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6

璐璐308738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秀才和公务员考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知足知不足m

已采纳

州县级考试,考中者叫“秀才”。科举制度是官员选拔制度,科举考试就是公务员考试,科举考试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一个没有家世背景的读书人想要入仕做官,科举是最重要且唯一的途径。清朝时,科举考试分四级,院试考秀才,乡试考举人,会试考进士(贡士),殿试分三甲。

186 评论

天天爱小狐狸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隋炀帝时期,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前后共存在了1300年。科举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为了广选人才,提高官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贵族对于官员阶层的垄断,以巩固皇权。科举制度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有局限的是,科举制度只侧重“文”,尤其是后期的“八股文”,这导致了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才被埋没。当代的高考制度与科举制度在“选拨人才”作用上是相似的,只不过现在的考试内容及录取规模已不是古代科举所能比拟的了,但是科举残留的痕迹还在。这体现在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以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当代“高考”被认为是至今为止中国最严格、最公平、最公开的考试!这一点是“科举制度”望尘莫及的!

85 评论

豆浆煮菠菜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科举考试是古代人唯一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而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也是现代人改变自己人生走向的重要一环,尤其是高考,它决定了你以后人生的起点高低。

隋唐以后兴科举,普通百姓有了进入朝堂,改变命运的机会。科举有多重要呢?简单来说:只要考上秀才,家中就可以免徭役;考中举人,家中就有一定的田亩数不用交税,完全是衣食无忧;要是运气好,派出去为政一方,那获得的利益更是数不胜数。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科举可以说关乎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命运,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到了现代,科举制已经被淘汰了,高考就成了很多人改变命运起点的关键环节。90年代以前,大学生考取难度大,数量很少,毕业后可以直接分配工作,福利待遇相当好。后来大学扩招,大学生数量一下子多了起来,就不再像以前一样安排工作了,但是这个数量多只是相对而言,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在这里,更多的是没有考上大学的人。如果说考上大学并没有科举那么重要,那么加上公务员考试,就可以说分量完全比得上古代的科举了。首先公务员考试基本要求就高,没有参加高考几乎没什么机会考试,岗位设定的时候就淘汰了;其次,公务员考试是当下进入行政机关工作的唯一方法,没有第二条途径。如果想像古代那些举人一样为政一方,那么公务员考试是必须参加的。

如果说科举和高考加公务员考试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么就是受限于时代背景,古代不参加科举,就永远无法得到更高的地位,而现代不参加高考、公务员考试,依然有一定概率取得成功,虽然比例很小就是了。这也是很多人平常口中所闲聊的,那个谁谁高中都没上完,生意做的有多大,但这样的绝对是极少数,之所以他们会被传扬,本身就是因为稀有性。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要想光靠着个人先天的聪明才智取得成功会越来越难,因为眼界会限制人的思维,只有站得越高,才能看的越远,不依靠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素养和眼界,只会慢慢被社会所淘汰。所以,高考和公务员考试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接近于古代的科举,毕竟,它们都是鲤鱼跃龙门的那个龙门。

136 评论

唐小七7

1、根本目的不一样。

科举制是为了向封建皇朝输送人才,并且加强封建制度的统治;

公务员考试是为了向政府输送人才,其根本是为人民群众服务。

2、透明度不一样。

科举制虽然在封建制度是比较公正的手段,但是其大部分秀才、举人名额,仍然大部分属于内定;

公务员考试则更加公正公平,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国家政府的人才保障。

3、考试内容不一样。

科举制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

公务员考试则分为笔试面试,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在题型设置上,主要包含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部分。

扩展资料: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京和地方担任高官。

97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怎么考才算优秀

    多看书做题,有钱报个班。

    囡囡宝贝妞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人才优选和公务员考试

    是事业编。其实就是一个人社局管理的事业编。说的是研究生起报,大部分都是双非里面没能力的或者专业很差的研究生。考试只有面试没有笔试。还有很多统考事业编都考不上的研

    狂睡不醒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公务员考试招不到优秀人才

    录用比例这么低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报名的职位非常少,但是报名的人数很多,所以录用的难度就会提高。

    爱美食的NANA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和平人才引进和公务员考试

    考公务员要求,我国中国近代有发生过战争过,对于考公务员的资格需要进行评定以后方有资格考公务员,一般有历史上我国中国国内战争有帮助过动乱发生参与过动乱发生过的以及

    私人发艺工匠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地方优秀人才考试

    临沂市公务员考试的主要内容参考如下:

    挪威森林北辰星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