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27

黑糖朱古力
首页 > 社会工作者 > 社会工作者个案案例漏水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8821090937

已采纳

小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你作为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社区内像小玲家这样的隔代教养家庭(即祖父母抚养孙子女)越来越多,请针对这类儿童的需求情况,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答题要点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隔代教养是由于社会的整体变迁而产生的,例如人口结构老龄化、独生子女政策、家庭结构愈加核心化、妇女劳动率提升及夫妻双职工等原因,造成儿童无人照顾,加之又缺乏政策的支持,所以才造成这样的情况。生活在隔代教养家庭的儿童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需要。(1)爱与关怀的需要。隔代家庭教养的产生往往由于年轻父母需要在工作中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对于孩子的关爱、抚育、管教和照顾时间大大减少。然而,对儿童期的孩子而言,建立对父母安全的依恋可以发展儿童的许多亲社会行为,促进其心理、智力和社会化的发展。(2)交友和游戏的需求。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在受到家庭保护的同时,更加需要与同伴合作,需要竞争的成长环境。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益的游戏活动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教育、道德形成、社会化发展等都产生积极影响。(3)课业辅导的需要。由于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儿童基本是与老人生活在二起,而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不具备辅导孩子课业的能力,也无处获得帮助。因此课业辅导也是一部分此类家庭中儿童所迫切需要的。2.方案设计根据上述隔代教养家庭儿童的需要,现设计如下社区服务方案(1)方案名称:儿童群益(2)方案目标:增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拓宽儿童的社会交往与活动范围,使其获得更优质的成长环境。(3)方案实施策略:①开展亲子关系活动,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成员提供亲子教育的指导性服务:②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资源,定期开展儿童交友、游戏活动;③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内儿童提供课业辅导服务。④方案执行:涉及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⑤方案评估:包括方案执行情况评估、家庭成员对各项活动的满意度、儿童对于相关活动的满意度以及效果评估等。案例四银燕幼儿园中二班周老师这半年多来,经常发现她班上的小朋友施巧巧身上有淤青,三天前,周老师在幼儿园门口还亲眼看见施巧巧的母亲张女士在打施巧巧,于是,周老师来到社区的家庭服务中心,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如果你是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请按照个案工作的进程设计一下社会工作者在各阶段的工作要点。答题要点在本案例中,求助者是幼儿园周老师,她反映的是班里小朋友施巧巧可能受到母亲虐待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案中的案主并不是求助者周老师,而是施巧巧及其母亲张女士。所以通过和周老师会谈、了解了事情的基本情况后,社会工作者需要拜访张女士,通过和她的会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开始个案辅导。(1)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与张女士初次见面,了解此次会谈目的,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同情心、尊重、真诚、具体等技巧以及接纳、非评判等原则和张女士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同时会谈选择一个安全、温馨、舒适的场所,这可以帮助张女士在放松的状态下说明事实,澄清事情。社会工作者初步了解问题的成因、程度、频度等。(2)预估阶段。在现有资料的下,进一步全面搜集资料,和张女士一起确定问题与需要。资料收集可以从问题、人、环境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同时关注张女士的优势与长处。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初步判定张女士的问题属于心理和行为两方。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访谈情况而定,但可能是由于张女士的生活压力大,这既可能来自家庭事务也可能来自工作,故仍有待收集资料后,进行预估判断。行为方面的问题表现为负面情绪的宣泄,不适当的教育方式,例如打女儿等。此外,女儿施巧巧也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情绪辅导。(3)计划阶段。社会工作者协助张女士一起设定个案辅导的目标和计划。个案工作的总目标是改善张女士的心理压力和教养方式,使其用恰当的情绪宣泄方式处理情绪,对于女儿也要采用适当的教养方式;处理施巧巧由于被打而带来的情绪问题。为了达成这个总目标,需要对张女士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修正。其一.协助张女士宣泄积压于心头的负面情绪;其二,帮助张女±学习恰当的情绪宣泄方式硬压力管理技巧;其三.改变张女士不适宜的教养方法,教导其采用适合的教育方式。与此同时,对施巧巧进行必要的辅导,一则处理被打的情绪伤害,二则教导其与父母沟通的技巧。(4)实施阶段。根据计划展开服务,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里可以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其一,增强案主力量,处理张女士的负面情绪,并教导其学习积极的压力管理技巧及教养技能;其二,处理施巧巧的情绪伤害,教导其与父母正向沟通的策略;其三,改善案主环境,强化家庭及幼儿园对于施巧巧及其母亲的支持,促进其改变与成长。(5)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对个案辅导进行成效评估、过程评估和满意度评估。此处,社会工作者也可以约见张女士的女儿施巧巧,询问其母亲的改变状况以此分析个案辅导的效果。此外,需要提前告知个案辅导即将结束。(6)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与张女士一起回顾个案辅导的整个过程,巩固辅导效果。在张女士表现出离别依恋时,社会工作者要恰当地处理其离别情绪,鼓励她坚持采用个案辅导中学到的方法来处理自身情绪及女儿的教养问题。(7)跟进服务。个案结束之后,可对个案进行跟进,必要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回访,并请求幼儿园给予施巧巧更多的关注与关心。

98 评论

十年自己

生活困难 治病困难 独居困难(孤独) 生活困难(不好料理)联系其儿女,然后政府派人和其儿女共同为老先生治疗,解决困难

282 评论

一人一兀

社会工作介入婚姻暴力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者从跟进此服务对象到陪同服务对象结束婚姻、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重新开始,由此启发了社会工作者对家庭关系的一系列专业思考。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介入婚姻暴力案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背景介绍

(一)、家庭背景

服务对象阿玉(化名),女,已婚未生育,现年39岁,户籍是东莞市莞城区,与丈夫、小姑子一起居住在丈夫父母家。

(二)、经济背景

服务对象是东城一家游泳馆的工作人员,每月工资收入2000元。丈夫系村里治安人员,每月工资1900元。服务对象与丈夫每月各有村委的500元分红。

(三)、身体状况

服务对象29岁那年经人介绍与丈夫结婚至今10年。婚后一年有怀上孩子但自然流产,后一直未能怀到小孩。夫妻两人都去各个医院检查过身体,一直未查出有较大的问题。服务对象左边一侧输卵管有堵塞,但双方经医生检查后认为是可以怀上孩子的。服务对象一直在广州就医服药,服用雌性激素药导致胸部长异物,无奈做了胸部切除异物手术。其身体情况好转持续2年后,夫妻先后2次到广州医院尝试做试管婴儿,无奈植入胚胎后又意外2次流产。

(四)、社会支持网络

1、服务对象居住在公婆家,其父母和姐姐住在其他镇街,平日较少理任服务对象的生活。

2、服务对象与所在的游泳馆工作同事关系较好。

(五)、危机情况

服务对象自述于2012年6月13日遭遇家暴。头部和手部被丈夫及家公家婆殴打至瘀肿。服务对象夫妇住在家公家婆的自建房屋的二楼,家公家婆住第一层。长辈与子女双方分开煮食。服务对象表示近年来丈夫未曾给予过她生活费用,并因向妻子索要财产无果而多次殴打服务对象。为此服务对象总是选择在游泳馆吃完午晚两餐饭才回家。这导致丈夫没有晚饭吃,对此,家婆家公的意见非常大,总是责骂服务对象早出晚归,不顾家庭独自潇洒。2012年服务对象曾有因晚归被锁门外,她哀求了很久家人才愿意开门。遭遇殴打的那晚,事因晚归,家婆责骂服务对象倒不如与丈夫离婚。婆媳两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话起了争执,引起服务对象丈夫、家公、小姑子一起到客厅与服务对象争吵,接着便动手打了起来。服务对象被三人殴打导致头部、手臂瘀肿。而其丈夫亦被服务对象深深咬了一口,腿部瘀黑,家公也因在拉扯中拇指扭损。遭遇家暴的服务对象当时脑袋一片空白,未报案,先后向居委会及社会工作者要求帮助,提出想与丈夫离婚,同时表示不知道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二、案例分析(预估):服务对象问题分析

(一)危机的定义:

(1)卡普蓝(Caplan)认为当人遇到突发的事件或变动却未能立即解决时,就会失去平衡陷入危机状态。

(2)拉博柏特(Rapoport)提到危险事变对生活目标造成威胁,加上欠缺应付机制是构成危机的因素。

(3)狄臣(Dixon,1979)则介定危机之产生是由于某一事变被个人视为带来危险而个人通常的解决方法无效 因而感到无助并影响个人的功能。

学者之间对于危机的定义都有一定的差异,而通常采用的危机定义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状态。而危机介入是指对处于生活危机状况中的人短期性服务的一种方法,透过提供个人急需帮助,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机状态开展的调适和治疗工作。

(二)预估:

社会工作者在分析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后,预估目前服务对象的生活处于危机状态下,根据所需处理的问题紧急程度分析如下:

1、服务对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人身安全问题

由于服务对象居住在其家婆家中,服务对象存在继续遭受家暴的危险,其丈夫、家婆、家公对其的家暴威胁到服务对象的人身安全;由于服务对象的家婆、家公认为服务对象在其家中白吃白住,多次赶服务对象离开其家庭,随着关系的破裂,更加威胁服务对象的居住安全问题。

2、服务对象次要解决的是与丈夫及其家庭成员的矛盾问题

虽然服务对象与其丈夫及其家人关系紧张,但是在没有通过法律正式离婚的前提下,双方依然存在法定的夫妻关系,因此双方的关系矛盾也是服务对象面临的一个直接问题。

3、当服务对象真正面临离婚时,如何维护自身在婚姻财产方面的权利问题

由于服务对象的家婆及丈夫多次要求服务对象离婚,并要求服务对象缴纳上半年的房租,以及退回结婚时赠送服务对象的龙凤金镯,作为对服务对象丈夫家庭的补偿。服务对象一方面同意离婚,但另一方面不同意缴纳房租以及退回金手镯。由于服务对象对相关方面的政策规定不了解,因此她并不清楚面临离婚时应如何保护自身权利。

4、服务对象在解决危机后所需面临的是自己日后的生活问题

如果服务对象最终选择离婚,那么她将来该如何走出家暴对其的负面影响?如何开始新的生活?离婚后的生活计划如何?这些问题将是服务对象在离婚后可能会面临的困难。如果服务对象最终没有选择离婚,那么服务对象如何重新面对曾对她实施家暴的丈夫及其家人,如何改善彼此的家庭关系,如何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这些问题可能在服务对象需要面临的问题。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根据对服务对象的评估以及和服务对象共同商议后,我们制定了我们的服务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

1、告知服务对象一旦发生家暴时应及时保护自身的措施,避免因一时的冲突而导致任何人员的伤害。

2、 倾听服务对象及其丈夫、家公家婆对该事件(家庭矛盾纠纷)的看法,倾听出现家暴行为的'缘由,及各人对事情发生后的处理态度。

3、进行调解分析及引导。分析及引导各人的处理方式会可能产生的后果,共同寻找一个将问题、矛盾减少到最低程度的办法。对双方最终是否离婚,尊重服务对象的选择。

4、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走出家暴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服务策略

制定服务目标后,就不同的目标而采取不同的策略问题,社工在与服务对象协商后,主要的服务计划如下:

1、对于服务对象的求助,应了解纠纷情况,用同理心、倾听技巧陪伴服务对象诉说,并给予服务对象一些家暴时如何保护自身的措施。

2、约见服务对象的家公家婆,对此事件的发生缘由和过程进行了解,掌握家公家婆对此矛盾的处理态度。

3、约见服务对象夫妻双方面谈,了解双方对婚姻的看法,协助双方了解到选择离婚可能产生的后果,尊重夫妻双方对于是否离婚的选择。

4、协助服务对象平复内心情绪,教导服务对象如何保护自己生命和合法权益,学会恰当地处理婚姻中财产纠纷,协助服务对象了解、获取离婚程序等方面所需的知识。

5、辅导服务对象,给予生活正能量信息,协助服务对象走出家暴以及最终可能会离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鼓励服务对象积极面对生活,选择合适的方式释放情绪,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如果服务对象夫妻双方最终选择离婚)

6、改善服务对象与家人的关系,协助家人选择合适解决矛盾的方式,协助服务对象与其家人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方式,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如果服务对象夫妻双方最终没有选择离婚)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危机发生

2012年6月13日,由于服务对象较晚回家,家婆责骂服务对象倒不如与丈夫离婚。婆媳两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话起了争执,引起服务对象丈夫、家公、小姑子一起到客厅与服务对象争吵,接着便动手打了起来。服务对象被三人殴打导致头部、手臂瘀肿。而其丈夫亦被服务对象深深咬了一口,腿部瘀黑,家公也因在拉扯中拇指扭损。遭遇家暴的服务对象当时脑袋一片空白,没有采取报警。服务对象面临家暴以及婚姻失败的危机。

(二)、危机应对

服务对象在遭遇家暴后,找到社区居委会及社区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首先安抚服务对象的情绪,了解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及基本情况,了解到服务对象可能存在再次遭遇家暴的危险后,社会工作者建议服务对象先到同事家居住,防止再次遭遇家暴。服务对象表现出对婚姻的极度失望,情绪非常低落,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积极发现生活的其他方面,从服务对象工作努力、同事关系较好方面,给予服务对象生活正能量的输入。

(三)、危机解决

危机得到初步处理后,社会工作者首先约见了服务对象的家公家婆,告知其我们目前听说其家中有一些矛盾,因此上门进行情况了解。社会工作者问其家婆认为目前夫妻感情如何?家婆认为夫妻俩目前没有感情,整天因为钱财吵架。在其眼里,媳妇是一个自私懒惰的人。儿子作为男人出去小聚小赌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在这个面谈中,服务对象家婆始终重复很多句:“离不离婚都是一样的,没感情没意思的。”当社区工作人员说到一些夫妻感情调和的时候,服务对象家婆家公无多大反应,但是提到若迫不得已离婚的一些后果时,两位老人却说了很多附和的话。针对此次面谈,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的家公家婆解释,无论服务对象两人如何处理其双方的婚姻关系,都需要两人当面进行沟通,并自己做决定。社会工作者在此安抚服务对象家公家婆的心情,认可他们为该夫妻做的努力,并提醒他们注意身体,年轻人的事情必须让他们自己处理,做父母的都希望子女婚姻幸福。服务对象的家公家婆口头表示会让儿子自己做主。

随后社会工作者就服务对象夫妻双方进行约见。服务对象丈夫一直都不太愿意开口说话回应,即使是服务对象一直说他的不是,带有责怪或者讽刺的语气,他也默不作声。当社会工作者询问双方对目前的婚姻感情的态度时,服务对象一直表态希望离婚,但不会认同归还首饰给予家婆。社会工作者尝试鼓励服务对象丈夫表态,其最终不回应。在谈到离婚的问题上,丈夫态度比较坚决表示那对手镯一定要服务对象归还给家婆。另外对于出现家庭暴力的行为,社区工作人员和社会工作者也非常强调任何一方出现暴力的行为都是不对的行为,甚至施暴者也自身也会处于非常不利的立场。社会工作者在此一直引导夫妻间能够在接下来采取和睦有效的沟通方式处理,切记避免再一次非理性甚至暴力的沟通。社会工作者也提供了双方可以到莞城司法所婚姻纠纷处进行咨询,专业的律师会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嘱咐夫妻双方可协调到一个时间后邀请我们一同陪伴前往,亦可以选择夫妻自己前去咨询。

会谈结束后,社会工作者进一步安抚服务对象心情,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倾诉很多自己的委屈,但她表示自己已经看得很开,对于未来的生活,自己也有考虑,宁愿离婚再领养一个孩子,也不会跟该家庭一起领养,以免家庭一有矛盾,便把无辜的孩子踢给自己,这样害了孩子,也增加自己的负担。社会工作者表示理解服务对象的这种想法,并安抚她保重身体,有何需要时及时联系。

我们在此次会谈后通过向相关法律人士中了解,夫妻结婚时赠予的财务,没有签订任何协议时,一定上属于共同财产,并不能单纯迫使另一方归还,发生争议时需由法院判决。了解到此信息后,社会工作者也分别向夫妻双方说明此事,并向双方提供了了解婚姻调解部门办公电话,处理法律纠纷问题的热线电话。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表明争取该首饰并不是看重物质,而是为自己争取一些尊严。社会工作者表示尊重其选择。从会谈中我们评估到服务对象及其丈夫对于继续维系此段婚姻的可能性较小。

一个星期后,服务对象约见社会工作者,表明希望陪同其一同到莞城区一婚姻咨询部门。途中服务对象多次表示了解目前出现婚姻问题的原因,但觉得该类问题已无法弥补,因此想尽快办好离婚,让内心得以清净。社会工作者感受到服务对象的情绪比较烦躁,但是态度很坚决。社会工作者陪同服务对象向专业的法律人员咨询相关离婚手续和财产分配方式。按照法律人士的意见,服务对象预先草拟了一份协议书,并决定会继续与丈夫协商协议书的内容,毕竟协议书的内容需得到两人的签名认可方生效。

在随后的日子里,社会工作者会致电询问服务对象处理情况,就与其谈话时出现的低落情绪给予适当的安慰,鼓励她出现难于释怀的情绪时可寻求自己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最终,服务对象有一天告知我们,她已经与丈夫一同前往民政局进行离婚登记,至此,其亦从丈夫家中搬离,寄住于好友家继续工作。社会工作者告诉服务对象日后有什么咨询或者需帮助的,也可以及时向社区居委会或者社会工作者提出,我们会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服务。

(四)、恢复期

社会工作约见了服务对象。从中了解到夫妻俩经协商后签署离婚协议书,并办理了离婚手续。服务对象未索要生活费用,仅从丈夫家中搬走属于自己的物品。社会工作者与其谈起关于日后生活计划。服务对象表示感觉有能力自己继续生活。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通过出游、与朋辈谈心等方式,尽快重新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对于未来家庭婚姻生活,社会工作者也建议服务对象暂时放松身心后慎重思考该问题,同时与服务对象一起分析讨论每种生活方式的可能和存在的利弊。

服务对象真心感谢社区及社会工作者陪伴其渡过这段人生的风雨路,让其对前段的婚姻问题有一个对其来说是较良好的处理。

五、总结评估

从危机出现到危机解除,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及时介入和详细分析,给予服务对象信任和支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身边的各种资源,协助其解决了在婚姻关系上出现的问题,必要时与服务对象及其丈夫一起分析婚姻关系取舍的利弊,使得双方通过较为良性的沟通方式处理婚姻问题。

在跟进此服务对象时,社会工作者尤其需要给予服务对象安全、信任的环境。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不批判不否定双方对于婚姻关系维系与否的选择。有了这种信任感后,服务对象会敞开心扉跟你诉说,使得他们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有了依靠;有了这份依靠,他们就更有希望在跌倒后独自坚强的站起来,寻找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六、专业反思

社会工作者从跟进此服务对象到陪同服务对象结束婚姻、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重新开始,由此启发了社会工作者对家庭关系的一系列专业思考。

1、处理家庭关系个案时,社会工作者需始终坚持价值中立原则和服务对象自决原则。在约见服务对象夫妻进行协商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始终坚持价值中立原则,避免让服务对象的丈夫产生“社会工作者是替服务对象出头”这样的想法,这对社会工作者顺利引导双方进行协商非常重要。在关系到是否离婚的选择时,社会工作者始终坚持服务对象自决原则,避免社会工作者主观的价值观影响到服务对象对决定的选择。

2、在关系到服务对象人身安全时,社会工作者要有危机意识,始终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因此社会工作者建议服务对象先到同事家中居住,让双方先冷静对待事情,预防事情进一步恶化,也预防服务对象人身安全再次受到威胁。

3、善于利用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专业的咨询服务。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对于相关法律规定,如婚姻财产等方面的法律规定,能及时为服务对象寻找专业的律师进行咨询,避免给予服务对象错误的指导。

186 评论

warmerting

1。张先生的困境是年老独居,疾病缠身,求医无门。2。社工应采取的介入策略:(1)个人服务:以居家养老方式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2)社区服务:联系社区医院的家庭病床,先为老人提供一定的医疗服务。之后再联系相关大医院,送老人接受疾病治疗。

284 评论

相关问答

  • 社会工作者沟通个案案例

    社会工作者多角度介入个案案例分析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手法之一,是社会工作者实务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对一个个案的介入中,社工会根据案主的特征以及需求,不会仅仅运

    小小米珠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社会工作者家暴个人案例

    社区工作者如何处理家暴问题建议:第一,社会工作者判断服务对象被家暴的程度家暴伤害的程度被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接待被家暴的个案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判断其被家暴

    美多多lady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社会工作者个案案例长者

    【案例简介】 2012年12月13日上午,东莞市南城区白马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阿峰(化名)在进行社区常规老年人外展服务中,在邀请一位阿婆前来量血压时,遭到阿婆

    无敌沈阳人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社会工作者个案案例总目标

    一、案例背景介绍 20xx年8月18日下午4时,工作员根据xx村提供的残疾人名单外出走访服务对象,在村口篮球场位置,看到了一个蜷缩在巷头的身影,这个阴暗的身影旁

    闪灯背后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社会工作者个案案例家暴

    社区工作者如何处理家暴问题建议:第一,社会工作者判断服务对象被家暴的程度家暴伤害的程度被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接待被家暴的个案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判断其被家暴

    开心准新娘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