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18

绿兮衣兮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文化概论真题答案解析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叶子晓桐

已采纳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A.般若学 B.涅盘学C.禅宗 D.密宗2.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A.血缘 B.地缘C.亲亲 D.同门3.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县制度C.户籍制度 D.宗法制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A.《刑书》 B.《法经》C.《秦律》 D.《汤刑》5."以物比德"属于( )A.整体思维 B.伦理思维C.辨证思维 D.类比思维6.佛教的创始人是( )A.张道陵 B.葛洪C.释迦牟尼 D.孔子7.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A.三纲 B.五常C.五伦 D.十教8.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A.24个 B.25个C.26个 D.27个9.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A.炎帝 B.黄帝C.仓颉 D.孔子10.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A.《说文解字》 B."书同文"C."文字神赐" D."圣人造字"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6分)1.在商代,宗教崇拜的对象大体有( )A.佛 B.上帝 C.超自然神D.天地神祗 E.祖先神2.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选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为( )A.孝廉 B.茂才 C.秀才D.贤良方正文学 E.探花3.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宗族祭祀 C.军事讨伐D.宗法体系 E.家族血缘4.下列属于庶族平民礼俗的有( )A.三月三 B.七月七 C.春节D.清明 E.端午5.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有( )A."天人合一" B."天人感应" C."天人交胜"D."天人之分" E."重天轻人"6.中国戏曲的角色分为( )A.生 B.旦 C.净D.末 E.丑7.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为( )A.健舞 B.软舞 C.字舞D.花舞 E.马舞8.下列观点中,反映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是( )A.诗言志 B.尚意追求 C.中和之美D.尊崇自然 E.乐以教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文化现象2.《神灭论》3.本草之学4.中体西用论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大势。2.简述传统儒家伦理学说对法律制度的影响。3.简述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习惯。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试述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特点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试述中国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内涵及具体表现。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10007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 2.C 3.A 4.B 5.D6.C 7.A 8.A 9.C 10.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CDE 2.ABD 3.BC 4.ABCDE 5.ACDE6.ABCE 7.AB 8.BCD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2.佛教在中国的流行,必然地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南朝时最富有观念论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的《神灭论》最著名。范缜本着道家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驳佛教,主张形尽神灭的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3.我国药学理论的出现是在西汉时期,当时出现"本草"一词,将药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中国古代的药学,又称"本草"之学。其主要内容为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著名的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4.这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化发展中具有影响力的思潮。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和基本理论。"中体西用"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为"用",从而达到复兴中华的目的,但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力图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或主导地位,这是它的失误。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1)北方民族大举的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2.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一是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立法指导;二是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三是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3.(1)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以血缘家族共同体为基础,结合地缘关系和社缘关系,形成集体观念和行为事象,营造亲睦祥和的气氛。(2)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如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乐善好施等。(3)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由于适应中国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在社会各基层中,耕读成了一种社会理想,也成了一种进己途径。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一般以大业三年(607年)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的开始。其特点有:一是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二是考试定期举行;三是严格考试 ,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影响:(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2)科举制也制约和局限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科举制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作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极端维护了专制王权。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2.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不少艺术形式都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带有鲜明的服务于现实的致用精神。诗歌、文章、音乐等把道德教化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主要的观念有:(1)"诗言志",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一命题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功用,特别在儒家的诗教观念中,诗歌对社会政治的干预更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如《诗经》。(2)"文以载道"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认为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强调文章要服务于社会。(3)乐以教化。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悠久,并且很早就与道德教化联系在一起。孔子认为,乐和礼一样,都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作用,只有加强礼乐教化才能使百姓有规可依。这种功利主义音乐观对后世儒家的音乐思想具有重要影响。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语出自( )A.《论语》 B.《易》C.《荀子》 D.《礼记》2.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A.大西洋 B.印度洋C.太平洋 D.北冰洋3.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A.人文环境 B.地理环境C.生活环境 D.自然环境4.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我国重农主义观念起于( )A.西周 B.东周C.汉朝 D.明朝5.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 D.隋唐两宋6.传说车的发明者是( )A.黄帝 B.高车部C.鲁班 D.伏羲7.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A.唐代 B.宋代C.元代 D.明代8.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 )A.西周 B.战国C.秦朝 D.唐朝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A.郑国子产《刑书》 B.魏国李悝《法经》C.《秦律》 D.汉《九章律》10.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是( )A.老子 B.庄子C.墨子 D.孔子11.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 )A.《论语》 B.《孟子》C.《礼记·大学》 D.《荀子·劝学》12.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本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少数民族达到( )A.24个 B.20个C.16个 D.12个13.在近代否定汉字的主潮中,明确提出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主张的学者是( )A.章炳麟 B.吴稚晖C.鲁迅 D.钱玄同14.“五四”以后的20年代,主张“儒学复兴论”的代表人物是( )A.贺麟和冯友兰 B.梁赖溟和熊十力C.唐君毅和牟宗三 D.余英时和杜维明15.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A.宗法制 B.监察制度C.科举制度 D.法律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文化成就表现在( )A.土地的开垦 B.水利的兴修C.运河的开凿 D.沙漠的治理17.秦朝统一王朝政治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其下有“三公”,即( )A.丞相 B.太尉C.尚书 D.御史大夫18.下列选项中,体现魏晋南北朝文化大势的有( )A.文化的动荡与混乱B.民族大融合的“汉化”与“胡化”C.南方的开发与新的经济文化区的出现D.三教鼎立互相激荡19.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瑰宝中,孙思邈编写的医学著作有( )A.《针炙甲乙经》 B.《千金要方》C.《千金翼方》 D.《伤寒杂病论》20.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这一文化特色的有( )A.天人合一,观物比德B.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指导立法、司法C.以德为主、德刑并用D.引经断狱、引经注律21.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有( )A.等差性 B.调和性C.规范性 D.唯一性2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 )A.仁爱孝梯 B.谦和礼让C.重义轻利 D.真诚有信23.下列哪些方言属于现代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A.北方话 B.南方话C.客家话 D.吴语24.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 )A.识字教学 B.写字教学C.句子训练 D.作文训练25.下列选项中,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有( )A.对联 B.字谜C.预言 D.姓名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广义文化27.新石器时代28.摊丁入亩29.宗法制30.语言崇拜四、判断改错题(本大共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在其题干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31.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上层文化精华的荟萃。( )32.夏是我国第一个皇朝,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 )33.科举制是由宰相主持,以分科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34.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35.汉字艺术的中和之美就是将各种变化的因素协调于一个圆圈之内,达到稳定而又不失灵活的表观形态。(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6.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37.简述清朝时期文学巨大成就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38.简述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的四种模式。39.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有哪些?40.简述20世纪中国文化三大主要思潮。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论西周分封制实施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42.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另外还有:

278 评论

善良哒小虾米

专 业: 姓 名: 分 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古代的吉礼,据《周礼》讲,就是_______的典礼。 2.西周官吏选拔制度,春秋以前主要是世袭制,战国时期,逐渐实行_______制,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 3.中国从辛亥革命以后至今主要采用阳历,而在此前所使用的是_______历,因其便于农事,至今仍在农村使用。 4.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_______。 5._______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公认为“诗史”。 6.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_______。 7.宋元话本的名目很多,现存的可以分为小说话本和_______两大类。 8.朱熹认为客观精神的“理”是世界的本源,陆九渊认为主观意识的“_______”是世界的本源。 9.印章字体,一般采用_______。10.古代通称棋艺为“博奕”。“奕”是_______。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姨诀称姨夫,自己与姨夫关系为妯娌。( )2.江西庐山的岳麓书院是北宋著名书院。( )3.自秦始皇以后,方孔圆钱成为中国铜钱的固定形式,直到清末,沿用了两千多年。( )4.韩愈以文为诗、讲才学、发议论,开创了诗坛的新局面。( )5.王实甫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近70种剧本,留存下来的有18种。( )6.农民是民间故事的传播者也是它的主人公。( )7.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题中有“判”,即判决书。( )8.住持是一寺之首,又称方丈。( )9.明末清初一些杰出思想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都是科举制的强烈批判者。( )10.敦煌文书大致可分为宗教文书和世俗文书两大类,其中世俗文书数量较多。( )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现存儒家经典十三经中,有三部是属于礼制的,称为“三礼”,即《周礼》、( )、《礼记》。 A.《仪礼》 B.《家礼》 C.《小戴礼》 D.《大戴礼》2.中国历史上首先使用年号的是( ),第一个年号是建元。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光武帝3.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开始出现了私人办的学校,( )是其首创者。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4.唐时科举考试( )一次,考前各地举子先向礼部报名,投递履历表,叫做“投状”。 A.每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5.中国历史上的准确年代计算,是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 )年)开始的,迄今不曾中断。 A. 827 B. 841 C. 781 D. 516.《日知录》是( )的著作。 A.方以智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7.严复在近代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在于翻译了( ) A.《法意》 B.《原富》 C.《群学肆言》 D.《天演论》8.最能代表隋唐佛教特点的,是宗派佛教的出现。从隋到唐,先后出现了( )个佛教宗派。 A.四 B.五 C.六 D.八9.隋唐时的孙思邈精于医药,后世尊称为药王。他是( ) A.佛教徒 B.道教徒 C.伊斯兰教徒 D.基督教徒10.以道教为题材的神魔小说,最有名的是( ) A.《搜神记》 B.《西游记》 C.《封神演义》 D.《东周列国志》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七夕 2.《木兰辞》 3.四大传说 4.盂兰盆节 5.钟鼎文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什么叫“三言”、“二拍”? 2.你怎样理解墨子的认识论?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汉代统治者对法制进行的改革。 2.简述王充的哲学思想。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参考答案一、1.祭祀 2.客卿 3.阴阳或农 4.《离骚》 5.杜甫 6.《汉书》 7.讲史话本 8.心 9.篆书 10.围棋二、1.× 2.× 3.√ 4.√ 5.× 6.√ 7.√ 8.√ 9.√ 10.×三、1.A 2.C 3.B 4.A 5.B 6.C 7.D 8.D 9.B 10.C 四、1.“七夕”是古代的一种节日,农历七月七日,据说是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人们陈酒脯瓜果于庭中,妇女织彩缕向月穿七孔针,穿过者为得巧。 2.《木兰辞》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篇章,它歌颂了代父从军的女英雄木兰。 3.“四大传说”指《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与青蛇》、《梁山伯与祝英台》四大民间故事。 4.孟兰盆节是群众性最强的佛教节日,时为农历七月十五日,佛寺于此日举办孟兰盆会。 5.“钟鼎文”是指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刻的铭文,因铭文多刻在青铜的礼器或乐器上,所以叫钟鼎文。五、1.“三言”指冯梦龙编纂的《古今小说》(又名《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指凌氵蒙 初创作的《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惊奇》。 2.墨子的认识论属于唯物论的经验论。他把客观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基础。墨子还提出了检验真理的三条标准,即“本”、“原”、“用”。“本”即间接经验,“原”即直接经验,“用”即通过实践效果进行检验。但由于墨子片面强调感性经验,轻视理性思维,往往把错误的传闻和幼觉假象也当成真理。六、1.汉代统治者对法制进行的改革: (1)废除苛法和酷刑。(2)优恤老幼废疾。(3)推行谳狱制度。谳狱,即评议定罪量刑。 (4)以《春秋》决狱。即引《易》、《书》、《诗》、《礼》、《乐》和春秋等六部儒家经典著作为断案的准绳。(5)以儒家教义解释法律。 汉代法制改革,是统治者不断总结经验修订秦法制的过程,也是儒家思想逐步影响封建法制的过程。 2.王充的哲学思想: (1)王充认为构成世界的基础是“气”,万物因气而生。 (2)在认识论方面,王充坚持唯物主义立场,反复强调,人的知识只能通过人的感官和外界接触得来,尖锐批判当时流行的圣人“神而先知”论。 (3)王充既重视感性经验,又重视理性思维。 (4)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王充肯定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5)王充虽然否认神秘的天命论,却陷入唯心主义命定论。王充的唯物论仍然是朴素的,还存在不少的漏洞。

125 评论

糖仔食糖仔

你可以在百度一下“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与答案”,在百度文库中一般会有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与答案。

357 评论

YXRS游戏人生

答案你要自己找了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政策的是( )A.税收政策 B.民族政策C.宗教政策 D.语言文字政策2.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将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分为( )A.一个大的时期 B.二个大的时期C.三个大的时期 D.四个大的时期3.古地理专家认为,与渭水、黄河、济水这条东西交通线相交的南北交通线共有( )A.一条 B.二条C.三条 D.四条4.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的进犯,在一些边关要塞处广种榆树,用来拦截敌人的骑兵,也同时起到了( )A.练兵作用 B.实战作用C.保护作用 D.绿化作用5.考古发掘证明,建立在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各地古代文化进一步( )A.变异的结果 B.退化的结果C.排斥的结果 D.汇聚融合的结果6.周人重农,他们不仅把农耕当作简单的生产行为,而且赋予它某种( )A.“政道”含义 B.“武道”含义C.“文道”含义 D.“神道”含义7.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 )A.“无为” B.“无不为”C.“自在” D.“逍遥”8.在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 )A.畜牧业的萌芽 B.制陶业的萌芽C.农耕业的萌芽 D.手工业的萌芽9.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主要记录了( )A.元代食谱 B.宋代食谱C.清代食谱 D.明代食谱10.我国药学理论的出现是在( )A.先秦时期 B.西汉时期C.东汉时期 D.三国时期11.相传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蔡伦,他是( )A.先秦时期人 B.西汉时期人C.东汉时期人 D.三国时期人12.三省六部制中,六部隶属于( )A.三省 B.尚书省C.中书省 D.门下省13.下列关于制度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无组织的社会规范系统 B.它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D.它在文化体系中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14.分封制的瓦解开始于( )A.西周时期 B.东周以后C.战国时期 D.先秦时期15.天子自称为“朕”开始于( )A.轩辕黄帝 B.秦始皇赢政C.汉高祖刘邦 D.汉武帝刘彻16.中国古代思想家多曾思考过礼的起源问题。其中,认为礼的设立在于节制人的欲望,约束人的行为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C.荀子 D.韩非子17.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老子》 B.《管子》C.《商君书》 D.《韩非子》18.东晋葛洪所撰重要道教理论著作是( )A.《老子五千文》 B.《太平洞极经》C.《神农本草经集注》 D.《抱朴子·内篇》19.人生在世,应该有所害怕,有所畏惧。提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C.老子 D.周公20.下列选项中,演化出汉赋的是( )A.楚辞 B.大雅C.小雅 D.周颂21.尊崇自然作为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其哲学基础是( )A.天人合一 B.知行合一C.中庸之道 D.抽象思维22.现代汉语主要有( )A.六大方言 B.七大方言C.八大方言 D.九大方言23.在言语形式方面反对言辞华美的著名历史人物是( )A.宋玉 B.王充C.萧统 D.陆机24.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将明清以来的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的历程分为( )A.三个阶段 B.五个阶段C.六个阶段 D.七个阶段25.“五四”以后的20年代,主张“儒学复兴论”的代表人物是( )A.贺麟和冯友兰 B.梁濑溟和熊十力C.唐君毅和牟宗三 D.余英时和杜维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司马迁将楚地一分为三,其分别叫做( )A.东南楚 B.东楚C. 西南楚 D.南楚E.西楚27.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作用有( )A.物质交流 B.中外文化的沟通C.佛教的东传 D.西域丝绸的输入E.西域先进政治文明的输入28.科举考试造就了大批优秀文化人才,以下人物属中唐时期人才高峰期涌现的有 ( )A.韩愈 B.柳宗元C.白居易 D.刘禹锡E.欧阳修29.下列有关“天人合一”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天人合一”观念起源于西周B.“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是由汉代董仲舒提出的C.荀子《天论》篇中提出了“天人交胜”的观点D.“合一”是指对立的双方有着密切的联系E.“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30.先秦时期,对“名”、“实”问题提出自己看法的思想家有( )A.孔子 B.墨子C.庄子 D.尹文子E.孟子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狭义文化32.“塞北江南”33.宗法制34.《诗经》35.禅宗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为什么说中国具有文化发展的广阔地理舞台?37.简述中国古代礼与俗的区别。38.简述“中庸之道”价值观。39.简述汉语的特点。40.简述秦始皇“书同文”的政策及其意义。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论春秋战国时代是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42.试述我国传统市商的经营之道。

304 评论

婕哥大王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文化内涵指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2.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就是“______________”,这是把天下交给贤人的远古的帝位的传递方式。3.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在《______________》中描述了秦王朝统治者大兴土木的情景。4.《神灭论》的作者是南北朝时候著名的无神论哲学家______________。5.明朝有两部著名的农书,分别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宋应星的《______________》。6.贸易古称“______________”,原指交易、专卖。7.我国古代法律制度是以______________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的。8.《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______________手法的运用。9.对联是由古代的“______________”演变而来的。10.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中国文化界开始出现“现代新儒学”思潮,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熊十力。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化的两个层次为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2.我国古代燕齐地区盛行神仙崇拜,这与其海洋环境有关。()3.分封制是从夏商时代就开始实施的。()4.“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和《大学》四部儒家经典。()5.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的方式就是坐商经营。()6.我国古代的算术、代数和几何都是很发达的。()7.道教所信奉的“太上老君”就是老子。()8.世界上的文字分两大类: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9.中国古代皇帝的诏令是最有权威的法律形式。()10.宋代朱熹的学说曾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A.文化事象 B.文化现象C.文化思潮 D.文化内涵2.国别文化是以()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A.国家 B.民族C.地域 D.层次3.中国的地势地形()。A.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西高东低,呈波浪状分布 D.向东南倾斜,呈波浪状分布4.到元明清时,我国出现了()的局面。A.政治中心在南方,经济中心在北方 B.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北方C.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南方 D.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5.下列属于道家的观点的是()。A.仁者,人也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无为而无不为 D.修身,治国,平天下6.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朝代是()。A.秦代 B.两汉C.魏晋 D.隋唐7.“道统”的思想是()提出的。A.孟子 B.董仲舒C.韩愈 D.白居易8.车的发明者是()。A.神农氏 B.轩辕氏C.伏羲氏 D.有巢氏9.下列不属于营业习俗的有()。A.敬财神 B.广告C.唱市经销 D.坐商经营10.漏壶是我国古代用来计量()的工具。A.时间 B.长度C.重量 D.体积11.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迈五帝”而将三皇五帝合并成“皇帝”的是()。A.周文王 B.秦王赢政C.汉武帝 D.汉高祖12.地神祭祀包括大地祭祀、()、山川祭祀等。A.人鬼祭祀 B.日月星辰祭祀C.社稷祭祀 D.人神祭祀13.“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是由宋代的()提出的。A.张载 B.朱熹C.陆九渊 D.程颢1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说的。A.孔子 B.孟子C.庄子 D.老子15.《牡丹亭》是()的作品。A.元朝的关汉卿 B.元朝的王实甫C.明朝的汤显祖 D.清朝的孔尚任16.“金达莱”这词是从()借来的。A.越南语 B.蒙古语C.维吾尔语 D.朝鲜语17.李清照《声声慢》中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的是()修辞方式。A.对偶 B.顶真C.回文 D.复叠18.骈体文的全盛时代在()。A.南北朝 B.东汉C.隋唐 D.宋明19.欧洲的耶稣会士初到中国是在()。A.元朝 B.明朝C.清朝初年 D.清朝末年20.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是()。A.天台宗 B.净土宗C.禅宗 D.华严宗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天下”观念2.“五服”3.“周岁”礼4.避讳5.“综合创新论”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请说出“清初三先生”的姓名及其主要著作。2.简答古代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及其影响。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及其特征。2.简述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局限。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 )A.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B.后天物质的创造C.先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D.后天修养与精神2.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 )A.文化政策 B.文化传统C.文化思潮 D.文化观念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东汉、三国直到南北朝,是( )A.第一个寒冷期 B.第二个寒冷期C.第三个寒冷期 D.第四个寒冷期4.北宋曾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及汴水,它们的共称是( )A.“四渠通漕” B.“通漕四渠”C.“渠漕四通” D.“渠通四漕”5.在植树方面,朱元璋有了不起的政绩,据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植树总量约为( )A.7亿棵 B.8亿棵C.9亿棵 D.10亿棵6.上古文化虽说多元,但是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国家如夏商两代,却只是建立在( )A.黄河上游地区 B.黄河下游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游地区7.夏文化的特点是( )A.尚忠 B.尚孝C.尚义 D.尚礼8.“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攻”等所体现的是( )A.儒家的思想核心 B.法家的思想核心C.墨家的思想核心 D.道家的思想核心9.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A.西汉时期 B.两汉时期C.东汉时期 D.魏晋时期10.我国南北各地在春分前后,要举行开耕仪式,俗称( )A.“龙抬头” B.“桃花水”C.“打春牛” D.“唱春官”11.旧时铁匠行所崇拜的祖师是( )A.鲁班 B.老君李耳C.灶君 D.嫘祖12.我国西式广告出现于( )A.明代中后期 B.清代初期C.清代中期 D.晚清时期1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 )A.神农 B.陶弘景C.孙思邈 D.李时珍14.在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于( )A.夏代 B.周代C.商代 D.秦代15.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 )A.太师、太傅、太保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尚书、中书、门下 D.太尉、太常、太仆16.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的“五礼”是( )A.冠、婚、丧、祭、乡 B.冠、婚、射、朝、聘C.祭、凶、宾、军、家 D.吉、凶、宾、军、嘉17.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人是( )A.周代周公 B.春秋孔子C.西汉董仲舒 D.宋代张载18.南北朝时,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是( )A.陶弘景 B.张鲁C.张道陵 D.葛洪19.“孔融让梨”的故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美德是( )A.仁爱孝悌 B.重义轻利C.谦和礼让 D.真诚有信20.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 )A.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格物、致知、诚意C.诚意、正心、修身 D.齐家、治国、平天下21.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代表作是( )A.《步辇图》 B.《清明上河图》C.《天王送子图》 D.《簪花仕女图》22.《荀子•非相篇》中说:“言而当,知也。”所谓“当”是说讲话要讲究( )A.场合 B.对象C.时机 D.分寸23.实行“书同文”政策的朝代是( )A.西周 B.西汉C.秦代 D.唐代24.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是( )A.佛教的传入 B.伊斯兰教的传入C.基督教的传入 D.犹太教的传入25.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思想提出于20世纪( )A.60年代 B.70年代C.80年代 D.9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下列属于文化观念的有( )A.人生观 B.审美观C.建安风骨 D.隋唐佛学E.宋明理学27.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包括( )A.齐国的管仲 B.魏国的李悝C.郑国的子产 D.秦国的商鞅E.赵国的赵鞅28.反映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的有( )A.“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朝赏暮戮,忽罪忽赦。”C.“天下一家,何非君土。” D.“中外之财,皆陛下府库。”E.“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9.中国古代建筑的显著特点有( )A.结构上以木结构为主 B.布局上左右对称C.外观的多样性 D.强烈的人文性E.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30.下列属于与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的有( )A.对联 B.字谜C.预言 D.姓名E.敬惜字纸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国别文化32.《中国救荒史》33.清谈34.家庭35.天神祭祀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西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主要水利工程及其作用。37.什么是针灸学说?38.简述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39.简述尊崇自然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40.新中国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切实可行的保证民族语文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社区文化活动的意义。42.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征。

295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吃生鱼片的猫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文学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文学概论》课程分A卷和B卷,考生可根据使用教材版本不同任选A卷或B卷,使用1989年版和1995年修订本教材的考生请选A卷,使用2000年第1版的考生,请选B

    品尝滋味real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文学概论自考真题答案解析

    《文学概论》课程分A卷和B卷,考生可根据使用教材版本不同任选A卷或B卷,使用1989年版和1995年修订本教材的考生请选A卷,使用2000年第1版的考生,请选B

    康康是逗逼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楼主不会是绵师的吧??? 全国高等教育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答案一、填空题人文特性尧舜禅让阿房宫赋范缜天工开物贸礼浪漫主义桃符梁漱溟二、

    Moser~子涵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细舆媚砜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