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07

xiaowanziji
首页 > 自考本科 >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重点名词解释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蒸蒸鸡蛋

已采纳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如下:

1.学前教育学: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

2.家园合作: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3.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其特点是趣味性、具体性、虚幻性、自由自愿性和社会性。

4.主题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国绕一个中心内容所开展的教育活动。这个中心内容即“主题",主题活动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力求使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围绕主题有机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整体,并希望这种整体性知识影响幼儿,最终使幼儿建立起完整的内部知识结构。

5.结构游戏:指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竹制材料、金属材料、泥巴、沙、水、雪等)通过手的创作活动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6.表演游戏:指儿童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以儿童自主、独立地对作品的理解去展开游戏情节。简而言之,表演游戏就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

7.创造性游戏:指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8.角色游戏(主题角色游戏):指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它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278 评论

京城第一伪娘

学前教育学常考名词解释:

1.1.广义的教育: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开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

点,进展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一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1.3.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与对教育活动承当教育责任的人。

1.4.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

1.5.非正规教育: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展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是有

组织、有系统的学习活动。

1.6.非正式教育: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是无组织、无系统的终

生过程。

1.7.全民教育: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承受教育的根本权利,并且必须承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它以普与义务教育实行之。

1.8.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承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

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穿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

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

1.9.教育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消除专制、封

闭、灌输等不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化的教育。

1.10.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整体的变革。

1.11.人的个体开展: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身体的开展是指身

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开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以与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的开展。

2.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

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2.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以与社会信息。

2.3.文化(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4.文化(狭义):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

育、艺术、文学、、传统民俗等与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2.5.文化传递: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在空间的流动,文化传递与传播过程补充、开展、

丰富着文化,因为它注入了传播者的经验与整理创造。

2.6.文化选择: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即择优汰劣,取精去糟的过程。

2.7.文化变迁:文化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文化变迁来自文化容的变化,

并非所有的文化容的变化都会引起文化变迁,只有当某种文化容引起文化的结构性、全局性、

整体性变化时,才形成文化变迁。

2.8.人的个体社会化: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化而

形成社会所期待的与其应承当的角色,并相应地开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3.1.儿童的开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展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生理开展与心理开展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作用的。

3.2.回忆说:柏拉图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根本上在开展过程中展现并成为有意识的先

天知识(理念)。后天环境对人不具影响,一切研究、学习都只不过是对先天理念的“回忆〞。

190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名词解释

    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糖小婉爱吃肉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名词解释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即0-6、7岁儿童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小优的爱人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名词解释总结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从初生到入学前这一阶段教育的一般原理及其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的科学。

    lavender522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名词解释汇总

    学前儿童心理学名词解释如下: 1、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3、知觉:是

    缠藤小妖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本科名词解释

    1.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Preschool E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 *** ,

    七月的尾巴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