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8

栗子酱89
首页 > 考试报名 > 科举考试的程序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角落小泰迪

已采纳

科举考试程序,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就我个人来说,科举考试程序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1.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科举考试程序因何而发生? 总结的来说, 了解清楚科举考试程序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德谟克利特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 可是,即使是这样,科举考试程序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总结的来说, 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奥普拉·温弗瑞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相信什么,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要想清楚,科举考试程序,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2.总结的来说, 经过上述讨论, 奥普拉·温弗瑞曾经提到过,你相信什么,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美华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经过上述讨论, 一般来说, 这样看来, 就我个人来说,科举考试程序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要想清楚,科举考试程序,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我认为, 既然如何,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 从这个角度来看。 3.既然如何, 经过上述讨论,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科举考试程序。 科举考试程序,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从这个角度来看, 就我个人来说,科举考试程序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就我个人来说,科举考试程序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 了解清楚科举考试程序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现在,解决科举考试程序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总结的来说, 拉罗什福科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 生活中,若科举考试程序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笛卡儿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这样看来, 斯宾诺莎曾经提到过,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这启发了我, 卡耐基曾经提到过,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 马克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136 评论

piaopiao1234

大唐豪侠的科举是每星期的星期日下午举办1次!!!分为解试(14:00-15:20)共30道题,正确率在70%就可以晋级下一轮考试!! 省试(15:30-16:30)到洛阳或长安参加,有5位考官 每位考官出6道题 累计错12道就取消考试资格!!!每位考官还会出1道附加题正确与否不计入考试成绩,但会影响是否进入殿试!!省试结束后进行排名,前20名参加殿试。殿试(16:40-17:40)共20道题,累计错8道被取消考试资格!!!结束后进行排名,前3名可以去长安长孙无忌处领取奖励!披红戴彩(后来更新时改为所有通过殿试的玩家都可以去长孙无忌处领奖并且除前3名可以获得彩带外,其他通过殿试的玩家中也有3个可以随机获得彩带!!!)

158 评论

梅干菜2012

科举考试的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

在古代,考试时间也是十分固定的,但并不限于一次考试,有的朝代有春考、夏考之分。最后决出状元的“殿试”,一般安排在三月里的春天,即所谓“三月廷试”。

古代的考试时间,一般也分为三天,但不是像现在这样连着考,而是中间空出两天。明、清两朝,乡试时间在阴历八月份,会试在阴历二月份,殿试在三月份。乡、会两试的时间定在当月的初九、十二、十五三天。

江南乡试多在秋季举行,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

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第二场考的则是官场应用文,分上下往来的公文和根据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两种。第三场考策问,涉及的是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的“殿举”、“罚科”制度,是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五代及宋元时期称为“殿举”、“殿罚”,明清时期称之为罚科,指科举时代对违规、舞弊或文理纰缪者暂时废止其继续考试资格的一种处分。

乡试中式者罚停会试,会试中式者罚停殿试,并根据所犯轻重以定处罚停考之科数。

应试者被罚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考场舞弊。明代田吉,万历三十八年因殿试时怀挟,被罚三科,天启二年始成进士。清咸丰八年顺天乡试案,数十人被罚科,主考官柏葰,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因科场案被杀的内阁大学士。

(二)字体潦草、违规犯忌、文理纰缪。

(三)官场斗争。明末,艾南英天启四年乡试中式,因考官丁乾学、郝土膏发策诋毁魏忠贤,艾南英在对策中也有讥刺之语。触怒了魏忠贤,结果考官被削籍,艾南英也被罚停三科。终未成进士。

清朝的窦光鼐,诸城人,性格伉直,与和珅有隙。乾隆六十年乙卯科窦为会试总裁官,所定第一、第二名为浙江人王以鋙、王以衔,乃同胞兄弟。和珅欲藉此兴大狱以倾窦,致使会元王以鋙于嘉庆六年始成进士。

(四)平时违法犯纪。明万历三十八年,浙江举人闵于径,因“故纵亲族挟带私盐”,被“罚停两科会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古代科举分文、武科 考试时间为三天考题量大且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如何处理科举考试违规者?

167 评论

o0小惠惠0o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创立,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到明朝时已经相当完备,而清朝基本上是延续明朝的科举制度。明朝科举分为六轮,即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前三轮为童生试。一个读书人要参加科举考试,首先从县试开始起步。县试由考生户籍所在县进行,考试时间一般在2月。考前一个月由县署公告考期,考生向县署礼房(与礼部对口)报名,报考人填写亲供、互结和具结。亲供是考生的具体信息,包括姓名、年岁、籍贯、体格、容貌特征以及父母三代具体情况。而互结就是五名考生互相作保,如果其中一人作弊,其余四人连坐。而具结就是请本县廪生(享受国家供养待遇的秀才)具保,保证考生家室清白,无作假情况。县试要考五场(有时经县令同意,最后一场不考),每场靠一天。一般是第一场录取考生才能参加第二场考试,而第一场录取考试前20名就算正式录取,其余通过第一场的考生要通过以后各场考试来选定最终录取名单,所以很多第一场正式录取的考生都没有参加后面的考试。一般来说,县试录取人数要根据该县人口和参考考生数按比例决定,最低不得少于三人,一般在50名以下,第一名为县案首。通过县试的考生可以参加府试,一般在当年4月举行,由考生户籍所在府进行。府试由知府主持,流程与县试相同,第一场为正场。府试录取人数一般在100名以内,第一名为府案首。通过府试考生可以参加院试,院试由各省学政(由皇帝钦派翰林充任)主持,三年之内两次,由学政依次分期到各府案临考试,正场一场,复试一场,流程与县试府试相同,录取者为生员,也称秀才,第一名为院案首。不过相对参加考生来说,院试录取人数较少,才50人。原本录取考生分三等,即廪生、增生和附生,廪生是正式生员,也称廪膳生员,由国家每年提供廪米或廪饩银,可以为童生考试具结作保(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收入),资深廪生可报送入学国子监。不过廪生名额有限,一般是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由于后来录取生员过多,而廪生名额有限,于是又在廪生外设立增生,即增广生员,名额与廪生相同,如廪生出缺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廪生。但后来随着录取生员大量增加,又设立附生,即附学生员,名额不限,如增生出缺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增生。这三种生员均可参加乡试。不过后来规定,初次获得生员资格的都列为附生,满一年后经过考试才能成为增生和廪生。不过获得生员资格不能放松,每年府学县学还进行月课岁考廪生增生考不好会降级,附生考好会升级。乡试由各省举办,由皇帝钦命的主考官主持考试,凡属本省的生员、贡生(即从廪生中选拔入国子监学习的优秀或资深生员)、监生(靠祖、父官位入监或捐钱物入监)经科试(每届乡试前由本省学政巡回各府主持的考试)合格才能参加考试。乡试每三年一次(遇庆典可以开恩科),一般在8月举行,所以称为“秋闱”。考中者即为举人,其中第一名为解元、第二名为亚元,第三至第五名为经魁,第六名为亚魁。考试在各省贡院举行,一共考三场,每场三日,考生提前一日入场,考后一日出场,考生吃睡都在贡院里。考试内容第一场为三道四书题、每道200字以上,四道经义题、每道300字以上,均为八股文体裁,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为五经题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每道300字以上。第三场试以5道时务策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一般来说,考中举人即获得选官资格(海瑞即以举人得官)。获得举人资格即可参加第二年在京举行的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由皇帝钦命的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一般是礼部尚书)和副都御史以上朝廷大员担任主考官,由18名翰林担任同考官。会试在京师贡院举行,考试时间为2月份,所以称为“春闱”。如乡试有恩科,也会在第二年举行会试恩科。会试录取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一般录取300名。会试与乡试一样考三场,每场三日,考试内容也与乡试相同。通过会试的贡士可参加殿试,殿试在会试考后两个月后四月二十一日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地点为紫禁城里的保和殿。殿试只考一场,时间为一天,内容为四道策问,策问不限长短,起收及中间的书写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数限制,特别重视书写,要求用“馆阁体”。读卷官8人,由皇帝钦命朝中重臣担任,轮流阅卷。读卷官推荐10份最好的试卷给皇帝御批,由皇帝选择其中三人为一甲,其余二甲、三甲由阅卷大臣评定,所有参加殿试的贡士均会被录取。其中一甲三人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第一名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327 评论

土匪温柔

古代读书人想求取功名,必经过十年寒窗,参加各级政府举办的考试。

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县府两级属初试,初试合格叫童生,相当于我们的入学考试吧!合格了才可以进入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共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这么说有点乱,下面上图:

一、院试

也称童试,在府、州的”学院“举行,又分为“岁试”、“科试”两级。岁试是每年举行的童生“入学”考试,录取后即为“生员”,通称“秀才”。

科试则是对已在学校的秀才进行考试,成绩优者方可参加下一级考选举人的乡试,成绩劣者要受处罚甚至取消生员资格。科试也称为录科。只要考取了生员,就算脱离平民阶层,称为“士”了。

二、乡试

又称为大比、秋闱,每三年一次。乡试三场,分别在八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明清乡试录取举人名额由朝廷规定下达,各省按人口多少分别为数十名到一百数十名不等,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

由于考取举人即具备做官资格,乡试可说是明清科举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关。乡试之榜明清时称乙榜,乡试则称乙科,与进士会试的甲榜、甲科相对。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三、会试

乡试后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举行于京师礼部,又称春闱、礼闱。会试三场的内容与乡试一样,明清每科会试录取进士约二三百人。

明清会试正榜以外一般还有副榜。录入副榜的举人虽不算进士,但可以授予学校教官或其他较低级官职,或吸收入国子监为监生,获得国家一定的俸禄。

四、殿试

明清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在会试后一个月即三月十五日举行。殿试内容试时务策一道,试题由内阁大臣预拟数种,临时呈皇帝圈定。

明清殿试一律不黜落,只排定名次。状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列为一甲,算是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算是进士出身;第三甲又若干名,算是同进士出身。

三月二十五日,新进士和殿试官员在礼部享受御赐“恩荣宴”。宴后陆续进入封官任用阶段。一甲的三名进士一般授予翰林院编修等清要之职,其余进士往往还要进行一次馆选或朝考,然后结合殿试名次,分别授予官职,优者亦进入翰林院。

古代科举考试是学而优则仕,是真正的利禄之途。

秀才虽然还没有做官的资格。但开始进入士大夫阶层,是“功名”的起点,与普通老百姓不同了,可以不交税,见到县官可以不下跪;而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教谕、当知县的机会;贡士已经是预备役官员,相当于准进士,因为殿试是不刷人的;进士就是正经的官老爷了,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考试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官职。

以上就是科举考试四个等级的详细介绍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347 评论

相关问答

  • 古代科举考试流程

    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是什么,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1,县试,取得童生资格,即社会承认你为读书人。2,府试,取得秀才资格,这是成为读书人的标志,取得秀

    江南Andy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古代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四个等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四个等级,院试也称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进行学习,所

    SevenLikeSmile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科举考试的内容

    除了考最基本的四书五经之外,还会根据当前的国事写下自己的策论。

    浅浅浅浅灰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科举制考试的内容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

    颖的时光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科举考试的弊端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

    肖肖肖肖肖雪* 10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