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342

罂粟女孩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岳阳楼记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okomi0827

已采纳

第一段⑴ 赞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⑵ 作者作这篇记的缘由是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指代的是 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概括写出重修岳阳楼的盛况的是 增其旧制。 ⑶ 这一段的作用: 交代作记缘由,为后文展示自己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第二段⑴ 直接描写在岳阳楼上所看到的洞庭湖雄伟壮观景象(全景)(“大观”的表现)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其中,从空间角度写洞庭湖湖面广阔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从时间角度写洞庭湖景色句子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总领对迁客骚人悲喜之情描写的句子是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大观”与本文“ 胜状 ”。“前人之述”指的是前文的“ 唐贤今人诗赋 ”。“对会于此”中的“此”指代的是 岳阳楼 。⑶ 洞庭湖(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是“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因此,“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⑷ 作者不详尽描述岳阳楼大观的原因之一是 前人之述备矣 。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结束对岳阳楼景色的描绘,转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起过渡作用。⑸ “迁客骚人”具体指什么人? 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不得志的诗人。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是(A反问句 B设问句 C疑问句),这个段末的句子,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引出下文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第四段⑴ 表现夜晚水面微波景色的是 浮光跃金 ,月光倒影的景色是 静影沉璧 。两组对偶句是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⑵ 这一段写景,时间上由 白天 到 晚上 。依次写了 湖面、湖中、植物、月光、渔人 ,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第五段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进亦忧”呼应上文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退亦忧”呼应上文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C.“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同古仁人一样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D.“二者”指的是“古仁人”和“迁客骚人”这两种不同的人。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 D )A.古仁人的高尚情操B.封建士大夫超越现实的思想C.作者的忠君爱国思想D.古仁人和作者的高尚思想和远大的政治抱负⑶ 从语段中找出四对反义词:①喜——悲; ②进——退; ③忧——乐; ④先——后⑷ “二者之为”指的是什么?(以自己的话和引用原文两种方式来回答)“二者之为”指的是迁客骚人的一悲一喜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⑸ “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异在何处?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者指迁客骚人,“之为”指以物喜,以己悲;⑹ 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否定的态度。“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感情,都来源于个人荣辱得失的考虑。⑺ “是进亦忧,退亦忧。”这句话中的“进”和“退”,分别指的是什么?“进亦忧”“退亦忧”又分别指什么?“进”: 居庙堂之高 “退”: 处江湖之远 “进亦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退亦忧”: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⑻ “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暗指谁?作者赞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作者暗指滕子京,目的是赞美并慰勉自己的朋友。⑼ 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⑽ 作者在本段开头把“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和“古仁人之心”加以 对比 ,用一个设问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并阐明自己“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的仕途进退原则,而后由“ 忧 ”转到“ 乐 ”,再用一个设问句水到渠成地解释全文的主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今,这句话已经演化为成语:“ 先忧后乐 ”。⑾ 本段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照应课文开头的“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以物喜”照应第四段的“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以己悲”照应第三段“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这些又是第二段“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的具体写

341 评论

悠游肚肚熊

作者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各是什么 答:旷达胸襟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远大抱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50 评论

包华包华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51 评论

Nightwish阳光

1.古今异义 1.微 古义:没有. 例句:微斯人 今义:细小. 2.气象 古义:景象的变化. 例句:气象万千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3.越 古义:及,到。 例句:越明年。 今义:越过。 4.制 古义:规模。例句:增其旧制。 今义:制度。 5.备 古义:完全,详尽。 例句:前人之述备矣。 今义:准备。 6.景 古义:日光。例句:至若春和景明。 今义:景物。 7.尝 古义:曾经。例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今义:品尝。 8.去 古义:指离去。例句:去国还乡。 今义指到、往。 9.作文 古义:写文章。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 今义:文章,文体 10.国 古义:国都。例句: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今义:国家。 11.集 古义;鸟停歇在树上。例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今义:集会,集体。 12.进 古义:在朝中做官 例句:是进亦忧,退亦忧 今义:向前向上移动,与“退”相对 13.退 古义:退居江湖 例句:是进亦忧,退亦忧 今义:向后移动,与“进”相对 14.宠 古义:荣耀 例句:宠辱偕忘 今义:宠爱 15.南极 古义:南面尽头 例句:南极潇湘 今义:地理名称2.通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 通 "嘱",嘱咐。 具:通“俱”,全,皆。3.一词多义: 1.以 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观 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一 一整个:洞庭一湖 一片:一碧万顷 全,都:长烟一空 4.开 放晴:连月不开 打开:开我东阁门 开设,设置:旁开小窗 5.则 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 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于是,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就,然则何时而乐耶 6.极 极点:感极而悲者矣 穷尽:此乐何极 尽:南极潇湘 7.或 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 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8.为 心情:或异二者之为 以为之,以全石作为:全石以为底 9.空 天空:浊浪排空 消散:长烟一空 10.通 顺利:政通人和 通向:北通巫峡 11.和 和乐:政通人和 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12.其 那:其喜洋洋者矣 代词,代指岳阳楼: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语气词(不译):其喜洋洋者矣 13.异 不同:得无异乎 不同于/与……不同:或以二者之为4.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形容词作名词,各种废弃的事) 2.先天下之忧而忧(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先)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4.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 5.然则北通巫峡(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名家)1、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由写洞庭湖的浩瀚气势过渡到写迁客骚人不同情怀的句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迁客骚人见到不同景物产生了不同的感情,写悲情的句子: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表达欢喜的句子: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浩淼;“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从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 5、作者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前人之述备矣。 6、由古仁人旷达的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得出的论断是:是进亦忧,退亦忧。 7、作者认为“迁客骚人”的作法不可取。联系全文,说说他肯定的古代圣贤的作法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而表明了他的旷达胸襟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伟大的抱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与“悲”照应的八个字: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与“喜”照应的八个字: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9、在第二自然段中总领下面两个自然段的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10.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一般迁客骚人在外界条件好,个人境遇顺利时,便会产生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话回答:因物而喜);而外界条件恶劣个人境遇不顺时,便会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话答:因己而悲) 12.总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3.重修岳阳楼后的变化的句子: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4.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静影沉璧。 15. 洞庭湖的万顷碧波曾引发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描写:“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尽显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展露出作者的宽阔胸襟。 16.作者认识到“古仁人”异于常人的超然情怀形成的原因是他们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7.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8.阐述古仁人之心(或古仁人志趣)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9、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20、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千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1、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2、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3、周总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4、“进亦忧,退亦忧”是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5、文章的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6、抒发作者宿志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7、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告诉我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8、表现古仁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9、《梁惠王下》中“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在本文中把这句话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0、朱镕基总理在视察洞庭湖时,要求有关部门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以重现洞庭湖昔日美景。请写出描写洞庭湖昔日美景的句子: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广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31、全文的中心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2、“古仁人”们的思想感情不随景物的变化而变化的原因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3、请写出文中一处写景的语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4、“二者之为”的具体内容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和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5、请写出文中一处议论的语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6、第四段中抒情的句子: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7、写鱼鸟自由闲适情态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8、通过写“花草鸟虫”来展现春景美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39、范仲淹高度概括对岳阳楼所见“巴陵胜状”的描绘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0、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本文中也有与之境界、情怀相似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1、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2、阐述作者主要观点的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3、“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唐贤今人诗赋。 44、突出滕子京政绩(赞美滕子京)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5、能体现作者作记缘由的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46、文中与“前人之述备矣”照应的句子: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此”指代的内容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8、文中引起下文写景抒情的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49、说明“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作者在此提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更高的理想境界? 答: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虽然因物悲喜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3、作者的旷达胸襟与政治抱负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 4、“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是进亦忧,退亦忧”这句话中,“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 6、这段话中所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议论。作用:点明主旨,抒发了作者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7、“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答: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8、如何理解“进亦忧,退亦忧”一句? 答:“进亦忧”照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照应“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表达了古仁人不念自己的处境,而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文中的作用:。请再写出一句你从课外读到的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或名句。 答:作用:体现本文主旨。1、天下兴亡,匹夫有则。2、位卑未敢忘忧国。 10、作者巧妙地用两个设问句来逐层深入地阐明论点。第一个设问句先从反面说,后从正面说,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得出“是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句,将文章推向高潮,从而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 1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句的修辞:对偶。 全文: 1、“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为什么不同? 答:他们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产生或喜或悲的感情(或“以物喜,以己悲” 2、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对滕子京的劝勉和规谏。2、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答;“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用自己的话概括“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并指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第一种:远离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诽谤和讽刺的悲伤。 第二种:胸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辱偕忘的喜悦。 目的: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96 评论

敏芳在上海

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B)A.音节是由音素构成,音素根据音色不同分为元音、辅音两大类B.普通话中,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符,一个音节写出来就是一个汉字C.“羊”(yang)“温”(wen)“袁”(yuan)是零声母音节D.现代汉语是从清初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直到现在 2、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套音义结合的系统符号系统,它的三个要素是(D)A.语素 词汇 语法 B.语音 音节 音素C.音素 词素 词汇 D.语音 语素 语法 3、“造”(zao)“英”(ying)“约”(yue)“冤”(yuan)这四个字音的音素个数。依次是(D)A.3333 B.3223 C.3434 D.3334 4、“一”的本调是阴平“不”的本调是去声,但它们在一些情况下会变调,下列对“一”“不”读音叙述有误的一项是(B)A.“二十一”“专一”“第一”中“一”读为阴平B.“一看”“一早”“一来”“一起”中“一”读音是相同的C.“不看”“不交”“一致”“一样”中“不”“一”都读为阳平D.“一天”“一直”“不多”“不来”中的“一”变读为去声,“不”仍然读去声 5、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到顶峰的时期是(B)A.明朝 B.清朝 C.明清 D.民国 6、“王侯将相宁有种”这句话出自(A)A.《陈涉世家》 B.《唐雎不辱使命》 C.《隆中对》 D.《出师表》 7、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中用三个典故是(A)A.“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 B.“卷平岗”“亲射虎”“遣冯唐”C.“卷平岗”“鬓微霜”“射天狼” D.“亲射虎”“鬓微霜”“遣冯唐” 8、《过零丁洋》里“干戈寥落四周星”这句中的“四周星”指的是(B)A.四周的天空 B.四年的时光 C.四面的星星 D.四边的流星 9、辛弃疾的词集《稼轩长短句》有六百多首词,其中就有六十多首(B)A.《鹧鸪天》 B.《苏幕遮》 C.《南乡子》 D.《破阵子》 10、《醉翁亭记》情景融在描述各观事物之中融了作者的(C)A.主观想象 B.综合评价 C.主观情意 D.客观分析 11、下列选项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B)A.趣味性 B.丰富性 C.直观性 D.启发性 12、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C)A.纯应用学科 B.理论学科 C.应用理论学科 D.纯知识学科 13、下列文学常识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B)A.《岳阳楼记》—《范文正文集》—范仲淹—宋代B.司马迁—北宋—《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C.《望江南》—《全唐五代词》—温庭筠—花间词派D.《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宋学士文集》—明代 14、《杨修之死》选自(B)A.《史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战国策》 15、下列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与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A.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C.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D.写作不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求真是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16、阅读教学之间的对话过程产生在(D)A.学生、教师之间 B.学生、教师、教科书之间C.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之间 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 17、《诗经》里的40篇“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B)A.“卫颂”“齐颂”“商颂” B.“周颂”“鲁颂”“商颂”C.“卫颂”“齐颂”“周颂” D.“周颂”“鲁颂”“齐颂” 18、被钟嵘《诗品》誉为“诗中之圣”的五言诗作者是(B)A.曹植 B.杜甫 C.刘桢 D.王粲 19、陆游的诗歌现存9300余首,其中现存诗最多(约6500首)时期是(D)A.从少年到41岁 B.42岁到46岁C.47岁入蜀到54岁罢官 D.逝世前20年 20、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的诗体是(C)A.诚斋体 B.五言诗 C.骚体 D.乐府诗21、清代散文桐城派创始人是(B)A.张岱 B.方苞 C.姚鼎 D.袁枚 22、节选自笔记小说《虞初新志》的口技一文的作者是(D)A.蒲松龄 B.袁弘道 C.涨潮 D.林嗣环 23、新课程理念把教学过程看作是(C)A.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C.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24、被高尔基誉为“真正的天才艺术家”的巴尔扎克国籍是(A)A.法国 B.美国 C.俄国 D.英国 25、《神曲》、《源氏物语》、《堂吉诃德》、《哈姆雷特》的作者分别是(A)。A.但丁、紫式部、塞万提斯、莎士比亚 B.莎士比亚、但丁、紫式部、塞万提斯C.但丁、塞万提斯、紫式部、莎士比亚 D.紫式部、塞万提斯、但丁、莎士比亚 26、对于托尔斯泰作品的理解,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托尔斯泰是俄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批判主义作家,列宁曾称之为“俄国革命的镜子”。B.列文是《复活》中的主要人物,这一人物形象被喻为托尔斯泰的化身。C.《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代表作,这一长篇巨著被称为“史诗式”的历史小说。D.《安娜.卡列尼娜》直接取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堪称当时俄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27、下列作品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是(A)A.哈姆雷特 B.威尼斯商人 C.罗密欧与朱丽叶 D.巴黎圣母院 28、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有恰当的下联(A)。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B.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C.深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 D.为民除害,武督头威震景阳冈 29、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的是(D)A.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B.有效的教学应该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C.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D.有效的教学应该使学习者考试获得高分 30、汉语拼音方案共分为五部分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这五部分的是(C)A.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拼写规则B.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省写规则C.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及说明、声调符号、隔音符号D.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及说明、声调符号、拼写规则 31、每个音节最多能有音素的个数是(B)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2、下面对马皮 马车 马自达 马达 四个词分别拥有的语素个数的判定正确的是(D)A.2232 B.2221 C.2231 D.2211 33、对但丁的《神曲》,乔叟的《坎特伯雷的故事》,莎士比亚的喜剧产生深远影响的是()A.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B.古希腊荷马的伊利亚特C.古罗马奥维德的变形记 D.古希腊荷马的奥德赛 34、会 中文,会 说中文,开 会,老 树,老 是去中划横线的词性正确的是(D)A.介词、动词、名词、形容词、介词B.动词、助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C.动词、介词、名词、形容词、介词D.动词、介词、名词、形容词、副词 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闪的第一笔是竖B.李的第二笔是撇C.九的第一笔是撇D.延的第四笔是竖 36、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A.脑髓(sǔi)、哂笑(shǎn)、哺育(bǔ)、头晕目眩(xuàn)B.聒噪(guā)、亘古(gàn)、黄晕(yùn)、怏怏不乐(yàng)C.砭骨(biān)、悲怆(chuàng)、炽痛(zhì)、叱咤风云(chì)D.彪悍(biāo)、枘凿(ruì)、骸骨(hái)、蓦然回首(mó) 37、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C)A.寒宣、狼藉、销声匿迹、迫不及待B.厮打、荒谬、锋芒毕露、端正取义C.吿磬、仓促、一如既往、略胜一筹D.籍贯、肿胀、义愤填膺、张蝗失措 38、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D)A.小溪在静静地流淌转过一道弯,便 一泻千里 地奔腾了起来。B.这篇文章内容空洞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简直 不刊之论 ,竟然在报上发表。C.上海外滩的踩踏事故敲响了新的一年的安全警钟,我们不应 忘乎所以D.喜讯传来,首都 万人空巷 ,人民兴高采烈走在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39、下列字的笔画数错误的一项是(A)A.鼎 13画 B.出 5画 C.卵 7画 D.叟 9画 40、下列复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A.因为小程个子不高1身形也偏胖2所以没有选择误导专业3B.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乐1可是没有他2别人也是这么过3C.不管父母说的多好听1只要自己做的不是那么回事2孩子一定是照父母做的学3而且还多学了一首两面派4所以父母本身的德行很重要5D.你如果不按人民的意志办1或者工作不能让人民满意2人民就有权利批评你控告你3甚至罢免你惩办你4A.分析1 // 2 / 3 并列 因果B.分析 1 // 2 / 3 转折 因果C.1// 2 /// 3 //// 4 / 5条件 条件 递进 因果D.1 // 2 / 3 // 4选择 条件 递进41、下列句子没哟语病的一项是(B)A.能否根治网吧顽疾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之一B.每天早上图书馆一开门就有人陆续来借书了C.国庆晚会上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同学跳起了欢乐的民主舞蹈D.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 4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C)A.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红的像火B.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红的像火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D.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 43、下列词语不属于连绵词的一项是(D)A.伶俐 B.逍遥 C.蝴蝶 D.引擎 44、下列复合词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A.火车、朗读、空投、爱情B.停止、波浪、斗争、壁画C.理事、动员、司令、打倒D.面熟、雪崩、耳鸣、推翻 45、下列字中,不属于形声字的一项是(C)A.彩、摆 B.围、衷 C.刃、信 D.驾、笆 46、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D)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峡》B.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 《促织》C.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马说》D.卿言至此,甚合孤心。 《赤壁之战》 47、下列语句中,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A.不可为后世法B.囚首丧面而谈诗书C.手指不可屈伸D.然则何时而乐耶 48、下列各项中,表示“轻微程度”的是(C)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B.卒皆夜惊恐。C.宾客意少舒D.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岳阳楼记》B.曾不若霜妻弱子(比得上)。 《愚公移山》C.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 《出师表》D.未尝稍降辞色(推辞)。 《送东阳马生序》 5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词义古今没有发生转移的一项是(D)。A.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C.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赋》)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 51、下列各项中,没有此类活用的是(A)A.公输盘曰:学不可以已。《劝学》B.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秽论战》 5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是(A)A.吾妻之美我也,私我也。B.吾将哀而生之乎?C.于是废先人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是黔首。D.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184 评论

小璐贝贝

重点是最后一段,常考的。经典题型: 1.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 据史料记载,滕子京函请范仲淹作记,特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并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但《岳阳楼记》却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篇看似闲笔漫叙,实际上却大有深意。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榜(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即公元1015年)进士,两人交谊颇厚。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他到岳州后,“愤郁颇见辞色”,别人庆贺岳阳楼将落成,他却回答说:“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可见他的情绪极为低落。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 2.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却刻苦读书,少有大志。据《宋史》记载,他从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欧阳修给他写的墓碑文也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范仲淹自幼的心语,而藉《岳阳楼记》一文广为人知。“先忧后乐”的思想,究其渊源,即是儒家的仁爱思想。孟子就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逆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范仲淹的从政生涯,始终践行了这一信念。例如,天圣七年(1029),30岁的范仲淹还在没有资格进谏的小小秘书阁校理任上,就上书谏止皇帝宋仁宗率百官为章献太后朝拜上寿;第二年又直接上书请章献太后还政退位——那时章献太后正垂帘听政,权倾朝野,满朝文武,“无敢言者”。范仲淹因此被贬离京,三年后才回来。又如,景三年(1036),范仲淹向宋仁宗进《百官图》,指斥宰相吕夷简结党营私,任用谗佞,反被诬为“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又遭贬斥,连为他鸣不平的欧阳修等人也被贬放。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3.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本文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等,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化境。 4.本文的句式是如何骈散结合的? 这篇记文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散句骈句的运用,依文章内容而变化。如开头结尾的叙述文字用散句,庄严而质朴;中间写景状物的语句多用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语段(“嗟夫”一段)也用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样,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 文中的“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那作者为何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结合作者当时被流放的背景,显然“古仁人”在某种情况下也是作者的理想所在。作者所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想境界也应合了“古仁人”拥有的坚定意志和不为外界所动摇的品格。也表明这一类人的境界是不为自己进退而悲喜的。所以在文中议论这个人物。 6.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8.:“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的修辞是:对偶、借代 9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是总写 10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是空间描写 1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承上启下文章分段段意第一段:交代作记缘由 第二段:由岳阳楼的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第三段:览物而悲者 第四段:览物而喜者 第五段:点明文章主旨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千古名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理解性默写: 1、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由写洞庭湖的浩瀚气势过渡到写迁客骚人不同情怀的句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迁客骚人见到不同景物产生了不同的感情,写悲情的句子: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表达欢喜的句子: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浩淼;“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从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 5、作者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前人之述备矣。 6、由古仁人旷达的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得出的论断是:是进亦忧,退亦忧。 7、作者认为“迁客骚人”的作法不可取。联系全文,说说他肯定的古代圣贤的作法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而表明了他的旷达胸襟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伟大的抱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与“悲”照应的八个字: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与“喜”照应的八个字: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9、在第二自然段中总领下面两个自然段的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10.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一般迁客骚人在外界条件好,个人境遇顺利时,便会产生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话回答:因物而喜);而外界条件恶劣个人境遇不顺时,便会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话答:因己而悲) 12.总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3.重修岳阳楼后的变化的句子: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4.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静影沉璧。 15. 洞庭湖的万顷碧波曾引发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描写:“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尽显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展露出作者的宽阔胸襟。 16.作者认识到“古仁人”异于常人的超然情怀形成的原因是他们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7.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8.阐述古仁人之心(或古仁人志趣)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9、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20、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千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1、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2、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3、周总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4、“进亦忧,退亦忧”是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5、文章的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6、抒发作者宿志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7、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告诉我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8、表现古仁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9、《梁惠王下》中“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在本文中把这句话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0、朱镕基总理在视察洞庭湖时,要求有关部门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以重现洞庭湖昔日美景。请写出描写洞庭湖昔日美景的句子: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广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31、全文的中心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2、“古仁人”们的思想感情不随景物的变化而变化的原因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3、请写出文中一处写景的语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4、“二者之为”的具体内容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和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5、请写出文中一处议论的语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6、第四段中抒情的句子: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7、写鱼鸟自由闲适情态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8、通过写“花草鸟虫”来展现春景美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39、范仲淹高度概括对岳阳楼所见“巴陵胜状”的描绘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0、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本文中也有与之境界、情怀相似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1、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2、阐述作者主要观点的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3、“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唐贤今人诗赋。 44、突出滕子京政绩(赞美滕子京)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5、能体现作者作记缘由的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46、文中与“前人之述备矣”照应的句子: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此”指代的内容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8、文中引起下文写景抒情的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49、说明“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50、作者在此提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更高的理想境界? 答: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虽然因物悲喜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51、作者的旷达胸襟与政治抱负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 52、“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3、“是进亦忧,退亦忧”这句话中,“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 54、这段话中所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议论。作用:点明主旨,抒发了作者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55、“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答: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56、如何理解“进亦忧,退亦忧”一句? 答:“进亦忧”照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照应“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表达了古仁人不念自己的处境,而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5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文中的作用:。请再写出一句你从课外读到的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或名句。 答:作用:体现本文主旨。1、天下兴亡,匹夫有则。2、位卑未敢忘忧国。 58、作者巧妙地用两个设问句来逐层深入地阐明论点。第一个设问句先从反面说,后从正面说,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得出“是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句,将文章推向高潮,从而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 5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句的修辞:对偶。 60、“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为什么不同? 答:他们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产生或喜或悲的感情(或“以物喜,以己悲” 61、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对滕子京的劝勉和规谏。2、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6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答;“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3、用自己的话概括“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并指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第一种:远离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诽谤和讽刺的悲伤。 第二种:胸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辱偕忘的喜悦。 目的: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64、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一种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因己而悲”的感情; 一种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因物而喜”的感情。 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5、概括各段的大意: ①交代作记的缘由。 ②描写洞庭湖远景,生发议论,引出两种情景。 ③——④、描写阴晴两种天气的景色极其感受。 ⑤、阐述古仁人之心,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 66、联系全文,说说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看法或理解。 答:范仲淹的这句话体现了忧君思想,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67、文章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试简述其原因。 答:写景不是本文的目的,作者的真正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68、“迁客骚人”与“古仁人”的区别在哪? 答: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9、本文的议论点明了作者的“忧乐”观,这种“忧”“乐”与前文“迁客骚人”的“悲”“喜”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不一致。作者的忧乐观是以天下为基础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是以自己的得失和外物的好坏为前提,是以物喜,以己悲。 70、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地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答: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7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体会。 答:任选其一即可。谈体会既要联系全文,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如选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政治报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72、文章除了对“迁客骚人”与“古仁人”进行了对比的描述之外,还在哪些方面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加以简要分析。 答:①洞庭湖阴晴自然景物描写方面②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③古仁人的忧乐观。 超经典的哦!!!

317 评论

小莹catherine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皆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噫!  微斯人,  吾谁与归

267 评论

Bulabula789

27.岳阳楼记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教学准备 1.岳阳楼、《洞庭晚秋图》的电脑展示图片。2.将课文的知识整理成幻灯片。设计思路 1.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体会文章的特点,并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2.倡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3.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楼导入 师: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二、电脑示图解题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三、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旬,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T/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读懂文旬。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幻灯显示。) (1)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 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理解句意: 得无异乎?(反问句) 吾谁与归?(变序句)l 则有……”者矣。(长定语句) l 其必日……乎。(表示揣测语气的陈述句)『 (3)阅读思考: ①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②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③本文的中心句在哪里?四、难句探究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正句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越明年”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越”作“逾”讲,作“渡过”讲,这是《说文》的本义;《广雅·释估》也说“越;渡也”。二、“越”作“及”讲,这是王引之《经传释词》的说法。王引之说,“越,犹‘及’也,《书·召浩》:“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氏举了《尚书》两个例子,《尚书》“越六日乙未”这种类型的结构共十二个,都作“到”“及”讲。看起来两种说法似乎都能言之成理。但是根据《岳州府志》“职方考”的《宗谅求记》中的“去秋以得罪守兹郡”和“明年春……增其旧制”等材料来看,滕子京确实是从庆历六年开始修岳阳楼的,应当以第一种说法为妥。 译文:“过了明年,政事顺利,上下和睦,一切废弃了的事儿都兴办起来啦。”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分析:“得无……乎?”有人认为有三种解释:一、用反问语气强调肯定谓语所表达的意思;二、相当于“大概”,也是肯定谓语;三、向否定事实方向推测,相当于“该不会……吧”。第一说似嫌烦琐,而且“得无”是两个词,不是一个词。异,不同。无,没有。得,能够。乎,吗,在是非问句后面的语气助词。能够没有不同吗?否定之否定之否定,亦即三重否定,这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一个强有力的发问,即“能同乎?”下文“淫雨霏霏……感极而悲”是一种心情;“春和景明……其喜洋洋者矣”是又一种心情,具体地说明了“不能同也”。又:“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等于“平时饮食能够不衰退吗?”“妾得无随坐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于:“我能够不株连受罪吗?”跟“得无”相同的是“得不”“得非”“得毋”“能不”“能无…‘能勿”。袁仁林《虚字说》:“俱反问辞,见其不能也。”再看以下推断:异(不同)、无异(同)、得无异乎(得同乎)、不相同也。“不相同也”是朴素的直陈,“得无异乎?”是委婉的发问,具有精湛的修辞技巧。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分析:课文没有给“至若”作注。《历代散文选》的注释是:“至若春和景明:像那风和日丽的春天。若,像。”按:这里把“至”跟“若”分拆为两个词,而且把“若”解释为“像”,恐属未当。“至若”是单纯的连词,词根是“至”,“若”则是一个词缀,没有意思。古人用“至”等于“至若”的有“今也玩好变之,外物引之。引之而往,故日拔。至圣人不然……”(《韩非子·解老篇》)“至若”又等于“至如”“至于’,例如:“虽为侠,而逢巡有退让君子之风。至若北道姚氏……南阳赵调之徒,此盗跄居民间者耳。”(《史记·游侠列传》)“元,凯既登,巢,许获逸。至于今日,所谓道之云亡,邦国珍瘁。”(《晋书·贺循传》)“如”和“于”跟“若”一样,也只能是词缀。(请参阅《现代汉语虚词的构成方式》,见《语文知识》1957年第6期)论述某种情况或某件事情的时候’,把话题转到跟论述有关的其他方面去而又略带假设因素的,就用“至”“至若”“至如”“至于”。本句上文说的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这里讲到另一种境界,就用“至若”来连接。 译文:“至若到了春气暖和,阳光明媚的时候,波澜不起……” 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分析:(I)这是一个对偶句。“锦鳞”特指美丽的鱼。 (2)“翔”跟“集”是一对反义词,“游”跟“泳”也有反义因素。“游”在《说文》中的解释:“浮行水上也。”“泳”在《说文》中的解释:“潜行水中也。” 译文:“沙鸥或者齐飞,或者群集,鱼儿有时浮出,有时潜入。”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分析:(1)“而或”其实是两个词,“而”表顺接;“或”作“有时”讲。相同的用法如:“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食缀脯……”(自居易《与元九书》) (2)“一空”“千里”都是数量词组作谓语,“长烟”“皓月”都是偏正词组作主语,“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是一个工整的对偶句。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也是对偶句,各又隐含着一个比喻,就是“浮光如跃金,静影似沉璧”,“跃”,不只是“闪动”,更有跃出水面的意思。二阵风吹来,微波涌起,峰尖在日光照耀下像是跳荡着的黄金。上句写水上之景,下旬写水下之景。或说“浮光跃金”,从意思、从工整的对偶上看,应当接“沉影静璧”,“静影沉璧”实在是错综形式。 译文:“有时弥漫的炊烟完全消散,皎洁的月色笼罩千里。浮动的月光,把微波变成跳跃的黄金,静谧的影子,如同沉浸的白玉。”如果是“沉影静璧”,译文或可也是对偶句。 6.居庙堂之高l则忧其民。 分析:(1)假设复句。主语“古仁人”都因承前省。 (2)“庙堂”,一般的解释是,“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有人认为“唐宋时期的‘庙堂’决非‘朝廷’的意思”,“是指宰相副宰相议事的地方,因此用来作宰相、副相的代称,既可以代其位,又可以代其人。” 我看“居庙堂之高”可以说成“处在宰相或副相这样的高位”;但也不一定,“古仁人”的官职低于“宰相”或“副相”的也可以说是“居庙堂之高”。又如“庙堂之议,非草茅所当言也。”(《汉书·梅福传》)这“庙堂”是指高官乃至皇帝,不一定只是“宰相”或“副相”。至于“居庙堂之高”,完全可以解成“处在朝廷的高位”,包括做皇帝在内。 译文:“处在朝廷的高位,就关怀他的百姓。”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分析:“先”“后”都是形容词。拙著《文言难句例解》卷一的第134页说“先”“后”的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又如:“先吴寿梦之鼎。”(《左传·襄公十九年》)“先”的后面也省略了“于”,这句意思是“在吴王寿梦所铸用的鼎前面”。现在说,“先”“后”是形容词增加在动用法,“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就是“在天下之忧先”“在天下之乐后”。又如“窈窕艳城郭”(《孑L雀东南飞》),“艳”也是形容词增加在动用法。“而”,可以译成“就”,后一个“而”用来表示迟,可以译成“才”。两个分句都是连动式,前一个谓语是方式,后一个谓语是行动,方式跟行动之间用“而”字来连接,是用“而”字来划分界限。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先天下之忧而后己忧”,陷于随意增字解句,这并不足取。 ’ 译文:“在天下人忧愁的前面忧愁,在天下人快乐的后面快乐。” &微斯人,I吾谁与归? 分析:《文言文的语言分析》(张拱贵、黄岳洲著)说“谁与归”就是“与谁归”,把“与”看成介词,这是根据一般的解释。这里“与”跟“归”都是动词,作“结交”或“称许”讲,《广雅·释估》:“与,许也。”《论语·微子》:“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与”跟“归”两个及物动词同时管一个前置的宾语“谁”。这样,“吾谁与归”就得译成“我称许谁,归宿到谁(的寓居)的地方去呢?”“与”的相同用法又例如:“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战国策·齐策》)但是,语言是发展的,词性也在发展,“与”产生介词的用法是在西汉,《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第二个“与”是介词,《岳阳楼记》是宋人作品,把“与”解成介词应该是可取的。又,《文选》张华《杂诗》之二:“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与”也是动词,作“给与”讲。五、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一、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给下列字注音:(幻灯显示。) 谪(zhe2) 属(同“嘱”zhu3) 淫(yin2) 霏(fei1) 樯(qiang2) 楫(ji2) 冥(ming2) 谗(chan2) 偕(xie2) 2.朗诵全文。 二、研习新课 1.理解文章层次结构。 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2.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3.提问: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4.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6.朗读第3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7.朗读第4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8.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人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9.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1.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12.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13.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l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 14.提问: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说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三、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人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三题。 2.选用本课的《作业设计》。 第三课时一、思考与讨论 1.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则喜气洋洋。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引导要点: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自然段为例:雨是“淫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曜”“潜形”“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第4自然段的特点与第3自然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体会。) 2.第3、4自然段除了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引导要点:这两个抒情句是文章思路发展的中心环节:前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而悲,后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喜。联系上文看,是为了落实“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联系下文看,是以迁客骚人随物而变的心情,衬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出“先忧后乐”一段正论。如果把两个抒情句删去,文章思路中断,文章的内在联系也被破坏。 3.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引导要点:首先是散文里具有整齐句式,如有很多四字句,有一些对偶、排比、错综手法,使文章既有气势又富于错综变化。要注意,真正好的散文都是跟不散相对称的。其次,在炼字上也很有特色,如“衔远山,吞长江”的“衔”和“吞”把客观事物写活了,把视觉跟感觉结合起来了。又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的“观”字用得准确,因为“观”是集中目力看,用“望”,用“视”,用“看”,都不合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是千古传诵的警句名言,值得仔细体会。二、总结性练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阴风怒号( ) 薄暮冥冥( ) 浩浩汤汤( ) 岸芷汀兰( ) 郁郁青青( ) 宠辱偕忘( ) 嗟夫(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2.下面译文中有几处译得不正确,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古仁人)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退处民间又为君主担忧,真是进朝做官也担忧,退处民间也担忧。然而他们什么时候才乐呢?他们必定会说“忧在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吧。 3.第3自然段的写景、抒情与第4自然段的写景、抒情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两段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起了什么作用? 4.本文有两种对偶句,一种是两句相对,如“北通巫峡”对“南极潇湘”;一种是本句自对,如“迁客”对“骚人”。试从文章中各找出几组对偶句来,并说明它们是怎样构成对偶的。 答案提示: 1.略。 2.有两处译得不正确:(1)“是进亦忧”把“是”译成“真是”不对。“是”是代词,相当于“这”,可译为“这(真是)……”。(2)“然则”误译为“然而”,应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一 3.略。 4.两句相对。 ,衔远山——吞长江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句自对: 政通——人和 朝晖——夕阴 迁客——骚人 樯倾——楫摧 虎啸——猿啼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春和——景明 心旷——神怡 岸芷——汀兰资料链接 1.作者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胸襟被千古传唱。《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2.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 3.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任(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这是我的教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142 评论

a小镇子a

我无法提供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我只能提供有关语文考试的一些常规知识和策略,希望对您有帮助。1.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发挥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和人文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答:提高语文阅读能力需要经常阅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多读:读书、读报、读杂志等都可以提高阅读能力。(2)速读:通过训练提高读书速度和理解能力。(3)知识面:拓宽知识面和阅读领域,增加阅读的实践积累。3. 如何提高语文写作水平?答:提高语文写作水平需要勤写、勤改、勤琢磨。(1)勤写:多写作文、日记、读书笔记等。(2)勤改:将写的文章拿给老师或师兄师姐指正,及时改正纠正错误。(3)勤琢磨: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和背景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思考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260 评论

百变粉豹子

姓名: ( ) 班别: 日期: 岳阳楼记预习一、 本文作者 ,北宋著名的 家、 家。他的 、 、 均好。二、 岳阳楼在今 省岳阳县西门城楼上,俯瞰 湖。此楼前身是 时吴国鲁肃训练水兵的 台,唐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一楼阁,定名为「 」。三、 根据课文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1 滕子京为什麼到巴陵郡? 答 他被 作巴陵郡 。2 滕子京的政绩如何?(用语体文作答)答 3 岳阳楼重修后有什麼改变?答 规模 了, 壁上刻上 朝人和 代名人的 、 。4 作者有什麼任务?答 5 这段主要写什麼?答 四、 根据课文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1 作者认为巴陵郡最壮丽的景色全集中在哪裏?答 2 洞庭湖有什麼胜景?答 姓名: ( ) 班别: 日期: 3 洞庭湖的交通怎样?答 往北可通往 ,向南可直达 水 水。4 在哪裏可以看到如今此佳景?答 5 哪些人会来岳阳楼观赏美景?答 6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话是什麼意思?答 7 这段主要写什麼?答 五、根据课文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1 在数月细雨连绵的日子,人们在岳阳楼看到什麼景象?答 风: 的风呜呜的 著。浪: 的浪头在 翻腾。日星:太阳和星星都隐蔽了 。山岳:大山小山也 。商旅: 谁也不敢 。船上: 倾倒了, 也折断了。傍晚时分:天 地 听到:老虎在 ,猿猴在 。2 人们在这个时候登上岳阳楼,会有什麼感受?答 人们会产生远离 ,思念 ,担心人家 ,又害怕人家 ,满眼都是 景象,感伤到 时,便不免 起来。姓名: ( ) 班别: 日期: 3 这段主要是写什麼?答 六、根据课文第四段回答下列问题。1 在春光和暖,阳光明媚时,人们登上岳阳楼,可以看到什麼景物?答 波 浪 ;天连 水连 ,一片 ,广阔 ;沙鸥时而 ,时而在树上 ,美丽的 儿在水中 ;岸上的 , 上的兰花,又 又 。有时大片的 完全消散,皎洁的 一泻千里,浮动在水面上的 ,闪耀著 ,水底静静的 影像沈下的一块 ;渔民的歌声互相 。2 人们在这个时候登上岳阳楼,会有什麼感受?答 3 此情此景,最好做什麼?答 4 这段主要写什麼?答 七、根据课文第五段回答下列问题。1 作者认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在观看不同天气时的感受与第三及第四段所述的两种人有什麼不同?答 他们不会因为环境的美好而 ,也不会因为个人的失意而 。2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会忧虑什麼?答 他们在朝廷做官时,他们就会忧虑著 ,不做官时,又会忧虑著 。姓名: ( ) 班别: 日期: 3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要到什麼时候才会快乐呢?答 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的人还没有 之前就先忧虑,等到天下的人都得到了 ,才能享受快乐。」4 如果没有了这些「古仁人」,对作者有什麼影响?答 他就没有 了。5 这段主要写什麼? 答 八、综观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 第二段末,「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八字在文中起什麼作用?答 这八字是全文的 ,下文就是从有 和无 来写。2 本文哪一段揭示出全文的中心思想(主旨)?答 段。3 本文作者借叙述岳阳楼和洞庭湖的胜景,和游客在不同的景色面前,两种览物之情,由此引出哪种情怀?答 先 后 的情怀。九、下列谜语的谜底都是岳阳楼记的文句,试猜猜看。1 用(猜一句)【第三段】 2 口大食四方(猜两句)【第二段】 3 阎罗王大骂小鬼(猜一句)【第三段】 4 太平洋(猜一句)【第四段】 姓名: ( ) 班别: 日期: 岳阳楼记课后习作一、读了本文后,你觉得范仲淹的政治抱负是怎麼样的?答 我觉得 二、你认为本文属於什麼体裁?试说说你的理由。答 我认为本文应属於 三、本文熔合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於一炉,试指出下列文句分别属於哪一类。 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叙事1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 迁客骚人,多会於此,…… 4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5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6 上下天光,一碧万;…… 7 浮光跃金,静影沈壁;…… 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 是进亦忧,退亦忧。 10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四、试辨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对偶/反问)。1 衔远山,吞长江 2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3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 沙鸥翔集,婂鳞游泳 五、细阅下列文句,从表中选出意义最接近的词句,写在横线上。气象万千 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 心旷神怡 霪雨霏霏 满目萧然皓月千里 把酒临风 渔歌互答 波澜不惊 沙鸥翔集 樯倾楫摧例:眼中所见,境况凄凉 满目萧然1 海鸟群集,自由飞翔 2 手持美酒,对景畅饮 3 湖面无波,平静如镜 4 景色多样,非常壮观 5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6 月色皎洁,光照大地 7 蒙蒙细雨,连绵不断 8 天色晴朗,一片光亮 9 渔民喜乐,互相酬唱 10 船桅倾倒,船桨折断 11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 六、试根据课文,将岳阳楼雨天、晴天不同的情景入空格内。 (用原文句子) 雨天 晴天风 阴风怒号 ------湖 波澜不惊日月星辰 山岳 -------人的活动 动物 感受 ------【教师版】 岳阳楼记预习【可边教边做】一、 本文作者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散文、诗、词均好。二、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县西门城楼上,俯瞰洞庭湖。此楼前身是三国时吴国鲁肃训练水兵的阅兵台,唐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一楼阁,定名为「岳阳楼」。三、 根据课文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1 滕子京为什麼到巴陵郡? 答 他被贬官/降职作巴陵郡太守。2 滕子京的政绩如何?答 政事通达,官民相处融洽。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3 岳阳楼重修后有什麼改变?答 规模扩大了,墙壁上刻上唐朝人和当代名人的诗、赋。4 作者有什麼任务?答 写一篇文章来记述重修岳阳楼这件事。5 这段主要写什麼?答 写重修岳阳楼的经过及写作本文的缘由。四、根据课文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1 作者认为巴陵郡最壮丽的景色全集中在哪裏?答 洞庭湖。2 洞庭湖有什麼胜景? 答 它含著远处的山峦,吸纳著长江的流水,水势很,宽阔无边。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云低沈,景象千变万化。3 洞庭湖的交通怎样?答 往北可通往巫峡,向南可直达潇水湘水。4 在哪裏可以看到如今此佳景?答 岳阳楼。5 哪些人会来岳阳楼观赏美景?答 被流放的官员,或是多感的诗人。6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话是什麼意思?答 他们观赏景物的心情,难道不会因景物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吗?7 这段主要写什麼?答 写岳阳楼的特点,然后提出问题,引出下文观赏者的感受。五、根据课文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1 在数月细雨连绵的日子,人们在岳阳楼看到什麼景象?答 风:阴冷的风呜呜的怒吼著;浪:浑浊的浪头在天际翻腾;日星:太阳和星星都隐蔽了光华;山岳:大山小山也看不见踪影;商旅:商人旅客谁也不敢通行;船上:桅杆倾倒了,船桨也折断了。傍晚时分:天昏地暗听到:老虎在厉声长吼,猿猴在尖叫哀鸣。2 人们在这个时候登上岳阳楼,会有什麼感受?答 人们会产生远离国都,思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又害怕人家讥笑,满眼都是萧条景象,感伤到极点时,便不免悲泣起来。3 这段主要是写什麼?答 写人们登楼,看到风雨阴沈的景象,不禁悲从中来。六、根据课文第四段回答下列问题。1 在春光和暖,阳光明媚时,人们登上岳阳楼,可以看到什麼景物?答 波平浪静;天连水水连天,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在树上栖息,美丽的鱼儿在水中畅泳;岸上的白芷,小洲上的兰花,又香又茂盛。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在水面上的月色,闪耀著金光,水底静静的月影像沈下的一块美玉;渔民的歌声互相应和。2 人们在这个时候登上岳阳楼,会有什麼感受?答 人们会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把荣誉和耻辱一并忘掉。3 此情此景,最好做什麼?答 端著酒杯,迎著清风痛饮。4 这段主要写什麼?答 写人们登楼,看到春光明媚的景物,便喜气洋洋。七、根据课文第五段回答下列问题。1 作者认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在观看不同天气时的感受与第三及第四段所述的两种人什麼不同?答 他们不会因为环境的美好而高兴,也不会因为个人的失意而悲伤。2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会忧虑什麼?答 他们在朝廷做官时,他们就会忧虑著人民的生活,不做官时,又会忧虑著朝政的得失。3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要到什麼时候才会快乐呢?答 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的人还没有忧虑之前就先忧虑,等到天下的人都得到了快乐,才能享受快乐。」4 如果没有了这些「古仁人」,对作者有什麼影响?答 他就没有同道的人了。/他就没有学习的榜样了。5 这段主要写什麼? 答 写「古仁人」不以环境及个人的际遇而悲喜,而一切都以国事为重。八、综观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 第二段末,「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八字在文中起什麼作用?答 这八字是全文的关键,下文就是从有异和无异来写。2 本文哪一段揭示出全文的中心思想(主旨)?答 末段。3 本文作者借叙述岳阳楼和洞庭湖的胜景,和游客在不同的景色面前,两种览物之情,由此引出哪种情怀?答 先忧后乐的情怀。九、下列谜语的谜底都是岳阳楼记的文句,试猜猜看。1 用(猜一句)【第三段】 连月不开2 口大食四方(猜两句)【第二段】 衔远山,吞长江3 阎罗王大骂小鬼(猜一句)【第三段】 阴风怒号太平洋(猜一句)【第四段】 波澜不惊【教师版】 岳阳楼记课后习作一、读了本文后,你觉得范仲淹的政治抱负是怎麼样的?答 我觉得范仲淹的政治抱负是以天下为己任,一切立足於国家和人民,以「天下人的忧虑」和「天下人的快乐」个人忧乐的前提。(答案只供参考)二、你认为本文属於什麼体裁?试说说你的理由。答(由学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游记、杂记、记叙、描写、议论皆可。)三、本文熔合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於一炉,试指出下列文句分别属於哪一类。 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叙事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叙事 2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写景 3迁客骚人,多会於此,…… 叙事 4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写景 5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抒情 6上下天光,一碧万;…… 写景 7浮光跃金,静影沈壁;…… 写景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议论 9是进亦忧,退亦忧。 议论 10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抒情 四、试辨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对偶/反问)。1 衔远山,吞长江 对偶2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对偶 3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反问 4 沙鸥翔集,婂鳞游泳 对偶五、 细阅下列文句,从表中选出意义最接近的词句,写在横线上。气象万千 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 心旷神怡 霪雨霏霏 满目萧然皓月千里 把酒临风 渔歌互答 波澜不惊 沙鸥翔集 樯倾楫摧例:眼中所见,境况凄凉 满目萧然1 海鸟群集,自由飞翔 沙鸥翔集2 手持美酒,对景畅饮 把酒临风3 湖面无波,平静如镜 波澜不惊4 景色多样,非常壮观 气象万千5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心旷神怡6 月色皎洁,光照大地 皓月千里7 蒙蒙细雨,连绵不断 霪雨霏霏8 天色晴朗,一片光亮 上下天光9 渔民喜乐,互相酬唱 渔歌互答10 船桅倾倒,船桨折断 樯倾楫摧11春风和煦,阳光明媚 春和景明六、试根据课文,将岳阳楼雨天、晴天不同的情景入空格内。 (用原文句子) 雨天 晴天风 阴风怒号 ------湖 浊浪排空 波澜不惊日月星辰 日星隐耀 皓月千里山岳 山岳潜形 -------人的活动 商旅不行 渔歌互答动物 虎啸猿啼 沙鸥翔集 锦麟游泳感受 去国怀乡 心旷神怡 忧谗畏讥 宠辱偕忘 满目萧然 喜洋洋 感极而悲 ------

301 评论

相关问答

  • 岳阳教师资格证面试什么时间

    2021上半年黑龙江教师资格面试时间安排可参考网上报名时间:4月15日-4月18日12:00时止;网上审核时间:4月15日-4月19日15:00时止;网上缴费时

    修普诺斯0907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拿教师资格证岳阳楼多久半票

    回答 亲 您好这边为您查询的结果是: 9月10日当日几乎全国各地的景点不是半票就是免票。 南航:提前10天购票55折,提前5天6折,终年有效。凭

    jajahhauqba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岳阳教师资格证考试

    岳阳市教师资格证一年又2次考试 关于详细的报考程序 登陆岳阳市教育局网站可查询

    北极豆豆鱼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岳阳教师资格证面试地点一般在哪

    面试地点需要等面试报名成功后系统分配,打印面试准考证的时候才能查看。

    鹿脸脸舅舅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岳阳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题目

    1.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面试问题通过展示、回答问题、陈述等方式进行 这一项就可以有才艺展示的内容呀,不管你是唱歌,跳舞都可以展示,但是时间不能唱,三分钟做有足以,

    五月的史努比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