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33

柏拉图ing
首页 > 自考本科 > 宏观经济学自考试卷分析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腊肉炒豆丝

已采纳

问题不少啊,看来平时就在玩吧,你还是找找老师,送送礼品¥¥¥¥¥

348 评论

lifang88322

15 题:;财政政策;

240 评论

小肚巨肥

1.d2.d3.d4.d5.a6.d7.a8.b9.d

146 评论

浅陌时光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教材宏观经济分析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什么是宏观经济分析?包括哪些内容?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总量及其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之间的关系。因此宏观经济分析又称总量分析或整体分析。J.M.凯恩斯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创立者,他运用这种方法建立了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都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这些分析方法的共同特征是:只研究经济中的数量的变动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以既定的制度结构作为分析的前提,与数量分析相对的是经济学中的制度结构分析。宏观经济分析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方面入手。在进行总供给形势分析时,人们会考虑全国完成工业增加值和这一数值的同比增长情况。进一步细分,人们会区别所有制分析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公司增长情况。重工业增长与轻工业增长的比较也十分重要。在1999年上半年,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反映出政府投资拉动的力度和消费低靡的状况。成品钢材、铜材、铝材、水泥、化肥、化学农药等主要原材料的产量,耐用消费品及信息通信产品生产情况,以及全国发电量、运输量增长情况均能反映总供给状况。不过,在分析基础产品增长的时候,应当意识到基础产品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例如,发电量的多少,在以往一直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但由于许多行业从高能耗变为低能耗,因此即使发电量增长相对缓慢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同比例推断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了。推荐几本研究宏观经济的书籍。宏观经济学书籍推荐排行榜宏观经济学第七版曼昆著,卢远瞩译/2011-09-1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第十版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王志伟译/2010-01-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配套学生指导用书《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点击购买>>微观经济学本书是经济学泰斗、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先生的绝笔。该书书自1948年首版问世以来受到广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它在前18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修订,在保持“把注意力始终放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这一风格的前提下,对货币政策、货币与国际金融体系、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做了重点论述或重写,对前沿的实践及理论成果,如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混合经济、政府债务、稳定经济、经济增长与居民福利等也给出了介绍。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2012-01-01/人民邮电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众多拥趸。国外商学院中级宏观排名**。被复旦等著名高等院校指定为主要教材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布兰查德著,楼永,孔爱国译/2013-09-01/机械工业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斯蒂芬·D·威廉森/2015-05-3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一本将宏观经济学理论说通透了,由浅入深,能将读者带入美妙的宏观经济世界的书。本书作者是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主讲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深受学生好评,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财经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本书的重要特点是将宏观经济学的每个问题都用科学推演程序进行了推演和讲述,这一创造性的努力对于将宏观经济学理论系统化具有重要价值。每一章都按照假设——定义——分析框架——命题——经验研究——结论的程序展开分析,思路清晰、体系严谨,对于改进我国宏观经济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具有推进作用。本书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了回到基本经典文献的原则,说理透彻而又符合大学生认知心理。同时,本书配用400页的PPT课件,而且对于复杂的推理逻辑细分成了动画路径,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张苏编著/2014-08-01/清华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等著,王立勇等译/2014-06-01/清华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任保平宋宇编/2009-02-01/科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亚伯,伯南克,克劳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由于制度背景对于宏观经济的重要性,一本在介绍宏观经济理论的同时也提供丰富的中国宏观经济实践经验的教科书对于希望了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读者来说是很有价值的。李晓西教授的这本《宏观经济学(中国版·第二版)》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李晓西著/2011-09-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在萨缪尔森终极版的基础上对难懂的词句和人名以及写作背景等做了精彩注释,既让读者读到萨缪尔森的原文,又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萨缪尔森的文字。如何进行宏观经济分析?2。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财政政策的种类与经济效应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包括: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减少国债发行,增加财政补贴;分析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影响应注意的问题。宏观经济分析有哪些主要内容?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国债),反之就出售有价证券。我国的货币政策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时会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松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产品销售不畅,经济运转困难,资金短缺,设备闲置,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这时应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总的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总需求不足,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总需求过大,采取紧的货币政策。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69 评论

冰灵蜜蜜

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核算2.国民收入循环3.简单和完全的NI-AE模型4.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5.货币创造6.货币市场的均衡7.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全章)8.凯恩斯的AD曲线的推导9.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0自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1.公债的挤出效应和财政赤字的货币化12.货币政策的工具和传导机制1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14.失业理论15.通货膨胀理论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2、国民收入循环(2部门)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假定经济中只有居民户和厂商两个部门。这时,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可以用图1 来表示。图中曲线的箭头代表货币的流向。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与货币数量相应的实物(包括产品、劳务与生产要素)流动。即:(1)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同时从厂商那里得到相应的货币收入。(2)居民户向厂商购买消费品,相应的用于消费的货币支出流向厂商。(3)如果居民户不把所有的收入都用于消费,那么就会发生储蓄。这些储蓄流入金融市场。厂商则从金融市场得到贷款,进行投资。与货币投资相应的实物形态的资本品流动则发生在厂商部门的内部。以上三方面的流动,形成一个完整的收入流量循环。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货币需求三大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第一种动机的货币需求稳定,可事先预计;第一种动机的货币需求相对稳定,也可预计;第三种动机的货币需求不稳定,因为与人对未来货币的预期紧密相关,受心理预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5、货币创造:在现代的货币体系中,一般由中央银行发行货币,但是商业银行负责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商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缴纳一定的准备金后,可以将剩余资金贷给企业部门。企业得到贷款后又会将其中一部分存入这家商业银行或者其它商业银行。接着,商业银行可以再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贷款发放取出。如此反复,最终社会中形成的购买力将是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若干倍。这个过程,称之为货币创造。6、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有赖于三个条件,即健全的利率机制、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最主要的实现机制是利率机制。除利率机制之外,还有:①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②国家财政收支状况;③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④国际收支是否基本平衡等四个因素。(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不仅是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信号,而且对货币供求具有明显的调节功能。因此,货币均衡便可以通过利率机制的作用而实现。9、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有四个:A、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B、充分就业C、物价水平稳定;D、国际收支平衡。10、自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税收的自动稳定性。第二,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类。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松的财政政策,它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扩张的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在经济繁荣时期,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存在过度需求。这时政府通常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比较温和,财政收支总量在原有基础上只作小幅度调整,而主要对收入结构或支出结构作适度调整,对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性效应的政策,在维持社会总供求对比的既定格局条件下,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同步增长。11、公债的挤出效应和财政赤字的货币化(1)公债的挤出效应政府发行公债,相当于政府开出借据,债权人是公众,债务人是政府。这种债权债务关系一旦发生,便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公债发行可以增加政府支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政府发行公债要占用资金,这样财政便可能出现“挤出效用”。(2)财政赤字货币化就是政府想用钱了,或者没有钱用了就发行政府债券,央行直接把债券买下,这样政府就有钱用了。政府这种做法就是搞财政赤字,央行一买那么赤字就货币化了。12、货币政策的工具和传导机制A、中国货币政策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2)存款准备金政策(3)中央银行贷款(4)利率政策(5)汇率政策B、货币政策传导机制(conduct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从运用货币政策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货币传导机制是否完善及提高,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经济的贡献。1998年以来,针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国内消费需求疲软以及出现了通货紧缩等突出问题,中央政府持续适当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来讲,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15、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

344 评论

沐沐渔的天堂

GDP消胀指数 GDP DNP NNP 流动性偏好 理性预期 古典两分法 价格刚性 利率 劳动人口 失业人口 自然失业率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245 评论

小小亦儿

1.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3. 国民收入:是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个人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5消费函数:消费函数表示c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c=c(y)。6.储蓄函数:储蓄函数表示s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s=s(y)。7. 投资乘数:乘数即倍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变量变化的比率;投资乘数就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通常用k表示。8.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9. 平均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10.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的比率。11.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是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与其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12. 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在分析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时提出的。它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利息率极低时,人们预计利息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最高点,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以至于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趋向于无穷大。 13. IS 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方向变化关系。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14. LM 曲线:是指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LM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15. 货币的需求:是指人们在手边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它是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因此,货币需求又称被为流动偏好。与其他资产相比,货币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人们用货币很容易与其他资产进行交换。正是这种流动性,人们对货币产生偏好。产生流动偏好的动机主要有三种:一是交易动机,二是预防动机,三是投机动机。16.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7.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18.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19.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20.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21.失业率:是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22.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即使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或充分就业状态,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业。23.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不当,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24.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25.自然失业率: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26.自然就业率: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就业率。27.潜在的GDP:是指一国国民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的总产量,是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GDP 水平。28.奥肯定律:是指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29.通货膨胀:是指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一种情形。30.通货紧缩:就是指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31.消费者价格指数:被广泛地用来度量通货膨胀,它度量的是典型化的城市消费者所购买的一组固定物品的价格平均上涨情况。32.通货膨胀率:是指价格水平变化的速度。33.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内。34.奔腾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35.超级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36.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这里所指的商品价格包括生产要素以及各种劳动的价格。37.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38.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是指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的问题。39.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理论是一种比较老的通货膨胀理论,这种理论把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40.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41.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把通货膨胀的起因归结为经济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42.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较低。43.经济增长:是指产量的增加,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增长率来表示。44.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45.经济周期: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核总就业的波动。这种波动一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涨或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46.加速原理:宏观经济学中,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加速原理。

91 评论

相关问答

  • 宏观经济分析自考

    序号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分1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2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3 00015 英语(二)◆ 144 30445 宏

    zeeleemoon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宏观经济分析视频自学考试

    宏观经济学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不可逃避的一门必修课,它对于调整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其庞大复杂的内容也让不少学生望而生畏,对于如何高效学习这门课程,我有

    umaumauhauha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宏观经济学自考试卷

    1.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时,政府支出的增加会使:A.总需求曲线右移一段时间;B.总需求曲线永久右移;C.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永久右移;D.总需求曲线右移

    了了大哥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宏观经济学自考试卷分析

    问题不少啊,看来平时就在玩吧,你还是找找老师,送送礼品¥¥¥¥¥

    小南子zzz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宏观经济学自考试卷分析与反思

    一、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体现:第一,以稳定币值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二,从中国实际出发,确定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第三,在发展货

    快到碗里吧吧吧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