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1

毕筱倩mm
首页 > 社会工作者 > 社会工作者进入两个个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vivilovetu

已采纳

个案管理是一种服务理念,一种服务体系,也是一种服务过程。它的工作流程包括: (1)个案发掘与转介 一般而言,服务对象通常都是通过各种转介(referrals)以及外展(也称主动接触,outreach)等方式成为服务对象的。个案管理者发现个案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个案可能会通过各种转介的渠道接触服务机构(如其他机构转介、家庭、社区组织、警察、学校和自我转介等);二是有些机构可能会通过外展的方式深入社区,寻找或鼓励潜在的服务对象进入服务机构,让他们有机会获得服务机构提供的各类服务。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位求助者都能够成为个案管理服务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在开始接触服务对象时,应尽可能协助服务对象表达自己的需求,以确认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并且判定问题是否复杂到需要运用个案管理的方式。 (2)评估与选择 评估(assessment)也称为“预估”,指的是对问题的界定和测评过程。个案管理评估的目的是确认服务对象的真实需要,以便能够有效运用资源满足服务对象独特的要求。与传统个案工作评估不同,个案管理的评估采用的是在短时间内准确诊断的方式。接案后,服务对象与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位服务对象都需要个案管理,只有那些问题或需要较为复杂的服务对象才能成为个案管理的服务对象。因此,个案管理需要适当的评估,以确定服务对象是否需要整合性服务。评估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服务对象个人状况,如服务对象的健康、心理、认知、社交、经济、家庭、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支持等。 (3)个案管理服务计划与执行 个案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服务对象设计一个包裹式的服务,这套服务方案主要包括服务计划和治疗计划两部分。个案管理者在制订服务计划的阶段,有两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一是需要确保有适当的资源,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二是需要负责管理珍贵而稀少的资源。 个案管理服务计划的执行就是提供服务,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过程,也是开展专业服务的过程。 (4)监督和评估 在服务过程中个案管理需要不断地监督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服务,保证服务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在服务结束后,也需要通过追踪来确认服务的效果。服务结束后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一是服务是否符合服务对象的需要;二是服务对象对整个服务是否满意;三是服务提供的目标是否实现。 (5)结案 个案管理工作随着合同的终止而结束服务。在结案阶段,个案管理者要为结束服务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征求服务对象对服务结束时间的建议、处理服务关系结束后所带来的情感反应、检查结束工作的安排以及转介工作的安排情况等。

210 评论

吃货高老师

1.个案工作过程

(1)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或者当服务对象并没有求助,但可能需要协助,或者是虽然没有求助但已妨碍他人或其它系统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时,即为“潜在案主”。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与“现有案主”工作,同时,还要与“潜在案主”建立联系,促使“潜在案主”成为“现有案主”。

(2)对案主的需要和问题进行评估

收集案主自身及家庭资料,评估其问题,以决定帮助的介入点。

(3)制定计划、介入干预与总结检讨。

制定工作计划的和目标的原则是:工作目标与社会工作者的专长以及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机构的功能相一致;目标应是案主和社会工作者共同协商的结果;目标制定后,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订立工作契约,促使双方承担各自的责任。

2.个案工作技巧

(1)沟通技巧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好以下三种符号。

语言符号:社会工作者在与案主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力求把话说的悦耳、清楚、准确、恰当、巧妙。

身体符号: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及仪表等与语言搭配使用。

环境符号:包括时间观念、交流中的说话时机、沟通场所、交流时身体距离的把握。

(2)关系技巧

真诚和有同理心的回应技巧;表现温暖和关怀的技巧;表明尊重案主的技巧。

(3)过程技巧

接案和约定技巧、评估技巧、签订契约技巧、介入技巧和检讨及终结技巧等。

3.个案工作理论模式

(1)危机介入模式。

在该模式下,社会工作者承担着提供信息和建议的角色,必要时,也可以积极主动、直接、系统化的进行介入。

社会工作者进行危机介入时,要将引起危机的事件或原因具体化和清晰化。要限定介入的时间,鼓励案主面对未来,在特定阶段,还要承担案主榜样的作用,引导案主怎样有效应对问题。

(2)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主要应用于八类问题:人际冲突、不满意的社会关系、正式组织中的问题、角色困难、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情绪问题、资源不足问题和行为问题,其对象可以是个人、夫妇或家庭。

在该模式下,社会工作者承担着资源顾问的角色,案主与社会工作者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该模式认为问题的原因不仅仅是案主本身,其外部因素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它强调案主的优点和优势,以及案主的网络资源的重要性,所以,在问题探索、协议和确定任务阶段,确定的任务不仅仅是针对案主的,是针对案主有关外在系统的。这也是该模式的优点所在。

(3)社会心理模式。

社会心理模式认为,案主受到心理、生理和他生活的生活环境三方面的交互影响,强调社会工作者要整体的去了解和认识案主,从案主自身和案主所生活的.环境这两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社会心理模式融合了意识、潜意识、人格功能、人类行为和情绪的知识,通过认识和理解人及其心理的发展过程,来找出案主问题的根源,帮助社会工作者制定个别化的“诊断与治疗计划”,帮助案主解决问题,促进个人成长。

(4)行为治疗模式。

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影响。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的四种学习形态(反应学习、操作学习、观察学习、认知学习)行为治疗模式运用奖罚分明的工作方式,让案主不断重复期望行为,渐渐消除问题行为,同时通过树立榜样,让案主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等,最终达到案主问题的解决。

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社交困难及问题行为等。

(5)叙事治疗模式。

该模式以日常对话为基础,从多向价值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社会工作辅导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在辅导关系和辅导技巧上的一些变化,并透过“故事叙说”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

叙事治疗模式与传统个人工作模式相比,更能使社会工作者和案主进行反思,调整他们对生命的态度,明确生命的抉择,重写生命故事,而不再仅仅是一套治疗“工具”或“技术”。

【拓展】个案工作定义

作为现代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个案工作是一个助人的历程,是以个人或个别家庭为服务对象,让其更好发挥社会功能。其目的是帮助人们解决本身能力和资源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协助过程中,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维持着面对面或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协助失调的个人改善环境,增进生活适应能力;协调社会关系,建立良性互动网络;调适自我功能,促进人格发展;以健康、成熟的心态,来认识及面对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善用社会资源和机会,来解决问题,以提升自我信心和生活质量。

基本原则

(一)个别化原则

含义:将案主看成独特的个人,重 视案主对待困难和问题的感受与看法。

要求:社会工作者认同和了解每个个案的独特性,并运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来帮案主达成较好的适应。

(二)接纳原则

含义:接纳他人,尊重、欣赏个人和团体的差异

要求:社会工作者承认案主有自由 表达情感(包括负面情感)的权利, 应投入地聆听,既不阻止,也不责备。

(三)承认的原则

含义:承认案主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发 展潜能以及改变的能力。

要求:不能以轻视、反感、责备的态度 对待案主,应抱有尊重的态度,帮助案主从防卫中解脱出来,以更有效的 方法来面对自己的问题。

(四) 理解关怀的原则

含义:案主常常希望自己的感受或 表达出的情感,能得到工作者的了解、支持与共鸣。 要求: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适度的情感介入。

(五) 非评判的原则

含义: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不能简单地 否定服务对象,不能以自己的价值文化去批判服务对象。

要求:工作者以非评判的态度了解案主 及其问题,在适当的时候向案主说明工作者的工作是帮助他,而不是审视他、评判他、给他做结论。

(六) 案主参与及自决的原则

含义:尊重案主自我决定的权利,不能帮案主做最后的决定。

要求:社会工者应处于分担、支持、提示的地位,他可以告诉案主如何获得帮 助,但该建议是否被采用则由案主自己决定。

(七) 保密性原则

含义:保守案主在专业关系中所显露的秘密。

要求: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对不必要的事项不要深究,另一方面对必要的资料应注意保密。 方式:不向他人透漏案主的姓名、资料, 不向他人提及会谈的过称及内容,不让他人旁观。

特点介绍

注重以个人为工作对象;

注重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助人关系;

注重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调整,兼顾形成问题的内因和外因;

注重知识基础。

作用

帮助个人或家庭善用社会资源;

帮助个人或家庭挖掘潜能;

帮助个人或家庭适应新的生活转变做准备;

帮助个人或家庭处理突发性的危机事件

246 评论

queenielove多儿

社会工作接案基本理论知识

接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开始与服务对象接触时的第一步工作,包括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就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服务对象的需要而展开的沟通,包含了社会工作者如何与服务对象开展工作的知识和技巧。下面由我为大家分享社会工作接案基本理论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在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建立专业关系、决定是否服务、订立初步合约。

1.接案的重要性

(1)接案

“接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开始与服务对象接触时的第一步工作,包括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就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服务对象的需要而展开的沟通,包含了社会工作者如何与服务对象开展工作的知识和技巧。成功的接案是专业助人活动的前提。

(2)接案的意义

①澄清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的期望和义务。

②激励服务对象。对双方各自角色和责任的了解能够激励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努力。

③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的改变。如果在接案时即与服务对象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就能增强其参与助人过程的意愿。

④影响后续工作关系。接案过程不仅决定着求助者是否能从潜在的服务对象变为现有的服务对象,而且影响着服务对象在后续服务中与社会工作者的关系,以及参与助人过程的积极性。

⑤影响今后的互动。接案阶段的早期印象会对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今后工作中的互动产生影响。

2 .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

①主动求助的。所谓主动求助的服务对象,是一个人、家庭或团体、组织、社区带着超出他们能力之外不能解决的问题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②他人转介的。这种服务对象可能是由社区内的相关机构(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或邻居发现因存在严重的个人、家庭或群体问题而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发挥,从而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③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和任务是消除他们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不信任甚至是怀疑,引导他们接受服务。(外展服务)

(2)服务对象的类型

社会工作者需要在接案前对服务对象的类型进行辨别,以便提供合适的服务。

①自愿型服务对象

自愿型服务对象是指认识到需要协助而自己主动求助的,以及由他人介绍而接触社会服务机构并愿意成为其服务对象的人。这类“自愿型服务对象”求助动机强,社会工作者比较容易与之建立关系,机构的服务与他们的需要也会比较吻合。

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是指那些由政府、法院或其他有权力的部门或个人(包括父母、老师等)转介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他们是被动接收服务的人。这种特性使得他们在接受服务时通常会存在或表现某些抗拒情绪和行为。这种服务对象虽然是被动接受服务的人,但如果他们拒绝服务则可能会有不良后果。社会工作者要识别哪些人或者哪些群体是高危人群,主动劝说他们接受服务。

③不自愿或被强制接受服务的服务对象

不自愿或被强制接受服务的服务对象是指那些依法必须接受社会服务机构服务的人。因为他们是在法律规定下接受服务的,我们称之为 “强制接受服务的对象”。这些服务对象如果不接受服务将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这种特性使得他们在接受服务时通常会存在或表现某些抗拒情绪和行为。在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中,与这类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通常不易建立,需要进行相当细致的工作,同时需要非常娴熟的工作技巧。

(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服务对象通常带有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层次需求。一般来说,大多数服务对象来求助是在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不果后所作的最后选择。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潜在服务对象是指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和社会工作资源帮助,但为了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或者当前服务对象并没有求助,但可能需要协助;或者是虽然没有求助但已妨碍他人或其他系统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时,他即成为“潜在的服务对象”。现有服务对象是指服务对象前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求助,并已经使用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资源或正在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的服务对象。

(二)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1.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面谈提纲。

(1)资料准备

①事先研读服务对象资料,记下不清楚的地方,以便在面谈时进一步了解情况。

②了解其是否接受过服务。如果是其他机构转介来的服务对象,则要阅读以前服务机构的记录。

③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有特殊事项需要谨慎小心处理。

④走访社区。通过服务对象的社会网络来了解其社会功能及社会处境方面的情况。

(2)拟定面谈提纲

提纲的内容一般包括:

①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

②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内容,双方的角色和责任。

③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如保密原则)和工作过程。

④征求服务对象对会谈安排的意见,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期望。

⑤询问服务对象是否有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以便提供及时的协助。

2 .面谈

(1)面谈的目的

促使服务对象进入到助人过程中是接案阶段的重要工作,而面谈则是主要的工作途径,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一个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以确定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人际互动。

(2)面谈的主要任务

①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a .了解服务对象寻求帮助的原因。

b .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

C .了解服务对象期望达到的目标。

②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

a .服务对象对自己的角色期望,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期望。

b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角色期望、社会工作者对自己的角色期望。

c .对比并找出双方与各自想法的差异和距离。

d .协商并达成一致的看法。

③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

a .进行角色引导。

B .训练并帮助服务对象逐渐接受其角色。

④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接案面谈时双方的良好沟通会成为激励服务对象改变的动力。当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为改变态度和行为所进行的努力出现效果时,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动机也会得到强化。

(3)面谈的技巧

①主动介绍自己。主动介绍自己在初次面谈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社会工作者主动介绍自己有利于打消服务对象的戒心和防卫,向他们说明协助的目的,主动介绍机构的目标、功能,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长,对求助受助的看法等,这些都会有助于消除服务对象的疑虑,使他们顺利进入受助者的角色。

②沟通。沟通又称为人际沟通,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借助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互相交换概念、信息、态度、感受和情感等内容的动态过程。社会工作者在接案阶段通过面谈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的内容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交流双方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的看法和期望。

③倾听。倾听是面谈的基本技巧。倾听技巧的运用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倾听包括社会工作者通过身体传达的对服务对象的专注,以及从态度上所传达的内心的专注。第二,面谈中的倾听不仅是为了了解情况,也是为了建立专业关系,鼓励对方更加开放自己,以使社会工作者能更多地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第三,倾听时不仅要 “听”,还要有 “参与”,与服务对象互动,对服务对象的叙述给予适当的回应。

(4)面谈中回应服务对象的方法

①对服务对象的想法与反应有透彻的了解。社会工作者要做到对服务对象的想法与反应有透彻的了解,有的放矢地消除顾虑,这样才能让服务对象放下包袱,促进双方的沟通。

②将自己与服务对象融合。通过了解服务对象及服务对象的处境,对照自己对服务对象的感受和他们对接受服务过程的感受,缩短自己与服务对象的心理距离。

③敏锐地感觉服务对象的各种情绪态度及反应。将服务对象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使服务对象有“知我者,社会工作者也”之感,从而愿意接受帮助。

④向服务对象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社会工作者愿意协助的态度是接案成功的关键,很多服务对象都是从社会工作者的态度中感受到了关切而增强他们改变决心并接受社会工作协助的。

3 .收集资料

(1)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容

①个人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籍贯、受教育程度、家庭情况、婚姻状况、职业、收入状况等。

②身体情况 (健康、病史)。

③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 (心智水平个性特点)。

④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人际关系)。

(2)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

①亲自向服务对象询问。

②向相关人进行咨询。

③查阅服务对象的档案记录。

④进行家访等。

4 .初步预估

任务主要是要界定并确认服务对象的问题,对照机构功能看是否能够处理,通过了解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看服务对象是否愿意由社会工作者协助,最终达成服务协议,同时确定服务对象要解决的问题的轻重与先后次序,看是否需要马上处理一些对服务对象有严重影响的问题。

5 .建立专业关系

(1)什么是社会工作专业关系

社会工作专业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态度与情感的互动,目的在于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之间达到更适应的合作关系。

(2 )专业关系的功能

专业关系能够使工作过程有计划、有目标、有亲切感,成为促进服务对象改变的动力。

(3 )专业关系的特点

①有一个双方共识的目标。

②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架构。

③社会工作者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取向,而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中心。

④社会工作者是握有专门知识、具有专业伦理和专门技巧的权威。

⑤这种关系是“控制性”的。

(4 )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

①同感。增加同感的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a.在没有与服务对象正式接触前,通过阅读服务对象资料琢磨和投入到他们的感受和所关心的事情中,借此增进服务对象的认识和理解;

b.想象和感受服务对象所面对的一般情况、特殊情况和目前所处的与社会工作者关心阶段,问自己如果是自己会有什么感觉和想法,以此增加对服务对象的同感。

②诚恳。社会工作者要在专业关系中始终保持诚恳的、开放的、真实的态度。

③温暖与尊重。社会工作者要关心、关注服务对象的一切,并能够向服务对象传达这种情感。

④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的态度表明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有兴趣、关心他。

6 .决定工作进程

(1)终结服务。在完成对问题界定的任务后,社会工作者需要作出一项决定,即终结服务还是继续服务。当如下情况存在时,即可终结服务:

①机构缺乏合适的工作人员或缺乏具有必要技能的工作人员。

②服务对象或其问题不在机构正式或经常的职责、使命或功能范围之内;社会工作者认为其他机构的资源、服务质量更优越。

③其他机构具有处理特定服务对象或问题的特权(如社区矫正服务的专门机构) 。

④当服务对象不愿接受服务、机构功能不符合服务对象需要或已经解决了问题时。

⑤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和期望与社会工作者所能提供的服务不相符;社会工作者所能提供的服务不能解决问题;服务对象没有充分的动机投入必要的时间、力量和资源。

(2 )转介其他服务。转介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转介。

(3 )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7 .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

服务协议的内容包括:

(1)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初步界定。

(2)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

(3)相互的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间长度。

服务协议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主要目的在于双方有一个目标与约束,以便使后续工作富有成效。

(三)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

1.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期望不一致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期望不一致,如果双方不能调和,就不能成功接案和提供后续服务。

2 .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以提供帮助

如果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以提供帮助,就要将服务对象转介给其他相关的专业服务机构

3 .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

4 .服务对象不愿接受帮助有些服务对象对接受社会工作机构的协助存有疑虑,不信任机构。

5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中有关求助与受助的观念和看法也是影响能否成功接案的重要因素。很多人是由于惧怕因求助而引致的压力和负担而不愿接受帮助。社会工作者要对此有所认识才能知道如何处理影响成功接案的相关的文化因素。

6 .不同专业间的配合出现问题

当服务对象需要接受不同专业的服务时,社会工作者要对此进行协调,避免重复提供服务,或者相互竞争。

(四)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社会工作者要谨记,并非每个个案都是从接案开始的,遇到紧急情况时,就要跳过其他阶段直接进入介入程序。社会工作者要辨别服务对象问题的迫切性和严重程度,从而决定何时和如何开始工作。

2 .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服务对象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接案面谈使社会工作者有机会通过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来了解他们的需要,权衡是否有足够能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所需服务。社会工作者一方面需要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是否与服务对象的价值观有冲突,另一方面要权衡自己的专长是否能够处理服务对象的问题。

3 .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

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很多时候服务对象的问题不只是一个,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他们辨识问题的轻重缓急,及时满足最迫切的需要,使服务能有效果。工作的原则是:第一,尊重服务对象意向;第二,先易后难。

4 .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

社会工作者要保证提供的服务是服务对象所需要的,并且不因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原因阻碍和延迟服务对象需要的满足,致使问题延续或者恶化。

341 评论

相关问答

  • 社会工作者沟通个案案例

    社会工作者多角度介入个案案例分析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手法之一,是社会工作者实务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对一个个案的介入中,社工会根据案主的特征以及需求,不会仅仅运

    小小米珠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社会工作者个案案例长者

    【案例简介】 2012年12月13日上午,东莞市南城区白马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阿峰(化名)在进行社区常规老年人外展服务中,在邀请一位阿婆前来量血压时,遭到阿婆

    无敌沈阳人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社会工作者中级备考两个月

    需要靠自己的实力。 1、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2、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中级)。 3、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4、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用专用答题卡答题)。 注意

    sunshieeos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社会工作者个案

    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会谈技巧是个案工作中最基本的技巧,主要包括了关注技巧、非语言技巧、倾听技巧、澄清技巧、提问技巧、总结技巧等。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社会工

    阳光77770906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社会工作者有两个证

    社工证,全称是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书,分为三个级别:初级、中级、高级。初级社工证,考核综合与实务两个科目,一年之内通过;中级社工考核三个科目,综合+实务+法

    理想气体911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