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3

秋月羽羽
首页 > 自考本科 > 学前教育自考本科心理学名词解释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晴天小珠717

已采纳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从初生到入学前这一阶段教育的一般原理及其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的科学。

228 评论

壹个芝麻糕

学前心理学 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0-6岁)儿童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2、关键期:关键期是指某以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

3、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大脑皮质的高级神经活动,是暂时神经联系,它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发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4、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由遗传得来的,不学就会的本能性的反射,是固定的神经联系。

5、消退抑制:消退抑制当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不再强化,或不给予无条件刺激,逐渐就会使这种条件反射产生抑制,最后趋于消失,这种抑制叫做消退抑制。

6、分化抑制:分化抑制条件反射受到抑制的一种情况。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也会引起条件反射,成为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即分化抑制。

7、感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8、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或综合)的反应。

9、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中意识的指向与集中。

10、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并且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当主体对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抗干扰能力时,能保持较高水平的有意注意。

11、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且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它主要受刺激物本身特点的影响,包括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运动变化及对比关系等。

12、注意的广度:是人在比较短的时间片段中所能清楚的知觉到事物的数量。

13、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

14、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活动上。

15、注意的转移:指自觉地调动注意,使之从一个对象转换到另一对象上。

16、记忆:记忆是人脑保持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过程。它影响着儿童知觉、想象、思维、言语以及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17、有意想象:是在刺激物的影响下,依据一定的目的而进行想象的过程。

18、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出现的想象。

19、再造想象: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图样、图纸、符号等)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过程的想象。

20、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82 评论

林佳(林巧洳)

学前教育 英语:preschool education 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要进入学前儿童教育的领域,你必须经历书本和实践的双重历练,技术与艺术的双重修习,思想和体验的双重积淀。你要以哲学和心理学、人体生理解剖学和脑科学作为学前教育的敲门砖,再学习关于儿童发展和儿童教育的基本理念,从而进入一个更为具体的层次,学习如何针对儿童在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身体等方面的特点因循其规律来实施教育,你还需要学习儿童游戏、儿童文学等课程。如果你希望将来成为一个幼教机构的管理者,或者课程研发人员,也有相应的选修课程来支持你。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从艺术实践到科研方法的训练,从教学实习到科研实习,都有着较为严谨和完善的管理。 学前智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智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包括对儿童观察力的培养,想象力的培养,思维力和记忆力的培养,语言表达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等。这些方面是相互依赖而又相互制约的,在整个学前智育过程中缺一不可。 学前教育是就业率排名最高的专业之一,目前几乎是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都需要提前下“定单”。因为目前的社会不是缺少幼儿教师,而是缺少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识物察人的智慧,以及敏锐的科研意识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 如果你愿意让你的一生都伴随着幼小的孩子的笑声,如果你愿意让你的一生都充满着无数次激动人心的成长,如果你真的愿意来做一做这样生动的“学问”,那么就义无返顾地走过来吧。 主要的学前教育研究者包括,杜威、蒙太梭利、瑞 中国的研究者主要有 ;陶行知,陈鹤琴等 学前教育是不是学得越多越好?部分专家认为,学前教育过度往往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得不偿失,教育部门应该及早刹住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风气。 山东省幼教专家董旭花说,幼儿园应该开展哪些教学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经作出了明确表述: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如果按照纲要开展教学活动,幼儿园的孩子完全可以度过一段轻松快乐的学前时光。但记者调查了解到,几乎每一家幼儿园都在“超纲”教学。记者在济南几家幼儿园了解到,凡是受家长欢迎、生源足的幼儿园都是开设课程多的幼儿园。 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有的地方教育部门已经主动开始对幼儿教育溯本清源。青岛市教育局前不久对幼教机构办学行为进行了规范,禁止进行珠心算、早期识字及双语等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青岛市教育局基教处李世霞接受采访时认为,在幼儿园阶段,能力的培养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幼儿园更应该注意对孩子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不是以知识学习为主。 有专家认为,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幼儿在入小学前就掌握了小学的知识,所以他们对小学老师讲的课根本听不进去,上课时对重复学习不感兴趣,常常开小差、做小动作。这些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董旭花认为,以孩子认多少字、会算多少加减法、会多少英语单词为荣耀的做法,完全是本末倒置。学前教育首先注重的应该是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其社会适应力。当前一些幼儿园的超前教育虽然能使孩子学会不少知识和技能,但有的却忽视了孩子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的发展,得不偿失。

139 评论

狐狸的小屋

学习的关键期,我觉得一楼的回答稍微有点局限首先是关键期,那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个体学习某个东西特别快,且,领悟深刻。一旦错过了,就很难再达到在该时期学习的效果。然后,学习的关键期,我觉得是不同的类型的学习其关键期不同,比如,不同的思维阶段,或动作的技能学习关键期是不同的。

82 评论

lovelymandy

就是小孩上学前给心理辅导辅导

305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名词解释

    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糖小婉爱吃肉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本科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重点如下: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起源。2、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3、预成论。4、欧文学校和福禄贝尔幼儿园。5、近代学前教育思想:

    珠宝理财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名词解释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即0-6、7岁儿童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小优的爱人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名词解释总结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从初生到入学前这一阶段教育的一般原理及其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的科学。

    lavender522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名词解释汇总

    学前儿童心理学名词解释如下: 1、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3、知觉:是

    缠藤小妖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