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2

分享奇闻怪事
首页 > 考试报名 > 七年级下册数学考试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晓布丁2011

已采纳

数学期末考试作为一种对学期 教学 工作 总结 的形式,是对七年级师生一学期的教学效果进行的检测。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下册期末测试题,仅供参考。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1与∠2不是对顶角的有() 个个个个 的平方根为() .﹣3C.±3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下列方程中,二元一次方程是() ﹣ =﹣3=0 5.不等式5﹣x>2的解集是() <><﹣>﹣3 6.下列事件中最适合使用普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 A.为制作校服,了解某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B.了解全市初三学生的视力情况 C.了解一种节能灯的使用寿命 D.了解我省农民的年人均收入情况 7.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 8.若a、b均为正整数,且 ,则a+b的最小值是() 9.在方程组 中,若未知数x,y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的表示应是如图所示的() A. B. C. D. 10.若不等式组 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1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实数| ﹣3|的相反数是. 12.若点M(a+3,a﹣2)在y轴上,则点M的坐标是. 13.阅读下列语句:①对顶角相等;②同位角相等;③画∠AOB的平分线OC;④这个角等于30°吗?在这些语句中,属于真命题的是(填写序号) 14.已知方程组 的解是 ,则a﹣b的值为. 与9的差是非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 16.在对100个数据进行整理的频率分布表中,各组的频率之和等于. 17.如图,AB∥CD,BE⊥DE.则∠B与∠D之间的关系. 18.已知a,b是正整数,若 + 是不大于2的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对(a,b)为. 19.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共有6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 20.如图是一组密码的一部分.为了保密,许多情况下可采用不同的密码,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找到破译的“钥匙”.目前,已破译出“今天考试”的真实意思是“努力发挥”.若“今”所处的位置为(x,y),你找到的密码钥匙是,破译“正做数学”的真实意思是.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21.计算 (1)| ﹣ |+2 (2) ( + ) 22.解不等式(组),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2> (2) . 23.解方程组: (1) (2)(用加减法解) . 四、解答题 24.完成下面的证明. 如图,E点为DF上的点,B为AC上的点,∠1=∠2,∠C=∠D,求证:DF∥AC. 证明:∵∠1=∠2(已知),∠1=∠3,∠2=∠4 () ∴∠3=∠4(等量代换). ∴∥() ∴∠C=∠ABD () ∵∠C=∠D () ∴∠D=∠ABD () ∴AC∥DF () 25.如图,△ABC的顶点A在原点,B、C坐标分别为B(3,0),C(2,2),将△ABC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2单位,可得到△A′B′C′. (1)请画出平移后的△A′B′C′的图形; (2)写出△A′B′C′各个顶点的坐标; (3)求△ABC的面积. 26.联合国规定每年的6月5日是“ 世界环境日 ”,为配合今年的“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以“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将调查结果分析整理后,制成了上面的两个统计图. 其中:A:能将垃圾放到规定的地方,而且还会考虑垃圾的分类; B:能将垃圾放到规定的地方,但不会考虑垃圾的分类; C:偶尔会将垃圾放到规定的地方; D:随手乱扔垃圾.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校课外活动小组共调查了多少人?并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 (2)如果该校共有师生2400人,那么随手乱扔垃圾的约有多少人? 27.一种蜂王精有大小两种包装,3大盒4小盒共装108瓶,2大盒3小盒共装76瓶,大盒与小盒各装多少瓶? 28.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1)求这个方程组的解;(用含有m的代数式表示) (2)若这个方程组的解,x的值是负数,y的值是正数,求m的整数值. 29.甲、乙两商场以同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后,超出100元的部分按90%收费;在乙商场累计购物超过50元后,超出50元的部分按95%收费,设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x元,其中x>100. (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单位:元): 实际花费 累计购物 130 290 … x 在甲商场 127 … 在乙商场 126 … (2)当x取何值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 (3)当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时,在哪家商场的实际花费少?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1与∠2不是对顶角的有() 个个个个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 【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进行判断,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图中只有第二个是对顶角, 其它 都不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顶角的概念,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如: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公共顶点,反向延长线等. 的平方根为() .﹣3C.±3D. 【考点】平方根.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 【解答】解:9的平方根有: =±3.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方根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 【解答】解:点(﹣2,3)在第二象限.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4.下列方程中,二元一次方程是() ﹣ =﹣3=0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解题关键是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根据定义来判断方程是否符合条件. 【解答】解: A、xy=1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因为其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 B、y=3x﹣1是二元一次方程; C、x+ =2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因为不是整式方程; D、x2+x﹣3=0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因为其最高次数为2且只含一个未知数. 故选B. 【点评】二元一次方程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方程中只含有2个未知数; (2)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一次; (3)方程是整式方程. 5.不等式5﹣x>2的解集是() <><﹣>﹣3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移项、合并同类项得到﹣x>﹣3,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5﹣x>2, 移项得:﹣x>2﹣5, 合并同类项得:﹣x>﹣3, 不等式的两边除以﹣1得:x<3.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合并同类项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求不等式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 6.下列事件中最适合使用普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 A.为制作校服,了解某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B.了解全市初三学生的视力情况 C.了解一种节能灯的使用寿命 D.了解我省农民的年人均收入情况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解答】解:A、人数不多,适合使用普查方式,故A正确; B、人数较多,结果的实际意义不大,因而不适用普查方式,故B错误; C、是具有破坏性的调查,因而不适用普查方式,故C错误; D、人数较多,结果的实际意义不大,因而不适用普查方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7.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作答.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3, ∵∠3+∠2=45°, ∴∠1+∠2=45° ∵∠1=20°, ∴∠2=25°.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需要注意隐含条件,直尺的对边平行,等腰直角三角板的锐角是45°的利用. 8.若a、b均为正整数,且 ,则a+b的最小值是()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专题】计算题. 【分析】本题需先根据已知条件分别求出a、b的最小值,即可求出a+b的最小值. 【解答】解:a、b均为正整数,且 , ∴a的最小值是3, b的最小值是:1, 则a+b的最小值4.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在解题时要能根据题意求出a、b的值是本题的关键. 9.在方程组 中,若未知数x,y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的表示应是如图所示的() A. B. C. D. 【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先把m当作已知条件求出x+y的值,再根据x+y>0求出m的取值范围,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解答】解: , ①+②得,3(x+y)=3﹣m,解得x+y=1﹣ , ∵x+y>0, ∴1﹣ >0,解得m<3, 在数轴上表示为: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熟知实心圆点与空心圆点的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若不等式组 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1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分析】先用a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组无解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 , 由①得,x

88 评论

cherrychoi25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在括号内)

1.(3分)9的算术平方根为()

A. 3 B. ±3 C. ﹣3 D. 81

考点: 算术平方根.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首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出 ,然后再求出它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解:∵ =3,

而9的算术平方根即3,

∴9的算术平方根是3.

故选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特别注意:应首先计算 的值,然后再求算术平方根.

2.(3分)(2009•临沂)若x>y,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A. x﹣3>y﹣3 B. 3﹣x>3﹣y C. x+3>y+2 D.

考点: 不等式的性质.

分析: 看各不等式是加(减)什么数,或乘(除以)哪个数得到的,用不用变号.

解答: 解:A、不等式两边都减3,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正确;

B、减去一个大数小于减去一个小数,错误;

C、大数加大数依然大,正确;

D、不等式两边都除以3,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正确.

故选B.

点评: 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3分)下列调查最适合于抽样调查的是()

A. 老师要知道班长在班级中的支持人数状况

B. 某单位要对食堂工人进行体格检查

C. 语文老师检查某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

D. 烙饼师傅要知道正在烤的饼熟了没有

考点: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分析: 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解答: 解:A、人数不多,容易调查,故适合全面调查;

B、人数不多,关系到职工的健康,故必须全面调查;

C、关系重大,不需进行前面调查;

D、调查具有破坏性,因而适合抽查.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4.(3分)(2009•邵阳)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可以表示为()

A. B. C. D.

考点: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分析: 先解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

解答: 解:解不等式得:1≤x<3,即表示1与3之间的数且包含3.表示在数轴上:故选B.

点评: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的方法: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

5.(3分)如图,将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

A. (4,﹣1) B. (﹣4,﹣1) C. (4,1) D. (5,1)

考点: 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分析: 由于将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则点B也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据此即可得到点B′的坐标.

解答: 解:∵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点B也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由图可知,B点坐标为(6,﹣2),

∴B′的坐标为(4,﹣1).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本题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线段的平移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6.(3分)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因为∠1+∠2=90°,所以a∥b B. 因为∠1=∠2,所以a∥b

C. 因为a∥b,所以∠1=∠2 D. 因为a∥b,所以∠1+∠2=180°

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以及性质定理即可作出解答.

解答: 解:A、因为∠1+∠2=180°,所以a∥b,选项错误;

B、因为∠1=∠3即,∠1+∠2=180°,所以a∥b,故选项错误;

C、因为a∥b,所以∠1=∠3,即∠1+∠2=180°,故选项错误;

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以及性质定理,理解定理是关键.

7.(3分)如果方程组 的解x、y的值相同,则m的值是()

A. 1 B. ﹣1 C. 2 D. ﹣2

考点: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 由题意将方程组 中的两个方程相减,求出y值,再代入求出y值,再根据x=y求出m的值.

解答: 解:由已知方程组 的两个方程相减得,

y=﹣ ,x=4+ ,

∵方程组 的解x、y的值相同,

∴﹣ =4+ ,

解得,m=﹣1.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般先消元求出x,再代入其中一个方程求出y值,比较简单.

8.(3分)在一次小组竞赛中,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如果每组7人,就会余3人;如果每组8人,就会少5人.问竞赛人数和小组的组数各是多少?若设人数为x,组数为y,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

A. B. C. D.

考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 每组人数乘以组数加上剩余的人数或减去缺少的人数等于总人数.

解答: 解:若每组7人,则7y=x﹣3;若每组8人,则8y=x+5.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点为:根据每组的人数与人数总量的关系列出方程.

317 评论

猴子kami

希望你干自愿事,吃顺口饭,听轻松话,睡安心觉。使自己保持良好平静的心态,不要太紧张,相信你的梦想会实现的!祝你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功!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希望你们喜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的立方根是【▲】

A.±2 D.

2.下列图形中内角和等于360°的是【▲】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

3.如图,数轴上所表示关于 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 ≥2 B. >2

C. >-1 < ≤2

4.如图,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

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

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5.下列调查中,适合全面调查的是【▲】

A.长江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B.你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的调查

C.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

D.我市居民环保意识的调查

6.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为【▲】

,1 ,1,2 ,0,1 ,1,2

7.试估计 的大小应在【▲】

~之间 ~之间 ~之间 ~之间

8. 如图,把△ABC沿EF对折,叠合后的图形如图所示.

若∠A=60°,∠1=95°,则∠2的度数为【▲】

° °

° °

9. 如图,AD是 的中线,E,F分别是AD和AD

延长线上的点,且 ,连结BF,CE.下列说

法:①CE=BF;②△ABD和△ACD面积相等;

③BF∥CE;④△BDF≌△CDE.其中正确的有【▲】

个个个个

10.某粮食生产专业户去年计划生产水稻和小麦共15吨,

实际生产17吨,其中水稻超产10%,小麦超产15%,

设该专业户去年计划生产水稻x吨,生产小麦y吨,

则依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的值等于 ▲ .

12.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24°,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

13.二元一次方程3x+2y=10的非负整数解是 ▲ .

14.在△ABC中,AB = 5cm,BC = 8cm,则AC边的取值范围是 ▲ .

15.如果实数x、y满足方程组 ,那么x+y= ▲ .

16.点A在y轴上,距离原点5个单位长度,则点A的坐标为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2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8分)

(1)计算: .

(2)解方程组:

18.(本题7分)解不等式组 请结合题意填空,完成本题的解答:

(1)解不等式①,得 ▲ ;

(2)解不等式②,得 ▲ ;

(3)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

19.(本题7分)

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0,0)、B(6,0)、C(5,5).

(1)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2)如果将三角形ABC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1B1C1.画出三角形A1B1C1,并试写出A1、B1、C1的坐标.

20.(本题5分)

如图,AC=AE,∠1=∠2,AB=AD.求证:BC=DE.

21.(本题7分)为了深化改革,某校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建设,计划成立“文学鉴赏”、“科学实验”、“音乐舞蹈”和“手工编织”等多个社团,要求每位学生都自主选择其中一个社团.为此,随机调查了本校各年级部分学生选择社团的意向,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表(不完善):

某校被调查学生选择社团意向统计表

选择意向 所占百分比

文学鉴赏 a

科学实验 35%

音乐舞蹈 b

手工编织 10%

其它 c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本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及a,b,c的值;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温馨提示:请画在答题卷相对应的图上)

(3)若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试估计全校选择“科学实验”社团的人数.

22.(本题5分)

P表示 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个数(指落在其内部的交点),如果这些交点都不重合,那么P与 的关系式是: ,其中a、b是常数,n≥4.

(1)通过画图可得:

四边形时,P= ▲ (填数字);五边形时,P= ▲ (填数字);

(2)请根据四边形和五边形对角线交点的个数,结合关系式,求 的值.

(注:本题的多边形均指凸多边形)

23.(本题6分)

大学生小刘回乡创办小微企业,初期购得原材料若干吨,每天生产相同件数的某种产品,单件产品所耗费的原材料相同.当生产6天后剩余原材料36吨,当生产10天后剩余原材料30吨.若剩余原材料数量小于或等于3吨,则需补充原材料以保证正常生产.

(1)求初期购得的原材料吨数与每天所耗费的原材料吨数;

(2)若生产16天后,根据市场需求每天产量提高20%,则最多再生产多少天后必须

补充原材料?

24.(本题8分)如图1,AB=8cm,AC⊥AB,BD⊥AB,AC=BD=6cm.点P在线段AB上以2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

(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1时,△ACP与△BPQ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并判断此时线段PC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

(2)如图2,将图1中的“AC⊥AB,BD⊥AB” 改为 “∠CAB=∠DBA=65°”,其他条件不变.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 cm/s,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ACP与△BPQ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附加题(满分20分)

25.(本题2分)如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4),

(6,0),点P是x轴上一点,且△ABP的面积为6,

则点P的坐标为 ▲ .

26.(本题2分)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整

数解有且只有2个,则m的取值范围是 ▲ .

27.(本题8分)

在△ABC中,∠BAC=90°,AB=AC,∠ABC=∠ACB=45°,在△ABC外侧作∠ACM,使得∠ACM= ∠ABC,点D是射线CB上的动点,过点D作直线CM的垂线,垂足为E,交直线AC于F.

(1)当点D与点B重合时,如图1所示,线段DF与EC的数量关系是 ▲ ;

(2)当点D运动到CB延长线上某一点时,线段DF和EC是否保持上述数量关系?请在图2中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28.(本题8分)直线MN与直线PQ垂直相交于O,点A在直线PQ上运动,点B 在直线MN上运动.

(1)如图1,已知AE、BE分别是∠BAO和∠ABO角的平分线,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AEB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变化的情况;若不发生变化,直接写出∠AEB的大小.

(2)如图2,已知AB不平行CD, AD、BC分别是∠BAP和∠ABM的角平分线,又DE、CE分别是∠ADC和∠BCD的角平分线,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CED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发生变化,试求出其值.

(3)如图3,延长BA至G,已知∠BAO、∠OAG的角平分线与∠BOQ的角平分线及延长线相交于E、F,在△AEF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请直接写出∠ABO的度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A D B C C B C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

< <13 16.(0,5)或(0,-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2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解:原式=4+ -1-3……………………………2分

= ……………………………4分

(2)解:①×2得2x-2y=8 ③……………………………5分

③+②得6x=6

x=1……………………………6分

把x=1代入①得y=-3 ……………………………7分

∴方程的解为 ……………………………8分

18.(1) x≥3(2分) (2)x≤5(2分) (3)画图2分,图略

(4)3≤x≤5(1分)

19.(1)SABC =×6×5=15……………………………2分

(2)画图略,……………………………4分

A1(2,3)、 B1(2,9)、 C1(7,8)……………7分

20.证明:∵∠1=∠2,∴∠CAB=∠EAD……………………………1分

在△CAB和△EAD中,

……………………………3分

∴△CAB≌△EAD,……………………………4分

∴BC=DE.……………………………5分

21.解:(1)本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70÷35%=200(人)………………1分

b=40÷200=20%,……………………………2分

c=10÷200=5%,……………………………3分

a=1-(35%+20%+10%+5%)=30%.………………………4分

(2)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6分

(3)全校选择“科学实验”社团的学生人数约为1200×35%=420(人) …7分

22.解:(1)1;5 .(每空1分,共2分)

(2)将上述值代入公式可得: ………,4分

化简得: 解之得: …………………………5分

23.解:(1)设初期购得原材料a吨,每天所耗费的原材料为b吨,

根据题意得: ……………………………2分

解得 .

答:初期购得原材料45吨,每天所耗费的原材料为吨…………3分

(2)设再生产x天后必须补充原材料,

依题意得: ,………………………5分

解得: .

答:最多再生产10天后必须补充原材料……………………………6分

24.解:(1)当t=2时,AP=BQ=2,BP=AC=6,……………………………1分

又∠A=∠B=90°,

在△ACP和△BPQ中,

∴△ACP≌△BPQ(SAS)……………………………2分

∴∠ACP=∠BPQ,

∴∠APC+∠BPQ=∠APC+∠ACP=90°.

∴∠CPQ=90°,……………………………3分

即线段PC与线段PQ垂直……………………………4分

(2)①若△ACP≌△BPQ,

则AC=BP,AP=BQ, ,

解得 ;……………………………6分

②若△ACP≌△BQP,则AC=BQ,AP=BP,

,解得 ;.……………………………8分

综上所述,存在 或 使得△ACP与△BPQ全等.

附加题(满分20分)

25.(3,0)、(9,0)……………………………2分

26. -5≤m<-4……………………………2分

27.(1)DF=2EC.……………………………2分

(2)DF=2EC;……………………………3分

理由如下:作∠PDE=,交CE的延长线于P点,交CA的延长线于N,如图2所示:……………………………4分

∵DE⊥PC,∠ECD=,

∴∠EDC=°,∴∠PDE=∠EDC,∠NDC=45°,

∴∠DPC=°,

在△DPE和△DEC中, ,

∴△DPE≌△DEC(AAS),

∴PD=CD,PE=EC,∴PC=2CE,………5分

∵∠NDC=45°,∠NCD=45°,

∴∠NCD=∠NDC,∠DNC=90°,∴△N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ND=NC且∠DNC=∠PNC,

在△DNF和△PNC中, ,……………………………7分

∴△DNF≌△PNC(ASA), ∴DF=PC,

∴DF=2CE……………………………8分

28.(1)135°……………………………2分

(2)∠CED的大小不变,……………………………3分

延长AD、BC交于点F.

∵直线MN与直线PQ垂直相交于O,

∴∠AOB=90°,

∴∠OAB+∠OBA=90°,

∴∠PAB+∠MBA=270°,

∵AD、BC分别是∠BAP和∠ABM的角平分线,

∴∠BAD=12 ∠BAP ,∠ABC=12 ∠ABM ,

∴∠BAD+∠ABC=12 (∠PAB+∠ABM)=135°,

∴∠F=45°,……………………………5分

∴∠FDC+∠FCD=135°,

∴∠CDA+∠DCB=225°,

∵DE、CE分别是∠ADC和∠BCD的角平分线,

∴∠CDE+∠DCE=°,

∴∠E=°……………………………6分

(3)60°或45°……………………………8分

220 评论

相关问答

  • 七年级下册期未考试分数

    东明县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成绩2022最高分145分最低分。59分,具体还要以实际为准,因为每个科目的最低,为何最高峰都不一样。首先需要登录学校里面的教育网,然后

    耗耗和妞妞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

    【 #初一# 导语】以下是由 整理的关于初一上册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和解释),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一、精心选一选,你一定很棒!(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

    尚同家园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考试题

    这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库(人教版)》,是 无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一、填一填 1、小东早晨上学,他面向太

    微凉菇凉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距离数学期末考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七年级学生们在这段时间内突击做一些试题是非常有帮助的。我整理了关于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下册期末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

    jinyulan1985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六年级下册数学考试

    数学试题是数学成绩提高的关键,勤做题,多动脑,成绩自然就会提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希望对大家有用!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

    我叫金三世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