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7

zdx82627811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学考试药理学名词解释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HA1LUL1ANG

已采纳

药理学的名词解释如下:

1、简介: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药物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主要包括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两个方面。前者是阐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后者阐明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及药物效应和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的规律。

2、任务: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要为阐明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药理学的方法是实验性的,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药物对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作用规律并分析其客观作用原理。

3、研究内容: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药理学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丰富药理学理论。药物的研究和应用除了要尊重科学规律,还要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指导原则的规定,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

162 评论

水月琉璃007

1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2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 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 4 半衰期:指血药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5肝肠循环:是指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大的代谢产物并自胆汁排出后,又在小肠中被相 应的水解酶转化成原型药物,再被小肠重新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6 生物利用度: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 7 反跳现象:长期使用受体阻断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疾病的恶化或复发,可能是受体向上调节所 致。 8 二重感染: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 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的再次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9 不良反应:指不适合用药目的而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0 耐药性: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11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才可以保持药效不减。 12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 13 肝药酶诱导剂:能诱导肝药酶的活性,加速自身或其它药物的代谢,便药物效应减弱。 14 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降低其它药物的代谢,使药物的效应增强,甚至引起 毒性反应。 15 药物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选择性。 16 首关效应:指口服给药后,部分药物在胃肠道,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 药量减少的现象。 17成瘾性:病人对麻醉药品产生了生理、心理的依赖,一旦停药后,出现严重的生理机能混乱, 如停药吗啡后病人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 18 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物质。 19 受体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20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给药后迅速出现明显的升压作用,而后出现微弱的降压作用。若 事先给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药物(若氯丙嗪)再给肾上腺素,此时由于β2受体作用占优势,使 升压转为降压。 21 抗菌谱: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22 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23 化学治疗:是指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的治 疗手段。 24抗病原微生物: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的 总称。 25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由一些微生物(如细菌、 真菌、放线菌等)所产生的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半合成药物。 26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对另一些微生物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27杀菌药:不仅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病原菌的药物 28抑菌药: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药物 29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外抗菌实验中,抑制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30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外抗菌实验中,杀灭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31抗菌后效应:(PAE)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后,在抗菌药物被清除情况下细菌生长仍受 抑制的现象。 32化疗指数:是衡量化疗药物安全性的评价参数,一般可用感染药物的LD50/ED50或LD5/ED95 表示。 33灰婴综合征:由于新生儿和早产儿肝功能发育不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含量和活性转低,解 毒功能差和肾脏功能发育不全,排泄功能低下,而引起氯霉素蓄积中毒 34 治疗量(常用量):介于阈值与极量之间,临床使用时对大多数患者有效,而又不会出现中 毒的剂量。 35 强度:又称效价强度,是指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36 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37 毒性反应: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38 亲和力: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39 内在活性(效应力):是药物本身内在固有的,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受体激动产生效应的能 力,是药物最大效应或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

290 评论

yaodabian0214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药理学名词的解释:

1、药效学: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效应的学科。药效学通过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确定药物的作用效果及其强度、持续时间等参数。

2、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3、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态过程,及其与药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4、药物剂量:指药物治疗效果所需的药物量。药物剂量与药物效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剂量越大,药物效应越强。

5、药物毒性:指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肝肾毒性、免疫毒性等。

6、药物作用机制:指药物对生物体产生作用的具体机制,如与受体结合、调节细胞信号传导等。

268 评论

相关问答

  • 名词解释自学考试

    古代文学一般包括欧洲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欧洲古代文学又包括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按时间分类,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

    bigbig米米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外科护理自学考试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知识点(一)1. 休克监测最常用及最简便是CVP。2. 低钾血症最早出现肌无力。 3. 代酸最突出的症状是呼吸深快。 4. 最能反映血浆渗透压的是口渴。

    爱美柯净水器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护理学管理自考名词解释

    护理管理:是根据护理组织的内在活动机制,综合运用护理组织中的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以控制及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的过程。护理管理学:是研究护理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陶小唬同学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护理管理学自考名词解释

    几个名词解释 薪酬:付出自己的劳动力应所得的劳动价值。 决策:暂时不知道。 工作压力:老板给你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时候你的感觉。 沟通:

    妩媚的撕纸座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管理学原理自考名词解释

    管理是运用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既有效率又有效果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

    臻品之心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