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考研英语翻译解析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0

janelin1002
首页 > 英语培训 > 2010考研英语翻译解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吃肉的饭团

已采纳

在历年的翻译考点中,宾语从句是最常考的,但是它相对比较简单,一般不会对学生理解造成什么障碍。其它常考的从句类型有定语从句,其中非限定性从句考查较多,省略引导词的定语从句是一个难点;状语从句,要注意让步状语从句的译法,以及同位语从句等。有时在这些大的语法点克服之后,我们发现,反而是其它一些小的语法点给我们造成最多的困难,如插入语,分隔,倒装,词组意思的选择,比较结构,and 或but 引导的并列结构的判断,as 在句中引导什么从句等等。下面我教给大家一个判断省略引导词的定语从句的小窍门: “如果二个不相干名词放在一块,一般情况下,从中间分开“/”,后面部分修饰前面部分”。举例说明:“We visited the village /the war has destroyed”. the war和 the village从表面看来无直接联系,那么从中间分开,后面修饰前面的。意思是“我们参观了那个被战争摧毁的村庄”。但不是所有的二个不相干名词放在一起都是“后面修饰前面”的关系,但它至少是从意群上需要断句的地方。 表达也是翻译的一个重要方面。表达就是对原文句子进行结构重组以使其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这是英汉两种语言本身所固有的差异性所决定的。中文是我们的母语,表达是否贴切相信我们自己凭语感就能判断出来,只要不是表达特别不顺,相信评卷老师不会在表达上刻意为难大家,所以不必一味追求和参考答案每个字对应,那是任何人都很难做到的。所谓“翻无定法”,即你的翻译不必要跟老师给的答案一模一样,只要句子结构译对就能得到大部分数。 概括来说,传统翻译标准的“信、达、雅”,在考研英语中,只要具备前两者即可。信,即是忠实;达,即是通顺。译者首先要忠实原文的内容,不可歪曲,遗漏英语原文所表达的内容。另外,译文要流畅,易懂,用词要准确,文字不晦涩,结构合理即可。

177 评论

微尘8313

作为一种考试,考研翻译既具有翻译的一般特点,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与一般翻译相比,考研翻译的特点是要在较短的有间内翻译出能够获得高分的译文,容不得考生像平常翻译那样去慢慢地斟词酌句。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加强平时的知识积累,尽可能地增加词汇量并了解英美文化之外,最关键的就是要缩短考研翻译所需的时间。而要缩短考研翻译的过程,就必须了解考研翻译的特点,掌握考研翻译所必需的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这里,笔者将从考研翻译的过程入手,详细分析考研翻译中所需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并据此提出一个能够有效缩短考研过程的、非常实用而又容易掌握的考研翻译策略——句子结构分析法。它可以让考生在现有的英语基础上,迅速抓住考研翻译的核心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考研翻译,获得理想的成绩。 第一节考研翻译的步骤 表面看来,翻译就是英汉两种词汇的互相表达,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英译汉不仅仅涉及词义转化的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理解、分析、选词、表达的过程,会受到种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为了突破考研翻译的瓶颈,笔者根据考研翻译的实践和特点,将一般翻译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正确理解阶段和充分表达阶段)详细地分解成四个步骤:分析句子结构、理清逻辑关系、充分表达语义、认真检查核对,以充分突出影响考研翻译的关键因素。同时,借用其中最重要一步的名称(分析句子结构)将这种专门针对考研翻译的方法命名为“句子结构分析法”。 一、分析句子结构 归纳来看,考研翻译五个划线部分的句子基本上都是复杂的长句(20个以上单词),或者是带有复杂修饰成分的并列句,或者是带有两个以上从句的主从复合句。所以,结构分析是做好考研翻译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分析句子结构,就是要弄清楚以下三点:第一,分割句子,简化结构;第二,浓缩各单句的主干,简化成英语中的五种基本句型;第三,确定各单句中的修饰语成分及各词之间的关系。 (一)分割句子 分割句子,就是以简单句为基本单位将整个长句分成若干个短句。英语重结构,无论多么复杂的长句,都是由一些简单句依据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这就为分割提供了依据和可能。分割句子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以谓语为标准,有几个谓语就可以将其划分为几个简单句;二是以连接词为标准,有N个连接词就有N+1个简单句。但是,由于英语中省略现象的普遍存在,更多的时候需要综合使用上述两种方法,相互补充、相互验证。 这里的谓语具有广泛的含义,不仅包括一般的谓语动词,而且还包括复合谓语(由系动词+表语组成)。简单而言,这里的谓语就是指包括系表结构在内的时态或者语态的完整组成部分,具体见下表(以英语中最基本的8种时态或语态为例): 英语基本时态和语态构成简表(略) 此外,分词短语作状语,尤其是带有较多修饰成分的复杂分词,也可以看作是句子分割的一个基本单位。虽然分词短语本身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是分词短语作状语,实际上也就是省略了连接词和部分谓语的状语从句。 关于句子的分割方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情况,使用自己习惯的或熟悉的一些符号。出于阅读的直观和方便,本书采取“/”来作为分隔句子的符号,其层次关系由数个“/”来表示。例如:“/”表示第一层关系,“//”表示第二层关系,以此类推、逐层递进。“/”的数量越多,表明句子结构越复杂,层次关系越紧密。这样,既能区分句子层次,又能帮助考生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可谓一举两得,是做好考研翻译的一种有效方式。 下面以2009年考研翻译真题的第一句为例,予以实例分析:【1】 It may be said //that the measure of the worth of any social institution is its effect in enlarging and improving experience; / but this effect is not a part of its original motive。 这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长句,按照上述分割句子的方法,可以将其分割成两个层次、三个简单句:第一层是由but连接的两个并列句,第二层是由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所构成的主从复合句(如上所示)。 (二)浓缩主干 浓缩主干,是指将分割后的各简单句简化为最基本的五种句型形式(见第二章第一节),即“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其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也包括“宾语+宾补”和“宾语+主补”这两种复合宾语形式)统称为句子的主干成分,以区别于句子的修饰成分(定语、状语和插入语)。 以例1为例,该长句可以浓缩成三个主干部分:两个并列句分别是“it may be said that”和“this effect is not a part”,宾语从句是“the measure is its effect”。 (三)修饰语 修饰语主要是指定语、状语和插入语。其中,定语是用来说明名(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词、词组或句子;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全句的句子成分;插入语是指插在句子中的词语或句子,其前后一般均有标点符号将其与句子的其他成分隔开。 以例1为例,第二个并列句中的“its original motive”是“a part”的后置定语,可以直接译为定语;宾语从句中的“the worth of any social institution”是“the measure”的后置定语,“in enlarging and improving experience”是“effect”的后置定语。 英语中的句子成分与词性具有密切的关系,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利于理解句子的结构及各词之间的关系。下面是英语中的句子成分与词性功能对照表,以便于考生查找对比,进一步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考研翻译实践技巧 一、篇章技巧(略) 二、段落技巧(略) 三、句子技巧 (一)顺序译法 顺序译法,是指汉语译文基本上可以按照英语原文的语序和逻辑表达方式来翻译,不需对语序和逻辑作出太大的调整,有时为了使前后语气衔接,可以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一般而言,顺译法适用于并列复合句、大部分简单句和少部分主从复合句。例如:【1】 They (tests) don’t compensate for gross social inequality, / and thus do not tell about an underprivileged youngster might have been / had he grown up under more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译文】测试并不弥补明显的社会不公;因此,它们不能说明一个物质条件差的年轻人,如果在较好的环境下成长的话,会有多大才干。 【分析】原句是一个并列复合句,第二个分句中含有一个宾语从句,该宾语从句又含有一个省略连接词(if)的虚拟条件句。根据对句子逻辑关系及结构的分析,原文与汉语逻辑思维和表达方式基本一致,总体上可以采取顺译的方法。而对于宾语从句中的虚拟条件句,则需要采取倒序法,先讲条件,再说结果,以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2】 In oxygen we have a different problem, / for although both a research chemist and a chemical manufacture know the element O means oxygen, // in practice they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it。 【译文】就氧而言,我们遇到一个不同的问题,因为虽然化学研究人员和化学成品制造商都知道元素O指的是氧,但是实践中他们关于氧的概念都不一样。 【分析】本句是一个复杂的主从复合句,表原因的状语从句中还含有一个让步状语从句。经分析和理解,原文的逻辑思维和叙述层次基本跟汉语一致,所以基本上可以按照原文的顺序翻译出来。 (二)倒序译法(略) (三)综合译法(略) 四、词语技巧 (一)词义选择(略) (二)词义引申(略) (三)词类转化 翻译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改变原文中某些词语的词类,以便有效地传达出原文的准确意义,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这种翻译方法就是词类转化法。在英译汉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有的词类几乎都可以被转化成目标语言所需的词类。但是归纳起来看,英译汉中的词类转化主要有以下四种:各种词类转化成动词,各种词类转化成名词,各种词类转化成形容词,各种词类转化成副词。例如:【例4】 The government call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e key universities. (名词转化成动词) 【译文】政府号召建立更多的重点大学。【例5】 It was officially announced that President Bush would visit China. (副词转化成名词) 【译文】官方宣布,布什总统将来华访问。【6】 The pallor of her face indicated clearly how she was feeling at the moment. (名词转化成形容词) 【译文】她苍白的脸色清楚地表明了她那时的心情。 【例7】 I have the honor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request is granted. (名词转化成副词) 【译文】我荣幸地通知您,您的请求已经得到批准。 (四)增词法 省略是英语中最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而汉语则习惯重复或补充,所以英译汉时需要适当地补充一些词汇。此外,英语抽象词较多,而汉语则比较具体,英译汉时也需要适当地增加一些词语,变抽象为具体。总之,英译汉时,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必要的词语,使得译文在意义、结构和修辞上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文化背景,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而又通顺流畅。这种翻译方法被称为增词法。增词可以根据上下文意义、句法和修辞的需要而增加一些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和量词等。 然而,增词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加词,“增词不增义”是增词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英译汉时,主要可以从意义、结构和修辞或象征三个方面来增加必要的词汇。 第一,根据意义增词。意义增词就是根据译文的需要,增加一些原文语义上有但形式上没有的成分。例如: 【例8】 He seized the chance for peace between them。 【译文】他抓住了实现他们和解的机会。 【分析】根据原文意义,译文加入了“实现”两字,进一步补充了原文的意义。英译汉时,需要采取“化虚为实”的方法,将英语中的抽象名词根据上下文增加一些词语,使之含义尽量具体化,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第二,根据结构增词。结构增词,主要是指在译文中将英文省略的词补译出来。例如: 【例9】 Only one of us was injured, and he just lightly。 【译文】我们当中只有一个人受了伤,而且只是轻伤。 【分析】按照英文句子的表达习惯,原文在he之后省略了谓语was injured,但在翻译成汉语时需要将其补译出来,否则意义不完整。 第三,根据修辞或象征意义增词。有些词本身在原文中就具有某种引申意义,如果直译就会文理不通、牛头不对马嘴,所以需要增加一些词语将其涵义表达出来。例如:【10】 The memory of Sedan remains stationary dark shadow on the French consciousness。 【译文】色当之耻,记忆犹新,它是一块永不消散的阴影,笼罩在法兰西人的心头。 【分析】这里的Sedan不仅仅是指一个地方,在原文中具有特定的引申意义。色当是法国北部的一个城市,也是1870年普法战争的战场所在,当年法军曾大败于此。根据原文来看,Sedan应该是指这个历史事件,所以翻译时要增加“之耻”两字,以说明这一历史事件。

158 评论

小楼新雨

46. 参考译文:科学家们赶紧拿出某些明显站不住脚的证据前来救驾,大致说的是如果鸟儿不能控制害虫的话,害虫就会把我们吃掉。 解析:句子的主干是“scientists jumped to the rescue with some distinctly shaky evidence”。 后接that 引导的同位语从句。 “to the effect ”是“大致意思是,大概是说的意思 ”。句子结构整体不难,但隐藏着一些有难度的单词和短语,比如jump to the rescue,distinct,shaky。 47. 参考译文:但是我们至少已经几乎承认了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鸟儿的生存是它们的固有权利,不管它对我们是否有经济利益。 解析:句子整体结构是一个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句子整体结构相对简单。 48.参考译文:曾几何时,生物学家总是重述以下的这条证据:这些生物是为了维持食物链的正常运行去捕食弱小的生物或“没有价值的物种”。 解析:这道题需要注意的是Time was when,应翻译成曾几何时,是一个固定搭配。 49.参考译文:在生态林业较为先进的欧洲,没有成为商业化对象的树种被视为原始森林群落的成员适当地加以保护。 解析:句子的主干是“the noncommercial tree species are recognized as members of the native forest community”,是一个被动语态。句子开头是一个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to be preserved是修饰noncommercial tree species的成分。需要注意的是within reason和native forest community,是两个固定搭配。 此句结构不难,但分析起来比较复杂。 50. 参考译文:他容易忽视并最终消灭很多缺乏商业价值的物种,然而这些物种对于整个生物群落的健康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解析: 句子的主干很简单,即“it tends to ignore and eliminate many elements”。 后接that引导的两个定语从句,但先行词都是elements. 翻译时可先将主干翻译出来,然后将第一个定于从句嵌在主干中,but后的定语从句分开翻译。

144 评论

相关问答

  • 英语2010解析

    译文:莎士比亚的出生地和展览的莎士比亚的话1.欢迎来到举世闻名的房子在威廉·莎士比亚生于1564年,他长大的地方)下葬。财产(房产)仍然属于莎士比亚的家庭直到1

    jettyjiang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2010考研英语解析

    链接: 提取码:6666 这里有考研历年英语真题及讲解,如果资源有问题随时追问

    听话呵呵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2010英语一解析

    你是手机问的,我很犹豫要不要给你唉~(以前碰到过手机问的不给分的...)希望你看到以后立刻给分,很认真的帮你找的~你只要答案和解析是吧~正好~反正都复制也不够~

    chengongsc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2010高考英语解析

    译文:莎士比亚的出生地和展览的莎士比亚的话1.欢迎来到举世闻名的房子在威廉·莎士比亚生于1564年,他长大的地方)下葬。财产(房产)仍然属于莎士比亚的家庭直到1

    以哩哇啦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2010考研英语翻译

    中英文表述的差异。文中所说的数据是某一种方法或试验推出来的数据,可以理解为结果被应用到分析中,这样是合理的。subject 词源上有影响的意思,文中的语境下翻译

    粉红猪大大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