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0

杰克贝老师
首页 > 自考本科 > 礼仪学自考试卷及答案详解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西湖草莓

已采纳

1.对索取名片的方法描述正确的有( ABCD )A.交易法:首先递送名片; B.激将法:递送同时讲“能否有幸交换一下名片”;C.平等法:“如何与你联系?” C. 谦恭法:对于长辈或高职务者,“希望以后多指教,请问如何联系?” 2.名片使用中的三不准是指( ABD )A.名片不得随意涂改。 B.名片不准提供两个以上的头衔。C.不用特殊材质负制做名片。 D.名片不印多个联系方式。 3. 双方通电话,应由谁挂断电话( AC )A.主叫先挂电话; B.被叫先挂电话; C.尊者先挂电话; D.不做要求,谁先讲完谁先挂,最好同时挂。 4.当您的同事不在,您代他接听电话时,应该( B )A.先问清对方是谁; B.先告诉对方他找的人不在;C.先问对方有什么事; D.先记录下对方的重要内容,待同事回来后告诉他处理。 5.商用名片讲究三个三,以下属于这三个三内容的有( ABD )A.商用名片负责制时要有企业标识、企业全称、部门; B商用名片要提供本人称谓:姓名、行政职务、学术头衔;C.商用名片的交换三原则是交换索取,双手送上,注视接受。D.商用名片通常只能提供三种联络方式.联络方式:企业所在的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办公电话。邮箱、传真要酌情给,手机等私人联系方式不要印;6.以下属于电话形象要素的有( ABCD )A.通话内容:语言、信息等内容; B举止表现:神态、语气、态度、动作等等;C.通话时机,时机不对会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双方关系; D.公务性问题。 7.电话通话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BC )A.为了不影响他人,不使用免提方式拔号或打电话; B.为了维护自己形象,不边吃东西边打电话;C.为了尊重对方,不边看资料边打电话;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在商务礼仪中,有些时候,不要因公事打对方电话,这些时候通常是指( ABCD )A.星期一早上10:00以前的时段; B.周末的16:00以后时段;C.对方休假时段; D.平常22:00-6:00这个时段。 9.在会客时或拜访客户时,手机要做到( BCD )A.不大声讲电话 B.不响 C.不听 D.不出去接听 10. 学习商务礼仪的目的是(ABD) A.提高个人素质; C.便于理解应用; C.有利于交往应酬; D.维护企业形象。 11.商务交往中女性佩戴首饰的原则是(ABCD )A.符合身份,以少为佳; B. 同质同色;C.不佩戴珍贵的首饰; D.不佩戴展示性别魅力的首饰(如胸针、脚链)。 12.对于汽车上座描述正确的有(ABCD)A. 社交场合:主人开车,副驾驶座为上座;B.商务场合:专职司机,后排右座为上(根据国内交通规则而定),副驾驶座为随员座;C.双排座轿车有的VIP上座为司机后面那个座位; D.在有专职司机驾车时,副驾驶座为末座。 13.下列关于语言礼仪正确的有(ABCD)A.商务交往中应该遵循“六不问原则”; B. 语言要正规标准;C. 商务语言的特点:“少说多听”; D.双方初次见面无话可说时,可以“聊天”—谈天气。 14.关于握手的礼仪,描述正确的有:(BCDEF)A. 先伸手者为地位低者; B.客人到来之时,应该主人先伸手。客人离开时,客人先握手。C.忌用左手,握手时不能戴墨镜; D.男士与女士握手,男士应该在女士伸手之后再伸手;E.不要戴帽子,不要戴手套握手; F.下级与上级握手,应该在下级伸手之后再伸手: 15.关于商务礼仪中对着装的说明正确的有(ABD ) A.社交场合可着时装、礼服、中山装、单色旗袍、民族服装等服装; B.通常情况下,男士不用领带夹,但穿制服可使用; C.女性在商务交往场合不能穿皮裙;(正确答案为:不能穿黑色皮裙,通常最好不要穿破裙) D. 高级场合:男性看表,女性看包。普通商务场合:男性看腰,女性看头。 16. 商务着装基本规范(ABD) A.符合身份; B.善于搭配; C.遵守惯例 D.区分场合,因场合不同而着装不同。 17. 男性的“三个三”是指(BCD ) A.全身不能多过三种品牌; B. 鞋子、腰带、公文包三处保持一个颜色,黑色最佳。 C. 全身颜色不得多于三种颜色(色系); D. 左袖商标拆掉;不穿尼龙袜,不穿白色袜;领带质地选择真丝和毛的,除非制服配套否则不用一拉得,颜色一般采用深色,短袖衬衫打领带只能是制服短袖衬衫,夹克不能打领带。 18.商务礼仪中有很多与三有关的要求,请选出正确的表述。(ABDEF) A.服饰三要素:色彩、款式、面料; B.接待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C.热情三到:眼到、心到、手到; D. 微观上商务礼仪有三个基本特征: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E.沟通中三个循序渐进的方面:(1)自我定位;(2)定位他人;(3)遵守惯例。F.领带的三种时尚:男人的酒窝Men’ Dimple、不用领带夹(除非经常挥手致意的VIP和穿制服并使用特制领带夹的公务人员)、领带下端箭头在腰带扣的上端(西服一般不扣最下面的扣子,合身的西服最下面扣子正好在腰带扣处,这样领带不至于露出下端); 19.正规商务中,关于着装的说法,以下哪些说法不正确(D)A.上班时间不能穿时装和便装; B.个人工作之余的自由活动时间不穿套装和制服. C. 工作之余的交往应酬,最好不要穿制服; D. 公务场合夏天男性可穿短袖衬衫配西裤,女性穿衬衫加套裙; 20.对于座次的描述正确的有(ACD ) A.后排高于前排 B.两侧高于中央 C.中央高于两侧 D.内侧高于外侧 E.前排高于后排 F.外侧高于内侧 21.有三种情况下通常不宜使用商务礼仪,这三种场合是( BCD ) A.初次交往 B.老朋友相聚 C.夫妻之间 D.与少数民族交往 22. 自我介绍应注意的有(BDE) A.先介绍再递名片; B. 先递名片再做介绍; C.初次见面介绍不宜超过5分钟 D.初次见面介绍不宜超过2分钟 E.先介绍自己,再让对方介绍 F.先让对方做完自我介绍,自己再做介绍 23.以下对礼品的描述正确的有( ) A.礼品的特性有:纪念性、宣传性、便携性、独特性、时尚性、习俗性等; B.礼品的特性有:纪念性、宣传性、价值性、独特性、时尚性、美观性等 C. 选择礼品的基本原则:人、物、时、地; D.通常不要给性常送玫瑰,特别是不要送1朵红玫瑰。 24.商务礼仪的3A原则是( )A.理解对方 B.注视对方 C. 重视对方 D.了解对方 E. 接受对方 F.赞美对方 25. 西餐宴会上女主人的行为表述正确的有( ) A. 在西餐宴会上女主人是第一次序; B.女主人就座其它人才能就座,女主人打开餐巾表示宴会开始;C.女主人拿起刀叉其它人才可以吃; D.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表示宴会结束。 第二部分,列举题(每题5分,共25分)1.女性在商务交往场合应着裙装,应注意“五不准”是:2.职场着装六忌是: 3.女性化妆应该注意的事宜有: 4. 社交场合的“六不问”是指: 5. 公务交往最值得关注的五个方面是: 第三部分,常识题(共25分)1.请详述进行商务宴请(便宴)应优先考虑的问题(中、外、民族等要全面,10分). 2.如果您代表我公司与华为公司在嘉辉会谈判交换机胶袋和合同事宜,请结合所学商务礼仪,细述着装、入座、介绍方面的礼仪以及如何离开,送客。(15分)

260 评论

兔兔我要幸福

适当的礼仪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在个人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礼仪知识 的学习要长久进行。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礼仪知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 什么是礼仪?礼仪的作用是什么?

答:礼仪是约定俗成的律已敬人的行为规范。

作用:1、尊重的作用;2、约束的作用;3、教化的作用;

4、调节的作用。

二、作为一名合格的当代教师应该注意什么形象?

作为一名合格的当代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广博的知识 经验 、现代化的 教育 能力和健康的身心,还要有为人师表、受人尊重的礼仪形象。

三、学习教师礼仪的意义是什么?学习礼仪的主要 方法 有哪些?

意义:(一)有助于教师塑造自己优雅的职业形象

(二) 有助于教师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学校形象。

方法1、联系实际2、重复渐进3、自我监督4、多头并进

四、 教师形象礼仪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站姿要体现安定感和挺直的力度。这有利于学生提高情绪,振作精神。

2、运用优美的手势去正确地表达感情,不能指手画脚,盛气凌人。

3、面部表情要丰富但不做作,灵活运用喜、怒、哀、乐、爱、恨、怨、叹等表情。

4、在与学生交谈时,神态需热情、亲切。即使批评学生,也不能用轻视、蔑视的眼光。

五、 男女教师在修剪头发时应注意什么?

长度适中,色彩正常、不提倡染彩色,发型不能太老土也不能过分时尚和前卫 。

六、 教师着装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Top原则、协调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整洁性原则

要求:1教师服装款式适宜。2 服装要完整洁净。 3 关注服装上的文字和图案信息。

七、男教师的着装要令是什么?

男教师的着装要领是三色原则、三一定律和三点一线原则

八、 女教师着装应注意的几点细节?

1、忌重数量轻质量2、忌过度追求时髦3、忌短、露透

4、忌穿紧身衣。

九、女教师化妆的原则是什么?

自然、清新、优雅、整体协调。

十、教师站姿的要求,注意事项?

端正、稳重、亲切、自然

1、学生自习时,老师可以用手撑住桌沿,把重心移到某只脚上,但不能长时间手撑桌面,免得学生认为您疲惫不堪,影响听课情绪。

2、擦黑板时,教师的站立要稳,不能全身猛烈抖动,左右摇晃,此举会破坏老师的课堂形象。

3、教师讲课的站位不能呆板地固定在一点上,应适当地移动位置,或到学生座位行间进行巡视。

4、忌侧身而站。心理学研究表明。侧身而站和面向黑板而站说明教师的心理是封闭的,不利于阐述教学内容,而且给学生留下缺乏修养的印象。

5、忌站时重心移动太快。站时重心忽左忽右,彰显信心不足、情绪紧张、焦虑。面对学生站稳,表明教师准备充足,有信心上好这堂课,有能力控制整个教学局面。

6、忌远离讲桌,站在讲台的前左角或前右角;“打游击”左右来回移动;或者在学生座位行间踱来踱去,不符合礼仪规范和卫生要求。

7、忌教师把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或背在背后,这些动作会给学生一种傲慢的感觉。

8、如果站立过久,可以将左脚或右脚交替后撤一步,但上身仍须挺直,脚不可伸的太远,双腿不可叉开过大,变换也不能过于频繁。

9、站立时,忌全身不够端正、双脚叉开过大、双脚随意乱动、无精打采、自由散漫的姿势。

十一、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有怎样的站姿?

1、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身体微微前倾,这种姿势表明对学生说的话感兴趣,也表明教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身上,没有走神,增加了亲切感。

2、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要因板书而背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不礼貌的感觉,学生也不能从教师的表情中判断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否需要继续回答。

3、不要把双手放在裤袋里或两手反在背后,一副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姿态,没有一点亲切感。

十二、教师坐姿注意事项?

1、双腿交叉开不要过大2、架腿的方式要妥当3、脚不要踏它物体4不要漫步经心的手拖下巴。5手不要随便乱放6、坐时不可前倾后仰或歪歪扭扭7不要双手抱在腿上。

十三、教师下蹲时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不要突然下蹲;2、不要距离他人太近;3、注意方位;

4、注意掩饰

十四、教师走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教师在课堂中的来回走动是不可缺少的。

2、教师走路时,请不要步履蹒跚。

3、教师走路时,请不要步子迈得过大或过小,以免有跨越感或谨小慎微感。

4、教师走路时,请不要敞开衣襟。

5、教师两人以上或与多人行走时,不要勾肩搭背并排而行;也不要奔跑蹦跳,或大声喊叫等;也不要走路时吸烟或吃东西。

1、下列选项中,又被称作国家公务员礼仪的是 C 。

A 商务礼仪 B 国际礼仪 C 政务礼仪 D 服务礼仪

2、穿西装时,应穿 B 。

A 旅游鞋 B 皮鞋 C 布鞋 D 凉鞋

3、穿西服套裙时,应 D 。

A 穿短袜 B 穿彩色丝袜 C 光腿 D 穿肉色长统丝袜

4、领带夹应别在七粒扣衬衫上数的 A 个纽扣之间。

A 第四与第五 B 第二和第三 C 第三和第四 D 第五和第六

5、佩戴首饰原则上不应超过 C 件。

A 五 B 四 C 三 D 二

6、理想的洗澡次数是 A 。

A 每天都洗澡 B 每周洗一次 C 两天洗一次 D 每月洗一次

7、应坚持经常洗头,最好是 C 。

A 每周洗一次头 B 每周洗两次头 C 每天洗一次头 D每天洗两次头

9、与人相处时,注视对方双眼的时间应不少于相处总时间的 A 。

A 三分之一 B 一半 C 五分之一 D 十分之一

10、公务员着装时全身服装的色彩不应超过 B 种。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11、国家行政机关所使用的最重要、最频繁的通讯工具是 D 。

A 传真 B 电脑 C 电邮 D 电话

12、打电话时,话筒与自己的口部最规范的距离是 C 。

A 5到6厘米 B 4到5厘米 C 2到3厘米 D 1到2厘米

13、在正常情况下,每一次打电话的时间应当不超过 C 。

A 1分钟 B 2分钟 C 3分钟 D 5分钟

14、接电话时,拿起话筒的最佳时机应在铃声响过 B 之后。

A 一声 B 两声 C 四声 D 五声

15、通电话过程中,如有事需暂时需要让通话对象等待,时间一般不超过 B 。

A 1分钟 B 2分钟 C 3分钟 D 5分钟

16、欢迎元首时,鸣礼炮 B 响。

A 18响 B 21响 C 25响 D 28响

17、欢迎政府首脑时,鸣礼炮 A 响。

A 19响 B 21响 C 24响 D 28响

18、橄榄是 C 的国花。

A 朝鲜 B 新加坡 C 希腊 D 印度

21、我国的国花是 A 。

A 牡丹 B 茉莉 C 玫瑰 D郁金香

22、被称为“紫皮护照”的是 D 。

A 外交护照 B 公务护照 C 因公普通护照 D 因私普通护照

23、我国现行的护照有效期最长不超过 B 。

A 一年 B 五年 C 十年 D 二十年

24、下列机构不悬挂国徽的是 D 。

A 区政府 B 区法院 C 区检察院 D 区公安局

25、我国国旗的长与宽之比是 C 。

A 5比3 B 5比4 C 3比2 D 1比1

26、下列肤色中宜穿深色服装的是 D 。

A 肤色偏黑 B 肤色苍白 C 肤色发红 D 肤色白净

27、穿西服时,最理想的衬衫颜色是 B

A 蓝色 B 白色 C 灰色 D 咖啡色

28、一位女士拥有5枚戒指、3条手链、4条项链、2副耳环,则她应该 D 。

A 全部佩带 B 各佩带一件 C 佩带某一类的全部 D 佩带总共不超过3件

29、男士剃胡须的次数应该是 A 。

A 每天至少一次 B每两天至少一次 C 每三天至少一次 D 每星期至少一次

30、迎宾活动一般提前多长时间到达迎宾地点 C

A 30分钟 B 20分钟 C 15分钟 D 10分钟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 文化 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 个人礼仪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221 评论

小优的爱人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文化内涵指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2.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就是“______________”,这是把天下交给贤人的远古的帝位的传递方式。3.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在《______________》中描述了秦王朝统治者大兴土木的情景。4.《神灭论》的作者是南北朝时候著名的无神论哲学家______________。5.明朝有两部著名的农书,分别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宋应星的《______________》。6.贸易古称“______________”,原指交易、专卖。7.我国古代法律制度是以______________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的。8.《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______________手法的运用。9.对联是由古代的“______________”演变而来的。10.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中国文化界开始出现“现代新儒学”思潮,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熊十力。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化的两个层次为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2.我国古代燕齐地区盛行神仙崇拜,这与其海洋环境有关。()3.分封制是从夏商时代就开始实施的。()4.“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和《大学》四部儒家经典。()5.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的方式就是坐商经营。()6.我国古代的算术、代数和几何都是很发达的。()7.道教所信奉的“太上老君”就是老子。()8.世界上的文字分两大类: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9.中国古代皇帝的诏令是最有权威的法律形式。()10.宋代朱熹的学说曾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A.文化事象 B.文化现象C.文化思潮 D.文化内涵2.国别文化是以()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A.国家 B.民族C.地域 D.层次3.中国的地势地形()。A.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西高东低,呈波浪状分布 D.向东南倾斜,呈波浪状分布4.到元明清时,我国出现了()的局面。A.政治中心在南方,经济中心在北方 B.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北方C.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南方 D.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5.下列属于道家的观点的是()。A.仁者,人也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无为而无不为 D.修身,治国,平天下6.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朝代是()。A.秦代 B.两汉C.魏晋 D.隋唐7.“道统”的思想是()提出的。A.孟子 B.董仲舒C.韩愈 D.白居易8.车的发明者是()。A.神农氏 B.轩辕氏C.伏羲氏 D.有巢氏9.下列不属于营业习俗的有()。A.敬财神 B.广告C.唱市经销 D.坐商经营10.漏壶是我国古代用来计量()的工具。A.时间 B.长度C.重量 D.体积11.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迈五帝”而将三皇五帝合并成“皇帝”的是()。A.周文王 B.秦王赢政C.汉武帝 D.汉高祖12.地神祭祀包括大地祭祀、()、山川祭祀等。A.人鬼祭祀 B.日月星辰祭祀C.社稷祭祀 D.人神祭祀13.“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是由宋代的()提出的。A.张载 B.朱熹C.陆九渊 D.程颢1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说的。A.孔子 B.孟子C.庄子 D.老子15.《牡丹亭》是()的作品。A.元朝的关汉卿 B.元朝的王实甫C.明朝的汤显祖 D.清朝的孔尚任16.“金达莱”这词是从()借来的。A.越南语 B.蒙古语C.维吾尔语 D.朝鲜语17.李清照《声声慢》中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的是()修辞方式。A.对偶 B.顶真C.回文 D.复叠18.骈体文的全盛时代在()。A.南北朝 B.东汉C.隋唐 D.宋明19.欧洲的耶稣会士初到中国是在()。A.元朝 B.明朝C.清朝初年 D.清朝末年20.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是()。A.天台宗 B.净土宗C.禅宗 D.华严宗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天下”观念2.“五服”3.“周岁”礼4.避讳5.“综合创新论”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请说出“清初三先生”的姓名及其主要著作。2.简答古代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及其影响。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及其特征。2.简述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局限。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 )A.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B.后天物质的创造C.先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D.后天修养与精神2.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 )A.文化政策 B.文化传统C.文化思潮 D.文化观念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东汉、三国直到南北朝,是( )A.第一个寒冷期 B.第二个寒冷期C.第三个寒冷期 D.第四个寒冷期4.北宋曾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及汴水,它们的共称是( )A.“四渠通漕” B.“通漕四渠”C.“渠漕四通” D.“渠通四漕”5.在植树方面,朱元璋有了不起的政绩,据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植树总量约为( )A.7亿棵 B.8亿棵C.9亿棵 D.10亿棵6.上古文化虽说多元,但是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国家如夏商两代,却只是建立在( )A.黄河上游地区 B.黄河下游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游地区7.夏文化的特点是( )A.尚忠 B.尚孝C.尚义 D.尚礼8.“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攻”等所体现的是( )A.儒家的思想核心 B.法家的思想核心C.墨家的思想核心 D.道家的思想核心9.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A.西汉时期 B.两汉时期C.东汉时期 D.魏晋时期10.我国南北各地在春分前后,要举行开耕仪式,俗称( )A.“龙抬头” B.“桃花水”C.“打春牛” D.“唱春官”11.旧时铁匠行所崇拜的祖师是( )A.鲁班 B.老君李耳C.灶君 D.嫘祖12.我国西式广告出现于( )A.明代中后期 B.清代初期C.清代中期 D.晚清时期1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 )A.神农 B.陶弘景C.孙思邈 D.李时珍14.在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于( )A.夏代 B.周代C.商代 D.秦代15.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 )A.太师、太傅、太保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尚书、中书、门下 D.太尉、太常、太仆16.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的“五礼”是( )A.冠、婚、丧、祭、乡 B.冠、婚、射、朝、聘C.祭、凶、宾、军、家 D.吉、凶、宾、军、嘉17.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人是( )A.周代周公 B.春秋孔子C.西汉董仲舒 D.宋代张载18.南北朝时,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是( )A.陶弘景 B.张鲁C.张道陵 D.葛洪19.“孔融让梨”的故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美德是( )A.仁爱孝悌 B.重义轻利C.谦和礼让 D.真诚有信20.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 )A.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格物、致知、诚意C.诚意、正心、修身 D.齐家、治国、平天下21.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代表作是( )A.《步辇图》 B.《清明上河图》C.《天王送子图》 D.《簪花仕女图》22.《荀子•非相篇》中说:“言而当,知也。”所谓“当”是说讲话要讲究( )A.场合 B.对象C.时机 D.分寸23.实行“书同文”政策的朝代是( )A.西周 B.西汉C.秦代 D.唐代24.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是( )A.佛教的传入 B.伊斯兰教的传入C.基督教的传入 D.犹太教的传入25.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思想提出于20世纪( )A.60年代 B.70年代C.80年代 D.9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下列属于文化观念的有( )A.人生观 B.审美观C.建安风骨 D.隋唐佛学E.宋明理学27.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包括( )A.齐国的管仲 B.魏国的李悝C.郑国的子产 D.秦国的商鞅E.赵国的赵鞅28.反映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的有( )A.“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朝赏暮戮,忽罪忽赦。”C.“天下一家,何非君土。” D.“中外之财,皆陛下府库。”E.“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9.中国古代建筑的显著特点有( )A.结构上以木结构为主 B.布局上左右对称C.外观的多样性 D.强烈的人文性E.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30.下列属于与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的有( )A.对联 B.字谜C.预言 D.姓名E.敬惜字纸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国别文化32.《中国救荒史》33.清谈34.家庭35.天神祭祀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西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主要水利工程及其作用。37.什么是针灸学说?38.简述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39.简述尊崇自然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40.新中国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切实可行的保证民族语文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社区文化活动的意义。42.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征。

256 评论

lavender522

楼主不会是绵师的吧??? 全国高等教育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答案一、填空题人文特性尧舜禅让阿房宫赋范缜天工开物贸礼浪漫主义桃符梁漱溟二、判断题× √ × √ × × √ √ √ ×三、单选题BABDC DCBBA BCABC DDABC四、名词解释1.“天下”观念: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它的—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天下统一。2.五服:中国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五服是五种粗糙程度不同的麻布礼服,分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等。3.“周岁”礼:略。4.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宜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5.“综合创新”论是20世纪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提出的极富价值的学说。这种文化主张,是在研究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论争中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吸收了“会通以求超胜”论、“民族大众文化”论中的合理因素。该观点认为,“在现在中国,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与谋旧文化之复活,同样都是死路一条。”五、简答题1、请说出“清初三先生”的姓名及其主要的著作。答:清初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主要著作为:《船山遗书》顾炎武的主要著作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落》黄宗羲的主要著作为:《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原君》2、简答古代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及其影响。(P135)过程:晋人借鉴古代玉玺和石刻经验发明了墨拓技术;隋朝出现真正的印刷术——雕版印刷;唐懿宗咸通九年印刷的《金刚经》表明刊印技术已经达到纯熟;宋代后还出现铜版印刷术和彩色套印技术,活字印刷发明;元代继泥活字后出现铜、木等材料的活字,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出现;明代出现铅活字。影响:有利于节约用于印刷的人力、物力、财力;方便编排和修改;大大提高印刷效率;有利于版本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留存,有利于知识与技术的推广;极大的推进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后来传播到东亚、西亚、欧洲等地,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伟大贡献;欧洲人采用活字印刷术,大大推进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使欧洲更快的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六、论述题1、简述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及其特征。思维模式:(1)整体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联系。(2)直观思维:所谓直观思维,是指在已往经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突发地把握事物本质,以及基于这种能力而产生的思维方式。(3)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从“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指由两个对象内部属性关系的某些方面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可能相似的推理方法。(4)辩证思维: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特征:1、崇尚保守的古典主义;2、喜好以具体形式表达复杂多样性;3、形式具有其合性;4、具有现实主义倾向;5、尊重身份秩序;6、具有折衷融合倾向。2、简述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局限。科举制作为建立文官体制的前提,在中国古代曾经是一个公平合理。积极有效的选官制度,它在维系民族传统文化、保证中国统一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历史作用。但科举制的负面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其他文化的综合作用,愈益突出。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点: 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全国高等教育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答案一、单选题ABBBD BACBC BDBBC DDACA BDCAC二、多选题26.AB 27.ABD 28.ABCD 29.ABDE 30.BCD三、名词解释31.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32.清谈:这是魏晋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清谈是士流交际中的风雅。清谈时谈士手持廛尾(由廛鹿尾做成的拂尘一类的东西挥动时可以生风),一主一客,主者称述自己的意见为“通”,客方起而论难为“难”。清谈在辩理时很讲究言语简洁,切中要害。一“通”一“难”下来,有时分出胜负,有时各自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有时则需要第三方出来作一总结。33.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家义务兵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血缘关系是由出生形成的纵向谱系性纽带。34.天神祭祀:包括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三种。《中国救荒史》邓云特内容包括:历代灾荒史寅之分析、灾荒之实况、灾情总述、远古传说及殷商时代……四、简答题36.简述西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主要水利工程及其作用。在西北地区,在南方经济出现之前的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过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将泾、洛、渭之水引入广阔的农田。而在宁夏地区所形成的引黄灌区,直把“斥卤不毛”之地,改变成“塞北江南”。在太行山以东的晋、冀、鲁、豫地区,众多的水利灌溉工程,使这一广大地区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地带。西北的水利系统,还起着保护环境的作用,众多的水渠,将泾、渭等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引进农田时,也起着降低黄河泥沙含量的作用。那时的关中地区,良田千里,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37.什么是针灸学说?针灸学说就是针刺与灸法的合称,它的出现是对经脉学说直接应用的结果,只要确定了某种病症属于某一经脉,即可施治。要点是辩证解决人体健康中的“阻滞”与“疏通”的矛盾。38.简述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答:(1)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考试给人们上升的可能,于是读书做官的是一般读书人的理想,人生的得意失意维与科举。考试的内容又是以经学、史学、文学为主,使人们思维空间单一,民族文化缺乏健康发展。(2)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高度集权的政治需要庞大的官僚队伍,而经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官僚是当时社会文化的最高阶层,他们效忠皇帝,依附皇权,强化了君主的权力。在强制推行儒家思想下,士子们不能有自己思想的发挥,行文格式在明清时期也被限制为八股文。这些都是极端专制政治的需要。39.简述尊崇自然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1、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2、道家把物我一体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道家对自然的尊崇和热爱一直诱导着后世艺术家对自然的密切关注。40.新中国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切实可行的保证民族语文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答:汉语汉字虽然规定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和文字,但是并没有凌驾其他语言文字的特权。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发展和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言问题是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民族国家里,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制定过一系列法规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比如:为少数民族创制、改革文字;扩大民族机关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实行双语教学;建立民族语言的电台电视台、翻译机构等。五、论述题41.简述社区文化活动的历史价值?P150答:(1)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2)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3)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社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世俗利益,把含有信仰意义的物质、精神文化产品保留下来。42.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征。封国制、宗法制、“家天下”、“亲亲尊尊”等。解析: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点是以家族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伦理道德借助于“法”这一形式来体现并加以强制实施。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核心则是“德”。“以德配天”、“明德慎行”、“亲亲尊尊”、“为国以礼”、“隆礼重法”、“为政以德,一准乎礼”等诸如此类以德为主的思想贯穿于古代司法过程之始终。中国古代的法律可以说完全依附于“礼”,因而始终不能获得自己的独立生命(相对于近代意义上的法律来讲),其实质应可认为“法”是载体,“德”是内容。

292 评论

缠藤小妖

我给你消息了,我也只有试题,答案很少的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国际金融 (WORD) 2008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国际金融试卷 (WORD)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国际金融全国试卷 (WORD)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历年试卷 (WORD)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历年试卷 (WORD)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历年试卷 (WORD) 2005年10月自考答案国际金融 (WORD)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历年试卷 (WORD) 自考全国2008年10月计量经济学试题 (WORD) 2008年1月全国自考试题计量经济学试卷 (WORD)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计量经济学全国试卷 (WORD)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2006年10月计量经济学答案 (WORD)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299 评论

相关问答

  • 礼仪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详解

    沟通技巧自考历年真题如下: 1、()是一个人在工作中能够表现出来的习惯行为。A、态度;B、技巧;C、知识;D、情感;答案:B。 2、一个职业人士所需要的三个最基

    家D玫瑰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礼仪学自考试卷及答案

    自考考试试卷答案可以登录查找。作为专门的在线教育平台,的备考指导栏目就专门收录有自考的历年真题和模拟练习题,还有备考的知识点指导。点击底部咨询官网。 自考学习

    Hello,umi酱!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礼仪学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我给你消息了,我也只有试题,答案很少的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国际金融 (WORD) 2008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国际金融试卷 (WORD)

    清香薄荷amy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礼仪学自考试卷及答案详解

    1.对索取名片的方法描述正确的有( ABCD )A.交易法:首先递送名片; B.激将法:递送同时讲“能否有幸交换一下名片”;C.平等法:“如何与你联

    花栗鼠花栗鼠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自考公关礼仪真题及答案详解

    去文库看看吧。 或者去网上看看有没有卖试卷的。,

    彩虹人生0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