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4

结婚201314
首页 > 自考本科 > 浙大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糖仔食糖仔

已采纳

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2、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 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在深度上对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 普通心理学B心理、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 B、1879C、1798D、1897 10、()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1、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2、"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A、眼睛B、耳朵C、鼻子D、舌1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1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1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1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1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1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20、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2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 C、兴趣D、理想2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2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2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2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26、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7、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28、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29、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l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30、心理学一般把解决问题划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和检验假设。A.推理想象B.概括过程C.证明和实验D.提出假设3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4、()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35、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36、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奥苏贝尔D、奥斯本37、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38、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3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4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4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42、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43、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动机C、情感 D、意志44、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 D、思维力45、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46、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 4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归因B、印象C、自我认知D、态度48、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49、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50、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A、从众B、顺从C、暗示D、模仿51、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52、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53、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和临近性B、相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54、问题难度很大,解决问题最佳动机水平是()。A、越强越好B、中等强度C、弱动机D、较强动机55、下面的心理表现不属于气质范畴的是()。A、活泼好动B、正直勤奋C、精力充沛D、沉默寡言5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是()。A、脑的机能B、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来自客观现实57、感觉适应和对比现象是发生在()。A、同一感觉中相互作用的结果B、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C、几种感觉综合起来相互作用的结果58、()对性格形成有直接影响。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59、在同时进行两项或几项活动中,一个人能自如地把注意力指向不同对象上,这是()。A、注意范围大B、注意转移好C、注意分配好D、注意稳定性好60、短时记忆中组块的意义在于()。A、能被意识到B、有利于编码C、增加保持时间D、扩大记忆容量 1、A2、D3、D4、C5、B6、FEDCBA7、C8、A9、B10、A 11、C12、A13、B14、B15、A16、B17、D18、C19、B 20、A 21、C22、B23、D24、A25、B26、D27、C28、C29、B30、D31、A32、B33、D34、C35、D36、B37、A38、B39、D40、A41、C42、C43、A44、C45、C46、D47、A48、D49、A 50、C51、C52、B 53、A54、C55、B56、B57、A58、A 59、C60、D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D)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B) A、布卢姆B、加涅 C、奥苏贝尔 D、奥斯本 3、奥斯本提出了(D)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D、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 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 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 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 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 A、第一年 B,第2-3年C、第3--4年D、第五年以后 8、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对象D、教学媒体 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 A、目标 B、策略 C、计划 D,评价 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B,D)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作技能 4、教学媒体包括(A、B,C,D,E) A、投影 B、录象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5、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A,B,C,D) A、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 B、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 C、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D、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6、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C,D,E) A、产生 B、准备C、孕育 D、明朗 E、验证 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B,C,D) A、独创性B、发散性C、灵活性D、突发性 8、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B,C,D) A、热爱学生 B、善于启发 C、勤学敬业 D、以身作则 9、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B,C,D) A、个人成就感B、认为从事教学活动很有价值C、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 D、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 三、判断题 1、学生的起始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等。 2、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3、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 4、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5、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 6、程序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9、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10、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渡是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一次革命。 11、“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 12、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B,C,D)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 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C) A、华生 B、加涅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B,C,D,E) 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 B、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 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D、学习需要练习 E、学习要受到强化 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B,C,D) A、知识的学习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5、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B,C,D,E) A、生理性要素 B、认知要素 C、情感要素 D、意志要素 E、社会性要素 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B,C) 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7、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B,C)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联结律 8、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B,C,D) A、习得反应 B,条件强化 C,泛化作用 D、消退作用 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E)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 10、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B,C,D) A、努力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意识 D、创新精神 三、判断题 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3、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4、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5、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也是学习。 6、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 8、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9、负强化就是惩罚。 10、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 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 A、熟悉性和临近性 B、相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5、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 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 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 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C、暗示 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 为相同的行为方式) 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 A、服从B、从众 C、模仿D、暗示 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 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 C、社会进步 D、社会退步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B,C,D) A、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 B、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 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2、大众传媒有(A,B,C,D) 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互联网 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C,D) A、直接性 B、间接性 C、稳固性 D、综合性 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B,C,D) A、劝导宣传法 B、群体影响法 C、活动参与法 D、角色扮演法 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A、以利他为目的 B、自愿的 C、不期望回报 D、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 6、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 A、给老人让座B、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C、抢救落水儿童 D、与持枪歹徒搏斗 7、战争、恐怖活动属于 A、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B、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C、手段性侵犯行为 D、目的性侵犯行为 8、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A、群体个数 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 9、群体决策的缺点有 A、多方面收集信息 B、利用集体智慧 C、增加群体凝聚力 D、费时费力 E、议而不决 三、判断题 1、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2、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会减轻处罚。 3、通过参照测量法最后可以发现群体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权威人物。 4、如果要帮助一个人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男性较女性容易产生利他行为。 5、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得到他人帮助。 6、穿着、行为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7、攻击性强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 8、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9、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10、群体决策的极端化总使决策具有冒险性。

228 评论

YXRS游戏人生

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2、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 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在深度上对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 普通心理学B心理、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 B、1879C、1798D、1897 10、()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1、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2、"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A、眼睛B、耳朵C、鼻子D、舌1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1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1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1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1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1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20、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2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 C、兴趣D、理想2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2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2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2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26、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7、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28、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29、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l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30、心理学一般把解决问题划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和检验假设。A.推理想象B.概括过程C.证明和实验D.提出假设3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4、()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35、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36、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奥苏贝尔D、奥斯本37、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38、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3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4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4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42、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43、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动机C、情感 D、意志44、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 D、思维力45、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46、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 4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归因B、印象C、自我认知D、态度48、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49、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50、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A、从众B、顺从C、暗示D、模仿51、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52、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53、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和临近性B、相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54、问题难度很大,解决问题最佳动机水平是()。A、越强越好B、中等强度C、弱动机D、较强动机55、下面的心理表现不属于气质范畴的是()。A、活泼好动B、正直勤奋C、精力充沛D、沉默寡言5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是()。A、脑的机能B、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来自客观现实57、感觉适应和对比现象是发生在()。A、同一感觉中相互作用的结果B、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C、几种感觉综合起来相互作用的结果58、()对性格形成有直接影响。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59、在同时进行两项或几项活动中,一个人能自如地把注意力指向不同对象上,这是()。A、注意范围大B、注意转移好C、注意分配好D、注意稳定性好60、短时记忆中组块的意义在于()。A、能被意识到B、有利于编码C、增加保持时间D、扩大记忆容量 1、A2、D3、D4、C5、B6、FEDCBA7、C8、A9、B10、A 11、C12、A13、B14、B15、A16、B17、D18、C19、B 20、A 21、C22、B23、D24、A25、B26、D27、C28、C29、B30、D31、A32、B33、D34、C35、D36、B37、A38、B39、D40、A41、C42、C43、A44、C45、C46、D47、A48、D49、A 50、C51、C52、B 53、A54、C55、B56、B57、A58、A 59、C60、D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D)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B) A、布卢姆B、加涅 C、奥苏贝尔 D、奥斯本 3、奥斯本提出了(D)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D、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 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 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 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 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 A、第一年 B,第2-3年C、第3--4年D、第五年以后 8、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对象D、教学媒体 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 A、目标 B、策略 C、计划 D,评价 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B,D)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作技能 4、教学媒体包括(A、B,C,D,E) A、投影 B、录象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5、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A,B,C,D) A、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 B、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 C、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D、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6、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C,D,E) A、产生 B、准备C、孕育 D、明朗 E、验证 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B,C,D) A、独创性B、发散性C、灵活性D、突发性 8、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B,C,D) A、热爱学生 B、善于启发 C、勤学敬业 D、以身作则 9、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B,C,D) A、个人成就感B、认为从事教学活动很有价值C、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 D、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 三、判断题 1、学生的起始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等。 2、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3、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 4、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5、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 6、程序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9、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10、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渡是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一次革命。 11、“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 12、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B,C,D)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 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C) A、华生 B、加涅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B,C,D,E) 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 B、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 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D、学习需要练习 E、学习要受到强化 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B,C,D) A、知识的学习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5、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B,C,D,E) A、生理性要素 B、认知要素 C、情感要素 D、意志要素 E、社会性要素 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B,C) 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7、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B,C)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联结律 8、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B,C,D) A、习得反应 B,条件强化 C,泛化作用 D、消退作用 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E)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 10、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B,C,D) A、努力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意识 D、创新精神 三、判断题 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3、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4、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5、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也是学习。 6、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 8、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9、负强化就是惩罚。 10、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 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 A、熟悉性和临近性 B、相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5、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 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 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 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C、暗示 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 为相同的行为方式) 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 A、服从B、从众 C、模仿D、暗示 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 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 C、社会进步 D、社会退步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B,C,D) A、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 B、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 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2、大众传媒有(A,B,C,D) 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互联网 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C,D) A、直接性 B、间接性 C、稳固性 D、综合性 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B,C,D) A、劝导宣传法 B、群体影响法 C、活动参与法 D、角色扮演法 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A、以利他为目的 B、自愿的 C、不期望回报 D、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 6、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 A、给老人让座B、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C、抢救落水儿童 D、与持枪歹徒搏斗 7、战争、恐怖活动属于 A、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B、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C、手段性侵犯行为 D、目的性侵犯行为 8、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A、群体个数 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 9、群体决策的缺点有 A、多方面收集信息 B、利用集体智慧 C、增加群体凝聚力 D、费时费力 E、议而不决 三、判断题 1、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2、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会减轻处罚。 3、通过参照测量法最后可以发现群体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权威人物。 4、如果要帮助一个人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男性较女性容易产生利他行为。 5、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得到他人帮助。 6、穿着、行为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7、攻击性强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 8、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9、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10、群体决策的极端化总使决策具有冒险性。

122 评论

婕哥大王

2010年自学考试医学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1分,共19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 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体现“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观点的医学模式是( )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量法 D、个案法 3、红、橙、黄等色彩通常被称为暖色,体现了感觉的( ) A、发展性特征 B、对比性特性 C、联觉特性 D、补偿性特性 4、通过言语指导,人们可以更好的分辨图形中的动物形状,言语指导增强了知觉的 ( ) A、选择性特征 B、理解性特征 C、对比性特征 D、恒常性特征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按内容分类的记忆形式的是( ) A、感觉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逻辑记忆 6、“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惊恐 7、下列关于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詹姆斯的理论中,认为环境引起的内脏活动产生了情绪 B、在兰格的理论中,认为情绪是由内脏活动产生的 C、在詹姆斯的理论中,认为“我们悲伤了才哭,生气了才打,害怕了才发抖” D、在兰格的理论中,认为“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等是激情产生的原因 8、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写下《一颗失而复得的心》一书,并且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作出直接贡献 的是( ) A、比尔斯 B、皮内尔 C、詹姆斯 D、罗杰斯 9、3岁的儿童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此时脑重已经达到( ) A、800g B、1000g C、1300g D、1500g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心理应激源的是( ) A、提升过快 B、吸烟 C、工作负担重 D、工作职责不清 11、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发作多与儿童对母亲的强烈依赖有关的心身疾病是( ) A、头痛 B、溃疡 C、支气管哮喘 D、类风湿性关节炎 12、下列各项中,与心身疾病的诊断无关的是( ) A、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特殊检查明确器质性改变 B、疾病的发生有相平行的心理社会因素 C、排除神经症和精神疾病 D、由某种躯体疾病引发心理障碍 13、下列影响心理测验的被试者因素中,不包括( ) A、应试动机 B、施测条件 C、认知能力 D、生理状态 14、罗夏墨迹图测验主要用于评估( ) A、智力 B、精神症状 C、人格 D、行为 15、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依据是( ) A、内脏反应学习 B、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C、示范作用 D、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16、在医患沟通中,更真切有效的方式是( ) A、非言语沟通方式 B、言语沟通方式 C、适当身体接触 D、保持目光接触 17、“主动一被动”型医患关系模式的原型是( ) A、父母—儿童 B、成人—成人 C、父母—婴儿 D、儿童—儿童 18、心理护理要强调针对性,就是要求心理护理必须做到( ) A、整体化 B、个体化 C、特殊化 D、人文化 19、在慢性病患者中,比较常见的行为是( ) A、患者角色行为缺如 B、患者角色行为冲突 C、患者角色行为减退 D、患者角色行为强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0、在人类疾病谱中,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为躯体疾病,二为_________,三为_________。 21、人类的自我意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_和_________。 22、思维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3、按照社会内容的性质分类,情绪可分为美感、_________和_________。 24、希波克拉底将气质分为四类:多血质、黏液质、_________和_________。

147 评论

王凡Angela

1.什么是情绪和情感?请论述两者的区别。答:情绪情感的含义及区别如下: (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由一定的剌激情景引起的,当环境符合人们的需要时,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否则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①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关的体验,例如饮食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能引起愉快或不愉快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比较复杂的体验。 ②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变化快,某种情境的消失就会使得某种情绪消失;而情感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是对事物的稳定态度,受情境的影响很小,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③情绪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因此带有冲动性;情感的产生则与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因而较少冲动性。 2.什么是知觉恒常性?它有哪些主要种类? 答:知觉恒常性是知觉的重要特性,其含义和种类如下: (1)知觉恒常性的含义 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仍然保持稳定性的知觉特征。知觉恒常性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时的一个重要特性,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 (2)恒常性的种类 ①形状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是指当人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变化的知觉特性。它的形成主要由于经验的作用。 ②大小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观察者对物体的知觉大小完全随视象大小变化而趋于保持物体实际大小的心理特性。产生这种特性的原因主要是过去经验的作用以及对观察距离等剌激条件的主观加工。实际上大小恒常性也处在完全恒常性与无恒常性之间。 ③明度恒常性。明度恒常性是指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的知觉特性。明度恒常性也处于完全恒常性与无恒常性之间。实际上,人们知觉到的物体明度或视亮度,并不取决于照明的条件,而是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④颜色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是指对于知觉者熟悉的物体,当其实际的颜色因照明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时,颜色知觉趋向于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性。如黑色的术炭,不管在阴暗还是阳光下,总知觉为黑色。红旗,不论在黄光还是蓝光照射下,总被知觉为红色。 3.比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结构发展的不同观点。 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结构发展有不同观点。 (1)二者对于认知结构定义的认识不同 ①皮亚杰对于认知结构的认识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a.结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是指具有一定关系或功能的因素构成的组合。皮亚杰认为主体依赖结构对客观刺激做出反应。儿童的智力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三个特点。 b.同化是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智力结构中的过程。不能把这个过程看作是一个完全被动的过程,因为主体需要对外界信息进行调整和转化,以使其与当前的认知结构相匹配。 c.顺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主体的智力结构通过顺应过程不断得到修正。在智力活动中同化和顺应并不是彼此分离的独立过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但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结构的改变,而顺应则是质的变化。 d.平衡是个体保持智力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潜藏在个体发展背后的一种动力因素。当某种作用于儿童的信息不能与其现有的智力结构相匹配时,就会引起不平衡的状态,主体会努力地去克服这种不平衡状态,建立新的平衡。 ②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和斯滕伯格对认知结构的定义 a.弗拉维尔指出,认知结构是由一系列认知项目按照某种联系方式而构成的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构成组织的元素的存在是相对稳定、持久的,而不是暂时性的;二是结构是存在于表面行为背后的基础,具有共同性和潜在性,由结构所支持的现象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结构的实质却是稳定不变的。 b.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结构三成分理论。他认为,组成认知结构的有三个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的作用是制定计划、选择策略及监控具体的过程;操作成分的作用是执行具体的加工过程,它还具有三种不同的职能,即编码、联系、反应;知识获得成分的作用是选取问题情况中的有关信息,忽略无关信息,并将新信息与记忆库中所储存知识相联系。这三种认知成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2)二者对于认知能力发展原因的认识不同 ①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随着认知结构本身不断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弗拉维尔认为,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之功能的不断被激活、工作有效性不断提高、结构中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不断提高而逐渐实现的。 ②斯腾伯格与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分析和阐述也有很明显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本身发生了质的变化。斯滕伯格认为,认知能力的发展是构成认知结构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不断取得协调一致工作效果的渐进过程,是个组成部分反复相互激活的结果。 4.说明内容参照和常模参照的区别。 答:内容参照和常模参照的区别是: (1)定义不同 ①内容参照又叫范围参照,它是将被试对指定范围中的内容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标准的一种参照标准,内容参照属于标准参照。 ②常模参照是以与被测者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所组成的团体为标准的一种参照标准,即以常模团体作为参照标准。 (2)解释分数的方法不同 ①内容参照分数的解释包括两个步骤:一是确定测验所包含的内容或技能的范围,二是编织一个能报告测验成绩的量表。 ②标准参照是根据个体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来进行解释测验分数。在标准参照中常模是解释分数的依据。 (3)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 ①内容参照测验的目的在于这种测验常常用来检验学习效果,看对指定的内容范围掌握得如何或达到某一标准,不考虑个体在团体中的位置。测验项目要求全面、真实地反映所要考察的学习材料。 ②常模参照测验的目的在于测查个体差异,强调个体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位置,不关心个体具有的真正能力和水平。测验项目要求具有适当的难度和一定的区分度,如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等。 (4)衡量测验优劣的指标不同 ①内容参照测验的衡量指标主要是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 ②常模参照测验主要用用难度和区分度作为衡量标准。难度指项目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也就是项目的效度。 (5)适用的测验范围不同 ①内容参照测验主要用于学绩测验以及能确定出可接受的最低标准的资格测验,比如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 ②常模参照测验用于测定人在某个群体内的相对位置,比如智力测验,学籍测验,成就测验等。 5.实验设计中取样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 答:(1)取样的原则 ①取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随机性原则。随机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抽样时,使总体中每一个体被抽选的概率是完全均等的原则。 ②取样还应遵循代表性原则。代表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抽样时,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有效的代表总体的一种原则。 (2)遵循代表性原则和随机性原则的原因 ①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都是针对特定总体进行,但是研究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逐一进行研究,而必须从总体中抽取出代表总体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这就是说当抽取出的样本具有代表总体特征时,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数据统计、结果分析才会有意义。可见对总体推论的可靠性直接依赖于样本的代表性,如果样本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即使在研究过程中无关变量控制得再好,统计方法运用得很恰当,对总体的推论都是不可靠的,因此应该遵循代表性原则。 ②随机抽样使每个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因而有相当大的可能使样本保持和总体有相同的结构,或者说,具有最大的可能使总体的某些特征在样本中得以表现,从而保证样本代表总体。此外,遵循随机性原则进行抽样,可以对抽样误差的范围进行预算或控制,使研究者可以客观地评价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和按照所要求的精确度决定样本的容量大小。③研究对象的取样是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关键环节,涉及到研究的效度,特别是外部效度。取样科学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研究深度,节省人力、时间、费用,还有利于减少研究"污染"范围因此一定要按照随机性和代表性原则抽取样本。 6.简述知觉特性。 答:知觉的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由于人的知觉选择性,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在这个意义上,知觉选择性过程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这就是说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认识刺激物的个别属性,而是认识事物的整体和关系。知觉的整体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 (3)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的加工过程。知觉的理解性与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有密切的关系。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来,理解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理解帮助熟悉的东西,容易当成一个整体来感知。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仍然保持稳定性的知觉特征。知觉恒常性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时的一个重要特性,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知觉恒常性包括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知觉恒常性除了能够使人获得对物体本身特点的精确知觉而不受外界变化了的条件影响外,也是人类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重要能力,它既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 7.简述造成遗忘的原因。 答:引起遗忘的原因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抑制或干扰引起遗忘。这是指时间上邻近的两种材料在保存上彼此发生的干扰作用,是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抑制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前面学过的材料对新材料的学习与保持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的材料对前面学过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有些研究表明,干扰也是短时记忆遗忘的重要原因。 (2)由衰退引起遗忘。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这是最被人们接受的说法。在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情况下,未经注意或重述的学习材料,可能由于痕迹衰退而遗忘。但衰退说很难用实验证实,因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量的下降,可能由于其他材料的干扰,而不是痕迹衰退的结果。 (3)由压抑造成的遗忘。这是由动机或情绪因素引起的遗忘。例如,人们对某些令他悲痛、伤感、羞愧、内疚的往事抱回避的态度,希望从忘却这些往事中得到宽慰。因此,这种遗忘也叫动机性或情绪性遗忘。弗洛伊德德临床实践发现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虽然压抑说没有实验材料的支持,但它考虑到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等在记忆中的作用,也具有一定意义。 (4)由提取失败引起遗忘。这种学说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不会丢失的,遗忘是因为人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这就是说如果没有适当的提取线索,人们也无法想起曾经记住的信息。这就像在一个图书馆中找一本书,不知道书名、著者和检索编号,就很难找到这本书。 (5)由脑损伤引起的遗忘。如脑部受到打击或失血过多引起倒摄遗忘,即对受伤前不久的东西出现遗忘。随着损伤恢复,记忆可慢慢得到恢复。 8.简述皮亚杰关于智力发展机制的观点。 答:皮亚杰以同化、顺应、平衡等概念为基础,对儿童智力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当智力结构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儿童遇到新的信息时,由于新信息与原有的智力结构之间存在着差异,就会出现不平衡状态,儿童会试图克服这种不平衡状态。克服不平衡状态有三种基本途径: (1)忽略。当外界的信息与儿童现有的智力结构差距过大,以至于儿童根本不可能对此做出任何反应的时候,儿童就会通过忽略的方式,重新回到原有的平衡状态,这时不会引起儿童原有智力图式的变化。 (2)同化。儿童只需要对外界信息略作调整或根本就不需要进行任何调整,就可将此纳入已有的智力结构中从而回到原有的平衡状态中去。 (3)顺应。儿童通过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应的过程。这时,儿童智力发展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这样,儿童智力发展又进一步完成了主体对客体的又一次适应。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就是通过这种不断地从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运动而获得发展的。 9.简要说明投射测验的优缺点。 答:投射测验探索个体心理深处活动的测验,属于人格测验。它的优缺点如下: (1)投射测验优点 ①可对人格作综合的、完整的探讨,对被试的内心生活作深层次的探索,并作出动态解释;②测验的日的具有隐蔽性,题目内容掩饰性好;③不受语言文字的限制,适用范围很广。可广泛用于人格的跨文化研究,是心理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 (2)投射测验缺点 ①评分缺乏客观的标准,难以量化; ②大部分的投射测验缺乏充分的常模材料; ③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不易建立; ④原理复杂深奥,未经过专门训练者不易使用; ⑤与其他测验相比,被试的反应更易受实施情景的影响。 10.在一个两因素实验设计中,因素A有2个水平,因素B有3个水平,且要求接受每种实验处理条件的被试人数为4人。试确定:在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和被试内设计两种条件下,各需要多少名被试? 5.一个两因素实验设计中,因素A有2个水平,因素B有3个水平,且要求接受每种实验处理条件的被试人数为4人。试确定:在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和被试内设计两种条件下,各需要多少名被试? 答:(1)完全随机设计又称被试间设计,它是指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不同的被试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因为实验有两个因素A和B,因素A有2个水平,因素B有3个水平,所以实验处理为:2x3=6种。每个被试只能接受→种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且要求接受每种实验处理条件的被试人数为4,这样完全随机设计需要4x6=24个被试。 (2)被试内设计是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题目中要求接受每种实验处理被试为4人,在被试内设计中,每个人都可以参加6种实验处理,因此被试内设计只需要4个被试。

325 评论

相关问答

  • 2021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2:/$d59w1R0$360文档中心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

    我是小鱼儿呀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中学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工长360姜文芳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医学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9年自学考试医学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1分,共1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要一个选项是契合标题门槛的,请将其

    虫虫殿下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南师大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我以前也问过这个问题。但到现在也没有答案的。只有题没答案!不过你还是可以熟悉题型嘛。

    混世金粉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心理学史自考真题及答案

    2007年10月北京自考《心理学史》真题简答题第1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哪些对立的观点? 答: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对立的。人本主义心

    必须匿名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