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50

米诺很努力
首页 > 自考本科 > 教育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汇总总结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喝茶的樱桃

已采纳

教育的经济功能有:

1、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力。

现代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可以增加劳动力价值,还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

通常来说,一个国家人口的受教育范围越广、受教育程度越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就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2、教育是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

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前提条件,科研是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在传递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科技水平和素养,赋予他们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3、教育是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手段。

教育投资的直接目的就是增加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而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和报酬在于提高了一个人的技能和获利能力,提高了经济决策的效率。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在于它形成资本,并最终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4、教育是使人系统地融入社会经济结构的过程。

教育的经济功能是通过种种途径及手段使学习者社会化。教育的主要经济价值就是对求知者进行筛选,将人们分配到不同劳动力市场领域,安置到不同的职业岗位上去,从而使整个经济活动可以正常的运行。

教育具有多重功能,如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也具有多重价值。

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与教育文化的发达程度是正相关关系,而教育也有着促使生产关系趋于完善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经济功效。

资料来源:教育发展的经济价值--理论--人民网

266 评论

艾薇喵跑

1.经济学目的及财富的含义斯密的经济学目的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财富的含义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2.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斯密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他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的。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3.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斯密是第一个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人。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收入的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他认为“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科学地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他的“工人得到了自己的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的观点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4.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原理斯密的增加财富理论,斯密认为经济学要研究如何增加国民财富。财富增加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他主张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但他认识到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但颠倒了分工与交换的关系。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斯密认为,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又一重要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斯密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这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自由竞争。受“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商品生产者为了盈利的目的,会把掌握的资源投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的部门中去。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使人们把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能够增进社会利益。他认识到了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但没有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5.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斯密提出了自由贸易理论,为了论证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斯密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他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由各国的优势。各国将本国全部资源用于生产自己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换取本国需要的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这一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社会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6.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的一元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从而把劳动价值理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7.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收入分配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在经济学史上,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一概念。他认为,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的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这是他的一大贡献。把工人实际工资下降归因于人口的增长,未能对此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8.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李嘉图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通过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他认为政府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保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和振兴教育上。9.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李嘉图认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为资本积累提供条件,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因此,国家不应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应废除“谷物法”。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李嘉图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对比较成本学说的评价: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一学说也有局限性。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发展带来严重危机。实际上,它同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一样,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向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的愿望。对现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注意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10.商品、货币理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物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称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即交换价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在货币产生以后,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即价格。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在同样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货币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本质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评价: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首先发现的,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88 评论

微微王chichi

自考教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心理学、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管理学、学前教育学、学校管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英语(一)、教育学(二)、法学概论、宪法学。教育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普通中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源于文革后恢复的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80年代中期从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专业课程。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和运用能力。

91 评论

细毛1015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扩展资料:

教育经济功能是教育系统对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教育的社会功能之一。主要表现为:

(1)为经济发展提供各类人力,包括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员;

(2)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如知识、技能、经验、纪律性等);

(3)进行科学研究,改进生产技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增长;

(4)发展教育和调整教育结构有助于解决结构性失业。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研究对象是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育投资的有效利用及其经济收益。是介于经济学、教育学、数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研究内容主要有:

(1) 教育的“生产性”;

(2) 教育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财政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3) 教育投资在各类教育内部结构中的合理分配;

(4) 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

进入20世纪70年代,教育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国际学术界也有了一定的地位,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教育经济学,世界各国涌现出一批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学者,有关教育经济学的著作及论文层出不穷。

但是,就在教育经济学传播到世界各国的同时,西方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受此影响,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把资金投入到教育,希望通过教育带动经济的复苏,但是并没有取得成功。

不景气的经济状况与教育的不断扩张发生矛盾,出现了种种人力资本理论不能揭示和解决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性并试图摆脱它的束缚,采取新的方法分析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这刺激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

由此,一些有关教育经济的新学说应运而生,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种: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和社会化理论,它们并称为第二代人力资本理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育经济功能

330 评论

阿哥丶WLy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171 评论

开心土星

自考本科教育管理专业的开考科目根据所在地区及主考院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下为华南师范大学所开考的科目:

97 评论

相关问答

  • 发展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总结汇总

    自考经济学本科科目有19科,分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综合英语(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管理系统

    请别叫我龙爷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教育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汇总

    自考经济学本科科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英语(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西方

    爱吃爱喝薅羊毛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教育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汇总总结

    教育的经济功能有: 1、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力。 现代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可以增加劳动力价值,还可以改变人的

    食品监督所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经济学二自考知识点总结汇总

    宏观经济学自考重点: 1.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衡量一个

    恋慕耐受不良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经济学二自考知识点汇总总结

    1.经济学目的及财富的含义斯密的经济学目的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财富的含义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

    大铭空调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