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9

小优的爱人
首页 > 职业培训 > 公平竞争职业培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sxshirley

已采纳

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政策有岗位和薪金透明公开政策、公平竞争政策、鼓励自主创业政策、返乡创业、就业政策、职业培训和实践政策、跨地域就业政策等。

1、岗位和薪金透明公开政策。

岗位和薪金透明公开政策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应当公开岗位、工作环境、工作待遇、聘用条件等信息,确保求职者了解单位基本情况,增加求职者对工作的可靠性信念。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公开薪酬制度,让求职者了解招聘岗位的薪资待遇标准。

2、公平竞争政策。

公平竞争政策是指国家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措施,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促进市场竞争的规范、有效、公正运行。大有竞争才有进步,因此各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确保面试和聘用过程的公开公正。

3、鼓励自主创业政策。

鼓励自主创业政策是指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持和鼓励个人、团队和企业自主创业,以促进社会创新和经济发展。国家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各种支持,包括提供创业基地和相关资金支持,降低创业门槛等。

4、返乡创业、就业政策。

国家对留守流动人口和农村地区的求职者提供差别化分析和优惠政策,鼓励其逐步回归和回乡创业、就业。返乡创业、就业政策优先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地区的产业和服务,可以大幅度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的压力,提高贫困地区居民创收能力。

5、职业培训和实践政策。

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为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和实践机会,增加其专业技能和求职竞争力。职业培训和实践政策的实施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增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从而在就业和创业方面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发展前景。

6、跨地域就业政策。

国家鼓励异地就业和跨地域就业,为毕业生拓展就业视野,提供更广泛和多元的就业机会。跨地域就业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促进流动人口的稳定生活和创新就业,加强了社会对流动人口的关注,为缓解社会矛盾和不平等现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30 评论

黑眼圈砸死你

首先,你的问题就有点问题,不应当说是有利于扩大差距,而是可能造成收入差距扩大,因为差距扩大放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好事. 从现象上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公平合理的:不同要素所有者参与生产与分配的权利是平等的;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按照同一市场规则公平竞争,进而生产过程是平等的;过程结束后,按照不同要素所有者所投人生产要素的素质和数量进行消费品的收入分配,其结果也是符合商品经济的社会规范和所有权规律的. 然而从实质上看,情况就不同了.尽管市场给予每个人的机会和权利是平等的,各种要素参与生产与分配过程也都遵守公平的市场规则,但由于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素质和种类不同,要素所有者所获得的收入就必然有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多少取决于要素所有者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要素所有者来讲,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差异是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原因.拥有的要素数量越多、质量越好,获得的收入就越多,而且越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反之亦然. 而不同所有者之间拥有的要素差异主要有:来自于代际之间财产的转移、遗产的继承和通过储蓄、资本市场的要素投资等差别,以及由于遗传的天赋、所受教育、工作经验的积累、职业培训等个体特征差异产生的个人之间能力的差异.在存在这些要素差异的客观情况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必然会影响收入分配,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161 评论

AstrophelandStella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

2017 年1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

2017 年 12 月《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拓宽企业参与途径。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2018 年 2月《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从合作形式、合作内容、政策支持等方面对校企合作进一步作出规定。

2018 年 4月《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明确“职业技能培训”的现实意义;将职业院校学生“试创业”实践活动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开展职业训练院试点工作。

2018 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提出实施语言能力、艺术等非学历职业教育培训的机构可以直接申请法人登记。

2018 年 12月《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对纳税人在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时产生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 3600 元定额扣除。

2019 年 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启动“1+X 证书制度”改革,实现“育训结合、书证结合””,培养社会急需的高质量人才。

2019 年 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等

2019 年2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深化产教融合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健全行业制度标准;建立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等。

2019 年3月,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 100 万人。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

2019 年5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一2021 年)》,2019-2021 年共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5000 万人次以上,其中 2019 年培训 1500 万人次以

上;到 2021 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 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 30%以上。

2019 年 10月《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鼓励院校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开展 1+X 证书制度试点,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2019 年 1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落实职业教育“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的要求,支持举办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学校,确定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并明确了条件和优惠政策。

2020 年9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一2023 年)》,明确了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施工图,宣告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职业教育由此进入爬坡过坎、提质培优的历史关键期。

2021 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职业学校营利性上给予更多空间,鼓励多种方式参与或举办实施职业教育的民办学校:规范职业院校的招生、培训、教材等。

中央发文支持职业教育:地方政府可适当补助非营利性民办职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中明确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方向,其中包括: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构建央地互动、区域联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的发展机制。

同时,中央鼓励、支持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行业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上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示范引领。

建立部省协同推进机制,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

《意见》提到,将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围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等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家主导推动、地方创新实施,选择有迫切需要、条件基础和改革探索意愿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部省协同推进机制。

新模式下,地方要在职业学校关键能力建设、产教融合、职普融通、投入机制、制度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改革突破,制定支持职业教育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激励政策的具体举措,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生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

同时,要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省级政府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

《意见》提出,要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作,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有效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规划、人才培养规格确定、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学业考核评价,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各地还应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推行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发布制度,引导职业学校紧贴市场和就业形势,完善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布局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对接;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

鼓励学校、企业以“校中厂”“厂中校”的方式共建一批实践中心

为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意见》建议,优先在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专业领域,组织知名专家、业界精英和优秀教师,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

同时,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对标产业发展前沿,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比如,以政府主导、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方式,新建一批公共实践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金融支持等方式,推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园区提高生产实践资源整合能力,支持一批企业实践中心;鼓励学校、企业以“校中厂”“厂中校”的方式共建一批实践中心,服务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企业员工培训、产品中试、工艺改进、技术研发等。

《意见》要求各地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支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五年一贯制办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衔接培养。

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妨碍职校毕业生平等就业、公平竞争的条件

为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意见》提出要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完善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设集聚教育、科技、产业、经济和社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咨询组织,承担职业教育政策咨询、标准研制、项目论证等工作。

同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促进就业创业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优化升级等整体部署、统筹实施,并作为考核下一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

《意见》要求各地探索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投入新机制,吸引社会资本、产业资金投入,按照公益性原则,支持职业教育重大建设和改革项目。将符合条件的职业教育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内投资等的支持范围。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发展职业教育。

此外,还应探索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地方政府可以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生均经费等相关经费标准和支持政策,对非营利性民办职业学校给予适当补助。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办法,建立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多样化发展要求的成本分担机制。

《意见》强调,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妨碍职业学校毕业生平等就业、公平竞争的报考、录用、聘用条件。支持地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工资收入水平。

职业教育的春天到了

187 评论

相关问答

  • 职业培训市场竞争格局

    国内素质教育行业主要上市企业:学大教育(000526)、豆神教育(300010)、昂立教育(600661)、美吉姆(002621)、中公教育(002607)、行

    悠悠岁月里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职业培训机构之间竞争

    北京首次允许外商单独投资营利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会带来行业活力,任何的行业都需要人才,任何行业的进步也都需要更多的活力,而这样的交流和培训都是能够带来更大的活力

    我是怖怖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职业培训行业竞争大吗

    培训行业未来前景很好,市场肯定是有这个需求,有需求就需要有供应,虽然未来竞争压力会更大,但是仍然能够找到工作。

    黑糖miko 10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提升职业培训竞争力

    所谓职场竞争力,就是支撑你在职场“混”得风生水起的高水平的职业技能。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职业技能。也就是提升职场竞争力没有标准的答案,具体还要看你的工作性质和

    飘飘飞雪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增强职业培训竞争力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高校教育的提供仅仅是个人基本的能力和素质,工作经验不足、所学专业单一、面试经验少,使得已经竞争十分激烈的求职之路愈加

    rememeber24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