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3

霸气甫爷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假话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黑暗中獨舞

已采纳

说下我的思路 也不敢说一定对 提供给亲参考吧把这条路设为60米(因为是10 12 15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样的话 三条公交线路分别将有11 13 16的站点(包括起点和终点)具体是如下这样安排的:十等分的那条线路分别将站点设置在距离起点 0米处、6米处、12米处……48米处、54米处、60米处(即终点)同理 十二等分的就是 0、5、10、15……50、55、60十五等分的则是0 4 8 12……52 56 60减去重复的站点12 20 24 30 36 40 48共七个 再减去起点 终点处的重复计算11+13+16-7-2*2=29

290 评论

一口好锅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一、矛盾关系解答法

(一)题型特征

1:在题干中有多个直言命题,并以对话等形式出现,题干规定几个直言命题中有一真、一假、多真多假等。

2:题干中存在一对或几对矛盾命题。

(二)解题方法

1:分析题干,找出相互矛盾的命题。

2:根据题干所给真假性的论断,判定除矛盾命题之外的其他命题的真假性,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三)知识点链接

1: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一真一假。

2:所有A是B 矛盾命题 有些A非B

有些A是B 矛盾命题 所有A非B

某个A是B 矛盾命题 某个A非B

(四)例题解析

1:在某次税务检查后,有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有纳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有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 B.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D.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答案:C。【解析】在此题中,甲与丙互为矛盾命题,一真一假,根据题干可知,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因此,乙和丁均为假话,乙为假话,则真实情况为陈老板已纳税,丁为假话,真实情况为所有的个体户都纳税了,到此可知,甲乙之中,甲是真话,乙是假话。因此答案为C。

(五)解题关键

快速寻找矛盾关系,掌握矛盾性质(一真一假)。

二、反对关系解答法

(一)题型特征

1:在题干中有多个直言命题,并以对话等形式出现,题干规定几个直言命题中有一真、一假、多真多假等。

2:题干中存在一对或几对反对关系的命题。

(二)解题方法

1:分析题干,找出反对关系的命题。

2:根据题干所给真假性的论断,判定除反对关系命题之外的其他命题的真假性,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三)知识点链接

1:互为上反对的两个命题,必有一假;互为下反对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

2:上反对关系:所有是 与 所有非

下反对关系:有些是 与 有些非

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请登录中公网校网站查看,感谢你对中公网校网站的支持与关注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188 评论

hereparadox

近几年,真假话问题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上镜率极高,所谓“真假话问题”题目,题干特征是:已知若干人,每人各说一句话,其中由真话,也有假话。通常会问:题目中究竟谁在说真话(假话),或者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例题】寺庙里丢失了一袋香火钱,方丈找到甲、乙、丙三个小和尚来询问。甲说:我没偷。乙说:甲偷的。丙说:我没偷。已知三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偷了钱,且只有一个人说的对。 问题:到底是谁偷了钱? A.乙 B.丙 C.都没偷 D.甲 【答案】B。参考解析:先把题干中的已知条件,用逻辑的语言表示出来: 甲:非甲 乙:甲 丙:非丙 我们会发现:甲说“不是甲”,是在撇清自己,强调偷钱袋这件事和甲没有任何关系,乙说“是甲”,是在指认甲偷钱袋。显然,甲乙两个人的话为矛盾关系。根据矛盾的特性: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必然一真一假的特性。已知题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即另外两个人的话为假。也就是说,真话必定存在于甲乙两人之中,所以,丙说的话就是假的。“非丙”为假,那么,“丙”为真,即丙就是偷东西的人,答案为B。 这道题相对简单,运用了矛盾这个知识点,那么什么是“矛盾”呢?“矛盾”是对于一种事物描述只分A、B两种情况,A、B不交叉,A、B在一起是全集。例如:“生”和“死”这两个概念,生物的状态只分为“生”和“死”,同时“生”和“死”间没有任何的交集,因此,这两个概念为矛盾关系。我们会发现,“生”和“死”是截然对立的,互为矛盾的两者必然一真一假。当了解了矛盾的特性后,我们会发现公考中涉及到真假话的问题就可以从矛盾入手,拿到一道题目,先去观察题干是否存在矛盾关系,常见的矛盾关系有: P的矛盾是非P;“所有A是B”的矛盾是“有些A不是B”; “所有A不是B”的矛盾是“有些A是B”;“某个A是B”的矛盾是“某个A不是B”。 当通过题目判断出题干存在矛盾后,利用矛盾的特性“互为矛盾的两者必然一真一假”,根据已知条件给出的真假话的数量,绕过题干矛盾,锁定剩余条件的真假性,进而得出确定性信息,根据问题找寻题目所求。

321 评论

苦瓜老太婆

很多同学在判断推理复习过程中,经常会觉得真假话问题毫无思路、无从下手。其实真假话问题技巧性还是很强的,我们在做题过程中,要明确每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找准矛盾关系,理解矛盾关系的最大特征就是互为一真一假,这样再去做题的话就会简单许多了,这有一道格燃教育的例题你可以看下:1.一件盗窃刑事案件中,警方抓获了甲、乙、丙、丁四名犯罪嫌疑人,对他们进行质问,他们是这样说的:甲:是乙作的案;乙:是丁和我一起作的案;丙:丁是案犯;丁:不是我作的案。且四句话只有一句是谎言。如果以上为真,则: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丙;B.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乙;C.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乙和丁;D.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乙这道题中虽然出现了四句话,且只有一句话为真,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其实我们分析每一句话之间的联系,能很快找到丙和丁互为矛盾关系,根据矛盾的定义可知丙和丁必有一真一假,剩下的甲和乙两句话就必为真话了。【答案】C。参考解析:题干中丙丁的话互为矛盾关系,即必有一真一假,故甲与乙的话皆为真话。根据乙的话可知丁作案,所以丁的话为假话。故正确答案为C。

334 评论

迷茫的前途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真假话问题的解法,比如:矛盾法1)适用题型当题干的命题间存在矛盾关系时,可采用矛盾法解真假话问题。2)运用说明第一步找到题干中存在的矛盾(一找);第二步绕开矛盾判断其他命题真假(二绕);第三步回头判断矛盾真假(三回)。[一般,第二步即可找到答案,无需进行第三步。]3)三对矛盾关系①所有是和有些非;②所有非和有些是;③某个是和某个非。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又必然一真一假,利用矛盾的这一特征,就可解决这类真假话问题。反对法1)适用题型当题干涉及反对关系时,需用反对法解真假话问题。2)运用说明反对法的步骤和矛盾法类似,只需将一找二绕三回中的矛盾全部替换成反对即可。3)反对关系反对关系包括上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互为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假,可以同假;而互为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可以同真。解题时,可利用这一特征来解决该类的真假话问题。假设法1)适用题型当题干的命题间没有关系时,在找到矛盾或反对关系后仍不能确定其他命题的真假时,此时需考虑用假设法来解题。2)运用说明假设某句话为真或为假,由此得出结论,再判断结论是否违背题干。如果违背题干,说明假设不成立;反之,则说明假设正确。行测备考或参考(行测解题技巧)

225 评论

相关问答

  • 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

    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分值分布情况: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共计140题,总分100分。 1、言语理解与表达,共计40题,每题0.6分,总分24分。 2、数量关系:数字推

    卷毛咕咕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8
  • 公务员考试真话假话

    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一直占据笔试分值的半壁江山,其中逻辑判断题目是必考题型之一,针对这类题目的解答,除需掌握基本的解题知识外,快速解题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今天中

    创业宝贝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9
  • 山东公务员行测ac考试

    2021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科目的区别:A类考试为《公共基础知识》A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卷和《申论》三个科目;B类考试为《公共基础知识》B卷、《行政职业能力测

    最後放縦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7
  • 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

    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分值分布情况: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共计140题,总分100分。 1、言语理解与表达,共计40题,每题0.6分,总分24分。 2、数量关系:数字推

    mirandamly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9
  • 山西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

    个人认为以A选项为准,起码答案解析恰当合理,而华图的那份解析即使是右左下上的规律也不一定在那个位置出现,不过这种题目你不必太过于纠结,难道你认为下次考试会考到一

    纳殇誰鯟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