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5

Bubble0104
首页 > 考试报名 > 清朝科举考试的过程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在身边111

已采纳

先乡试,在州试,最后再殿试

191 评论

冬日恋鬼

童子参加 童生试是秀才 这是科举序幕然后 乡试 贡试 殿试

322 评论

ace922apple

首先是乡试,三年在省城举行。考中称举人,第一名叫谢元。会试,第二年在京城礼部。必须是举人才能参加。考中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员。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必须是贡士才能参加。考中叫进士。第一名:壮元 第二名:榜眼 第三名:探花

239 评论

华蓥山5

清朝科举制度沿习明制,主要分两步。第一步是资格考试,即先要参加童试。参试者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学生肄业后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亦即取得了正式科考的资格。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称为廪生,限额,由政府发给口粮。其次是增生,亦限额。新入学者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第二步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一是乡试。二是会试,三是殿试。乡试通常每3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因为考试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不过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实际上就是候补官,有了当官的资格。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会试,又称礼闱和春闱。参加会试的举人被取中后称为贡士,笫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以上各种考试均主要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复试后确认的贡士才能参加由皇帝亲自主试的殿试。殿试考策问,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取前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者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肄业三年期满“散馆”考试,成绩优秀者分别授翰林院编修规检讨。其余的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各县任知县。

143 评论

缘来是你69

明清科举考试流程如下:

朝考试分为四级,第一级是院试或童试,考试者统称为童生,这个“童”字是初级、而非幼儿的意思,所以七八十岁的童生也是有的。这一级考试是在州县范围进行的,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秀才”,考试成绩有六等,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

而考到一、二等的才有资格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叫“录科”。当上秀才已经有些特权了,如以免除一个人的徭役、见到县官可不下跪等等。

下一级的考试叫乡试,这个所谓乡试不是指乡里的考试,而是更高一级,即省一级的统考。乡试三年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里出题,而且有名额限制。在这一级别考试中过关的人就叫举人,举人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了,当然仅仅只是资格而已,如果恰巧需要官员的情况下正好有官员病逝,正好有机会从政。

第三级就是会试了,会试就是各省精英之间的比拼。随着考试级别的升高,就越来越严格了。首先是考试场所的结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场考试的严格程度。明朝会试考试的场所叫贡院,贡院里有上万间房间都是单间,这种单间叫号房,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

考生进去前要先搜身,只能带书具、灯具进去,每人发给三支蜡烛,进去后,号门马上关闭上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但由于房间太小,考生只能蜷缩着睡觉,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也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考生完成了答卷。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就是殿试,主要有策问、传胪、赐宴、谢恩、行释菜礼、立题名碑等。在这场考试中,考生将面对帝国的统治者。考试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考试过程中,考生是不敢也不能抬头的,他们只能战战兢兢地答完问题,然后退出等待自己的命运。

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会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为我们大家熟知的,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227 评论

相关问答

  • 古代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四个等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四个等级,院试也称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进行学习,所

    SevenLikeSmile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明清科举考试用的文体

    明朝称“台阁体”,在清朝时被称为“馆阁体”。 明代开科选士时,皆用楷书答试卷,务求工整。字写得欠佳者,即使满腹经纶,也会名落孙山。这对当时书法艺术风貌产生过较大

    大萌的饰界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清朝考试的级别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

    jingeyijie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科举考试的内容

    除了考最基本的四书五经之外,还会根据当前的国事写下自己的策论。

    浅浅浅浅灰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科举考试的弊端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

    肖肖肖肖肖雪* 10人参与回答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