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2

西夏唐古特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小学教师资格证答辩试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北京西城

已采纳

小学教资面试答辩问题及答案有如下:

1、你个人的基本信息:比如说,你是哪里毕业的?你是什么专业的?有没有过从教经验?等等类似于个人情况的基本信息。

此类问题,如实作答即可,带2句自己对教师的热爱和执着来向考官表明自己的意向。其实考官如果问我们是否有从教经验,也是一个好的信号,有可能是在我们整个试讲的过程中看出来,我们有过教师的经验,这时候大方的承认反而会更好,而且通过的概率也会比较高。

2、你的专业基础知识:比如:你认为这篇文章详细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如果对所问的问题并不知晓,那就虚心表明自己在这一块知识的欠缺,最后表明今后会加强自我的提高。当然了,如果小伙伴准备的比较充分的话,相对来说就能够精准的作答,其实也更容易引起考官的好感。记得答题的时候一定要精准,不要拓展太多,也不要赘述,也不要回答一些与提问无关的内容。

3、你的课程设计:比如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在这个知识点上你为什么这么设计?

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时要熟悉自己的教案,当考官问到课程设计类的题目可以从教案中很快提取,回答的思路:教学设计是什么+设计的依据。所以小伙伴们在写简爱的时候一定要留出几分钟的时间,在脑海中预演一遍,或者是复盘一遍,这样真正考官提问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然的话没思考容易出现一脸懵,反而会影响我们整个答辩的效果。

4、你的教学实施:比如,你是如何导入的?你如何组织小组活动?你的教学过程中哪里体现了学生独立思考的?

所以回答的思路即:回顾教学环节+重现教学过程+反思解释。一般来说,这类的提问会比较少,因为需要回答的内容比较多。考官有时候因为时长的关系不会问的这么细致。但是小伙伴们在写简案的时候还是要把一些思路记忆的更加深刻一些,这样才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121 评论

西尔米奥奈

一、教材为什么要把识别立体图形作为识别图形的第一课【参考回答】教材以识别立体图形作为识别图形的第一节课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生活中,学生接触的图形大多是立体图形,学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或手触摸来感受图形的特征,对这一阶段以学生直觉为中心的途径感到满意。二、为什么这样设计你的教育过程【参考回答】在这门课上,我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尝试学生用手触摸,进行图形的分类。考虑到学生可能没有进行细致的思考,有可能会大致分开。因此,首先要指导学生根据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把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东西归为一类时,要根据物体各面的形状进行细分,再把长方体的东西和立方体的东西分开,分别进行分类,问能否更实际、全面地表达学生的思维状况最后结合学生的分类情况明确图形的名称,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301 评论

一杯清茶NJ

【导读】《秋思》是语文教师资格证常考材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对于2021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生,想要面试答辩成功,必要的答辩资料就需要积累起来,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1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答辩资料:《秋思》,赶紧积累起来吧。

1.请你谈谈你是如何指导学生朗读的?

【参考答案】

指导朗读这首古诗时,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如《秋思》中:

洛阳/城里/见秋风,(见重读)

欲作/家书/意万重。(后三字重读)

复恐/匆匆/说不尽,(匆匆重读)

行人/临发/又开封。(又重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名家朗读,学生跟读等方式,让学生来体会这首古诗的韵味。学生的朗读不仅限于整体感知环节,在学生对诗的大意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还要再次进行朗读,学生在明白诗中所蕴含的浓浓乡情之后,就能够穿越时空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更加能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体会这首诗的韵味,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富于感情之后,就避免了机械的朗读与模仿。教师联系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2.你认为教材的编写组为什么把这三首古诗词编写在同一课呢?这对你的教学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诗人借助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秋思》则是通过叙事来抒发情感,《长相思》则将写景与叙事结合在一起,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基于这个特点,可以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把三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在体会相同感情的同时,感受语言的各自特点,揣摩表达方法的不同。

当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按照书中的顺序来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与启发。比如说第一首诗,教师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其中大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学习坐着所运用的表达方法,第二、三首诗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3.你的教学目标是如何设置的?

【参考答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在阅读中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同时,我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小学学习的最高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注意力有明显提高,求知欲望逐渐增强,学生的情感内容更为丰富,控制和调节自己感情的能力也逐渐加强,因此,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2)通过朗诵、书下注释理解诗句的内容,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3)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思乡之情。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4.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张籍。

【参考答案】

张籍是唐代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又因其家境穷困,眼疾严重,故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有《张司业集》。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5.请你说说“思乡诗歌”的常见意象?

【参考答案】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杜鹃: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有“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关于2021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答辩资料:《秋思》,就说到这里了,以上的这几个问题希望大家好好准备,教师资格考试的答辩大多会围绕设计思路、教学实施和教师结构化等题目发问,需要大家把教师资格证面试要点提前了解,提前做好必要准备,保证考试成功!

127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学教师资格证答辩

    教师资格证答辩环节答辩(陈述)。面试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进行提问,考生答辩(陈述)。时间5分钟左右。

    洋洋捌月 1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教师资格证面试答辩题

    1、自我认知型 ;2、认识教学型 ;3、 事件处理型 ;1)如何组织与培养班集体?(2)激励与批评都是一种教育手段,你倾向用哪一种?(3)主题班会有哪些类型,你

    chengongsc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小学教师资格证答辩考什么

    小学教师资格证只考4个科目: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面试和普通话;前面两科是笔试考试,必须全部通过之后才能参加面试考试。普通话是机考。面试的话就是试讲,结

    李李路路 9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小学教师资格证答辩问什么

    什么问题都会有,有可能会问问考生个人信息;问问教学反思;或者问一些结构化问题等例如:本场试讲最大的不足是什么?本场试讲你怎么进行教学设计的?有过教学经验吗?为什

    康泽装饰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答辩题

    小学数学面试就是随机抽取一到六年级的数学课本知识进行十分钟左右的微型课堂的模拟试讲。教师资格证面试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结构化问题的回答,两道问题五分钟,试讲十分钟

    永远的怀念!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