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36

往事随风@遗忘
首页 > 在职研究生 > 怎么办理在职研究生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鬼鬼Jacky

已采纳

在职研究生招生类型主要包括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高级研修和中外合办,其报考条件及流程不同(详情可查看: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及流程):

同等学力申硕分为前期课程报名及后期申硕两个阶段,具体如下:

1、报考同等学力课程班需满足大专及以上学历。报名后无需参加考试,资料通过院校审核后即可免试入学。学员课程结业后,可获结业证书。

2、后期达到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满3年及以上条件,可申请硕士学位,通过五月统考与论文答辩,可获硕士学位证书。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同的专业要求不同的工作经验。学员达到条件后需依次参加全国联考和院校复试两次考试,被择优录取后可到校上课。学员学制内学完课程并修满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可获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双证书。

高级研修由院校自主招生,学员需对所选专业有浓厚兴趣,并具有一定的专业经验,而且还需有充足的时间来全程参与专业课程的学习方可进行报考。学员符合条件后全年均可在线报名,报名后需将资料交由院校进行审核,资料通过审核后可免试入学。学员课程结业后,可获结业证书。

中外合办是院校自主招生,该类型对于报考者学历要求一般为,获得学士学位后有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或大专毕业后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另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如英语四、六级,或者托福、雅思成绩,具体报考条件以招生院校要求为准。

满足条件的学员需参加院校自主安排的审核及考核,部分院校可免试入学,部分院校需参加笔试及面试。审核及考核通过可到校上课,课程结业后,可获国内院校颁发的结业证书。后期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可获国外院校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

216 评论

木有雨啊

在职研究生主要有同等学力、专业硕士、中外合办、高级研修四种报考方式,下文来分别介绍四种方式如何报考(详情可查看: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及流程):

此种方式是免试入学。符合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在线申请报名,报名资料通过院校审核后就可被录取入学。学完课程达到结业要求,并符合申硕条件可以申硕,通过国家统一的申硕考试和论文答辩后,可获得硕士学位。

此种方式是考试入学。学员需符合报考条件,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及现场确认获得考试资格,再依次参加并通过国家统一的初试和院校复试,被择优录取后方可入学。学完课程修满学分,撰写完成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可获得国家承认的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双证书。

此种方式由中外双方院校联合招生,采取申请审核制入学方式。符合条件的学员通过院校的资料审核,以及院校组织笔试及面试后就可被录取入学,学完课程修满学分,完成论文撰写和答辩,可获得国内院校的结业证和国外院校的硕士学位证书。

此种方式是院校自主招生,招生条件由院校根据专业自定,入学采取申请审核制。符合招生条件的学员通过院校审核后就可被录取入学,学完规定课程并经院校考核合格者,可获得院校颁发的结业证书。

136 评论

美食侦探01

目前在职研究生有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研究生这两种途径,涉及到的报名网站不同。一、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申硕主要有学校研修班课程报名和申硕考试报名,参加研修班课程学习的人员,要联系招生院校进行报名。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需要在3月份登录“学信网”进行报名。在职研究生院校库:二、非全日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先参加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报名网站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跟全日制研究生报名网站相同,报名时间是在10月,考试时间是在12月底。 不同院校招生的专业跟考研的形式不太相同,具体可以参考院校发布的招生简章,或者联系学校招生办老师详细了解。在职研究生院校库:

90 评论

杜拉拉candy

在职研究生是目前在职人员深造学习的一种方式,学习效率最高,学习时间也不会耽误工作,所以报考人数越来越多,那么:怎么申请在职研究生?在职工作人员想要申请在职研究生,要先符合要求,然后按照流程对各报名阶段进行具体报名,因此,申请前要详细了解报考条件以及报名流程等方面情况。一、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一般来说,在职报考在职研究生,第一步要参加课程班培训,需要在职人员具有专科或者专科以上学历,根据不同的招生院校会有不同的报名要求,但是报名门槛不会太高,大部分在职人员都能参与课程学习。而同等学力申硕统考的报考条件则通常要求同等学力人员具有本科学士学位证书,且拿到证书时间超过3年或者具有更高的学位证书才能报考,不符合条件的学员不能直接报名全国统考。二、在职研究生报名流程在职研究生报名流程通常在招生简章中会详细公布,直接咨询本网站老师也可以得到了解,一般按照三个部分进行,分别是:学习、考试、答辩,顺利通过这三部分的全部环节,才有拿到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机会。以上是对在职研究生申请的介绍,在职人员报名前需要符合相应的条件要求,然后按照详细的报名流程来进行,按照要求报名的人员才能进入到对应的阶段中。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159 评论

新雨初晴水星

想要报考研究生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具有本科学位:一般要求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且所学专业应与考研报考的专业相关。年龄限制:一般要求考生年龄不超过35岁,但不同学校和专业可能会有不同的具体年龄要求,需查看招生简章。学业成绩:需要具有较好的学业成绩,一般要求本科成绩在80分以上。英语水平: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一般要求通过英语四、六级或者相应的国际英语考试。政治素质: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无违法犯罪记录。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校和专业对考生的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要求需要查看招生简章。此外,还需要关注每年的考研政策变化,以及备考和报考时间等相关信息。

303 评论

大熊简单明了

报考研究生考试,需要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在校研究生报考必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等条件。

基本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学历条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必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从开始准备到考研的流程如下:

1、选择学校和专业,很多考研的同学可能会看专业和学校,在众多的学校中要想好你的研究方向,不同的专业是可以跨报的但是要看学校的招生要求有没有专业限制。

2、复习备战,确定你考的专业科目后,需要好好的准备,给自己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才能保证顺利通往象牙塔哦,外语和政治是两门必考的公共科目,外语可选英语或者日语,专业课要以你报的学校专业的考纲要求为准。

3、报名时间,考研是实行自主网上报名的,请关注官网的通知公告,全国研究生统考和所报学校开放研究生报名时间,都可以在官方的网站校网上查询到。一定不要错过,相关费用也要及时缴纳。

4、全国统考,每个考生的考点是不一样的,有些学校它的考试地点大家要注意,提前做好准备,能踩点就先踩点,考完后可以适当估分也要想好是否调剂。公布分数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和家人商量思考接下来的步骤。

5、面试,通过笔试到达分数线后你便有了面试的机会,在面试前一定要想好如何应对导师的现场提问,还有你的外语口语也要有一定基础,部分高校的研究生选拔会看你的外语口语水平,可以在论坛上请教学姐学长。

248 评论

相关问答

  • 怎么办理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招生类型主要包括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高级研修和中外合办,其报考条件及流程不同(详情可查看: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及流程): 同等学力申硕分为前期

    往事随风@遗忘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在职研究生怎么办理流程

    报考在职研究生的程序分为五月同等学力申硕报考流程和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报考流程,具体如下: 在职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半脱产,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

    灬筱筱筱灬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在职研究生怎么办理转户口

    报考在职研究生能否转北京户口北京户口对就职于北京地区的在职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经济与市场的发展北京人口不断增加,而非京户籍人员想要获得本市户口很难,加

    兔了里个酱酱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在职研究生待遇怎么办理

    工资补贴是指津补贴或福利,也即津贴,泛指政府付与服务设施的全部款项,包括对实际服务设施的补偿及纯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财政捐助以及

    崎岛莫奈子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在职老上研究生怎么办理

    攻读在职研究生进行学习的人比较多,不仅可以提升个人能力,还可以获得证书,但有不少人对报名流程不是很清楚。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怎么在职读研究生?现在在职研究生有

    Tracy猪猪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