-T=4300-990=3310(5)个人储蓄S=DPI-C=3310-3000=3104.假设某国某年国民收入经济数据如下个人租金收入 31.8折旧 287.3雇员的报酬 1596.3个人消费支出 1672.8营业税和国内货物税 212.3企业转移支付 10.5统计误差 -0.7国内私人总投资 395.3产品和劳务出口 339.8政府对企业的净补贴 4.6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 534.7产品和劳务的进口 316.5净利息 179.8财产所有者的收入 130.6公司利润 182.7计算:(1)用支出法计算GNP;(2)计算NNP;(3)用两种方法计算NI。解:(1)用支出法计算的GNP=C+I+G+(X-M)=1672.8+395.3+534.7+(339.8-316.5)=2626.1(2)NNP=GNP-折旧=2626.1-287.3=2338.8(3)支出法:NI=NNP-间接税=2338.8-212.3=2126.3收入法:NI=个人租金收入+雇员报酬+净利息+财产所有者收入+公司利润+企业转移支付-政府对企业的净补贴+统计误差=31.8+1596.3+179.8+130.6+182.7+10.5-4.6-0.7=2126.45.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GNP或收入)为800,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解:(1)Y=(100+50)/(1-0.8)=750——均衡收入C=100+0.8*750=700——消费S=Y-c=750-700=50——储蓄(2)800-750=50——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3)若投资增加至100,则收入Y’=(100+100)/(1-0.8)=1000,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250。(Y’-Y=1000-750=250)(4)Y=(100+50)/(1-0.9)=1500——消费函数变化后的收入S=-a+(1-b)Y=-100+(1-0.9)*1500=50——储蓄如果投资增加至100,则收入Y=(100+100)/(1-0.9)=2000,比原来收入增加500,(2000-1500=500)(5)消费函数从C=100+0.8Y变为C=100+0.9Y以后,乘数从5(K=1/(1-0.8)=5)变为10(K=1/(1-0.9)=10)6.假设某经济中有如下行为方程:C=100+0.6yd——消费I=50——投资G=250——政府购买T=100——税收求:(1)均衡收入Y和可支配收入Yd;(2)消费支出C;(3)私人储蓄SP和政府储蓄SG;(4)乘数KI。解:(1)Y=100+0.6(y-100)+50+250Y=340/0.4=850Yd=850-100=750(2)C=100+0.6*750=550(3)SP=750-550=200 , SG=100-250=-150(4)KI=1/(1-0.6)=2.57.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解:(1)Yd=Y-T+tr=Y-250+62.5=Y-187.5Y=C+I+G=100+0.8*(Y-187.5)+50+200=100+0.8Y-150+50+200=0.8Y+200得Y=200/0.2=1000——均衡收入(2)KI=1/(1-b)=1/0.2=5KG=1/(1-b)=1/0.2=5KT=-b/(1-b)=-0.8/0.2=-4KTR=b/(1-b)=0.8/0.2=4KB= KG - KT =(1-b)/(1-b)=18.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解:(1)Yd=Y-T+tr=Y-250+62.5=Y-187.5Y=C+I+G=100+0.8*(Y-187.5)+50+200=100+0.8Y-150+50+200=0.8Y+200得Y=200/0.2=1000——均衡收入(2)KI=1/(1-b)=1/0.2=5KG=1/(1-b)=1/0.2=5KT=-b/(1-b)=-0.8/0.2=-4KTR=b/(1-b)=0.8/0.2=4KB= KG - KT =(1-b)/(1-b)=19.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有如下方程式:Y=C+I+G(收入恒等式)C=100+0.9YD(消费函数)当I=300亿美元,G=160亿美元,税率t=0.2,T0=0,问:(1)当收支平衡时,收入水平和乘数各为多少?(2)假设G增加到300亿时,新的均衡收入水平为多少?(3)假定I从300增加到400亿,新的均衡收入为多少?(4)假设I是由I=300+0.2Y所决定,求新的均衡收入。

210 评论

神经女大王

答案 已知消费C=90+0.8yd,投资I=150-6r,税收T=100. 政府购买G=100,货币供给M=160,货币需求L=0.2y-4r,试求当价格水平分别为1.00和1.25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解:当P=1时:产品市场满足: Y=C+I+G即y=90+0.8(y-100)+150-6r+100 ① 货币市场满足: M/P=0.2Y-4r即160/1=0.2y-4r ②将①②联力就可以求出来均衡是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r=10 Y=1000 当P=1.25时:算法同上,只需将P换掉就可以了。

139 评论

望天的猪

买了5块馒头给了他一张八块的,他要找你多少钱?

200 评论

相关问答

  • 宏观经济分析自考2020年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题干】外汇储备主要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下列国际储备中,属于外汇储备的是()。 【选项】 A.特别提款权 B.货币性黄金

    miss.w\^O^/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宏观经济分析自考历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

    卫浴小哥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宏观经济学历年真题自考本科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小豌豆尔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宏观经济学自考

    经济学专业考试必考科目有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 以及计量经济学、公司理财、经济史、

    羊咩咩要攒钱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宏观经济学自考真题

    宏观经济学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wangweil0726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