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9

999966开心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教育行政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chao7980

已采纳

2011年7月自考试题:教育学以下为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真题:教育学的试题答案官方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研究的( ) A.对象 B.特征 C.方法 D.任务 2.下列哪本教育学著作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的?( ) A.《教育漫话》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学记》 3.下列哪一种特征不属于现代教育的?( ) A.教育的生产性 B.教育的公共性 C.教育的宗教性 D.教育的科学性 4.中国近代教育第一个现代学制称为(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制” 5.少年期学生表现出“成人的身体,儿童的心理”的特征,说明了其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因此,杜威认为( ) A.教育无目的 B.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之中 C.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之外 D.教育不需要目的 7.蔡元培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其实质就是强调美育的( ) A.直接功能 B.间接功能 C.附带功能 D.超美育功能 8.把课程理解为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所谓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物,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就是( ) A.知识 B.经验 C.活动 D.体验 9.布鲁纳提出的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强调的是( ) A.教师系统传授知识 B.学生从活动中学习 C.教师系统传授知识和学生从活动中学习 D.学生自学 10.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 A.发现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讲授法 11.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较为详尽论述,从而奠定了现代班级授课制教学基本形式的基础的教育家是( ) A.昆体良 B.夸美纽斯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 12.下列哪一种观点是罗杰斯在《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提出来的?( ) A.治疗为中心 B.咨询为中心 C.当事人为中心 D.训练为中心 13.所谓“矮子里拔高个”、“水涨船高”,这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4.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 )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损害赔偿责任 15.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属于( ) A.第一层次 B.第二层次 C.第三层次 D.第四层次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教师 17.儿童个体发展 18.教科书 19.集体 20.学生申诉制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简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 22.简述智育的主要任务。 23.良好测验的标准有哪些? 24.简述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为必答题,26题和27题任选一题,两题均答者,以前一题计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试述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26.试述探究——研讨法的基本特点。 27.试述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的教学实施过程。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28. 一位教师上自然课,开始上课时,老师从演示台里拿出一支蜡烛和一盒火柴放在台面,然后问学生:“我将用火柴和蜡烛做些什么?”学生回答说:“你将用火柴把蜡烛点燃。”老师又说:“不错,但是当蜡烛被点燃时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发生变化?当蜡烛燃烧时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一些学生举手谈了他们的看法。老师趁机把蜡烛点燃,蜡开始下滴。老师问道:“蜡烛为什么会向下滴?如果我们试着把滴下的东西点燃,会出现什么情况?滴下的东西来自哪里?蜡烛燃烧时是怎样变化的?” 一个学生解释说,滴下来的东西先被融化,然后又凝固起来。老师想要班里其他学生发表对这种解释的看法,便问道:“这种解释有什么证据吗?”几个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经过讨论后认为,这种滴下来的物质在融化与凝固的过程中仅仅是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老师趁机问道:“我们把这种变化叫什么变化?” 两个学生举手回答说,可能叫物理变化。老师接着又问:“燃烧的蜡烛发生什么变化?蜡烛为什么越来越短直到最后不得不换一枝新蜡烛?”学生思考着这些问题,最后终于明白蜡烛也在发生化学变化。 试分析以上这个案例教师主要运用了哪种教学原则?并结合案例分析运用这一原则应体现的基本要求。

295 评论

小石在青岛

课程代码:0031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0小题,每小题1分,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首脑是(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全国政协主席2.管理幅度与领导者的水平、能力成(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C.矛盾关系 D.同等关系3.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是( )A.组织结构模式 B.权力分配关系C.职位设置 D.管理幅度与层次4.作为地方自治团体,法国大区行政机关的首脑是( )A.大区行政长官 B.大区秘书长C.大区特派员 D.大区议会主席5.英国建立“部长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 )A.基层人员参与绩效测评 B.减轻部长管理工作负担C.基层人员参加部长决策 D.加强部长对本部工作的控制6.地方行政组织对其辖区内的行政事务有自主决定权,中央行政组织一般不加干涉的体制称为( )A.集权制 B.分权制 C.均权制 D.分离制7.中国行政组织职能转变的关键是( )A.党政分开 B.政企分开 C.政事分开 D.政群分开8.行政组织中绝大多数部门的设置依据是( )A.业务性质 B.管理程序 C.管辖地区 D.成立时间9.1992年,奥期本和盖布勒提出了( )A.中央集权理论 B.法理性权威理论C.企业家政府理论 D.权变组织理论10.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内设司级机构的撤消须报请批准的机关是( )A.国家人事部 B.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C.国务院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1.古雅典负责行政事务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五百人会议C.公民大会 D.执政官12.下列行政组织中,属于派出机关的是( )A.消费者协会 B.区政府C.街道办事处 D.居民委员会13.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精简机构 B.精简人员 C.转变职能 D.放松规制14.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物质要素是( )A.经费 B.目标 C.人 D.人际关系15.在划清中央与地方财政权限方面,目前我国实行的主要制度是( )A.财政包干制 B.分税制 C.统收统支制 D.统收分支制16.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社会学家是( )A.泰勒 B.威尔逊 C.密尔 D.韦伯17.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技术手段 D.法律手段18.美国市政府组织形式中,最古老、最通用的是( )A.市长-市议会制 B.市经理制C.委员会制 D.大都会区制19.从静态的角度看,行政组织的基本元素和细胞是( )A.权责关系 B.职能 C.目标 D.职位20.行政组织最明显的外观表现是( )A.组织意识 B.组织环境 C.组织过程 D.组织结构21.在行政活动中作出决定、制定规划、发布命令的机关是( )A.决策机关 B.执行机关 C.信息机关 D.监察机关22.特别重视研究行政组织中人的因素的是( )A.传统行政学 B.行为科学 C.官僚制理论 D.科学管理理论23.最明显地影响行政组织的宗教环境是( )A.政教合一 B.政教分离 C.宗教自由 D.宗教独立24.提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这一论断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周恩来25.隋唐时期,掌管科举考试的政府机构是( )A.吏部 B.户部 C.礼部 D.工部26.行政组织改革的本质是重新调整( )A.利益 B.职能 C.结构 D.人员27.集中体现亚里士多德的行政组织思想的代表作是( )A.《理想图》 B.《君主论》 C.《政治学》 D.《代议制政府》28.环境保护属于各国政府的( )A.社会功能 B.政治功能 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29.行政管理的行为主体是( )A.行政组织 B.立法组织 C.司法组织 D.群团组织30.官房学派产生于中世纪的(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31.影响一国行政组织的民族环境因素有( )A.民族人口与分布 B.民族语言 C.民族经济D.民族文化与传统 E.民族矛盾与斗争32.行政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有( )A.职能变革 B.结构变革 C.环境变革D.权力关系变革 E.理论变革33.我国宋朝的地方行政组织有( )A.郡 B.州 C.路D.县 E.省34.行政组织内部的群团,根据其功能发挥情况可以分为( )A.有效群团 B.正式群团 C.无效群团D.非正式集团 E.中性群团35.科学合理的行政区划必须有利于( )A.人民的团结 B.国家政权的统一和巩固C.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发挥 D.行政组织形式的整齐划一E.行政组织结构的固定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小题,每小题6分,4分)36.简述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及其特点。37.简述市场经济体制中行政组织的功能。38.简述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特点。39.简述雷格斯的生态行政组织理论。四、论述题(本大题小题,第40小题10分,第41小题12分,2分)40.试述如何在行政组织内部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41.试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关系。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4分)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42.材料1: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基地建设管理手册厚400页,军队用房管理手册厚800页,军队文职人员管理手册更是厚达8,800页,其规章制度的繁琐程度无与伦比,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譬如一个价值100美元的蒸汽阀门,一旦漏汽,一周损失蒸汽价值50美元。因此,应该马上加以更换。但是,管理手册规定对于价值100美元以上的采购项目,一定要买最经济合算的。所以,国防部往往要花一年的时间进行测算、招标和更换阀门。这样,也许等一年可以买到便宜2美元的阀门,但这段时间里损失的蒸汽价值超过2000美元。材料2:1990年,为了节约财政支出,美国菲利克斯市政府决定对城市垃圾收集进行公开招标承包。该市市政局与三家私营清洁公司参加竞标,但遭到失败。这迫使市政局对自身管理和经营方式进行反思,谋求变革。该局在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原有的下属机构合并为5家服务中心。局与服务中心之间签订合同,要求各中心达到一定的利润指标,而将人、财、物的管理权限全部下放给中心。服务中心则必须象私营公司一样,面向市场和客户,争取政府和私人的清洁合同。在这一新的管理体制下,各中心纷纷建立了质量管理小组和生产率委员会,制定了成本核算方法,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将员工报酬与效益挂钩,通过一系列动作,市政局的成本逐渐下降,在竞争中开始脱颖而出。到1995年,它夺回了全市五个区的清洁合同。而在此期间,菲利克斯市的垃圾处理费用也平均每年下降了4.5%.问题:(1)上述两段材料分别描述的是行政组织自身管理中的哪一类方法?其各自主要内容是什么?(2)比较并评述这两种管理方法。(6分)(3)它们对中国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的改革有何启迪?(3分)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31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0小题,每小题1分,0分)1.B 2.A 3.B 4.D 5.D 6.B 7.B 8.A 9.C 10.C11.B 12.C 13.D 14.C 15.B 16.D 17.D 18.A 19.D 20.D21.A 22.B 23.A 24.C 25.C 26.A 27.C 28.A 29.A 30.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AB C D E 32.A B D 33.B C D 34.A C 35.A B C三、简答题(本大题小题,每小题6分,4分)36.(1)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是反映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分工,即以层级制为基础的垂直分工。如管理全国社会事务的中央行政组织与管理局部地区的地方行政组织。(2)特点:层级越高,管辖地域范围愈广,组织数量愈少。如各国最高行政组织即中央行政机关。层级越低,管辖地域愈窄,组织数量越多。如我国基层的乡政府,数以万计。37.在市场经济中,经济资源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配置的。但市场也有失灵之处,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加以弥补。具体内容有:(1)调控宏观经济(2)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3)限制垄断,促进公平竞争(4)提供公共产品(5)保障公证的收入分配38.(1)中央集权,皇帝专权(2)组织演变前后因袭、循序渐进(3)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4)强烈的宗法色彩39.雷格斯是美国行政学家,他于1957年发表《农业型与工业型行政模式》,1961年发表《行政生态学》,系统表达了自己的组织理论。(1)提出了三种行政组织模式,即融合型——传统农业社会的行政组织,棱柱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行政组织,衍射型-发达工业社会的行政组织。(2)重点分析了棱柱型即过渡社会的公共行政组织,指出其三种特征,即异质性、形式主义、重叠性(3)考察了经济、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外部生态环境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制约关系。四、论述题(本大题小题,第40小题10分,第41小题12分,2分)40.行政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是指行政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的交往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行政组织成员的素质、能力发挥,影响着组织内聚力和工作效率。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1)平等民主。平等是指行政组织成员人格平等、机会均等、在制度面前平等。民主是指组织成员都享有管理权利和义务。(2)利益共享。就是让组织成员共同分享行政组织所获得的荣誉和利益。(3)意见沟通。是指要加强组织成员之间的思想、观点和情报信息交换。(4)激励强化。激励是激发、鼓励人的思想动机,强化是运用奖惩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向。41.(1)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关系看,可将行政组织体制分为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处理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实际上就是对三种体制的正确运用。(2)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分配关系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社会的需要(主要是经济体制的需要)和国家结构形式。(3)我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其行政组织体制基本上采取集权制的形式,行政决策权主要集中于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有完全的指挥、监督权力,地方政府接受中央政府的命令,自主权较少。(4)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要求政府具有调控宏观经济、维持市场秩序和实施各种保障的职能,这是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关系的基本内容。(5)市场经济要求中央政府具有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地方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负责在本地区范围内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保护环境。(6)市场经济要求中央政府适度集权和地方政府适度分权,中央与地方主要根据事权的性质合理划分权限,凡宏观经济及全国性事务归中央政府管理,凡地方性事务归地方政府管理。要维持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的关系。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42.(1)材料1描述的是规制型管理,材料2描述的是市场化管理。规制型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组织标准化;工作秩序化;管理规范化。市场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市场化;行政组织内部人事制度的市场化;行政组织自我服务功能的市场化。(2)规制型管理方法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的巨大进步。它追求理性和效率,目的是排除人的情感因素对组织运行的影响,尽可能消除偶然性,使行政组织成为一种客观系统。但是,规制型管理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官僚体制,导致中央集权、层次繁多、行动迟缓的弊端。在新兴的信息社会,人的个性与要求更加复杂多样,事物变化幅度和速度增加,规制型管理已经不能有效地运转,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市场化管理是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它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到行政组织的管理之中,创造一种竞争性环境,从而激发组织成员的潜能,提高效率。作为对规制型管理的改良,市场化管理方法被各国行政改革实践所借鉴,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对于其具体管理方法,各国尚处于探索和改进之中,还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模式。(3)中国行政组织改革处于从规制型管理向市场化管理的过渡过程之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法制,完善组织管理的基本规章制度,排除行政管理中的主观随意性;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规制过度的倾向,预防过多的规章制度对政府公务员主动精神的压制。

108 评论

勇往直前邓好

书店里买呗,网上不太可能有

92 评论

相关问答

  • 历年行政法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下面的试题可供参考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行政法律事实2、公务员3、行政强制4、行政处罚5、抽象行政行为6、行政诉讼参加人二、填空题1、行政

    Arsenalzoe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教育行政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学考试的答案在考完后有些官网会公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Self-taught higher education examinations),简称自学考试、自

    薰妍maggiel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教育行政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详解

    打开一本书,就好像轻轻感受到淳淳杨柳风,扑面而来;就好像慢慢感受到蒙蒙杏花雨,从天而降;就似乎全新体验到浩浩竹林带给你的轻松与快感。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价值和价

    大雪压青松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自学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7月自考试题《教育学》以下为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真题:教育学的试题答案官方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huazhiqingci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自考教育行政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7月自考试题:教育学以下为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真题:教育学的试题答案官方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

    芊芊百合Y0Y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