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1

huyingheng
首页 > 考试报名 > 初一期末考试数学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飞雪樱子

已采纳

初一的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比较难的一门学科,在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同学们又要如何准备期末试卷来复习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

1.(2014•钦州)如果收入80元记作+80元,那么支出20元记作()

A. +20元 B. ﹣20元 C. +100元 D. ﹣100元

考点: 正数和负数.

分析: 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解答: 解:“正”和“负”相对,

所以如果+80元表示收入80元,

那么支出20元表示为﹣20元.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正数和负数的定义,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2015•深圳模拟)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它牵动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深圳市慈善总会在一星期内接受了54840000元的捐款,将54840000用科学记数法(精确到百万)表示为()

A. 54×106 B. 55×106 C. ×107 D. ×107

考点: 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54840000有8位,所以可以确定n=8﹣1=7.

因为54840000的十万位上的数字是8,所以用“五入”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只与前面的a有关,与10的多少次方无关.

解答: 解:54840000=×107≈×107.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以及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3.(2014•台湾)数轴上A、B、C三点所代表的数分别是a、1、c,且|c﹣1|﹣|a﹣1|=|a﹣c|.若下列选项中,有一个表示A、B、C三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则此选项为何?()

A. B. C. D.

考点: 数轴;绝对值.

分析: 从选项数轴上找出a、B、c的关系,代入|c﹣1|﹣|a﹣1|=|a﹣c|.看是否成立.

解答: 解:∵数轴上A、B、C三点所代表的数分别是a、1、c,设B表示的数为b,

∴b=1,

∵|c﹣1|﹣|a﹣1|=|a﹣c|.

∴|c﹣b|﹣|a﹣b|=|a﹣c|.

A、b

B、c

C、a

D、b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及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从数轴上找出a、B、c的关系,代入|c﹣1|﹣|a﹣1|=|a﹣c|是否成立.

4.(2014•日照)某养殖场2013年底的生猪出栏价格是每千克a元,受市场影响,2014年第一季度出栏价格平均每千克下降了15%,到了第二季度平均每千克比第一季度又上升了20%,则第三季度初这家养殖场的生猪出栏价格是每千克()

A. (1﹣15%)(1+20%)a元 B. (1﹣15%)20%a元

C. (1+15%)(1﹣20%)a元 D. (1+20%)15%a元

考点: 列代数式.

专题: 销售问题.

分析: 由题意可知:2014年第一季度出栏价格为2013年底的生猪出栏价格的(1﹣15%),第二季度平均价格每千克是第一季度的(1+20%),由此列出代数式即可.

解答: 解:第三季度初这家养殖场的生猪出栏价格是每千克(1﹣15%)(1+20%)a元.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列代数式,注意题目蕴含的数量关系,找准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2014•烟台)按如图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结果为3的x,y的值是()

A. x=5,y=﹣2 B. x=3,y=﹣3 C. x=﹣4,y=2 D. x=﹣3,y=﹣9

考点: 代数式求值;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运算程序列出方程,再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 解:由题意得,2x﹣y=3,

A、x=5时,y=7,故A选项错误;

B、x=3时,y=3,故B选项错误;

C、x=﹣4时,y=﹣11,故C选项错误;

D、x=﹣3时,y=﹣9,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主要利用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理解运算程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6.(2014•安徽)已知x2﹣2x﹣3=0,则2x2﹣4x的值为()

A. ﹣6 B. 6 C. ﹣2或6 D. ﹣2或30

考点: 代数式求值.

专题: 整体思想.

分析: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再化出2x2﹣4x求值.

解答: 解:x2﹣2x﹣3=0

2×(x2﹣2x﹣3)=0

2×(x2﹣2x)﹣6=0

2x2﹣4x=6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化出要求的2x2﹣4x.

7.(2014•常州)下列立体图形中,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

A. B. C. D.

考点: 几何体的展开图.

分析: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解答: 解:根据圆锥的特征可知,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圆锥.

故选:B.

点评: 解题时勿忘记圆锥的特征及圆锥展开图的情形.

8.(2011•黄冈模拟)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考点: 几何体的展开图.

分析: 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

解答: 解:A、B折叠后,缺少一个底面,故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选项D折叠后第一行两个面无法折起来,而且下边没有面,不能折成正方体,故选C.

点评: 只要有“田”字格的展开图都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3分)

9.(2014•湘西州)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平分∠DOB,∠AOC=40°,则∠DOE=20°度.

考点: 对顶角、邻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 由∠AOC=40°,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DOB=40°,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DOE即可.

解答: 解:∵∠AOC=40°,

∴∠DOB=∠AOC=40°,

∵OE平分∠DOB,

∴∠DOE= ∠BOD=20°,

故答案为:2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角、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关键是求出∠BOD的度数.

10.(2014•连云港)如图,AB∥CD,∠1=62°,FG平分∠EFD,则∠2=31°.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EFD=∠1,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2= ∠EFD.

解答: 解:∵AB∥CD,

∴∠EFD=∠1=62°,

∵FG平分∠EFD,

∴∠2= ∠EFD= ×62°=31°.

故答案为:31°.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2014•温州)如图,直线AB,CD被BC所截,若AB∥CD,∠1=45°,∠2=35°,则∠3=80度.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即可.

解答: 解:∵AB∥CD,∠1=45°,

∴∠C=∠1=45°,

∵∠2=35°,

∴∠3=∠∠2+∠C=35°+45°=80°,

故答案为:8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C的度数和得出∠3=∠2+∠C.

12.(2014•齐齐哈尔)已知x2﹣2x=5,则代数式2x2﹣4x﹣1的值为9.

考点: 代数式求值.

专题: 整体思想.

分析: 把所求代数式整理成已知条件的形式,然后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x2﹣2x=5,

∴2x2﹣4x﹣1

=2(x2﹣2x)﹣1,

=2×5﹣1,

=10﹣1,

=9.

故答案为:9.

点评: 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

13.(2014•盐城)“x的2倍与5的和”用代数式表示为2x+5.

考点: 列代数式.

分析: 首先表示x的2倍为2x,再表示“与5的和”为2x+5.

解答: 解:由题意得:2x+5,

故答案为:2x+5.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关键是列代数时要按要求规范地书写.像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可省略乘号不写,数与数相乘必须写乘号;除法可写成分数形式,带分数与字母相乘需把代分数化为假分数,书写单位名称什么时不加括号,什么时要加括号.注意代数式括号的适当运用.

14.(2014•怀化)计算:(﹣1)2014=1.

考点: 有理数的乘方.

分析: 根据(﹣1)的偶数次幂等于1解答.

解答: 解:(﹣1)2014=1.

故答案为:1.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1的奇数次幂是﹣1,﹣1的偶数次幂是1.

三.解答题(共11小题)

15.(2005•宿迁)计算:(﹣2)2﹣|﹣7|+3﹣2×(﹣ ).

考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分析: 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多种运算的算式.根据几种运算的法则可知:减法、除法可以转化成加法和乘法,乘方是利用乘法法则来定义的,所以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加法和乘法.加法和乘法的法则都包括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同学在计算中要学会正确确定结果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的运算.

解答: 解:原式=4﹣7+3+1=1.

点评: 注意:(1)要正确掌握运算顺序,即乘方运算(和以后学习的开方运算)叫做三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二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一级运算.

(2)在混合运算中要特别注意运算顺序:先三级,后二级,再一级;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16.(2014秋•吉林校级期末)计算:(﹣ ﹣ + )÷(﹣ )

考点: 有理数的除法.

分析: 将除法变为乘法,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 解:原式=(﹣ ﹣ + )×(﹣36)

=﹣ ×(﹣36)﹣ ×(﹣36)+ ×(﹣36)

=27+20﹣21

=26.

点评: 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正确判定运算符号计算即可.

17.(2014•石景山区二模)已知当x=1时,2ax2+bx的值为﹣2,求当x=2时,ax2+bx的值.

考点: 代数式求值.

专题: 整体思想.

分析: 把x=1代入代数式求出a、b的关系式,再把x=2代入代数式整理即可得解.

解答: 解:将x=1代入2ax2+bx=﹣2中,

得2a+b=﹣2,

当x=2时,ax2+bx=4a+2b,

=2(2a+b),

=2×(﹣2),

=﹣4.

点评: 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

18.(2014秋•吉林校级期末)出租车司机小张某天上午的营运全是东西走向的路线,假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上午行车里程如下:(单位:km)+12,﹣4,+15,﹣13,+10,+6,﹣22.求:

(1)小张在送第几位乘客时行车里程最远?

(2)若汽车耗油,这天上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升?

考点: 正数和负数.

分析: (1)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得行车距离,根据绝对值的大小,可得答案;

(2)根据行车的总路程乘以单位耗油量,可得答案.

解答: 解:(1)∵|﹣22|>|15|>|﹣13|>|12|>|10|>|6|>|﹣4|,

∴小张在送第七位乘客时行车里程最远;

(2)由题意,得

(12+|﹣4|+15+|﹣13|+10+6+|﹣22|)××(升),

答:这天上午汽车共耗油升.

点评: 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利用了绝对值的意义,有理数的乘法.

19.(2005•广东)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AEF,∠1=40°,求∠2的度数.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邻补角.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推出∠2=180°﹣2∠1,这样就可求出∠2的度数.

解答: 解:∵AB∥CD,

∴∠1=∠AEG.

∵EG平分∠AEF,

∴∠1=∠GEF,∠AEF=2∠1.

又∵∠AEF+∠2=180°,

∴∠2=180°﹣2∠1=180°﹣80°=100°.

点评: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解答此类题关键是在复杂图形之中辨认出应用性质的基本图形,从而利用性质和已知条件计算.

20.(2014秋•吉林校级期末)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AOC为锐角,过O点作直线OE、OF.若∠COE=90°,OF平分∠AOE,求∠AOF+∠COF的度数.

考点: 对顶角、邻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OF=∠EOF,然后解答即可.

解答: 解:∵OF平分∠AOE,

∴∠AOF=∠EOF,

∴∠AOF+∠COF=∠EOF+∠COF=∠COE=90°.

点评: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21.(2014秋•吉林校级期末)如图,已知OF⊥OC,∠BOC:∠COD:∠DOF=1:2:3,求∠AOC的度数.

考点: 垂线;角的计算.

分析: 根据垂线的定义,可得∠COF的度数,根据按比例分配,可得∠COD的度数,根据比例的性质,可得∠BOC的度数,根据邻补角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 解:由垂直的定义,得

∠COF=90°,

按比例分配,得

∠COD=90°× =36°.

∠BOC:∠COD=1:2,

即∠BOC:36°=1:2,由比例的性质,得

∠BOC=18°,

由邻补角的性质,得

∠AOC=180°﹣∠BOC=180°﹣18°=16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垂线,利用了垂线的定义,按比例分配,邻补角的性质.

22.(2014秋•吉林校级期末)∠BOC=60°,OE平分∠AOC,OF平分∠BOC,若AO⊥BO,则∠EOF是多少度?

考点: 垂线;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 根据垂线的定义,可得∠AOB的度数,根据角的和差,可得∠AOC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OE、∠COF的度数,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答案.

解答: 解:由AO⊥BO,得∠AOB=90°,

由角的和差,得∠AOC=∠AOB+∠BOC=150°.

由OE平分∠AOC,OF平分∠BOC,得∠COE= ∠AOC= ×150°=75°,∠COF= ∠BOC= ×60°=30°.

由角的和差,得∠EOF=∠COE﹣∠COF=75°﹣30°=45°.

点评: 本题考查了垂线,利用了垂线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和差.

23.(2012•锦州二模) 如图,直线AB∥CD,∠A=100°,∠C=75°,则∠E等于25°.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

专题: 探究型.

分析: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EFD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结论即可.

解答: 解:∵直线AB∥CD,∠A=100°,

∴∠EFD=∠A=100°,

∵∠EFD是△CEF的外角,

∴∠E=∠EFD﹣∠C=100°﹣75°=25°.

故答案为:25.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4.(2005•安徽)如图,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M、N,∠EMB=50°,MG平分∠BMF,MG交CD于G,求∠1的度数.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邻补角.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 解:∵∠EMB=50°,

∴∠BMF=180°﹣∠EMB=130°.

∵MG平分∠BMF,

∴∠BMG= ∠BMF=65°,

∵AB∥CD,

∴∠1=∠BMG=65°.

点评: 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比较简单.

25.(2014秋•吉林校级期末)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即直角三角形AOB和直角三角形COD)的直角顶点O的重合,其中,在△AOB中,∠A=60°,∠B=30°,∠AOB=90°;在△COD中,∠C=∠D=45°,∠COD=90°.

(1)如图1,当OA在∠COD的外部,且∠AOC=45°时,①试说明CO平分∠AOB; ②试说明OA∥CD(要求书写过程);

(2)如图2,绕点O旋转直角三角尺AOB,使OA在∠COD的内部,且CD∥OB,试探索∠AOC=45°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的计算.

分析: (1)①当∠AOC=45°时,根据条件可求得∠COB=45°可说明CO平分∠AOB;②设CD、OB交于点E,则可知OE=CE,可证得OB⊥CD,结合条件可证明OA∥CD;

(2)由平行可得到∠D=∠BOD=45°,则可得到∠AOD=45°,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1)①∵∠AOB=90°,∠AOC=45°,

∴∠COB=90°﹣45°=45°,

∴∠AOC=∠COB,

即OC平分∠AOB;

②如图,设CD、OB交于点E,

∵∠C=45°,

∴∠C=∠COB,

∴∠CEO=90°,

∵∠AOB=90°,

∴∠AOB+∠OEC=180°,

∴AO∥CD;

(2)∠AOC=45°,理由如下:

∵CD∥OB,

∴∠DOB=∠D=45°,

∴∠AOD=90°﹣∠DOB=45°,

∴∠AOC=90°﹣∠AOD=45°.

93 评论

MayQueen小乖

在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做好试卷的分析是很重要的。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初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参考。初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 一、基本情况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共有三种题型,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选择题有8小题,每题3分,共24,空题有8个小题,每题3分,共24分;解答题有5个大题,共72分,全卷合计26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 2、内容与范围 从考查内容看,几乎覆盖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册数学教材中所有主要的知识点,而且试题偏重于考查教材中的主要章节,如有理数、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隶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纵观全卷,所有试题所涉知识点均遵循《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试卷特点等方面: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 教学 方法 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有利于良好习惯和正确价值观形成。其具体特点如下: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巧设开放题目,展现个性思维。 本次试题注意了开放意识的浸润,如在第26小题这一题。 本次考试抽取10名学生的考卷为样本进行分析。样本最高分114分,样本最低分30分,样本平均分分,及格率为,优生率。 二、学生答题分析: 1、基本功比较扎实。 综观整套试题,可以说体现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测试。尤其是本套试题提升了实践能力,是对学生学习的全方面情况进行了测查。我俩班学生在测试中,也充分展示了自身的学习状况,中上水平的学生成绩比较理想。如解方程组的测试中,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正确率也是比较高的,体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准确进行计算的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强。 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数学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数学课标中提出的最基本教学目标。本次试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尤其是在第23题和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比较突出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 措施 : 此次测试,虽然教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归纳如下,以便于将来改进。 (1)部分学生审题能力较差。一个学生知识不懂,老师可以再讲,可如果养成了做题不认 真的习惯,那可是谁也帮不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光要注意知识的培养,还要注意一些好习惯的培养。 (2)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不强。 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和概念掌握的不够牢固,应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立足教材,夯实“双基”。 立足教材。试卷中大多数题相当于教材中的随堂练习题,我们在教学中,要立足教材,重视教材,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别要注意教材中典型例题和习题的研究与延伸,讲清、讲深、讲透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锤炼学生扎实熟练的基本功;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注意,有些内容的难度有所下降,但能力的要求没有下降,需要通过一定的综合培养进行提升。一是注意表达要有逻辑性,推理要严谨、严密,不要漏掉重要的得分点,否则即使答案正确,也会被阅卷老师视为理由不够充分而扣分。二是书写、作图要整洁规范。 2.重视过程,培养能力。 (1)重视数学阅读过程,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学习 语文知识 要阅读,学习数学知识也要阅读,在阅读中掌握概念,在阅读中体会定理内涵,在阅读中理解题意,在阅读中体会证明题的推理过程、寻找逻辑关系。审题就是一个阅读过程,教师要在“细”字上做 文章 。 (2)重视数学运算过程,培养运算能力。数学离不开运算,运算离不开法则,法则离不开算理。运算的过程,就是法则的展开过程,算理的充实过程。在教学中,要充分展示运算过程,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算理。 (3)重视数学分析过程,培养分析能力。 (4)重视解题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题的目标性和过程性,指导学生准确定位落点。 (5)重视实际操作过程,培养实践探究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该让学生动手的就得让学生动手,重视操作过程,培养实践探究的习惯。 初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二) 一、试题分析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共有三种题型,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选择题有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填空题有8个小题,每题3分,共24分;解答题有5个小题,共56分;全卷合计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内容与范围 从考查内容看,几乎覆盖了青岛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所有主要的知识点,而且试题偏重于考查教材中的主要章节,如三角形的初步知识、二元一次方程组、整式的乘除、函数。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隶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纵观全卷,所有试题所涉知识点均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3、试卷特点等方面: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有利于良好习惯和正确价值观形成。其具体特点如下: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巧设开放题目,展现个性思维。 本次试题注意了开放意识的浸润,如在第17小题这一题。 二、学生答题分析: 1、基本功比较扎实。 综观整套试题,可以说体现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测试。尤其是本套试题提升了实践能力,是对学生学习的全方面情况进行了测查。我俩班学生在测试中,也充分展示了自身的学习状况,中上水平的学生成绩比较理想。如解方程组的测试中,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正确率也是比较高的,体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准确进行计算的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强。 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数学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数学课标中提出的最基本教学目标。本次试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尤其是在第23题和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比较突出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此次测试,虽然教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归纳如下,以便于将来改进。 (1)部分学生审题能力较差。一个学生知识不懂,老师可以再讲,可如果养成了做题不认真的习惯,那可是谁也帮不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光要注意知识的培养,还要注意一些好习惯的培养。 (2)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不强。 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和概念掌握的不够牢固,应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在课堂上下功夫,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参,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指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从本次的考试看出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技能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但还应该看到,本次考试的试卷,区分度不大。部分题目一有变化,学生容易上当,思维就显得混乱、没有条理。说明我们平时的教学灌输的较多,程式化的知识强调过多,建议课堂教学要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学会走向学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常常习惯,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上课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3、认真指导学生读应用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做计算题正确率高的能力. 4、提优补差,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多鼓励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逐步提高,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从这次的考试中可以看出,两极分化的严重性。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防止拉大差距。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突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质量有更大的提高.

181 评论

达宝利姜广丛

七年级数学 期末考试将至。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数学期末卷子,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七年级数学期末卷子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甲、乙、丙、丁四个数之和等于-90,甲数减-4,乙数加-4,丙数乘-4,丁数除-4彼比相等,则四个数中的最大的一个数比最小的一个数大__ 2.计算(-2124 +7113 ÷24113 -38 )÷1512 =___。 3. 已知 与 是同类项,则 =__。 4. 有理数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化简 5.某班学生去参加义务劳动,其中一组到一果园去摘梨子,第一个进园的学生摘了1个梨子,第二个学生摘了2个,第三个学生摘了3个,……以此类推,后来的学生都比前面的学生多摘1个梨子,这样恰好平均每个学生摘了6个梨子,请问这组学生的人数为____. 6. 小明骑车自甲地经乙地,先上坡后下坡,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甲地,共用34分钟,已知上坡速度是400米/分,下坡速度是450米/分,则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__米。 7. 学校开运动会,班长想分批买汽水给全班50名师生喝,喝完的空瓶根据商店规定每5个 空瓶又可换一瓶汽水,则至少要买 瓶汽水,才能保证每人喝上一瓶汽水. 8. 有这样一个衡量体重是否正常的简单算法。一个男生的标准体重(以公斤为单位)是其身高(以厘米为单位)减去110。正常体重在标准体重减 标准体重的10%和加标准体重的10之间。已知甲同学身高161厘米,体重为W,如果他的体重正常,则W的公斤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 9. m、n、l 都是二位的正整楼,已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385,则m+n+l的最大值是__。 10. 已知x=5时,代数式ax +bx-5的值是10,当x=-5时,代数式ax +bx+5=__。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的相反数的负倒数是( ) (A)-13 (B)13 (C)-3 (D)3 2. 如图2所示,在矩形ABCD中,AE=B=BF= AD= AB=2, E、H、G在同一条直线上,则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 (A)8. (B)12. (C)16. (D)20. 3. 十月一日亲朋聚会,小明统计大家的平均年龄恰是38岁,老爷爷说,两年前的十月一日也是这些人相聚,那么两年前相聚时大家的平均年龄是( )岁。 (A)38 (B)37 (C)36 (D)35 4.探险队要达到目的地需要坐船逆流而上,途中不小心把地图掉入水中,当有人发现后,船立即掉头追这张地图,已知,船从掉头到追上地图共用了5分钟,那么,这个人发现地图掉到水中是 ( ). (A)4分钟后 (B)5分钟后 (C)6分钟后 (D)7分钟后 5. 秋季运动会上,七年级(1)班的萌萌、路佳、王玉三人一起进行百米赛跑(假定三人 均为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当萌萌到达终点时,路佳距终点还有 米,王玉距终点还有 米.那么当路佳到达终点时,王玉距终点还有() A. 米 B. 米C. 米 D.无法确定 6.已知a≤2,b≥-3,c≤5,且a-b+c=10,则a+b+c的值等于( )。 (A)10 (B)8 (C)6 (D)4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一根长度为1米的木棍,第一次截去全长的12 ,第二次截去余下的13 ,第三次截去第二次截后余下的14 ,……,第n次截去第(n-1)次截后余下的1n+1 。若连续截2007次,共截去多少米? 2.在5时到6时之间,某人看表时,由于不慎将时针看成分针,造成他看到的时间比正确的时间早了57分钟。试问正确时间是几时几分? 3. 冬季将至,甲、乙、丙三家商场为争夺市场,对羽绒服的销售采取了不同的促销方式.一种标价为 元的羽绒服,甲商场的销售 方法 为买 送 ,乙商场的销售方法为一律 折销售,丙商场的销售方法为买够 件羽绒服则 折优惠.如果现在有 元人民币,要你去买 件羽绒服,你认为去哪个商场买最合算?说出你的理由. 七年级数学期末卷子参考答案 一.1. 204 2. 5. 11 6. 7200 7. 40 8. 9. 167 10. -20 二. 1. A 3. C 4. B 5. C 6. D 三.1. 20072008 2. 5时24分 3. (1) 300×8=2400(元) (2) 2700×(元) (3)300×10×(元) ×300=280(元) 2400-280=2120(元) 所以去丙店购买最合算 七年级数学期末卷子相关 文章 : 1. 2016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4.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5. 初一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题

200 评论

相关问答

  • 初二数学期末考试题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平淡,是成功的驿站;努力,是成功的积淀;祝福,是成功的先决条件。祝你 八年级 数学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期待你的成功!以下是我

    乱世you佳人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初一数学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实数a,b,若a>b,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D) A.a-5>b-5 B.3+a>b+3 C.a5>b5 D.-3a>

    小七-279928530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初三数学期末考试题

    对于九年级数学的复习,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踏踏实实地做好数学期末试题,才能取得好成绩。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

    lucaminiya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初二期末数学考试卷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八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附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有且只

    夏内内爱吃饭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初一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 1.若与互为相反数,则=.() A.14B.-14C.49D.-49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最小正整数,

    笑寒天下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