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91

meisha2345
首页 > 考试报名 > 初三一模考试试卷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amillemcc

已采纳

对初三数学一模的试卷进行分析,做好复习准备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初三一模数学的试卷分析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试卷总体情况:

1、基础部分(86分)

(1)相反数(2)科学记数法(3)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4)概率(5)相似(6)配 方法 (7)统计量(9)自变量取值范围(10)分解因式(11)解直角三角形的简单应用(13)实数计算(14)解不等式组(15)全等(16)方程组,代数式求值(17)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18)列方程解应用题(19)四边形计算(20)第一问切线证明(21)统计(23)第一问判别式(25)第一问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2、中档、提高部分(34分)

(8)展开图(12)规律探索(19)第二问与圆有关的计算(22)阅读、操作问题

(23)第二、三问代数综合(24)几何综合(25)第二、三问代数几何综合题。

二、部分题目分析:

1、第8题,展开图问题(中考选择压轴题常考题),难度中,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此题可采用退步法,使问题简化,三个面想不过来,你可以想两个面,之后看有无重叠即可,本题也可实验操作,但图形有些复杂,折起纸来有一定困难。

2、第12题,规律探究题,本题所考图形在中考或模拟中多次出现,同学们并不陌生,解题关键是代数与几何之间的相互转换。

3、第17、18、19题,都是模仿11年中考题出的,17注意分类讨论,18注意分式方程要检验,19没考常规梯形计算。

4、第20题,切线的证明实为弦切角逆定理模型,但为了降低难度,题中给画出了直径;第二问也是模仿中考题求了2条线段长度,但第一个线段长度实为降低求第二条的难度,并可以达到一定的区分度,本题为中等难题,但比11年中考简单。

5、第22题,本题为阅读理解类信息题,做这类题目注意一定要把信息读完了,再思考,然后照葫芦画瓢即可。本题在北京竞赛中考过,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培优类教辅《新思维》或《培优竞赛新方法》中的平移部分可以找到。

6、第23题,常规代数综合题,一句话“代数就行”。

7、第24题,中点相关几何综合题,10、11年海淀一模第25题皆是此类问题,本题图形的实质是增设中点法的外构中位线,进而极大的降低了难度,本类题在竞赛和中考中多次考察,08北京中考第25题就是此类问题(05大连中考改题),本题为08大连二模第26题改题。

8、第25题,代几综合,第一问送分,第二问割补法求面积,第3问可视为以代数为主的代几综合题(典型的大连题风格,本题为09大连中考第26题改题),注意代数和几何之间的转换计算即可。

小结:

本次海淀区一模题目和以往相比略显简单,因此同学们会有一个不错的成绩(相对期末考试),但且不可骄傲,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要保证简单题的准确率,提高中等题的速度,了解难题的基本套路。

一、试卷中反映教与学的问题:

教的问题:

对学生解题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增强解题方法指导性教学。

学生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性质、基本定理不熟,造成失分;

2、审题不清,导致严重失分;

3、解题过程不规范,不严谨,解题基本技能不熟练,基本思路不明确,造成失分;

4、数学思想方法不灵活,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能力差,综合、灵活应用知识能力差造成失分。

二、试卷分析

这次试卷检测的范围主要是初三上学的知识点,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从试卷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选择、填空、计算、和画图题进行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几何证明、应用实践和分类讨论等试题。

在基本知识中,选择、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选择题失分情况最多的是第一题,学生容易犯粗心的错误,其次填空题错误的在地17题。

347 评论

amy229815572

试卷宏观分析 整张试卷践行了试卷是立德树人重要阵地的理念。 名著阅读,记叙文《行走的脊梁》,议论文《坚定志向,不懈奋斗》古诗文《鱼我所欲也》《满江红》,作文《少年正是奋进时》,整张试卷都在引导学生向上向善。 今年的解析与检测,除去各地市的中考题,近20篇记叙文阅读,有近10篇是写亲情的,其它也是赞美某一类具有优秀品质的人的。议论文近10篇,有三四篇是关于读书的。 整张试卷注重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 徽标题需要学生的形象思维。记叙文《行走的脊梁》第9题,如何写“我”挑担登山的艰难的?第10题,探究作者的写作用意,都在考“如何写的”,“为什么写这些”,都需要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议论文的三道题,如何一步步引出论点,某段的论证思路,阐述事例各有侧重,考查的也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都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两篇阅读,考题都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精细化阅读。 《解析与检测》中记叙文“如何”一类的题目多达10道,议论文重点考论证思路,以及非连续性文本对比阅读论述角度的不同。答这些题都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 纵观洛阳市一模试卷和《解析与检测》,真正体现了“以课程标准为命题唯一依据”,由原来的“考什么教什么”真正变为“学什么考什么”。那么教材就成为我们的“纲”和“本”,我们要用“好”统编版教材中的课文,教师应通过课文范例,带领学生领悟语文世界的奥秘,提高语文水平,提升精神境界。 试卷微观分析 积累与运用,注重情境 用一个话题“牡丹”,设置5个板块,走进花之历史,倾听花之诗语,重温经典之花,品读花之精神,庆祝花之节日,串联起6道题,情境感十足。 字音、字形题,结合洛阳特色,增强了情境感。考查内容依然为常见易错的字音或字形,没有脱离生活实践的生僻内容,体现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古诗文默写,内容上古文默写占2分,古诗默写占6分,所选语句依然为经典名句。名著阅读分值4分。考查内容分别为《朝花夕拾》和《水浒传》、《西游记》、《简爱》,有古典名著,有外国名著。《朝花夕拾》侧重于整本书阅读,《西游记》等考查典型情节的阅读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信息提取题本次很简单,病句修改也是常见类型。徽标题是洛阳牡丹文化节会徽,要求对比分析两幅图构图要素的相似点,难度比较大。对联题语带双关,比较难,学生很难对上。 现代文阅读,注重考察思维能力 现代文阅读侧重于阅读的四个层面“写了什么”“如何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写这些”,重阅读,重文本的分析与理解。 第8题,由原先的内容概括题变为了选择题,不仅需要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更需要学生了解文章的写法,难度提升。第9题,插叙段落的作用,结构方面的作用建立在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的基础上,学生答题很难切中要点。第10题,在平常做的“如何类”的题上,又变向考查次要人物作用,综合性强。第11题,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需要学生考虑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社会价值、情感表达多个方面。议论文第12题,学生首先要找出观点,然后分析如何引出观点,需要学生很强的逻辑思维。第13题,论证思路的梳理。考查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梳理及概括能力,依然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第14题,文本一和文本二运用同一个材料各有侧重,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是一个文本间的比较阅读,不同文本可以比较的方面比较多,如语言特色的异同,写作特色的异同,或者内容安排的异同等,虽然角度不同,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所以还是在考查为什么写这些或为什么这样写。 古诗文阅读注重考查古诗文写作特点 15题,重点词语考查仍为选择题形式,但是每个选项均包含《鱼我所欲也》文内、教材其它文言文篇目两部分,较2021年中考题难度降低。17题,考查孟子文章语言特色“气势充沛、议论犀利”是如何在文中呈现的。18题,课外文言文阅读《守约轩记》,单纯考查考生独立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19题,表达效果题,20题,典故的作用,学生要对诗词的主题以及写法有准确的认识。 任务驱动型作文 本次作文应该能称之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进行写作,符合了当前许多省市中考作文都体现出的构建真实的写作情境的趋势,力求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意识增加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没有给出过多的限制,让考生有话可写。

333 评论

相关问答

  • 初三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很快,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近在眼前了,同学们平时里有做化学试题吗?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舜井街的猫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你应该要认真审题,尽量去读懂题目,把试卷分为几部分来做,难的放后面。 我考语文时,一拿到试卷,首先看看作文是什么,然后用几分钟浏览全卷。1.你只要平时多读课外书

    厦门混世小魔王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初三期末考试试卷

    这篇关于《初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带答案》,是 考 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

    小马楠仔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高三一模考试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按照教育部的考试顺序规定,高三一模考试科目顺序通常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

    凹凸威小姐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初三一模考试总结

    近段时间以来,我感觉历史课上的很别扭,课堂上提的问题几乎没人回答。针对这种情况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写一下历史课的感受,谈谈历史课如何上好。我认为这个问题到了

    独角兽z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