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5

Leo叶2222
首页 > 考试报名 > 高一期末考试数学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丘比特來來

已采纳

高一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部分为: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第 2 页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 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第 3 页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第 4 页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 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第 5 页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④ 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三、集合的运算第 6 页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 = A A∩φ= φ A∩B = B∩A,A∪A = AA∪φ= A A∪B = B∪、全集与补集第 7 页(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 ),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 CSA 即 CSA ={x ? x?S且 x?A}(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3)性质:⑴CU(C UA)=A ⑵(C UA)∩A= ⑶(CUA)∪A=U二、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第 8 页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第 9 页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第 10 页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第 11 页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第 12 页=n(n+1)(n+2)/3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a-b|≥|a|-|b| -|a|≤a≤|a|第 13 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降幂公式(sin^2)x=1-cos2x/2(cos^2)x=i=cos2x/2第 14 页万能公式令tan(a/2)=tsina=2t/(1+t^2)cosa=(1-t^2)/(1+t^2)tana=2t/(1-t^2)§、函数的概念1、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就称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2、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第 15 页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函数的表示法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 注意函数单调性证明的一般格式:§、奇偶性1、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都有,那么就称函数为偶函数.偶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2、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都有,那么就称函数为奇函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147 评论

逍遥无涯子

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争分夺秒,顽强拼搏脚踏实地,不骄不躁,长风破浪,直济沧海,我们,注定成功!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高一数学 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1.若函数f(x)是奇函数,且有三个零点x1、x2、x3,则x1+x2+x3的值为()

D.不确定

[答案]B

[解析]因为f(x)是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它有三个零点,即f(x)的图象与x轴有三个交点,故必有一个为原点另两个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x1+x2+x3=0.

2.已知f(x)=-x-x3,x∈[a,b],且f(a)?f(b)<0,则f(x)=0在[a,b]内()

A.至少有一实数根 B.至多有一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有惟一实数根

[答案]D

[解析]∵f(x)为单调减函数,

x∈[a,b]且f(a)?f(b)<0,

∴f(x)在[a,b]内有惟一实根x=0.

3.(09?天津理)设函数f(x)=13x-lnx(x>0)则y=f(x)()

A.在区间1e,1,(1,e)内均有零点

B.在区间1e,1,(1,e)内均无零点

C.在区间1e,1内有零点;在区间(1,e)内无零点

D.在区间1e,1内无零点,在区间(1,e)内有零点

[答案]D

[解析]∵f(x)=13x-lnx(x>0),

∴f(e)=13e-1<0,

f(1)=13>0,f(1e)=13e+1>0,

∴f(x)在(1,e)内有零点,在(1e,1)内无零点.故选D.

4.(2010?天津文,4)函数f(x)=ex+x-2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A.(-2,-1) B.(-1,0)

C.(0,1) D.(1,2)

[答案]C

[解析]∵f(0)=-1<0,f(1)=e-1>0,

即f(0)f(1)<0,

∴由零点定理知,该函数零点在区间(0,1)内.

5.若方程x2-3x+mx+m=0的两根均在(0,+∞)内,则m的取值范围是()

≤1 >1 [答案]B

[解析]设方程x2+(m-3)x+m=0的两根为x1,x2,则有Δ=(m-3)2-4m≥0,且x1+x2=3-m>0,x1?x2=m>0,解得06.函数f(x)=(x-1)ln(x-2)x-3的零点有()

个 个

个 个

[答案]A

[解析]令f(x)=0得,(x-1)ln(x-2)x-3=0,

∴x-1=0或ln(x-2)=0,∴x=1或x=3,

∵x=1时,ln(x-2)无意义,

x=3时,分母为零,

∴1和3都不是f(x)的零点,∴f(x)无零点,故选A.

7.函数y=3x-1x2的一个零点是()

C.(-1,0) D.(1,0)

[答案]B

[点评]要准确掌握概念,“零点”是一个数,不是一个点.

8.函数f(x)=ax2+bx+c,若f(1)>0,f(2)<0,则f(x)在(1,2)上零点的个数为()

A.至多有一个 B.有一个或两个

C.有且仅有一个 D.一个也没有

[答案]C

[解析]若a=0,则b≠0,此时f(x)=bx+c为单调函数,

∵f(1)>0,f(2)<0,∴f(x)在(1,2)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若a≠0,则f(x)为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若在(1,2)上有两个零点或无零点,则必有f(1)?f(2)>0,

∵f(1)>0,f(2)<0,∴在(1,2)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故选C.

9.(哈师大附中2009~2010高一期末)函数f(x)=2x-log12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14 ,12

,1 D.(1,2)

[答案]B

[解析]∵f14=214-log1214=42-2<0,f12=2-1>0,f(x)在x>0时连续,∴选B.

10.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判定方程ex-x-2=0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为()

x -1 0 1 2 3

ex 1

A.(-1,0) B.(0,1)

C.(1,2) D.(2,3)

[答案]C

[解析]令f(x)=ex-x-2,则f(1)?f(2)=(e-3)(e2-4)<0,故选C.

二、填空题

11.方程2x=x3精确到的一个近似解是________.

[答案]

12.方程ex-x-2=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有________个.

[答案]2

三、解答题

13.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方程2x-x2=0在区间(-1,0)内的实数解(精确到).

[解析]令f(x)=2x-x2,∵f(-1)=2-1-(-1)2=-12<0,f(0)=1>0,

说明方程f(x)=0在区间(-1,0)内有一个零点.

取区间(-1,0)的中点x1=,用计算器可算得f()≈>0.因为f(-1)?f()<0,所以x0∈(-1,).

再取(-1,)的中点x2=,用计算器可算得f()≈>0.因为f(-1)?f()<0,所以x0∈(-1,).

同理,可得x0∈(,),x0∈(,),x0∈(,),x0∈(,),x0∈(,).

由于|()-()|<,此时区间(,)的两个端点精确到的近似值都是,所以方程2x-x2=0精确到的近似解约为.

14.证明方程(x-2)(x-5)=1有两个相异实根,且一个大于5,一个小于2.

[解析]令f(x)=(x-2)(x-5)-1

∵f(2)=f(5)=-1<0,且f(0)=9>0.

f(6)=3>0.

∴f(x)在(0,2)和(5,6)内都有零点,又f(x)为二次函数,故f(x)有两个相异实根,且一个大于5、一个小于2.

15.求函数y=x3-2x2-x+2的零点,并画出它的简图.

[解析]因为x3-2x2-x+2=x2(x-2)-(x-2)

=(x-2)(x2-1)=(x-2)(x-1)(x+1),

所以函数的零点为-1,1,2.

3个零点把x轴分成4个区间:

(-∞,-1],[-1,1],[1,2],[2,+∞].

在这4个区间内,取x的一些值(包括零点),列出这个函数的对应值(取精确到的近似值)表:

x … -1 0 1 2 …

y … 0 2 0 0 …

在直角坐标系内描点连线,这个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16.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方程(x+1)(x-2)(x-3)=1在区间(-1,0)内的近似解.(精确到)

[解析]原方程为x3-4x2+x+5=0,令f(x)=x3-4x2+x+5.∵f(-1)=-1,f(0)=5,f(-1)?f(0)<0,∴函数f(x)在(-1,0)内有零点x0.

取(-1,0)作为计算的初始区间用二分法逐步计算,列表如下

端点或中点横坐标 端点或中点的函数值 定区间

a0=-1,b0=0 f(-1)=-1,f(0)=5 [-1,0]

x0=-1+02=

f(x0)=>0 [-1,]

x1=-1+()2= f(x1)≈>0 [-1,]

x2=-1+()2= f(x2)≈>0 [-1,]

x3= f(x3)≈<0 [,]

∵|()|=<,

∴原方程在(-1,0)内精确到的近似解为.

17.若函数f(x)=log3(ax2-x+a)有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f(x)=log3(ax2-x+a)有零点,

∴log3(ax2-x+a)=0有解.∴ax2-x+a=1有解.

当a=0时,x=-1.

当a≠0时,若ax2-x+a-1=0有解,

则Δ=1-4a(a-1)≥0,即4a2-4a-1≤0,

解得1-22≤a≤1+22且a≠0.

综上所述,1-22≤a≤1+22.

18.判断方程x3-x-1=0在区间[1,]内有无实数解;如果有,求出一个近似解(精确到).

[解析]设函数f(x)=x3-x-1,因为f(1)=-1<0,f()=>0,且函数f(x)=x3-x-1的图象是连续的曲线,所以方程x3-x-1=0在区间[1,]内有实数解.

取区间(1,)的中点x1=,用计算器可算得f()=<0.因为f()?f()<0,所以x0∈().

再取()的中点x2=,用计算器可算得f()≈>0.因为f()?f()<0,所以x0∈(,).

同理,可得x0∈(),x0∈(,).

由于||<,此时区间(,)的两个端点精确到的近似值是,所以方程x3-x-1=0在区间[1,]精确到的近似解约为.

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相关 文章 :

★ 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 高一年级数学试卷下册期末

★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 2020高一期末数学复习计划汇总精选

★ 高一数学考试反思5篇

★ 高一期末考试数学备考方法

★ 高一期末数学复习计划5篇

★ 2020初一暑假作业参考答案历史(人教版)

★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344 评论

张大羊羊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任何科目 学习 方法 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知识刻在脑海里。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一数学 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数学期末知识点

1、集合的含义:

“集合”这个词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上体育课或者开会时老师经常喊的“全体集合”。

数学上的“集合”和这个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而已。

所以集合的含义是: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比如高一二班集合,那么所有高一二班的同学就构成了一个集合,每一个同学就称为这个集合的元素。

2、集合的表示

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元素,如集合A={a,b,c}。

a、b、c就是集合A中的元素,记作a∈A,相反,d不属于集合A,记作d?A。

有一些特殊的集合需要记忆: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_或N+

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①列举法:{a,b,c……}

②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

如{x?R|x-3>2},{x|x-3>2},{(x,y)|y=x2+1}

③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A={(x,y)|y=x2+3x+2}与B={y|y=x2+3x+2}不同。

集合A中是数组元素(x,y),集合B中只有元素y。

3、集合的三个特性

(1)无序性

指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没有顺序,如集合A={1,2},集合B={2,1},则集合A=B。

例题:集合A={1,2},B={a,b},若A=B,求a、b的值。

解:,A=B

注意:该题有两组解。

(2)互异性

指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A={2,2}只能表示为{2}

(3)确定性

集合的确定性是指组成集合的元素的性质必须明确,不允许有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情况。

高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考点一、映射的概念

1.了解对应大千世界的对应共分四类,分别是: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2.映射:设A和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存在的一个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mapping).映射是特殊的对应,简称“对一”的对应。包括:一对一多对一

考点二、函数的概念

1.函数:设A和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存在确定的数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的值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函数是特殊的映射,是非空数集A到非空数集B的映射。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这是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的依据。

3.区间的概念:设a,bR,且a

①(a,b)={xa

⑤(a,+∞)={_>a}⑥[a,+∞)={_≥a}⑦(-∞,b)={_

考点三、函数的表示方法

1.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

2.分段函数:定义域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的对应法则的函数。注意两点:①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不要误认为是几个函数。②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考点四、求定义域的几种情况

①若f(x)是整式,则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②若f(x)是分式,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0的实数集;

③若f(x)是二次根式,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大于或等于0的实数集合;

④若f(x)是对数函数,真数应大于零。

⑤.因为零的零次幂没有意义,所以底数和指数不能同时为零。

⑥若f(x)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集合;

⑦若f(x)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函数,则函数的定义域应符合实际问题

高 一年级数学 高效学习方法

1.先看专题一,整数指数幂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性质,以及一些常用公式,这公式不但在初中要求熟练掌握,高中的课程也是经常要用到的。

2.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不仅是初中重点,也是难点。在高中还是要学的内容,并且增加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这个就要根据二次函数图像来理解了!解不等式的时候就要从先解方程的根开始,二次项系数大于0时,有个口诀得记下:“大于号取两边,小于号取中间”。

3.因式分解的方法这个比较重要,高中也是经常用的,比如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常在做差变形是需要因式分解,还有解一元多次方程的时候往往也先需要分解因式,之后才能求出方程的根。

4.判别式很重要,不仅能判断二次方程的根有几个,大于零2个根;等于零1个根;小于零无根。而且还能判断二次函数零点的情况,人教版必修一就会学到。集合里面有许多题也要用到。

高一数学期末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一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

★ 高一数学知识点(考前必看)

★ 高一数学知识点小归纳

★ 高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 高一数学考试必考的知识点概括

★ 高一数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 高一数学知识点新总结

★ 高一数学知识点汇总大全

328 评论

相关问答

  • 高一上数学期末考试

    【 #高一# 导语】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

    快乐的陆小晶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的考试目的是对学生在本学期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的考查和评估,以检测学生对英语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表达能力、阅读理解等方面的

    美丽苗条龙龙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在括号内) 1.函数 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 ) A. B. C. D. 2.角θ

    林佳(林巧洳)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过点(-1,3)且垂直于直线x-2y+3=0的直线方程是( ) A、x-2y+7=0 B、2x+y-1=0 C、x-2

    魔吞不動城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高二期末考试数学

    广州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范围为高二课本所学习内容的基础知识。高二数学期末考试范围在课本所学习内容的基础知识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采取书面闭卷考试和操作考试两

    Nichkhunnie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