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注册会计师 > 注册会计师五种基本原则

注册会计师五种基本原则

最新回答

元信上成客服1
如果你只是想从事会计工作,那你先考个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包括《会计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初级》),工作后有了经验和达到规定的年限后考会计初级,然后是中级,最后是高级,这是一种从事会计的一条路。
还有一种就是注册会计师,这个你可以直接考,但从2022年开始,注册会计师开始改革,实行新规则,由原来的五门(《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经济法》和《税法》)增加到七门(增加《公司战略与风险》和《综合测试》),学习起来比较辛苦,所以你要慎重考虑。
大猪头.
审计学(第四版)这门课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第一节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概述,第二节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及其概念框架,第三节审计、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对的要求,第四节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概述,第五节法律诉讼的防范,。
DP天圆地方

1、 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一种主观归责原则,它以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作为确定和追究责任的依据,即“有过错方有责任”,“无过错即无责任”。过错责任原则体现了民法上的公平原则,有过错方承担民事责任,过错大小决定责任轻重。长期以来,对于专业人士的法律责任基本上都采取了过错责任原则,会计师的审计法律责任当然也不例外。
虽然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鉴证职能,但它只是公允审计,会计师对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给予“合理保证”,允许会计师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与实际情况有适度偏离。因为审计工作的质本身就有局限,会计师并不能保证己审计的会计报表不存在任何的错误或漏报。一般来说,审计工作越细,发现错弊的概率越大,但是它同时意味着委托人所要支付的审计费用也越高。审计作为现代公司制度的产物,本来就是用来降低成本的,如果审计不但不能降低成本,反而提升成本,则审计变得得不偿失。这就是会计师承担合理保证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的。考虑到成本效益的原则,审计风险更有其存在的合理。委托人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不要求会计师查出所有的错弊,所以,允许会计师存在一定的审计失败。只要会计师在从事会计审计活动时,尽到了应有的职业关注,即使出具了虚假的财务报告,也不应承担民事责任。
2、 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不以行为人的过错为责任要件而依法律的特别规定承担的责任原则。 按照无过错责任原则,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并非一种“合理的保证”责任,而是通常意义上的“保证”责任。即只要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单位实际财务状况不符,即只要存在虚假报告,不管会计师主观上是否有过错,都应承担责任。
3、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一般的过错责任原则要求“谁主张,谁举证”,即受害人必须证明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有故意或者过失的存在才能够胜诉。由于会计师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以专家的特殊身份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因此,会计师的审计法律责任属于专家责任的范畴。审计属于一种专家职业,有很强的技术和专业,会计师相对于报表使用人而言通常处于知识优势地位,后者很难从会计师最终出具的专业成果中辨析专业服务的质量,更难以证实过错的存在。而且作为证据的审计工作底稿所有权属于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对工作底稿实行保密原则,因此,受害者要主张会计师有过错,将面临两个难题:
一是审计工作底稿无法取得;
二是即使取得审计工作底稿,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也无法证明会计师是否有过失。
如单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将会使受害人在提起诉讼后在举证方面遇到严重的困难。因为会计师报告不实的事实是可以证明的,从这些事实中可以证明其客观上确有过错,但要求受害人必须证明会计师主观上有过错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会计师可以以各种理由证明其所做的报告已经严格遵循了相关执业规则,从而可以免于承担责任,这显然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等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4、 中国现行法规中对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规定
目前为止,中国法律未就注册会计师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是从相关法律法规中能够推断适用的是过错原则。中国2022年颁布的 《注册会计师法》第42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只有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存在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亦即存在“过错”的行为,才可以考虑事务所承担民事责任问题。
因此,《注册会计师法》对会计师的专业判断提出了“明知”和“应知”的要求。如果会计师“明知”违法而为之,或者“应知”违法而为之,都属于第42条规定的“违反本法规定”,从而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会计师严格遵循审计准则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为真实的审计报告,即使出具的审计意见与实际不符,也不影响审计报告的真实;只有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循或没有严格遵循审计准则,未尽应有的职业谨慎或注意义务,主观上故意或过失地出具了与实际不相符的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才对此承担责任。
“换言之,以是否严格遵循了审计准则为判断注册会计师主观有无过错的标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法律责任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前提条件,其归责原则应为过错责任。”《注册会计师法》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70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故意或者过失出具不实或者不当的业务报告,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表明立法者已经考虑将过错原则写进 《注册会计师法》 ,这样受害人向注册会计师索赔必须证明后者主观上有过错。
由此可见,中国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采取过错责任原则。本人认为,在刚导入审计法律责任制度时,应统一实行过错责任原则,等时机成熟,再修改法律,统一实行过错推定原则。毕竟在中国,会计职业发展时间还不长,会计师成长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还不能盲目与国际接轨。由于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特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广泛,注册会计师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较为复杂,未来中国还可建立以推定过错责任为主,过错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体系。

lucy一只鱼
四、中国审计准则体系�
  (一)制定中国审计准则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注册会计师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经批准同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22年5月开始筹备进行中国审计准则的研究制定,2022年1月1日,第一批《审计准则》开始实施;2022年1月1日,第二批《审计准则》开始实施;2022年7月1日,第三批《审计准则》开始实施。制定审计准则的意义:
  制定审计准则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注册会计师法》的需要;�
  制定审计准则是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制定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同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标志。�
  (二)审计准则的质和目标�
  审计准则是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只要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是以发表审计报告为目的,均应遵照执行。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可以参照执行。
  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核心部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一是审计准则;二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三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四是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准则。�
  按照《审计准则序言》,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应当达到以下四个目标:
  建立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权威标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促使注册会计师恪守、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有效地发挥其鉴证与服务作用。�
  促使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按照统一的执业标准执行审计业务,提高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
  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投资者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建立与国际审计准则相衔接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使中国注册会计师按照国际通行的执业标准执行审计业务。�
  (三)审计准则的框架与结构�
  审计准则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审计基本准则。审计基本准则是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条件、执业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制定审计具体准则、实务和执业规范指南的基本依据。�
  第二层次:审计具体准则与审计实务。审计具体准则是依据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具体规范。审计实务也是依据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特殊行业、特殊目的、特殊质的审计业务的具体规范。
  第三层次:执业规范指南。执业规范指南是依据第一、二层次准则制定的,是对审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实务的解释和补充说明,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审计业务提供可作的指导意见。�
  从权威讲,第一、二层次的准则属于法定要求,只要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对外出具审计报告,就都要遵照执行。第三层次则不具有强制。�
  (四)《审计基本准则》的框架与内容�
  于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审计基本准则》共5章25条。第一章“总则”有3条;第二、三、四章分别为“一般准则”、“外勤准则”和“报告准则”,共20条,属《审计基本准则》的核心内容;第五章“附则”有2条。�
  1.一般准则
  (1)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公允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发表审计意见。
  (2)担任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专门学识与经验,经过适当专业训练,并具有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
  (3)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客观、公正的原则,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
  (4)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并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
  (5)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合法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
  (6)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应合理地保证会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计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但不应被认为是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及其经营效率、效果所做出的承诺。
差布丶多童鞋
摘要 本章为重点章。本章属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本章地介绍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职业道德概念框架及其运用,是职业道徳的核心内容。近年本章试题占卷面6分,题型为简答题。(结合第二十三章)。 要求掌握: 1、理解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2、理解职业道德概念框架 3、掌握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应用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1-30 会计事务所要求注册会计师不得持有审计客户的股票,具体的可分为几个层次 本章为重点章。本章属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本章地介绍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职业道德概念框架及其运用,是职业道徳的核心内容。近年本章试题占卷面6分,题型为简答题。(结合第二十三章)。 要求掌握: 1、理解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2、理解职业道德概念框架 3、掌握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应用

相关问答

注册会计师基本原则

摘要本章为重点章。本章属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本章地介绍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职业道德概念框架及其运用,是职业道徳的核心内容。近年本章试题占卷面6分,题型为简答题。(结合第二十三章)。要求掌握:1、理解职业道德基本原则2、理解职业道德概念框架3、掌握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

浮生若梦762

注册会计师的基本原则

廉洁不属于注册会计师的基本原则。廉洁是行使公共事务人员的原则,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是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审计准则。当然注册会计师也应当廉洁,但不是主要的。摘要您好,这边帮您查询到了审计虚假陈述违反了审计会计,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咨询记录·回答于2022-10-12审计虚假陈述违反了哪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您好……

飞翔飞飞

注册会计师基本原则有

摘要本章为重点章。本章属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本章地介绍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职业道德概念框架及其运用,是职业道徳的核心内容。近年本章试题占卷面6分,题型为简答题。(结合第二十三章)。要求掌握:1、理解职业道德基本原则2、理解职业道德概念框架3、掌握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

九尾小妖

注册会计师五种基本原则

会计师事务所向客户提供了记帐服务,就不能再对这类客户提供审计服务,这种做法是违法的,违反了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相关规定。一、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从业中的有着明确的规定:1、第四条注册会计师应当烙守、客观、公正的原则。2、第五条注册会计……

汤包sama

注册会计师五项基本原则

是《国家审计准则》还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网站上都有。《中华人国家审计准则》(2022年9月1日令第8号,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现有51个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2022年财会[2022]4号印发了《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等22项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

tonyxiao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